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常见细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张家港市中医医院2016年1月-12月期间一共收到13611份不同类的细菌培养标本,在这13611份细菌培养标本当中,痰培养标本7332份,血培养标本有2495份,尿培养标本有1455份,颈管分泌物603份,分泌物384份,粪标本372份,咽拭子303份,脓液167份。分别对这些细菌培养标本进行检测,并对检测出的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张家港市中医医院2016年度的细菌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白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彭氏变形杆菌。从细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结果来看,ICU病区、呼吸科、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细菌药物耐药性普遍较高。结论从科室情况来看,呼吸科和ICU病区的病原菌检出率较高,从细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来看,对呼吸科和ICU病区的患者进行药敏试验具有必要性。

  • 标签: 细菌 药物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 ICU病区
  • 简介:摘要饮用水卫生状况与人群健康息息相关,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一直是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的一项主要工作内容。为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转变日常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率,卫生监督机构建立了饮用水在线监测平台,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具有数据网络直报、在线统计分析、自动汇总报告、水质超限报警等功能。

  • 标签: 饮用水 在线监测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电脑血糖监测记录单的设计应用,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可靠数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微电脑血糖监测记录单记录患者的血糖数值,及时给予有效处理,归入护理文书管理。结果微电脑血糖监测记录单符合电子病历要求,使用简单、数字详尽直观。结论及时、全面掌握患者血糖情况,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受到医师、护士、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 标签: 微电脑血糖监测记录单 肝病 糖尿病 血糖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120例服用地高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共进行189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89例次的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中,有100例次血药浓度测定值在治疗浓度0.8-2.2ng/ml内,占总例次的52.91%,有66例次血药浓度测定值低于治疗浓度范围下限,即小于0.8ng/ml,占总例次的34.92%,有23例次血药浓度测定值高于治疗浓度范围上限,即大于2.2ng/ml,占总例次的12.17%,研究显示,性别对于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影响不明显(p>0.05)。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地高辛血药浓度呈上升趋势。结论经过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本院对于地高辛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对于老年患者应适当减少用药量。

  • 标签: 地高辛 血药浓度监测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015年-2016年南县麻疹监测结果。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南县2015-2016年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运转正常,系统疫警灵敏;南县2015年-2016年发热出疹性病例共59例,其中2015年38例,2016年21例,两年间每位麻疹监测病例第1份血清标本采集率、第2分血清标本采集率、标本3天内送达率和7天内报告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质量较好;两年本县无麻疹爆发疫情及麻疹死亡病例;分布人群以一岁及以下散居儿童为主,两年间对南县人民医院、南县妇幼保院和南县中医院每旬开展病例主动搜索1次,均未发现漏报病例。结论麻疹监测在了解麻疹发病原因上起到重要作用,提高适龄儿童的麻疹疫苗接种率能有效降低麻疹的发病率,若能同时加强对散居儿童的管理将会有效控制麻疹的传播。

  • 标签: 南县 麻疹检测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红原县碘缺乏病通过阶段目标评估后的监测结果,探讨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机制。方法每年对居民户进行碘盐抽样监测,随机抽取9个乡镇,36个行政村,每村随机抽取8户居民盐样,在全县范围内按东西南北中每年抽取5所乡镇中心小学,对8~10岁在校学生进行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或B超法)、尿碘水平监测。结果10年来红原县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平均为92.60%。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平均为4.43%,B超法平均为8.16%,尿碘算术均数为196.01ug/L,中位数为197.00ug/L,100—200ug/L的占42.45%,>200ug/L的占44.43%。结论红原县居民已为足量碘摄入,且处于安全碘摄入量范围。2010年红原县甲状腺肿大率、8-10岁学生尿碘和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等3项指标国家消除碘缺乏病中期目标。

  • 标签: 碘缺乏病 监测 尿碘 碘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快,近年来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更多的人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同时各个行业和个人对水质的需求与质量都提出更高的要求。水质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因此我国在不断加大对水质的检测,以此不断提高水质质量,满足人们的要求。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与提高自身水质检测技术与能力,以确保水质检测数据的精确性和科学性。本文从现阶段,我国水质检测工作中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总结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 标签: 水质检测 技术 问题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颅脑手术患者术中肌电图监测面神经功能的临床经验,了解肌电图监测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降低颅脑手术的风险。方法选择到本院接受颅脑手术治疗的确诊的听神经瘤患者48例,在手术过程中进行了神经电生理的颅神经功能监测,探讨肌电图监测对颅脑手术的重要作用。结果48例听神经瘤患者中,39例面神经都得到解剖保留,6例患者面神经未进行保留,3例患者面神经不慎断开,进行部分修整后神经端一端吻合且功能也有一定的恢复。结论通过术中监测自发肌电图结合单极恒压电刺激诱发肌电图可以精确判断面神经的位置,损伤较小,面神经的解剖保留率高,且电刺激可以用于判断面神经预后,可参考性高。

  • 标签: 肌电图监测 颅脑手术 面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避孕药具的不良反应,以此来指导各种人群选择适当的避孕药具。 方法:选取 2012 年 6 月到 2016 年 6 月期间,某地区使用避孕药具的对象进行研究,共有 48506 例。采用随访、检查等方法,对避孕药具的不良反应率,以及临床表现进行观察。 结果:共发放避孕药具 48506 例。其中,有 8914 例为短效避孕药, 102 例为紧急避孕药。 8536 例为壬苯醇醚外用避孕药。男用安全套 28735 例,隐形避孕套 178 例,宫内节育器 1642 例。在随访的过程中,共有 1265 例发生避孕药具不良反应,占 2.6% 。 结论:无论哪种避孕药具,都会产生有效作用和不良反应。鉴于此,医务人员要了解各种避孕药具的适应证与禁忌症。然后,结合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避孕药具。同时,加强对避孕对象的宣教,使其来接更多这方面的知识,采取正确的避孕方式。除此之外,还要加强监测与随访,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进行处理。

  • 标签: 避孕药具 不良反应 监测 报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监测及防护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针对性的提出了实施标准预防、完善监控体系、重点人群管理、强化培训考核等监测及防护方式。总结分析其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和防护情况。结果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主要为职业因素、睡眠因素、技术操作因素等。而通过实施针对性的监测及防护方式后,护士职业暴露情况明显减少,且护士职业安全性显著提高。结论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相对较多,而通过采取针对性的监测与防护措施加以应对,既能有效预防护士发生职业暴露,同时还能显著提升护士的职业安全性,因此医院管理者以及医务人员应当予以重视。

  • 标签: 护士 职业暴露 监测 防护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三级传染病专科医院医院内感染的特点及变化趋势,探讨医院感染防控的方法。方法采用连续监测的方法,对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26328住院患者的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住院患者26328例,发生医院内感染502例,医院感染率1.9%;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35.4%,其次为腹腔内感染占24.2%;科室分布以重症肝炎科(包含ICU)感染率最高为5.0%,其次肝肿瘤科感染率为3.4%;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以真菌、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感染部位标本送检率>90%,病原微生物阳性检出率为27.8%。从三年监测数据来看,医院感染呈下降趋势。结论传染病专科医院院内感染有其相应特点,及时汇总分析监测数据,及时干预,全员参与多部门协同联防联控对降低医院感染有明显促进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及危重型手足口病早期预警及监测项目的。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6年10月期间收集的638例小儿手足口病病例,按照病情分为重型和极重型组、普通手足口病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热度、血常规监测指标、神经系统症状等情况的不同。结果638例患者中有130例重型和危重型手足口病,508例普通手足口病患者。普通手足口病患儿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重型和危重型患儿,但其热度显著低于重型和危重型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型患儿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糖水平稳定率、体温、心率、呼吸和神经症状发生率均显著优于重型和危重型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足口病来说,要及时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结合热度、实验室检查指标、神经症状判断疾病的进展状况,依靠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糖水平稳定率、体温、心率、呼吸、感染病毒类型等多项指标为预警标志,做好相关项目的监测,以预防病情进展。

  • 标签: 极重型手足口病 普通型手足口病 神经系统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咸阳市渭城区蚊、蝇、鼠、蟑等病媒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依据2009年国标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成蚊密度调查采用灯诱法,蝇类密度调查采用笼诱法,鼠密度调查采用夹夜法,蜚蠊密度调查采用粘捕法。结果蚊类有3种,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84.23%;蝇类有7种,家蝇和棕尾別麻蝇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42.52%和47.78%;鼠类有小家鼠、褐家鼠2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52.00%,47.80%;蜚蠊有1种,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100%。蚊类总密度为9.09只/灯·小时,以牲畜棚和公园较多;蝇类总密度为13.17只/笼,以绿化带最高;鼠类总密度为0.21%,以城乡结合部最高;蜚蠊总密度为0.85只/张,以餐饮行业和居民区较高。鼠类活动2高峰,分别在在4月和11月;蚊类也呈现2个活动高峰,分别在7月和10月;蝇类8月份最高;蜚蠊的活动高峰期不明显。结论相关部门在病媒生物活动高峰期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同时,做好相关传染病的监测预警与控制。蚊虫控制的重点在公园和牲畜棚,苍蝇在绿化带,鼠类在城乡结合部,蟑螂在餐饮业和居民区。

  • 标签: 病媒生物 监测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腔体型过程质询装置 PCD和自制测试布包测试效果。方法 应用试验研究方法对 200次高压灭菌循环化学监测进行分组对照,实验组采用腔体型过程质询装置 PCD,该装置内放入化学指示卡 1枚;对照组采用自制测试布包,包内放有化学指示卡 1枚,共计 5个包。结果 两组试验合格率及人为因素、设备因素对试验影响的对比差异显著, P< 0.01。结论 腔体型过程质询装置 PCD合格率明显高于自制测试布包,它可减少人为因素对试验的影响,可作为非植入物负荷放行重要依据,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 ]高压灭菌 过程质询装置 PCD 测试布包 指示卡 化学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血压监测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中血压的影响。方法将4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家庭血压监测表,根据表格所填内容结合透析中的血压数据,对发生透析中低血压和透析中高血压者给予医护干预(加强透析、疾病指导、饮食、运动、心理护理及用药指导),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透析中高血压和低血压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家庭血压监测表的应用可降低MHD患者透析中低血压和高血压的发生率。

  • 标签: 家庭血压监测表 透析中低血压 透析中高血压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