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临床上重症病人营养配合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选取近期入院的220例重症病人实施营养配合营养支持的护理作为实验数据来源,本次试验的患者无其它影响治疗的疾病。通过患者在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下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血糖情况以及并发症,研究临床上重症病人营养配合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是否优于单纯的营养支持。结果完成治疗后,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获得临床效果,实验组非常明显地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病人营养配合营养支持的护理,能有效提高全身营养,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免疫功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早期营养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22例,分别接受营养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血浆总蛋白以及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肛门排气时间83.4±1.5h,排便时间4.8±1.5d,血浆总蛋白59.4±1.6g/l,血红蛋白115.8±1.2g/l;对照组患者平均肛门排气时间96.4±1.2h,排便时间6.2±1.3d,血浆总蛋白57.9±1.4g/l,血红蛋白114.7±1.5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营养能够促进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改善患者体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胃癌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营养支持在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病例来自我院2016年6月—2018年5月接收的90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根据营养支持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营养支持)与研究组(营养支持),比较二组营养支持效果。结果营养支持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结论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实施早期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营养支持并发症发生,值得推荐。

  • 标签: 肠内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 胃肠道肿瘤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腺炎患者的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胰腺炎营养支持患者96例进行分析,按护理方式不同分组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同时施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29.17%,SAS、SDS、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腺炎患者行营养支持同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情绪、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 标签: 胰腺炎 肠外营养支持 护理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论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胃肠营养(PN)安全用药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在PN实施过程中,从设备环境、专业优势、差错控制方面阐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胃肠营养安全用药中作用。结果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从设备环境与配置、药师审方等多环节的支持上,体现出在PN安全用药实践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结论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的多重支持为病人安全、高质量的PN提供了保证。

  • 标签: 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 胃肠外营养 安全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全营养疗法治疗妊娠剧吐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00例妊娠剧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入干预组(n=50)和平行组(n=50)。干预组患者采用全营养疗法进行治疗,平行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情况、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和新生儿畸形发生情况以评价全营养疗法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干预组患者治愈率为70%,总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6%和8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4,P=0.02);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和新生儿畸形。结论全营养疗法治疗妊娠剧吐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剧吐 全肠外营养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后早期胃肠减压和营养支持对预防咽瘘的作用。方法68例全喉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组)和对照组(营养支持组),对他们的术后呕吐、咽瘘、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绝对值、术后住院时间等进行观察并加以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术后呕吐、咽瘘、体重下降以及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01)。结论喉癌患者术后早期胃肠减压和营养可降低咽瘘发生率,减少体重损失,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胃肠减压 胃肠外营养 咽瘘 喉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在胃肠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2013年—2015年80例胃肠肿瘤患者均给予PICC置管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本组患者置管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有73例1次穿刺置管成功(91.3%),经PICC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时间(24.15±5.73)d;无空气栓塞、导管破裂、心律失常及死亡病例,其他并发症包括漏药1例、感染1例、机械性静脉炎6例、导管堵塞9例,且不同时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ICC在营养支持治疗胃肠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可为患者围术期康复提供安全、有效的保障,不同时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不尽相同,需予以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进一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PICC 胃肠肿瘤 肠外营养支持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营养的基础上两种不同喂养添加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46例早产儿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早产儿均给予营养喂养,根据不同内喂养添加量将所有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早产儿在常规喂养72小时后给予30ml/(kg·d)基础量而后逐日递增,对照组早产儿在常规喂养72小时后给予20ml/(kg·d)基础量而后逐日递增,测量比较两组早产儿体重、头围、身长、睡眠时间。结果实验组早产儿体重、头围、身长增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早产儿睡眠时间为(18.6±2.6)h/d。两组新生儿数据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营养联合30ml/(kg·d)的内喂养添加量可以促进早产儿的体格及智能的发育。

  • 标签: 肠外营养 肠内喂养 早产儿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炎症性营养评估及营养护理的现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炎症性病患者66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进行营养护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SGA营养评估结果,MNA营养评估结果和炎症性病的病情控制率进行相互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SGA营养评估结果,MNA营养评估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炎症性病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炎症性病患者采取营养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病情的好转率,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营养评估 营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营养输注法对减轻危重病人营养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ICU科2014年1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危重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持续不间断输注法,采用营养泵按80ml/h~100ml/h的速度持续输入,直至营养液输完,每日的营养液总量为1000ml~1500ml;实验组采取改良营养输注法,每输注4h,停止1h,回吸胃残余量<50ml时,进行下一次营养输入,其余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各种营养并发症,并进行组间比较,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食物反流、胃管堵塞、应激性溃疡、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代谢方面的并发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营养输注法能够有效的降低营养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危重病人 肠内营养并发症 改良肠内营养输注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危重患者中应用谷氨酰胺营养支持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危重患者10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提供营养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谷氨酰胺0.4g/(kg·d),对两组患者转铁蛋白、血清白蛋白、氮平衡、血红蛋白、IgA、IgM、IgG、血糖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①经过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转铁蛋白、白蛋白均上升(P<0.05,P<0.01),负氮平衡显著改善。营养支持期间两组转铁蛋白、白蛋白、氮平衡、血红蛋白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②治疗7天后观察组各种免疫球蛋白指标均上升,对照组仅IgG活性提升,治疗14天后两组指标提升明显。第7天、14天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比对照组高。③血糖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好,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补充谷氨酰胺能够使危重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并减轻营养代谢障碍,使免疫功能得到增强。

  • 标签: 谷氨酰胺 危重患者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营养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粘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其中34例设为观察组,在抢救之后进行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将另外34例设为对照组,在抢救后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黏膜屏障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浆DAO活性、D-乳酸浓度及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可应使用早期营养治疗,以保护患者的粘膜屏障功能。

  • 标签: 肠道营养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肠粘膜屏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患儿开展营养疗效分析,对比传统鼻饲法和营养泵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将72例危重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营养液由营养泵入的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鼻饲法。结果观察组发生的各种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营养泵的营养支持方式优于传统的鼻饲方法,适合危重症患儿的营养支持,更为安全有效,节约劳动成本。

  • 标签: 危重症患儿 肠内营养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重度烧伤患儿实施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72例重度烧伤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营养的顺利实施,保障其健康。

  • 标签: 重度烧伤 肠内营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选择合理营养的方法,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满足机体需求。方法抽取我科危重并无法自主进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实验组营养液以输液泵匀速泵入,对照组营养液灌注注入,对两组进食方法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在胃管堵塞、反流、误吸、腹泻、胃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更有利于患者营养的吸收和病情的恢复。结论通过输液泵进行营养鼻饲是较为科学合理的一种营养支持方法。

  • 标签: 老年 危重患者 输液泵鼻饲 普通灌注鼻饲 肠内营养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支持护理对ICU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ICU患者9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24小时内匀浆膳食分次推注护理,实验组开展营养支持护理。比较两组ICU患者对营养护理支持满意度;ICU停留时间;护理前后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实验组ICU患者对营养护理支持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CU停留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指标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支持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减少胃肠功能障碍和并发症的发生,缩短ICU停留时间,患者对营养护理支持满意度高。

  • 标签: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 ICU 患者 营养状态 免疫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脑卒中病患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早期营养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脑卒中并且住院的100例患者,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为20例与80例,实验组借助鼻胃管将营养混悬液输入患者体内,进行早期干预的营养治疗,而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给予正常的饮食,考虑到病患身体条件,基本给予流食。治疗25天后,观察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机体免疫力指标的变化及与疾病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经早期干预营养治疗与正常给予食物相比,是否对患者的康复状况有显著的改善。结果实验组经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为6例,概率为7.5%(6/80),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为15例,概率为75%(15/20),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与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统计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分析知脑卒中患者在应用早期营养治疗干预之后,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启示临床中治疗脑卒中患者应该尽早的进行营养治疗。既提升本院的治疗水平,又造福患者与家属。

  • 标签: 脑卒中 肠内营养治疗 免疫力指标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