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1.1眼药水的准备用药前仔细核对瓶签、药名,并观察药液有无变质、混浊、沉淀或有无絮状物等。易沉淀的混悬液如可的松等眼药水在滴眼之前要充分摇匀,以免影响药效。

  • 标签: 眼局部点药 护理 眼药水 用药前 絮状物 可的松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1989~1999年收治145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50例单纯放疗(I组),58例单纯手术切除(II组),37例手术切除加放疗(III组).结果1年生存率分别为I组54.0%,II组74.1%,III组75.7%,3年生存率分别为I组24.0%、II组44.0%、III组48.6%.III组的1、3年生存率显著优于I组(P<0.05).结论直肠癌根治术后2~3年内应严密随诊,对局部复发者应争取手术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 标签: 直肠癌 术后局部复发 治疗 生存率 肿瘤远处转移
  • 简介:献血后穿刺部位局部青紫肿胀是一种最多见的献血不良反应,严重时献血者一侧前臂青紫肿胀、疼痛,肢体活动受限,给献血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增加其对献血的恐惧心理,影响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三指按压法及有效的宣传指导等预防措施,使献血者献血后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献血后 局部 穿刺部位 献血者 青紫 肿胀
  • 简介:影响直肠癌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术后局部复发。而局部复发多发生在术后2年以内,我科1995年4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中,行根治术345例,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310例中,术后局部复发36例。有33例(91.7%)为术后2年以内局部复发者,与同期随访2—5年(平均3年)无复发转移的268例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 标签: 直肠癌 复发 原因 淋巴结转移 治疗
  • 简介:近年来,直肠癌的诊断与治疗虽然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生存率仍无显著提高,原因是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局部复发率高达4%~40%[1,2],局部复发一般早于远处复发,60%~80%的患者在术后2年以内,绝大多数复发时间在术后8~22个月[3,4].

  • 标签: 直肠癌 手术 外科 治疗 诊断 肿瘤
  • 简介: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根治术扣常见的并发症。作者通过对手术中、手术后创面处理方法上的改进,以及改用自制的术后引流装置,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使患者的皮下积液率由17.8%降为5.5%,皮瓣坏死率由42%降至11%,术后需植皮者由32%降至0。

  • 标签: 乳腺癌 根治术 局部创面 处理 乳房切除术 外科皮瓣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老年人面部脂溢性角化症的适当方法.方法应用局部皮瓣(包括斧型、三叶型、皮下蒂皮瓣等)修复切除脂溢性角化后所致皮肤缺损12例(直径7mm~15mm).结果本组12例,随访10例,术后皮瓣无坏死,形态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应用局部皮瓣修复创面是治疗脂溢性角化症的理想方法.

  • 标签: 应用 局部 皮下蒂皮瓣 治疗 脂溢性角化症 方法
  • 简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能量的自适应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得到低频和高频子图像.然后分别计算高频子图像的局部能量,再根据不同图像的相应局部能量,计算局部能量熵,并根据值局部能量熵构造融合系数,从而实现图像融合.最后通过小波反变换,得到完整的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融合效果.

  • 标签: 图像融合 小波变换 局部能量 局部能量熵
  • 简介:目的:通过对28例咽部瘢痕进行局部注射长效激素曲安奈德的治疗,总结咽部瘢痕治疗的经验。方法:用扁桃体手术用注射针头抽吸曲安奈德沿咽部白色条索状瘢痕组织进针,每一点注射药物0.1~0.2ml,每15天注射1次,共注射3次,停1~2个月,复查,若瘢痕已软化松解,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即可停止治疗,若不理想再追加注射药物1~2次。结果:28例患者注射3次后19例症状消失、瘢痕松解,余9例又注射1次后,8例症状消失,瘢痕条索松解,仅1例患者瘢痕条索松解症状没有明显缓解。结论:手术、激光和微波等方法松解瘢痕失败的原因,就是这些方法都要在咽腔留有新的创面,造成了新的感染机会,给新创口带来了各种抗原。本法通过长效激素曲安奈德的局部注射,避免了新的变态反应的发生,而且通过曲安奈德在局部高效的抗炎、抗变态反应的作用逐渐松解了原已形成的瘢痕。

  • 标签: 咽部瘢痕 注射 曲安奈德 治疗
  • 简介:随着内窥镜的改良和微创手术技术的迅速发展,内窥镜技术已经应用于临床各领域.近十几年来,因其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及安全系数高等优点,逐渐被神经外科医师所接受[1].脑镜手术的麻醉相对于传统神经外科麻醉有其独特的一面.本文拟就其麻醉处理做如下报道.

  • 标签: 脑镜手术 麻醉处理 临床分析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水平更加关注,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使人们对医疗及检查手段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我科无痛技术应用于胃肠镜检查,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得到相关科室医生及病人的欢迎.

  • 标签: 胃肠镜检查 麻醉 体会 早期发现 无痛技术 早期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真空疗法(vAC)治疗深部脓肿的效果.方法自2000年元月至2004年元月,对21例深部脓肿采用vAC治疗,安置局部vAC系统,真空泵开机20min停止20min.结果经VAC治疗4~6d,脓腔水肿减轻,肉芽组织充沛生长,脓腔缩小,脓腔每克组织细菌数由106~108个降至102~103个(P<0.01),21例深部脓肿平均愈合时间13d.结论局部真空疗法能促进脓腔缩小和改善组织血液循环,缩短治疗时间,可以安全用于治疗急慢性深部脓肿.

  • 标签: 深部脓肿 外科伤口 局部真空 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 引流
  • 简介:自1989年10月~1996年3月,我们用自制樱桃红花酊剂涂擦患部,治疗局部冻疮98例,疗效显著。本组98例中男73例,女25例;年龄3~44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2天。足部57例,手部41例。

  • 标签: 樱桃红花酊剂 药物治疗 局部冻疮 药物外用
  • 简介:血管瘤是小儿最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型,发病率约为3%—8%。血管瘤具有快速生长特点,特别是在出生后头1年里。尽管血管瘤是良性的,但它能破坏周围组织,从而造成美容缺陷及功能障碍。所以,一旦发现必须尽早治疗。笔者从1997—1998年采用局部尿素注射治疗血管瘤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血管瘤 局部注射治疗 小儿 常见 出生后 早治疗
  • 简介:本文研究了特脱定局部注射用药对家兔肌肉刺激作用,观察其毒性反应。结果表明:特脱定稀醋酸组(0.56μg/kg),0.02%稀醋酸(赋形剂)组和青霉素钾盐阳性对照组(15.4万μ/kg)对象兔均有明显的刺激反应,而特脱定生理盐水组(0.56μg/kg)对家兔肌肉未见有刺激反应。结合实验分析表明,其刺激成分为0.02%稀醋酸,而受试浓度的特脱定本身对家兔肌肉没有刺激反应。

  • 标签: 特脱定 肌肉刺激 毒性 动物实验
  • 简介:小儿血管瘤治疗方法虽较多,但多数不够理想.尤其头面部、手部、足部及会阴部的特殊部位血管瘤、手术或放射治疗容易引起功能障碍或影响外观,治疗有一定困难。我院于1990~1992年.采用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治疗小儿特殊部位血管瘤55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血管瘤 特殊部位 治疗小儿 局部注射 平阳霉素 会阴部
  • 简介: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的临床实际可行性.方法结合国内外文献,回顾性分析42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42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的2、5年生存率分别为63.4%和14.6%,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1.9%.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局部切除术对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是一种安全而较有效的可选择术式,对大于3cm的肿瘤采用局部切除应慎重.

  • 标签: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临床观察 切除治疗 肿瘤局部切除术 并发症发生率 回顾性分析
  • 简介:在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高技术化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必将对卫勤保障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为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我们有必要对未来战争中卫勤保障进行预测性探讨。

  • 标签: 局部战争 卫勤保障 新技术革命 预测性探讨
  • 简介:目的观察Levovist声学造影判断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局部疗效的长期结果,探讨声学造影在局部疗效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3例肝癌(25个结节)射频消融治疗后行增强CT扫描和Levovist超声造影检查,以增强CT结果作为判断是否完全消融的标准,决定是否追加治疗.追踪21~42个月观察局部复发情况,比较超声造影和增强CT对局部疗效判断的准确性.结果治疗1个月后超声造影检出8个有血流的结节,CT检出5个结节有血供,超声造影与CT比较对瘤内血流检出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准确性均为76%,假阳性5例,假阴性1例.但追踪观察21~42个月后发现5个超声造影阳性、CT增强阴性结节中的4个于治疗后3~15个月复发,其余超声造影和CT增强扫描均阴性的结节和CT增强为阳性经过再治疗的结节均未见复发.结论与CT比较,Levovist声学造影对瘤内血流检测有可能更敏感,声学造影阳性而CT增强为阴性的结节强烈提示有局部复发的可能,有严密观察或追加治疗的必要.

  • 标签: 超声造影 声学造影 结节 治疗 局部 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