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比值(U-mAlb/Cr)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组76例Ⅱ型糖尿病住院病人,对照组为80例该院健康体检者,收集二者血清及尿液标本,检测U-mAlb/Cr浓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U-mAlb/Cr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U-mAlb/Cr可以作为发现尿蛋白阴性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一项敏感而可靠的诊断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随机尿微量白蛋白与比值在糖尿病及高血压肾损伤中的诊断及治疗意义。方法选取来我院门诊就诊治疗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高血压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用快速免疫比浊法测定80例患者随机尿中的微量白蛋白、数值,计算随机尿微量白蛋白与比值,然后与40例健康体检者随机尿微量白蛋白比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与高血压患者随机尿微量白蛋白比值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机尿微量白蛋白比值对糖尿病及高血压肾损伤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且取样简单,检测结果真实可靠,可取代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及高血压肾损伤的一项敏感指标。

  • 标签: 随机尿微量白蛋白 肌酐 糖尿病 高血压 肾损伤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自蛋白与比值(UACR)、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5例具备完整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及生化检查指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判断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其中,冠心病(CHD)组46例,非CHD组29例,并抽血检测其UACR、Hcy和hs-CRP的水平。结果CHD组患者UACR、Hcy和hs-CRP水平较非CHD组患者明显升高(P<0.05)。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Hcy水平也逐渐提高,但UACR及hs-CRP水平却没有明显变化。结论UACR、Hcy和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 标签: 冠心病 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儿童尿的检测结果,为合理指导辖区儿童营养缺乏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北京中生金域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尿液测定试剂盒,半定量目测法检测人体尿液中的浓度。结果受检的309例儿童中,缺乏总检出率为44.98﹪,其中男童检出率42.13%﹪;女童检出率48.85﹪,女童略高于男童,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儿童缺乏呈偏态分布,0岁组、1岁组儿童缺乏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1岁之后随年龄的增长,缺乏呈下降趋势。结论2岁以内儿童是缺乏防治的重点人群。

  • 标签: 儿童 尿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成年女性超声测量膀胱逼尿厚度的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正常体检成年女性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59岁,按照年龄分为4个组,20~29岁为1组,30~39为2组,40~49为3组,50~59为4组,应用腹部超声进行DWT厚度测量,比较四组之间DWT厚度有无差异性。结果1组DWT为(1.9±0.21),2组DWT为(2.0±0.41),3组DWT为(1.8±0.67),4组DWT为(2.1±0.32),4组之间D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对DWT无明显影像。

  • 标签: 正常成年女性 超声 逼尿肌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病患者尿蛋白与尿(UPCR)比值和24h尿蛋白(U-TP)定量的变化情况,分析两种检测指标在评估疾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的作用及相关性,为慢性肾脏病患者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330例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尿液标本,对所有患者留取随机尿采用终点法检测UPCR比值水平,并留取24小时尿液标本进行24U-TP定量检测。结果按尿蛋白定量分组,将24U-TP分为四组,第1组<0.15g/24h、第2组<1g/24h、第3组<3.5g/24h、第4组>3.5g/24h、显示随机尿UPCR比和24U-TP定量结果随分组的增加有明显增加趋势,各组24U-TP定量与UPCR比进行相关性分析,第1、2、3、4组UPCR比与24U-TP定量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42、0.881、0.951、0.844(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机尿标本检测UPCR比值可作为病理性蛋白尿患者方便、准确评估尿蛋白的方法,可替代24hU-TP定量应用于监测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疾病患者尿蛋白的排泄情况,或者对24hU-TP定量与UPCR比值结合分析,以更好的评估病情,协助临床诊断。

  • 标签: 24h尿蛋白定量 尿蛋白 尿肌酐比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逼尿活动低下(DU)引起下尿路症状(LUTS)的诊治特点及方法。方法系统回顾性分析2012年~2014年我科56例由于逼尿活动低下引起下尿路症状的患者尿流动力学结果及随访资料,通过总结经验,结合参考文献及国内现有经验初步探讨逼尿活动低下(DU)引起的下尿路症状(LUTS)临床诊治特点及方法。结果56例逼尿活动低下(DU)患者均以下尿路症状(LUTS)为主要临床表现,逼尿活动低下(DU)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逐渐增加,56例逼尿活动低下(DU)患者经治疗后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发现逼尿收缩力有一定提高。结论逼尿活动低下(DU)是引起下尿路症状(LUTS)的常见病因,现阶段对逼尿活动低下(DU)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 标签: 逼尿肌活动低下(DU) 下尿路症状(LUTS) 诊断及治疗
  • 简介:摘要为解除尿潴留及保持尿失禁患者的局部清洁,预防皮肤并发症发生,常采用留置尿管的方法。根据本科住院患者统计2015年11月1日至2017年11月1日给患者留置尿管51例次,留置时间最短的1天,最长的超过4年(入院前已留置)。规范导尿管的置入和护理,从而提高护士导尿护理的专业能力,更好地为广大留置导尿的患者服务,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对长期留置尿管的护理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长期留置 尿管 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尿分析仪检测尿隐血与显微镜检测红细胞结果。方法对740例门诊患者留取的随机尿液进行尿液分析仪检测尿隐血及显微镜检测红细胞。结果740例患者中尿分析仪尿隐血阳性324例,显微镜检测有红细胞202例,无红细胞122例;尿分析仪检测尿隐血阴性416例,显微镜检测无红细胞408例,有红细胞8例;尿隐血阴性符合率98.1%,尿隐血阳性符合率为62.3%,尿分析仪检测与显微镜检测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临床工作中尿常规检查时,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将尿液分析检查及显微镜检查联合使用。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 尿隐血 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超声测量逼尿厚度在诊断老年女性膀胱出口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伴有下尿路症状的152例60岁以上老年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压力-流率测定,通过A-G图分为膀胱出口梗阻、非梗阻组,应用超声测量DWT厚度,比较二组间检查结果有无差异。结果梗阻组患者DWT(2.9±0.8mm)明显高于非梗阻组(2.2±0.6mm),与非梗阻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对逼尿厚度进行测定提高了诊断的可信度,可作为筛查和辅助检查的首选,为临床提供更完善全面的信息。

  • 标签: 超声 膀胱出口梗阻 逼尿肌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多尿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使用抗利尿药,按时准确给药,观察服药后尿量有无减少,是否出现低钾血症。使用抗利尿激素(如鞣酸加压素),油剂使用前充分混匀,深部内注射,以保证治疗效果。用药后观察尿量有无减少,限制水分摄入,观察是否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药物反应及有无水中毒的表现。

  • 标签: 多尿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导尿管的留置时间。方法对100例剖宫产术后导尿管的留置时间进行临床观察。结果55%(55/100)的产妇对留置导尿管感到不适,术后留置导尿管24h者,拔管后第一次排尿顺利占92.0%(46/50),14%(7/50)拔管后出现膀胱刺激征。术后留置尿管12h者,拔管后第一次排尿顺利占98.0%(49/50),无1例出现膀胱刺激征。结论缩短剖宫产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能减轻产妇的不适,利于膀胱尽早恢复充盈及排空功能。

  • 标签: 剖宫产 留置尿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院自2008年1月到2010年7月,利用一次性导尿管,内注满无菌生理盐水,对16例老年男性阴茎较小的急性尿潴留患者和3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简称妊高症)患者因降压解痉药应用后而引发尿潴留,均一次性导尿成功。

  • 标签: 一次性导尿管 无菌生理盐水 尿潴留 新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对乳糜尿的治疗可行性。方法对17例乳糜尿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并对治疗结果随访。结果17例患者以连续4周复查乳糜尿阴性为治愈标准。其中16例痊愈,1例无效。结论体外冲击波作为一种创伤小,安全方便的治疗方法,在乳糜的治疗上疗效可靠,安全可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60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肾炎康复片口服,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慢性肾炎蛋白尿 60例 临床 观察
  • 简介:摘要产后尿储留是临床常见的产后并发症,属于一种暂时性排尿功能障碍,但是对产妇生理和心理危害较大。产后尿储留可导致泌尿系统感染、长期尿储留等严重并发症,不利于产妇产后恢复和正常哺乳,因而要采取及时治疗和干预措施。近年来,中医在产后尿潴留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推拿按摩、针灸、中药封包等疗法治疗产后尿储留效果较好,而

  • 标签: 产后尿储留 中药封包 临床疗效 中医疗法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