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何谓生命质量评价王文奇近年来,西方医学界引入了生命质量的概念及评价方法,对慢性病人和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生命质量是指人的一种机能状态。它不仅反映个人的客观特性,而且反映个人的愿望和志向。也就是说,生命质量反映出个...

  • 标签: 生命质量评价 机能状态 测定工具 心理状态 健康状态 治疗方法
  • 简介:中药炮制是一门科学,应运用科学的方法,手段研究制定合理的炮制工艺,严格控制中药的炮制质量,应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及调配等技术要求,对中药进行各种炮制处理,减少有效物质损失,达到增效目的。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中药 炮制质量 炮制工艺 中医药理论 科学方法
  • 简介:目的建立热病预防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本品中黄芪、黄芩、金银花、板蓝根及贯众进行了定性鉴别,并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黄芪甲苷在0.4~2μg范围内,点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98%,RSD为2.18%.结论方法简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标准.

  • 标签: 热病预防合剂 质量标准 含量测定 黄芪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不同商品等级的枸杞子的千粒数、升粒数、每枚果实的种子数和它们的水分、灰分、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总糖、还原糖、果糖、蔗糖、含醛基糖的测定,探讨鉴别枸杞质量等级划分的传统经验的科学性部分。同时亦发现了一些不符合地方,提出传统鉴别经验与现代科学方法相结合,评价商品枸杞质量的方法。

  • 标签: 千粒数 升粒数 总糖 还原糖 枸杞子
  • 简介:随着计算机日新月异的发展,医学影像也进入了它的数字化时代,计算机X线摄影(CR)正在或已经取代了传统的X线摄影.计算机X线摄影(CR)是利用储式磷板(图像板,ImagingPlate,即IP板)记录经人体衰减后的潜影,再经过扫描仪读出影像数据.CR系统的关键在于使用了可接收模拟信息又可实现模拟信息数字化的成像板代替了普通摄影中的屏/胶组合,从而实现了数字化影像的重建和显示以及网络传输和管理.IP板的正确使用对图像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 标签: 计算机X线摄影 成像板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 信息数字化 数字化影像
  • 简介:目的建立乙肝扶正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对处方中虎杖、丹参、当归进行鉴别。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出虎杖、丹参、当归的特征斑点。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斑点清晰、重现性好,可用于建立乙肝扶正胶囊的定性质量标准。

  • 标签: 乙肝扶正胶囊 薄层色谱 虎杖 丹参 当归 质量标准
  • 简介:医疗管理的核心是医疗质量的管理,而加强病历质量控制全程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在新形势下的基层医院,医疗市场竞争医疗安全形势更加严俊,如何加强病案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建设,适应法律法规的要求,是摆在医院管理者、医护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体会对加强病案全程质量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进行探讨.

  • 标签: 病历质量 病历管理 质量控制 医疗管理
  • 简介:医院一切从业人员都应该对医疗质量要抱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追求质量应该达到严苛的程序。缺乏高度质量感的医疗活动是非常危险的。1994年,国际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提出:新世纪是质量的世纪。我们现在已经能够体会到质量在医院建设发展和医疗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

  • 标签: 医院 医疗质量管理
  • 简介:护理院校的毕业实习是护理教学的最后阶段,也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毕业实习,护理学员将在校所学系统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达到巩固知识、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素质的目的,为将来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毕业实习过程中,能否达到实习大纲及培养目标的要求,这与临床带教老师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教学的实施和实习效果。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观念的确立,在我国,各医院普遍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指导的整体护理。如何加强带教管理,以提高临床整体护理实习质量,笔者认为应重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标签: 带教管理 整体护理 实习质量
  • 简介:本文作者研制了氧氟沙星凝胶剂,采用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含量,初步建立了质量控制方法,该制剂工艺简单,临床疗效好,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适于医院制剂。

  • 标签: 氧氟沙星 质量控制 研制 制剂 氧氟沙星凝胶剂
  • 简介:本文从医院信息化“一号工程”系统实施以来,在医院管理模式与统计数据的产生和数据流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的条件下,如何通过技术、监控和管理等手段,控制由于医疗信息采集分散、信息录入人员多,使网络数据质量下降,使其对统计数质量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 标签: 技术手段 数据监控 统计质量
  • 简介:目的总结我科4年来卫生部和海南省临床检验中心的血红蛋白(Hb)室间质量评价。方法采用改良偏离指数(DI)值做标尺,cV做总体离散度的评价指标,对血红蛋白总体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卫生部4年的Hb质评,DI值平均为0.49,CV值为2.39%,均达优秀水平;海南省4年的Hb质评,DI值平均为0.56,CV值为2.94%,达优秀和良好水平。

  • 标签: 血红蛋白 室间质评 总结
  • 简介:目的制订洁康舒洗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该制剂中大黄、黄柏、徐长卿、冰片等主药进行定性鉴别,其中大黄的薄层鉴别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酸(10∶3∶1)为展开剂;黄柏以正丁醇-冰醋酸-水(10∶1∶1)为展开剂;徐长卿以环乙烷-醋酸乙酯(4∶2)为展开剂;冰片以石油醚-乙酸乙酯(6∶2)为展开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制剂中大黄酸、大黄素及大黄酚的含量,色谱柱为SymmetryC18柱(3.9mm×150mm;5μm),SymmetryC18预柱(3.9mm×20m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82∶18∶0.1),柱温24℃,检测波长432nm,流速为1.0ml/min.结果洁康舒洗剂中的有效成分与相应对照品均呈相同的鉴别反应,大黄酸、大黄素及大黄酚的浓度分别在7.60~38.00μg*ml-1(r=0.9994);1.75~8.75μg·ml-1(r=0.9999);2.40~12.00μg·ml-1(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大黄酸为98.02%,RSD=1.78%;大黄素为96.63%,RSD=1.20%;大黄酚为97.05%,RSD=1.15%(n=5).结论该制剂定性反应灵敏、TLC鉴别专属性强、定量结果准确、重现性好.本实验方法为洁康舒洗剂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洁康舒洗剂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鉴别
  • 简介:将克拉霉素制成阴道栓剂,该栓剂以甘油,明胶,丙二醇为基质,并对制剂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法制备的基质比较理想,质量可靠,克拉霉素平均回收率100.16%(n=6),RSD=0.91%).

  • 标签: 克拉霉素栓剂 制备 质量控制 大环内脂类抗生素
  • 简介:目的建立风痛宁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马钱子、川乌、川芎、独活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士的宁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鉴别的4种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能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8.92%,RSD为2.2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 标签: 风痛宁丸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我国在血液安全方面所做的努力,大多侧重于血液采血机构的管理,对临床用血的重视不够,正确的临床用血是安全输血的重要组成部分[1].加强卫生技术管理,提高临床用血管理质量,保障临床安全用血和合理用血,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课题.近年来,我省在此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 标签: 卫生技术管理 临床用血 血库 输血 合理用血 安全用血
  • 简介:目的建立薄荷酚软膏质量控制标准.方法薄荷酚软膏经石油醚溶解、氢氧化钠溶液提取后,在286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考察吸收度与苯酚浓度的线性关系,测定稳定性、精密度和苯酚回收率.结果苯酚含量在6~30μg*ml-1浓度范围内与溶液在286nm波长处的吸收度A呈良好线性关系,测定液8h内稳定.同一样品测定5次,RSD为0.68%,苯酚平均回收率为100.11%,RSD为0.62%(n=6).结论处方中其他组分不干扰苯酚测定,所拟定的方法简便可行.

  • 标签: 薄荷酚软膏 制备 质量控制 稳定性 精密度 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