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手足部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140例手足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予以钢板螺钉治疗,实验组予以可吸收螺钉与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其并发症发生概率更低,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自身增强可吸收棒联合治疗对降低手足部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自身增强可吸收棒 手足部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可吸收螺钉治疗骨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于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骨关节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81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骨折手术方法治疗,治疗组将可吸收螺钉应用到治疗过程中。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8.04%、术后疼痛评分(2.01±0.81)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90.78±1.85)分、并发症发生几率1.96%,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骨关节骨折,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骨关节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可吸收螺钉治疗骨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骨关节骨折患者82例作为样本,根据内固定材料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两组患者手术方法一致。对照组内固定材料为普通螺钉,观察组内固定材料为可吸收螺钉。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6%、并发症发生几率2.44%、疼痛评分(2.20±0.14)、生活质量评分(97.00±1.50),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骨关节骨折,有效率及安全性更高。该治疗方法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减轻,以及预后的改善,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骨关节骨折 疼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脾止泻汤治疗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采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健脾止泻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两组均以4周为一疗程。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组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止泻汤在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的治疗中发挥显著疗效,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健脾止泻汤 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 疗效观察
  • 简介:[ 摘 要 ] 目的 研究宫颈癌患者放疗过程中体重变化引起的体表轮廓改变分别对靶区及周围危及器官剂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 5 例接受根治性宫颈癌放疗的患者,利用 TPS 计划系统修改患者体表轮廓线 patient 模拟患者体重减轻得出靶区 PTV 、 CTV 和周围危及器官直肠( Rectum )、膀胱 (Bladder) 和股骨头( Femoral head )的体积剂量值,计算出相应的体积剂量值增长百分比。 结果 patient 内收 1cm ,靶区 PTV99% 体积剂量增长值为 3.5±0.4% ,靶区 CTV99% 体积剂量增长值为 3.8±0.1% ,直肠 30% 体积剂量增长值为 3.8±0.2% ,膀胱 30% 体积剂量增长值为 4.1±0.1%, 右股骨头 5% 体积剂量增长值为 3.7±0.4% 。 结论 患者体表线每下降 1cm ,靶区的吸收剂量上升约 3 ~ 4% 。正常组织吸收剂量上升范围也在 3 ~ 4% 左右。当体重变化引起体表变化范围超过 1cm 时,结合临床需要及要求, 必要时,需要 重新扫描,重新设计计划 [1] 。

  • 标签: [ ] 宫颈癌调强放疗 患者体重下降 放射治疗计划评估和体积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胶体钯-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血铅的方法。方法全血加TritonX--100及1%硝酸溶液直接进样测定。结果本法操作简单,污染少,重复性好,铅为0μg/L—4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6,测定试剂空白标准差,铅的检出限为3μg/L,加标回收率为98.3%—102.5%之间,准确度好。结论该方法快速、简单、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血铅检测。

  • 标签: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胶体钯 血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脾止泻汤治疗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不同的方式治疗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通过观察进行对比治疗结果,其中设置40例观察组使用健脾止泻汤治疗,设置40例对照组使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然后进行治疗效果观察。结果经过对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得到不同的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中予以健脾止泻汤,能够将疗效提升,足以将其普及与推广在临床上加以应用。

  • 标签: 健脾止泻汤 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 临床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影响下的测定光谱法来对葡萄糖酸钙药品在口服液状态下的成分含量。方法借助吸收火焰原子吸收的测定光谱法来对葡萄糖酸钙药品的主要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同时还采取了标准曲线的测定方法辅助测量分析工作。结果完成测量工作之后获取以下测量结果钙元素的线性范围为1.78~11.75μg/mL(r=0.9992),葡萄糖酸钙药品的线性范围为25.8~132.4μg/mL(r=0.9981),平均回收率数值为102.11%(n=9)。结论这种方法可以对口服液状态下的葡萄糖酸钙药品的成分进行有效测定,其操作简单,具有极高的重现性,同时能够获得准确判断成果。

  • 标签: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葡萄糖酸钙口服液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柴胡汤联合丹珍头痛胶囊在急性脑出血吸收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吸收期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n=40)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小柴胡汤联合丹珍头痛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红细胞变形性、聚集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红细胞变形性和红细胞聚集性的指标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小柴胡汤和丹珍头痛胶囊可有效提高急性脑出血吸收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红细胞的变形性和聚集性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丹珍头痛胶囊 小柴胡汤 急性脑出血 吸收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对小儿扁桃腺样手术的护理方式进行讨论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6年 6月 -2016年 12月在我院 91例实施扁桃腺样手术的小儿患者,通过术前评估、术后护理等措施提高治疗有效性。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且在术后未发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为(7.1±1.3)天,在随访过程中也未见出血、发热等情况,治疗效果显著,护理满意率为 96.57%。 结论:小儿扁桃腺样切除术虽然是一次小手术,但需要患儿加强自我管理,并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及时发现呼吸道分泌异常等情况,从而保障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改善预后。

  • 标签: 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 护理 呼吸道分泌异常 安全性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中对于手术治愈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妇产科手术中,大部分患者要求手术后不留瘢痕或者缩小其面积。作为生物材料的可吸收缝合线现已被广泛应用在临床阴侧切手术中,具有无毒、无刺激特点,并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以在机体内吸收与代谢,无需进行拆除缝合线,减少拆线给患者的疼痛,手术后瘢痕面积较小,起到一定的美容效果。本文分析了可吸收缝合线体外降解及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

  • 标签: 可吸收缝合线 体外降解 妇产科临床 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可吸收防粘连纤维膜对腹股沟疝患者在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异物感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择期实施单侧原发性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2组患者疝修补手术材料选择聚丙烯平片,实施Lichtenstein修补手术,实验组在前述基础上使用壳聚糖人工生物膜包绕精索、隔离神经。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术后随访慢性疼痛发生率及程度、异物感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随访率均为98.2%,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慢性疼痛、异物感发生率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2组的慢性疼痛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使用生物膜包绕精索、隔离神经,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能够一定程度的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和异物感的发生。

  • 标签: 腹股沟 可吸收防粘连纤维膜 慢性疼痛
  • 简介:目的总结部分可吸收补片应用于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山西省太钢总医院263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资料,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并发症等指标,统计不同类型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特点。结果263例(291侧)腹股沟疝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总手术时间为(43±15)min,单侧(33±11)min,双侧(40±12)min。术后24h疼痛评分(3.0±0.8)分。术后住院时间(1.9±0.8)d,平均花费9654.6元。1个月内恢复非限制性活动例数比率为98.1%。并发症发生率为6.9%(20/291),腹壁下血管损伤1例(0.3%),血清肿14例(4.8%),尿潴留3例(1.0%),慢性疼痛1例(0.3%),麻痹性肠梗阻1例(0.3%),无复发、切口感染、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出现。Ⅳ型疝并发症总发生率最高,Ⅲ型、Ⅱ型、Ⅰ型递减(P〈0.01)。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腹股沟疝的方式,应用部分可吸收补片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其花费高,技术难度相对较大。

  • 标签: 腹股沟 腹腔镜 疝修补术 补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经皮椎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OVCFs)后新发椎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实施PVP治疗的OVCFs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60例患者术后发生新发椎骨折的为12例(20.0%)24个椎,其中相邻椎为11个(45.83%)。相邻与非相邻椎骨折间、有无新发椎骨折间的患者对比,其体重指数(BMI)存在显著差异,且P<0.05;而性别、年龄、PVP手术椎个数、骨折椎个数、身高下降、骨水泥注射剂量等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PVP治疗OVCFs患者后新发椎骨折的危险因素为BMI≤18.5kg/m2(低体重指数)。结论经皮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后新发椎骨折的危险因素主要为低体重指数,且与手术本身无关。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新发椎体骨折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