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目的 探讨驻疆某部已婚官兵时间管理倾向、工作-家庭冲突和工作倦怠的关系,提出科学的预防措施。2、方法 选取驻新疆库尔勒市某部453名已婚官兵进行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和工作倦怠问卷进行调查分析。3、结果 驻疆部队已婚官兵工作-家庭冲突量表、CMBI评分均与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和目标设置、时间安排和时间自控维度评分呈显著负相关,工作-家庭冲突量表与CMB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4、结论 提高驻疆部队已婚官兵的时间管理倾向水平,有利于解决工作家庭冲突,预防工作倦怠。

  • 标签: 时间管理倾向 工作家庭冲突 CMBI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时间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20年7月~2021年9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从中随机选取86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以及对照组(n=43)。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在救治时间与治疗效果等方面有无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救治时间方面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干预 急性脑梗死 救治时间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肝硬化患者完成血小板以及凝血酶原时间检验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4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试验组;同时间段选择4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参照组;对于试验组40例肝硬化患者,依据是否表现出出血现象进行未出血组(25例)以及出血组(15例)划分;针对所有研究对象合理展开血小板以及凝血酶原时间检测,就PT(凝血酶原时间)、PDW(血小板分布宽度)、PLT(血小板计数)、PCT(大血小板压积)以及MPV(血小板体积)检测结果展开对比。结果:试验组PDW(21.17±1.75)fl、PLT(67.59±12.39)×109/L、PCT(0.19±0.03)%、MPV(15.45±1.72)fl以及PT(20.29±2.53)s同参照组PDW(12.46±1.69)fl、PLT(198.75±31.46)×109/L、PCT(0.46±0.04)%、MPV(10.04±1.35)fl以及PT(11.41±2.59)s比较,呈现出明显差异(P

  • 标签: 凝血酶原时间 血小板 肝硬化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集束化镇静护理对 ICU机械通气患者通气时间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ICU于 2018年 8月至 2020年 6月间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 6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 34例设为常规组,接受集束化镇静护理的 34例设为实验组,并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通气时间、 ICU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对比,实验组明显短于常规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从生存质量得分上看,护理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 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集束化镇静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镇静护理 ICU 机械通气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和研究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效果观察及门球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影响情况。方法 研究共计选择分析了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之间于我院采取了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的50例患者资料,将所有研究患者随机性分成了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护理手段,对比两组中患者各项指标情况以及护理总满意程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院前急救时间、出诊反应时间、院内转运时间以及急诊球囊扩张时间长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上意义(P<0.05);对照组中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低于观察组中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上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过程中,对其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方式显著提升患者急诊效果,缩短患者急诊停留时间以及门球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门球时间 急诊停留时间
  • 简介:摘要:结合护理临床经验综述了护士时间管理策略及其意义,探讨国内外护士时间管理的研究现状。认为临床护士需做好时间管理,要有强烈的时间概念、加强工作的计划性、合理安排时间等,增强驾驭时间的能力,保障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并且高效率地展开。希望护理管理者和研究者能够制定出时间管理的统一方法和标准,应用更多更好的研究方法和合适的评价工具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计划和利用时间,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士 时间管理 策略 研究进展
  • 简介:很多疾病与体重超重和体重不足有关,如高血压、糖尿病、胆囊结石、结核病等。这些疾病严重影响空勤人员的身心健康,并给飞行安全带来隐患。体重超重和体重不足的成因,各家说法不一。笔者通过对319名空勤人员的体重调查发现,单纯性体重超重、体重不足与正常体重三组人群比较,在晚餐到入睡之间的时间上有明显差异。据此分析,体重可能与入睡前血糖、血脂水平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可望通过调节晚餐至入睡之时间或调整睡前血糖、血脂水平来达到控制空勤人员体重增减的目的。

  • 标签: 晚餐 体重超重 空勤人员 血脂水平 睡前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将中医辨证施护应用在尺骨骨折患者中对其肿胀消退时间的影响和预(愈)后康复疗效。方法 在 2019年 4月至 2020年 3月期间 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56 例 尺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2 个组 。对照组进行 常规护理, 辩证组实施中医辩证施护。 然后分析各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前臂旋转功能、肢体疼痛、患肢消退时间等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尺骨骨折术后患者中应用中医辨证施护能促进患者伤肢肿胀消退,还能促进功能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辨证施护 尺骨骨折 肿胀消退 预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优质护理干预项目应用在使用 PICC 置管医治的患者中对置管时间、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82 例使用 PICC 置管医治的患者,依照随机抓阄的方式分成参照组、优质组等两组,每组有 41 例研究对象。对照组实行常规模式护理,优质组实行优质护理干预。比对两组的置管时间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参照组患者置管时间、护理质量、服务态度、护理技能等都较参照组要差,P < 0.05 存在着统计学意义。 结论 将优质护理干预项目应用在使用PICC 置管医治的患者中效果显著, 此模式值得采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置管时间 PICC 置管 干预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不同年龄小儿中采取不同静脉留置针位置对留置时间带来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6月到2020年10月开展研究,将该阶段在本医院接受静脉留置针治疗的不同年龄患儿纳入到研究中,其中新生儿(年龄低于28天)纳入到甲组,婴幼儿(年龄在28天到3岁)纳入到乙组,学龄儿(年龄在3岁(不含)到12岁)纳入到丙组,各有28例。比照三组患儿不同静脉留置针位置的留置时间。结果:甲组的下肢、上肢及头部留置时间没有很大差异(P﹥0.05)。乙组的头部留置时间最长,其次为上肢,最后为下肢;丙组的上肢留置时间最长,下肢最短;均存在很大差异(P﹤0.05)。结论:学龄儿应选择上肢进行静脉穿刺,婴幼儿则应选择头部,新生儿为了便于观察,也应选择头部,上述位置能够延长留置时间,保证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 标签: 静脉留置针位置 不同年龄 留置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实施振动排痰护理的价值,评价对于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于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中筛选116例进行探究,采取方便抽样法将其均分成2组,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分别纳入58例后实施研究。在护理过程中,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振动排痰护理,分析护理情况。结果: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排痰量较多,住院时间较短,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应用振动排痰护理,可有效促进痰液排出,对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慢阻肺 振动排痰护理 应用价值 住院时间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慢阻肺患者应用振动排痰护理的应用价值和影响住院时间情况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88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排痰护理,研究组采用振动排痰护理,对两组患者肺功能和临床康复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FVC和FEV1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FVC和FEV1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4h排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肺啰音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阻肺患者应用振动排痰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显著缩短康复时间,提高康复质量,快速恢复肺功能,应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慢阻肺 常规排痰 振动排痰 肺功能 康复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阻肺疾病特点,评价振动排痰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3月2021年2月收治的60例慢阻肺疾病患者,以随机法分组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30)、振动排痰护理的观察组(n=30)。比较两组慢阻肺患者护理情况,包括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以及6MWT(6min行走距离)。结果:生活质量采用简易健康状况量表(SF-36),观察组慢阻肺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慢阻肺 振动排痰护理 运动耐力 康复情况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系统性心脏康复训练对患者重返工作岗位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经PCI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与常规康复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心脏康复指导,比较两组心功能与重返工作岗位时间。结果:实验组心功能各指标与重返工作岗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经PCI治疗的心肌梗死,术后给予系统性心脏康复指导,可改善患者心功能,缩短出院到重返工作岗位时间

  • 标签: 系统性心脏康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 重返工作岗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标志物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200例乙肝患者的血清样本,并分别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乙肝标志物检测符合率均明显高于荧光定量PCR法(P<0.05)。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的200份检测样本中,有184份样本的检测结果与患者实际病情符合,符合率为92.0%,有16份样本检测结果与患者病情不符,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验,有12份样本检验结果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结果相符,所占比重为75%;有4份样本检验结果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相符,所占比重为25%,两种检查方法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乙肝标志物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要高于荧光定量PCR法,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乙肝标志物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临床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幼儿末梢血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幼儿 300例( 2015年 4月至 2018年 9月),均进行末梢血检验,在分别在即刻、 30min、 2h、 4h进行检验,比较不同时间点检验结果。结果:即刻检验血小板、淋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 中性粒细胞检验,与放置 4h检验结果相比, P< 0.05,放置 30min、 2h、 4h检验与即刻检验相比, P> 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幼儿末梢血放置时间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影响,不能即刻检验,需要放置 5-10分钟,同时放置时间不能多于 2h,因此,要控制好幼儿末梢血放置时间,进而提高检验准确性,为幼儿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幼儿 末梢血 放置时间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幼儿末梢血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幼儿 300例( 2015年 4月至 2018年 9月),均进行末梢血检验,在分别在即刻、 30min、 2h、 4h进行检验,比较不同时间点检验结果。结果:即刻检验血小板、淋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 中性粒细胞检验,与放置 4h检验结果相比, P< 0.05,放置 30min、 2h、 4h检验与即刻检验相比, P> 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幼儿末梢血放置时间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影响,不能即刻检验,需要放置 5-10分钟,同时放置时间不能多于 2h,因此,要控制好幼儿末梢血放置时间,进而提高检验准确性,为幼儿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幼儿 末梢血 放置时间 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