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微生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中专业性较强的主干学科之一。由于微生检验不仅过程复杂、内容繁多且检测时间较长,还涉及到了院内感染与生物安全等方面。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通过加强实习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实习生专业知识与临床知识的结合,并使教学方式多样化,采用实习生与教师的双考核等有利于实习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微生检验日常工作。

  • 标签: 微生物学检验 实习带教 教学改革 检验实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检验在尿路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间收治的60例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控制措施分成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用药,观察组根据微生检验结果采取治疗措施,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和疾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对尿路感染的诊断准确率为7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3%,存在统计学层面的数据差异(P<0.05);对比两组尿频尿急尿痛、膀胱不适、尿道烧灼感缓解时间,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微生检验在提高尿路感染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展开更为广泛的应用。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尿路感染 诊断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快递包裹表面微生,分析其对人体的危害。为人们日常生活和从事快递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建议,避免其表面微生对自身健康造成危害。方法在快递店随机抽取塑料包装和纸质包装两种外包装不同材质的快递包裹各十件,根据卫生部《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的要求对抽取的快递包裹表面进行微生采样并进行检测。结果外包装为塑料和纸质的快递包裹表面单位面积细菌总数最高分别为138.2cfu/cm2(CFU,Colony-FormingUnits,菌落形成单位)和116.4cfu/cm2,平均菌落数分别为为63.2cfu/cm2和59.7cfu/cm2。两种快递包裹表面大肠菌群超标率均为100%,金黄色葡萄球菌最高菌落数为17.2cfu/cm2,还检测到其它溶血性细菌。结论快递包裹表面存在多种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会危害人体健康。建议从事快递行业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注意防护,建议快递公司工作车间安装一些杀菌消毒设施并定期对工作车间进行杀菌消毒。领取快递者要及时清洁与快递接触的皮肤并妥善处理快递包裹外包装,减少因领取快递引起的致病微生感染。

  • 标签: 快递包裹 微生物 致病菌 细菌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住院患者采用微生检验对其感染的监控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住院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前提下实施微生检测监控其感染情况,并对两组患者出现的感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率8.58%,对照组患者感染率42.86%,对照组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住院患者采用微生检测技术对感染情况进行监控,可使感染率有效降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治疗效果。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住院患者 感染监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临床微生检验中尿液标本的采集和运送。正常人的尿液是无菌的,更好地从尿道发现细菌并减少可能的污染,必须要注意严格无菌操作收集尿液标本,尿液标本必须使用专用无菌容器,并加盖送检,并在培养时进行活菌计数。树立标本质量控制意识,注意无菌操作,尽快送检或妥善保存。

  • 标签: 临床微生物检验 尿液标本 采集 运送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在医院感染检测中临床微生检验的基本方法和作用。方法随机选择了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了临床微生检验。结果所有66例患者中共有87株细菌,其中大部分来自于伤口分泌物,其次为呼吸道、血液、尿道、胆汁和腹腔引流液等部位。而所有87株细菌中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沙雷菌属,在分离菌株中所占据的比例分别为21.4%、16.4%、14.6%、10.3%。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后,有62例(93.94%)患者治愈出院,另外4例患者还需要接受进一步的治疗。结论在进行医院感染检测过程中,通过临床微生检验可以有效的了解和掌握感染微生种类,然后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以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医院感染检测 临床微生物检验 作用
  • 简介:摘要肠道内有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微生,它们和宿主间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关系,对人体的身心健康产生着重大影响。近年来,随着对肠道微生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肠道菌群微生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影响人们心理健康。最后指出补充益生菌是治疗身心疾病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肠道微生物 益生菌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深部真菌感染的微生检验方法及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检验的35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其中下呼吸道感染19例,泌尿道感染10例,消化道感染4例,血液系统感染2例,对其采集标本进行微生检测,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成功分离真菌菌株72株,其中白色酵母菌36株,热带假丝酵母菌21株,白色假丝酵母菌10株,克柔念珠菌5株。结论深部真菌感染侵犯的主要是内脏和皮下组织,会引发患者全身性感染的真菌,多数的深部真菌可引起慢性肉芽肿样炎症、溃疡及坏死等病变。

  • 标签: 深部真菌 感染 微生物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检验的阳性率进行分析。方法抽选本院2014年至2015年期间的临床标本进行研究,所有标本的微生检验均由具备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检查人员进行,同时将标本微生检验的结果同2013年至2014年期间的临床微生检验标准进行对比。结果2014年至2015年呼吸道标本与非呼吸道标本阳性率均明显较2013年至2014年低,P<0.05。结论检验临床中不同的微生指标,可以对流行病发展的情况及时了解,且可以将可靠的依据提供给临床,将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提升。

  • 标签: 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检验应用于腹泻患儿临床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腹泻患儿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微生检验,对照组不采取微生检验,将两组患儿的感染程度、治愈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儿治愈率为77.50%,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达97.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轻度感染例数多于对照组,而重度感染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检验应用于腹泻患儿临床诊疗,能够有效控制患儿的感染,有效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研究和推广应用。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腹泻患儿 应用价值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临床微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择我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5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其后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标本予以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荧光定量PCR技术,最后对微生检测结果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对本组患者的临床标本回顾性分析可知,脓液标本中5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便标本中24株沙门氏菌,1株为O157H7,10株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在临床微生检测中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因此该检测手段可以在临床上更进一步的实践与应用。

  • 标签: 荧光定量PCR技术 微生物检测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段中不同临床标本微生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和引起原因。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7年9月我院制作的300例临床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上述临床标本微生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在上述临床标本微生检验阳性率结果中,呼吸道标本检验的阳性率最高,而后依次为阴道分泌物及穿刺标本、大便及尿液标本、血培养标本。2016年3月-2017年9月相较于2014年9月-2016年3月,临床标本微生检验阳性率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不同时段临床标本检验阳性率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应根据实际检验结果作为临床诊断治疗依据。

  • 标签: 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腹泻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取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儿各20例,对照组不予以生物检验措施,直接依据患儿家属口述及临床经验进行给药治疗,观察组予以微生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予以科学的治疗,并观察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腹泻患儿经给药后的总好转率为95.00%,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临床中予以微生检验对于质量控制的结果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检验的阳性率。方法研究标本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期间460例实验室送检标本,综合分析送检标本检验情况,对比不同临床标本微生检验的阳性率。结果送检标本中微生检出率为79.57%,其中血培养标本、呼吸道标本、粪便标本检出率均较高,但是失误率则为17.39%,从80例检验失误样本中可以看出,出现失误的原因较多出现在运输与存储方面,分别占据33.75%与31.25%。结论不同临床标本微生检验的阳性率检查过程中可以发现整体的阳性检出率不高,失误率较为严重,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进行规范化处理,提升微生检验技术,逐渐完善检验规范性,为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 标签: 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研究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中,微生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调查研究我院198例尿路感染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有99例,对照组直接进行治疗,实验组依据微生检查结果治疗,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中重度感染率较实验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微生检验能够大幅度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升治疗效率,减轻患者负担,值得推广。

  • 标签: 医院感染 微生物检验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的微生检验。方法对大肠埃希菌采集培养及操作步骤进行分析。结果大肠杆菌常引起各种肠内外感染,是腹泻和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很多是条件致病菌,且有许多细菌对很多抗生素天然耐药。有些细菌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细菌。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细菌检验 操作方法
  • 简介:摘要注射剂是我们医疗中常用的医疗药品,通过注射进入我们人体血液循环从而进行治疗。目前,注射剂在使用前很容易被微生感染,尤其是在生存过程中,受微生感染的注射剂不仅药效降低,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影响。因此,我国GMP无菌附录要求在满足质量条件下进行注射剂生产时对各类微生感染最大限度的降低。本文对注射剂生产过程中的微生控制进行分析,以期降低生存过程中的微生感染,保障药物疗效。

  • 标签: 注射剂 微生物感染 控制 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医院制剂室内由生产人员、生产车间的空间和表面以及工艺用水这几个方面造成的微生污染,提出相应的防控污染的几种方法,分别是对生产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对生产人员的行为管控等;选择好洁净区表面消毒所用的消毒剂,比较多种空间消毒方式的优缺点,选择适宜的方法;做好纯化水的微生防控灭菌措施。

  • 标签: 医院制剂 微生物 防控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该医院的不同临床标本微生检验的阳性率的结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4-2016年间的1050例临床不同类型微生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包括血培养标本、粪便标本、呼吸道标本、各类非呼吸道标本),分为2014-2015和2015-2016两个时间段,所有研究标本均按照检验时间前后顺序,并回顾性的对其进行阳性率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除粪便标本外,其余各类标本在2014-2015时间段明显低于2015-2016时间段,(P<0.05)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要仔细分析各类不同临床标本微生检验阳性率的发生情况,提高微生检验的质量和诊断水平,为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也为疾病的治疗及其预后提供有效帮助。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临床标本 阳性率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微生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采集的120株非重复临床分离株,并且对其进行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将相关临床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的120株非重复病原菌中,其中革兰阴性菌有86株,革兰阳性菌有34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8例,大肠埃希杆菌16例,肠杆菌属12例,肠球菌13例,铜绿假单胞菌17例,克雷伯菌属13例,变形杆菌属11例。在检测出来的40例多重耐药菌株中,其中肝一21例,肝二30例,呼吸科37例,检出率分别为17.5%,25%,30.83%。结论临床微生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相关研究的发展。

  • 标签: 临床微生物检验 细菌耐药性监测 非重复临床分离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