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诊断对先天幽门肥厚狭窄疾病的有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先天幽门肥厚病患69例为研对象,利用黑白超声诊断仪,对病患进行诊断,令病患摆出仰卧位,观察其胃肠蠕动,排空,幽门舒张以及水肿部位情况,并在能够显示病患幽门部位停桢。将幽门管道的长度以及扩张状态时最大宽度,厚度加以全面测量。在手术进行中,同样测量上述参数。和手术结果比较。结果两种方式在测量病患幽门管长度方面有显出差异存在,(P<0.05)。在幽门厚度,幽门肌厚度无明显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B超是一种诊断CHPS的好方法,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先天性幽门狭窄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先天肥厚幽门狭窄经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本组19例。具有典型呕吐病史。上腹部摸到肿块。均经钡餐X线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确诊。气管插管全麻。CO2气腹。腹部三点穿刺,腹腔镜下施行幽门肌切开术。结果全部手术成功。随访3个月~2年。近远期效果良好。结论作者认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先天肥厚幽门狭窄是将内镜先进的技术运用于小儿腹部外科手术的一种新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小儿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腹腔镜手术 幽门肌切开术
  • 简介:【摘要】目的 超声诊断先天肥厚幽门狭窄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回顾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天肥厚幽门狭窄患儿共80例,80例患儿均接受超声诊断。80例患儿均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先天肥厚幽门狭窄,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同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观察超声诊断结果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病理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0%,超声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为95.00%,两种方法间无明显差异存在(P>0.05)。结论 超声诊断的方法可显著提高先天肥厚幽门狭窄诊断的准确率,从而为患儿的后续治疗奠定基础。

  • 标签: 超声诊断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临床效果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及婴儿先天幽门肥厚狭窄的腹腔镜治疗价值及临床效果,以促进患儿营养情况的早日恢复,保证患儿正常发育。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为18例具有典型呕吐病史的患儿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幽门肌切开术的临床资料,术前患儿均经B超及上消化道造影确诊。结果:18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25~50min;术中无出血,术后当天拔除胃管,术后第1天上午开始喂水,术后无出血、胃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4d出院。其中13例术后随访1~6个月,营养情况完全恢复,生长发育均恢复正常。结论:腹腔镜幽门肌切开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治愈率高的优点,治疗新生儿、婴儿先天肥厚幽门狭窄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幽门狭窄 肥厚性 腹腔镜检查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和探究先天肥厚幽门狭窄围手术期胃管的临床护理以及干预方式所具有的实际价值和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选择的案例为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所接诊的40例先天肥厚幽门狭窄患者临床资料,并且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了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且每组患者的数量为20例。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胃管护理方式,给予观察组围手术期的胃管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主要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住院时间、喂奶时间以及体重增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在采用围手术期胃管护理干预之后,其住院时间、喂奶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 标签: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围手术期 胃管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肥厚幽门狭窄(congenitalhypertrophicpyloricstenosis,CHPS)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8月~2013年12月,我科应用腹腔镜经脐单一部位行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肥厚幽门狭窄30例。术中在脐部置入5mmtrocar,放置腹腔镜,在脐环皱褶旁右侧放置2个3mmtrocar,先后置入电钩、抓钳和幽门分离器,完成幽门环肌切开术。结果30例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5~55min,(35.9±12.1)min。无并发症发生。术后6h拔除胃管,从喂糖水逐渐过渡至喂奶。术后住院3~6d,(3.8±1.1)d。切口隐蔽且美观。30例术后随访3~6个月,生长发育均恢复正常,脐部外观美观,几乎无法观察到手术瘢痕。结论经脐一单部位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肥厚幽门狭窄安全可靠,疗效满意,切口隐蔽且美观。

  • 标签: 经脐单一部位 腹腔镜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气管支气管狭窄(CTS)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儿科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住的,40例CT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儿在ALRIT后的,1-14月诊断BO。男23例,女17例;3岁以下婴幼儿28例(1.567士6.41月)。发病季节集中在4-5月。40例患儿均为重症肺炎,发热时间(中位数),12d(6d-66d);咳嗽、喘息重;多有呼吸窘迫、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占92%;机械通气5例;气胸5例。肺外并发症(92%)。18例于PICU治疗,平均中位数住院时间23d(12-90d);急性期双肺CT多叶段实变或弥漫间质改变。明确病毒感染9例(EBV感染3例;AOV感染2例;甲型日IN,感染1例;麻疹3例)。M户感染10例。结论(1)CTS患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对于婴幼儿期出现的反复咳嗽、喘鸣、呼吸困难等表现的患儿应考虑到的CTS可能。(2)C丁S常合并其它先天畸形或异常,以心脏畸形最多见。(3)胸部CT+气道三维重建及支气管镜检查对C下S诊断有重要意义,二者联合可明确气管的内部和外部因素。(4)轻、中度狭窄患儿仅内科保守治疗效果较好,但重度狭窄患儿仅内科治疗效果差。

  • 标签: 小儿 先天性气管狭窄 疗效分析
  • 简介:患儿男,11个月。患儿出生后即出现皮肤瘙痒,4个月时皮肤、巩膜黄染,入院20d前小便变黄,15d前大便颜色变白。在当地医院就诊,抗感染治疗无明显疗效,以黄疸原因待查(胆道闭锁?胆道梗阻?)来我院就诊。查体:全身皮肤黏膜轻度黄染,巩膜中度黄染。尿常规:胆红素(++),肝酶r-谷氨酰胺转胎酶79U/L,总胆红素154μmol/L。

  • 标签: 高频超声诊断 胆道狭窄 先天性 小儿 皮肤瘙痒 巩膜黄染
  • 简介: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气管狭窄伴先心病一期纠治经验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我院收治的12例先天气管狭窄合并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平均年龄15.75月,平均体重9.38kg。所有病例均在浅低温或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先心病纠治术,同时行气管成形术。结果所有患儿手术均成功,其中10例采用Slide气管成形法,2例采用端端吻合法。术后并发症包括肺炎4例,气道分泌物增多5例,气道高反应4例,肉芽组织生长3例,其中2例最终呼吸衰竭死亡;其余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小儿先天气管狭窄的处理仍较困难,Slide手术方法是目前处理主气管狭窄的最佳手术方式,特别适合于长段和弥漫性气管狭窄的患者。但是,先天气管狭窄患者的治疗仍需要以气管成形手术为中心的综合治疗。

  • 标签: 气管狭窄 先天性 心脏缺损 先天性 气管成形术 婴儿 儿童
  • 简介:先天软组织环行狭窄又称先天肢体束带综合征(congenitalconstrictingbandsyndrome,CCBS)、先天环状沟、绞扼轮综合征、“Streeter”束带等多种称谓,较为罕见,出生时可见完全环绕肢体软组织的凹陷,通常伴有足部畸形,深筋膜可以受累,因淋巴及血液回流受阻,狭窄远端常出现水肿。本病的发病率为新生儿的1/15000。

  • 标签: 先天性 软组织 狭窄 手术治疗 小腿 足部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护理干预先天肺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选取本院自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00例先天肺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分为两组,即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 介入治疗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例1:男,22岁。突发右下腹痛36小时伴发热呕吐入院。平素体健。体检:T38.8℃,BP14/9.5Kpa,腹肌紧张,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血常规:WBC13×10~9/L,N0.84。拟诊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腹腔淡黄色脓渗液约100ml,右髂窝内未找到阑尾。延长切口打开后腹膜将回盲部提出切口外,仍未找到阑尾,探查肝下及右下腹腔均无阑尾。距回盲部7cm回肠肠系膜上可及两枚蚕豆大淋巴结,表面覆有脓,切除送病检,证实为淋巴结炎。术后一周痊愈出院。三月后钡灌肠造影证实为阑尾缺如。追问病史5

  • 标签: 先天性阑尾缺如 腹腔 盲肠 阑尾炎 诊断
  • 简介:患者男,16岁。因反复中上腹隐痛半年于2008年6月5日入院。入院前半年患者无明显诱因自觉中上腹隐痛,无恶心、呕吐,无食欲变化、排便习惯改变,无发热,无肩背部放射痛,故未予重视。自觉疼痛及胸闷症状加重,外院行B超检查发现脾肾隐窝低回声,大小约5.5cm×5.0cm;MRI检查:畸胎瘤可能。来我院就诊时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CT检查发现左侧肾上腺区有一类圆形囊占位病灶,

  • 标签: 重复胃 先天性 肩背部放射痛 上腹隐痛 自觉疼痛 MRI检查
  • 简介:先天巨结肠症是较常见的肠道发育畸形.其基本病理变化是结肠远端及直肠由于肌层的神经节细胞缺如,导致小儿排便功能障碍出现便秘,腹胀及营养不良。巨结肠灌肠是该病一种较特殊的治疗方法.也是巨结肠灌肠根治手术成功的重要护理措施。但巨结肠灌肠难度大,临床上常出现肛管难以插入,灌肠液进出困难,难以达到灌肠日的,甚至影响手术进行,引起术后并发症。为了使灌肠顺利进行.达到良好的灌肠效果,本文对巨结肠灌肠方法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先天性巨结肠 灌肠方法 肠道发育畸形 病理
  • 简介:摘要先天并指畸形是手部畸形最常见的种类之一,畸形种类多,变异程度深,同时也会伴随其他关节的畸形,严重影响手的功能与美观,对患者的身心情况造成极大的影响。深入了解先天并指畸形的发病原因,发展情况,分类情况以及治疗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康复方法,有助于减少由于认识不足和处理不当给患儿及其家长带来的不必要的痛苦和心理负担,从而获得最好的手功能和外观,使患者更好、更早的重返社会。本文将针对先天并指形的遗传学研究、临床研究、以及分类情况和手术选择进行综述。

  • 标签: 先天性并指畸形 遗传学 分类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