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常用抗病毒中药的复习,总结经验,从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方法系统复习常用抗病毒中药的临床特点。结果通过对常用抗病毒中药的临床特点的复习,总结临床经验,从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结论熟悉常用抗病毒中药的临床特点,可明显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 标签: 抗病毒药物 中药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纳入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98例,观察和记录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白细胞、TLC、血小板、Hb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BIL、ALT、AST、BUN、Cr、淀粉酶和血糖等指标正常例数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其中ALT、Cr、BUN正常例数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治疗后24个月患者CD4+T淋巴细胞水平分别为(156.32±42.36)?L-1、(216.32±40.36)?L-1、(335.32±38.36)?L-1,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后24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进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可使患者临床指标得到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艾滋病 免费抗病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艾滋病患者采取抗病毒配合健康教育治疗的临床表现。方法随机选取2004年12月至2011年7月服抗病毒药物,于2004年—2017年5月在我院随访的198例艾滋病患者,对所有入选患者采取抗病毒治疗,再给予一定的健康教育,观察并分析198例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就治疗前后的CD4、CD8以及CD4/CD8值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就患者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抗病毒配合健康教育治疗后,所有患者的CD4数量增多,CD4与CD8的比例治疗前后的数据差别很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后的患者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优于治疗前,结论艾滋病患者经抗病毒配合健康教育治疗可以显著地提高临床效果,加强了患者对知识的了解,有利于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例慢乙肝患者进行研究,患者资料选择起止时间为2018年5月至2018年10月。入组患者均接受抗病毒治疗,并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前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变化情况。结果经调查统计与比较,护理干预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患者总依从率从护理前的81.00%显著提高为94.50%,(P<0.05)。结论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中,通过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标签: 慢乙肝 抗病毒治疗 护理干预 依从性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高龄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疾控中心2013年4月3日~2016年4月3日收治的高龄艾滋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41对照组和41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药物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例,占2.4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7例,占17.1%,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满意,总满意率73.1%;观察组19例患者满意,总满意率46.3%,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艾滋病病人实施综合护理,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促进病情趋向平稳,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高龄艾滋病病人 抗病毒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并确诊的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手段;实验组30例结合常规治疗手段,服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期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血清蛋白(AL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胆碱酯酶(CHE)、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在临床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时其疗效显著,相对中成药物治疗,能有效地改善病患的肝功能,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核苷类 抗病毒药物 肝硬化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采用抗病毒药物和神经妥乐平治疗带状疱疹(herpeszoster,HZ)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诊治的76例HZ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基于就诊单双号分成试验组和常规组,均为38例;常规组单一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试验组则加用神经妥乐平,连续治疗7d,对比分析两组总有效率、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疱疹消退时间及开始结痂时间。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PHN发生率、疱疹消退时间、开始结痂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用药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HZ患者在常规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妥乐平效果更确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抗病毒药物 神经妥乐平 带状疱疹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血脂水平与疗效的相关性情况,验证血脂水平检验的重要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行分析。统计分析分析比较不同应答情况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水平。结果10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经治疗后,获得持续性病毒应答的有74例(74%),未获得持续性病毒应答的有26例(26%)。不同治疗阶段血脂水平变化,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不同治疗阶段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脂水平,对抗病毒治疗又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血脂水平 抗病毒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西安市目前启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简称HAART)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死亡病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市2010年1月—2016年6月接受HAART的3147例HIV/AIDS病人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病情状态及治疗相关情况。结果截至2016年6月,西安市共3147例HIV/AIDS病人接受HAART,死亡105例,病死率为3.33%,其中男性占89.5%(94/105),病人接受治疗时的平均年龄为(49.1±12.5)岁,已婚或同居占52.4%(55/105),经同性性传播感染占46.7%(49/105),从确证HIV抗体阳性到接受HAART的时间平均为(8.1±19.2)月,开始治疗时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计数平均为(110.1±118.7)个/μL;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分期,46.7%(49/105)的死亡病例在治疗开始时为临床Ⅳ期;70.4%(74/105)的病例开始治疗的前三个月出现AIDS相关疾病/症状;6.67%(7/105)的病例治疗前一个月患有肺结核,且全部进行了抗结核治疗。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感染途径、临床分期、首次CD4细胞计数检测结果、从确证HIV抗体阳性到接受HAART时间、开始治疗前三个月是否现出现AIDS相关疾病/症状的AIDS患者,其病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IV/AIDS病人应定期随访和CD4细胞计数检测,早确证、早接受HAART治疗。

  • 标签: HIV/AIDS病人 抗病毒治疗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ART)的艾滋感染者和病人(HIV/AIDS)进行心理干预对其疗效、免疫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对照组接受抗病毒治疗,研究组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结果两组治疗前心理社会适应状况、心理抑郁程度、独立性、社会关系对比P均>0.05;研究组随访1年后CD4+提高幅度以及SCL-90量表、SDS量表评分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抗病毒治疗(ART)的HIV/AIDS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其免疫功能及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对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艾滋病 心理干预 抗病毒效果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的2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天给予替比夫定600mg,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降酶治疗;结果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HBV-DNA定量下降3logcopies者占84.63%、血清转换率28.90%、ALT复常率91.41%,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肝降酶治疗,(P<0.O1);肝纤维化指标检测方面,替比夫定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HA、PCⅢ、LN、IV-C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常规护肝降酶,(P<0.01);结论替比夫定不仅具有抑制HBV病毒复制的功效,也有改善血清肝纤维化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替比夫定 抗病毒 肝纤维化中图分类号R5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478-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初治艾滋病患者的过程中,评价应用国产抗病毒药物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艾滋病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对2015年6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38例艾滋病患者,分组应用不同的国产抗病毒药物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予以不同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后,A组的耐药率(6.52%)显著低于B组(13.04%)和C组(15.21%),差异显著(P<0.05)。三组的HIV-RNA转阴(即指HIV病毒载量低于检测限)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且在此期间,三组的不良反应情况依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初治艾滋病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国产抗病毒药物均可产生HIV-RNA转阴效果,但是其中AZT+3TC+EFV的耐药性较低,更适合应用于AIDS的临床治疗,应广泛推广。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药物 疗效
  • 简介:摘要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2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病人给与抗病毒治疗,治疗过程中加强心理支持,病情观察,同时加强对药物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提高了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和生存质量。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抗结核治疗 副反应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天山区500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500例艾滋病患者,均进行抗病毒治疗,分析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后的病毒载量。结果500例患者,有15例因无法耐受药物不良反应而停药;有5例患者死亡,坚持治疗满1年的患者有422例,所占比例为87.92%(422/480);用药后,患者轻微不良反应403例,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3.96%,其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多数的不良反应没有处理之后自动消失;有416例患者缺血病毒载量小于50拷贝/ml,有14例患者病毒载量小于100拷贝/ml,病毒抑制有效率为86.0%。结论对天山区艾滋病患者进行抗病毒的治疗,临床效果确切,有效降低病毒载量,可供临床参考与应用。

  • 标签: 天山区 艾滋病 抗病毒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病毒药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A组采用病毒唑进行治疗,B组采用更昔洛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对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不良反应患儿以水肿、皮疹、瘙痒和肝功能异常症状为主,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患儿的预后良好。结论呼吸道感染患儿抗病毒用药不良反应的表现多样化,把握药物适应证,严密观察不良症状,有助于改善患儿抗病毒治疗的预后情况。

  • 标签: 抗病毒 小儿呼吸道感染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延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组间治疗依从性对比,观察组治疗依从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健康知识掌握度对比,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度92.5%显著高于对照组8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干预 治疗依从性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孕期抗病毒宫内阻断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收集我院于2015年7月到2015年12月间收治的携带HBV的孕妇12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60例。两组的新生儿在出生后给予新生儿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给予治疗组孕妇在妊娠28周时服用替比夫定,连续服用至患者分娩后1月后停止服用,对照组患者不服用任何药物。并对治疗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进行新生儿HBsAg阳性率。结果治疗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期抗病毒宫内阻断的方式对携带HBV的孕妇进行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新生儿感染HBV的几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乙型肝炎 孕期 抗病毒宫内阻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施护理干预对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症状与抑郁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来我院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抗病毒治疗症状评分以及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抗病毒治疗症状评分以及抑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优,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抗病毒治疗症状,排解患者抑郁等不良情绪,可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慢性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症状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艾滋病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后产生的皮疹所具有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30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后出现皮疹并发症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6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接受单纯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疗法,结果经治疗后,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接受单纯西药治疗的常规组患者,P<0.05;且研究组患者皮疹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于艾滋病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后产生的皮疹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皮疹状况,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中西医结合 皮疹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