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脊液生化指标对中枢神经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我院 40例患者的脑脊液培养结果、葡萄糖、乳酸脱氢酶、氯化物、蛋白质等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将脑脊液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生化指标符合度。结果: 40例患者脑脊液培养结果中阳性 9例,阴性 31例。诊断符合率为 77.5%。 4项生化指标中蛋白质诊断符合率最高 67.5%,其次为葡萄糖 62.5%、乳酸脱氢酶 57.5%、氯化物 5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葡萄糖、乳酸脱氢酶、氯化物、蛋白质等生化指标均可作为中枢神经感染的独立检测项目,而四者联合检验符合率更为理想,但目前仍缺少更为精准的检验指标,需不断精进,寻找更加精准、特异性的指标。

  • 标签: 脑脊液 生化指标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核磁共振在中枢神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与价值。方法:将我医院收治中枢神经疾病患者共计 32 例作为试验组,同样的 32 例作为对照组,所有两个组的患者都进行了脑 CT 与脑部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试验组通过核磁共振检查,发现诊断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使用的 CT 检查。因此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在对中枢神经疾病患者进行诊断中,使用核磁共振的诊断方法进行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出常用的脑 CT 诊断法,它为患者后期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了良好治疗手段和治疗措施。

  • 标签: 核磁共振中枢神经系统诊断应用
  • 简介:【摘 要】:目的:对比在胎儿中枢神经先天性发育异常应用 B超与 MR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诊断确诊胎儿中枢神经先天发育异常孕妇 52例,予以 B超、 MRI检查,对比 B超与 MRI的诊断价值。结果:同 B超 84.62%相比, MRI96.15%检出率高( 2=3.983, P=0.046)。结论:在予胎儿中枢神经先天发育异常诊断中,应用 MRI检出率高于 B超检出率,在临床诊断中可推荐。

  • 标签: 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异常 B超 MRI 诊断价值
  • 简介:患者,男,48岁。因阵发性头痛伴喷射性呕吐1月余于2003年3月入院。1月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左侧头痛,呈阵发性,头痛剧烈时伴喷射性呕吐,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自觉头痛症状缓解,无发热、抽搐等症。曾到当地医院诊治,症状有所缓解。10天前出现构音障碍,不能正确表述复杂整句,反应迟钝并伴有小便失禁。否认有进食米猪肉及牧区居住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可,语言迟钝,

  • 标签: 呕吐 头痛 巨大 脑囊虫 入院 构音障碍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针刺治疗对糖尿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方法: 随机将 2017 年 12 月至 2018 年 12 月我院 50 例糖尿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分为 实验 组( 25 例, 应用 血糖控制联合 针刺治疗 )、对照组( 25 例, 应用 血糖控制治疗 )。对比 两组 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腓总神经 MCV 、正中神经 MCV 。 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96% )高于对照组( 72% ), 临床对比存在统计学差 异( p<0.05 ) ; 腓总神经 MCV 、正中神经 MCV 分别为( 46.34 ±9.87 ) m/s 、( 53.24 ±10.24 ) m/s ,均比对照组高, 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 P<0.05 )。 结论: 临床治疗糖尿周围神经病变 中,联合应用血糖控制和针刺治疗,疗效显著, 应用价值较高 。

  • 标签: 针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电生理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癫痫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本次纳入的分析对象均来源于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癫痫病患者,共计90例,研究开始于2020年2月,结束于2021年2月,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接受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的45例患者分为参照组,另外接受丙戊酸钠缓释片+拉莫三嗪片治疗的45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和分析患者的临床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主要包括: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将以上数据统计后进行比较。结果:95.56%(43/45)、77.78%(35/45),前者为研究组治疗效果,后者为参照组治疗效果,相比后者有明显的劣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44%(2/45)、22.22%(10/45)分别是研究组和参照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前者有绝对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癫痫病患者在临床中的表现有所不同,所以诊断过程中需要根据症状情况及病史进行疾病的判断,同时对此类患者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拉莫三嗪片治疗,不仅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还促进了临床疗效的提高。

  • 标签: 神经内科 癫痫病 诊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传统治疗(包括针灸、理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骨伤手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均缓解明显(P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医骨伤手法 疼痛评分 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周围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160例 糖尿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对照组:应用甲钴胺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在糖尿周围神经治疗有效率方面进行比较 ,观察组 98.75%优于对照组 63.75%(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相比,差距小,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针对糖尿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临床价值高,可提高神经传导速度,调节机体不适,改善患者生活水平,符合临床需求。

  • 标签: 甲钴胺 硫辛酸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诊断及治疗老年阿尔茨海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名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51名患者采用不同的抗精神药物进行治疗,而对另外27名病患采用非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分析其临床诊断和治疗。结果78名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3.71±4.03天,经过治疗后,有47名患者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29名病患治疗无效,2名病患死亡。结论阿尔茨海默由于其病因复杂,且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来根治,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通过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来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老年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内科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白血神经损害的起形式和特点。方法 对1例以颅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对白血各种形式的神经损害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以颅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白血早期容易与其他颅神经疾病相混淆,在临床上不易鉴别,对于病因不明及治疗效果不佳的颅神经损害,应考虑到血液系统疾病可能,早期进行腰穿脑脊液检查可能为一种提前明确诊断的手段。

  • 标签: [] 颅神经 白血病 临床鉴别 副肿瘤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糖尿自主神经病变诊断中施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抽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及4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对象,对其均施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并结合是否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病变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自主神经功能病变组(20例)和自主神经功能正常组(20例),对比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1)观察组SDNN、SDANN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2)自主神经功能病变组患者SDNN、SDANN、RMSSD均较自主神经功能正常组更低,P<0.05;结论 在糖尿自主神经功能病变诊断中施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具有一定效果,对医师评估是否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病变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自主神经功能病变 诊断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 要】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神经根型颈椎住院患者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 分组,一般组: 常规护理, 共有患者34例;中医组: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共有患 者34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 结果: 中医组护理有效率(97.06%)高于 常规组(82.35%),护理满意度(94.12%)高于常规组(76.47%),差异性显著 (P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生神经精神活动的神经元功能。方法:依据神经精神活动的表现特点,结合神经元所具有的4种信息接收处理功能的不同表现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与结论:在神经元所具有的4种信息接收处理的功能中,只有经配体门控离子型受体介导的信息接收处理功能(神经元的功能特性)是产生神经精神活动的神经元功能。

  • 标签: 神经生物学 神经元 功能 精神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60例,根据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存在差异,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针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性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甲钴胺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糖尿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门诊收治的24例糖尿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1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糖尿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门诊收治的24例糖尿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1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