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布拉氏酵母散联合酪酸梭胶囊治疗慢性腹泻取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6 年 8 月 ~2017 年 10 月诊治的慢性腹泻患者 88 例进行治疗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4 例,观察组给予布拉氏酵母散联合酪酸梭胶囊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布拉氏酵母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45% ,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 77.27% ,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慢性腹泻的治疗中,采用布拉氏酵母散联合酪酸梭胶囊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腹泻症状,药物安全性好,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布拉氏酵母散治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散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 慢性腹泻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探讨微生物剂对农田人参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自黑龙江省铁力市境内小兴安岭南麓的二年、三年、四年生参苗为试材,在山林中的土壤施用一种放线剂进行土壤改良,施肥参苗为随机选择的一平方米见方的参苗,此种剂适宜人参生长发育需求,增大施用量有使株高、叶长、叶柄长、叶宽增加的趋势,此种剂有促进人参提前发育的效果。实验结果说明经处理的人参发病低,病害级别也减轻,放线剂能增强人参植物的抗病能力。

  • 标签: 人参 拮抗 放线菌 病情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库拉索芦荟原液对人体面部皮肤寄生是否起到抑效果;探索不同浓度的库拉索芦荟原液对人体面部皮肤寄生抑制效果更显著;分析库拉索芦荟原液对哪种皮肤的面部寄生效果更显著。方法男生志愿者干性、油性、中性肤质各8名,女生志愿者同男生,共计48名(未涂抹任何护肤品)。用医用棉签在脸颊部擦拭接种于固体培养基培养,主要菌落制成悬液,再次接种于固体培养基,库拉索芦荟提取原液制成不同浓度,采用滤纸片法研究不同浓度芦荟原液的抑效果。结果100%的芦荟原液对干、油、中性皮肤面部寄生均有抑制作用;50%的芦荟原液对油、中性皮肤面部寄生均有抑制作用,对部分干性皮肤面部寄生有抑制作用;30%、10%的芦荟原液对部分干、油、中性皮肤面部寄生有抑菌作用。结论芦荟原液对人体面部皮肤寄生有抑制作用。100%的芦荟原液对油性皮肤寄生的抑制效果最好,男女基本无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统感染病原检验及常见病菌耐药性。方法选取入我院治疗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300例,均行中段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病原进行准确的检查分析,对常见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选取我院泌尿系统2017到2018年6月入院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中有80株阳性革兰氏、15株真菌、205株阴性革兰氏。其中低度耐药性是指泌尿系统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成低耐药性;中耐药性是指革兰氏阳性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敏感性;对庆大霉素、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性较高。结论泌尿系统感染过程中,需要根据药品实际的耐药程度,准确的分析病原的实际变化,分析耐药性水平,及时进行必要的了解分析,充分减少菌株的产生量,控制抗生素滥用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泌尿系统 感染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及分析临床老年病患患有MDRO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统计并分析50例在2016年9月~2018年9月近两年时间里入住本院的MDRO感染的老年病患,年龄于70岁~9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82岁。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病患为2016年9月~2017年9月入住本院的的老年MDRO病患,共16人;B组病患为2017年9月~2018年9月入住本院的的老年MDRO病患,共34人。对A组病患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措施;对B组病患采取前瞻性分析的措施。其次,对比两组病患的感染发生率。结果A、B两组老年病患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对于MDRO感染病患的检测分析中,前瞻性的检测方式相对于回顾性的检测手段来说发现病患的时间更加提前更加及时。因此,应用前瞻性的检测方式能够使病患尽早的接受药物性治疗,对疾病病菌的传播以及感染的控制有着重大的意义。

  • 标签: 老年病患 MDRO 医院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系统感染病原检验以及检验常见耐药性。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14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所有患者均取其中段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通过实验来对常见病原构成比例以及常见细菌耐药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本次研究的114名患者中,有25例为革兰氏阳性感染、有89例为革兰氏阴性感染。其中,大肠埃希占比最高,相较于其他病菌占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时,革兰氏阴性对氨芐西林、庆大霉素耐药性最高,革兰氏阳性对青霉素耐药性最高。结论在泌尿系统感染中,以革兰氏阴性感染最为常见,在用药时,需要选取病原耐药性最低的一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 标签: 泌尿系统感染 病原菌 检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酪酸梭胶囊治疗抗生素相关性新生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新生儿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显效3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儿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4.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4,P<0.05);观察组患儿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分别为(3.2±1.0)、(2.1±0.4)、(2.2±0.6)d,与对照组的(5.2±1.5)、(4.6±1.1)、(4.5±1.0)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酪酸梭胶囊治疗抗生素相关性新生儿腹泻的效果确切,能够迅速改善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 蒙脱石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泌尿系统感染病原检验及检验常见耐药性。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125例进行研究,对感染菌种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情况进行研究,为临床后期更好用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感染情况中兰氏阴性杆菌占有68.00%,革兰氏阳性杆菌占有27.20%,真菌占有4.8%。在药敏实验中,常见大肠埃希为36.80%,克雷伯杆菌为17.60%。结论对于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可先进行病原耐药测试,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泌尿系统感染 病原菌 检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念珠尿液检验方法与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念珠患者临床资料,均接受显色法、凝集法对其尿液念珠予以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念珠检出率。结果凝集法检出率(67.00%)明显高于显色法(3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凝集法检测阳性样本中,其属检出率主要为白色念珠、热带念珠、光滑念珠、克柔丝念珠。结论显色法与凝集法在老年念珠患者尿液中检出率均存在一定局限性,但相比之下,凝集法检出率更高。

  • 标签: 老年 念珠菌 尿液检验 显色法 凝集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提高布鲁病的诊断能力,减少首诊误诊的发生。方法 对从 2015年 2月至 2017年 2月经血培养确诊 17例布鲁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 该组病例中 12误诊为椎间盘突出伴有神经根病变, 2例误诊为椎间盘突出伴有神经根病变及右侧髋关节滑膜炎, 5例误诊为椎间盘感染, 1例误诊为睾丸炎, 1例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 1例误诊为腰椎结核,经血培养确诊布鲁病 ;加强对全员医师的培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对于原因不明的发热或疗效不佳时,应详细追问流行病学史,对即使无明确接触史的患者,也不应该放弃布鲁病的可能,高度怀疑布鲁病时应及时请感染性疾病科医师会诊。结论 布鲁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容易误诊。应注意询问患者有无发热,有无牛羊猪接触史,并完善影像学检查、布鲁氏菌血清凝集试验和血培养检查,避免误诊和漏诊。

  • 标签: 布鲁菌病 误诊 椎间盘移位 发热 腰腿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室(ICU)多重耐药(MDR)的定植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入住本院ICU≥24h的患者进行多重耐药主动筛查,根据院感鉴别培养基的颜色来判断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肺炎克雷伯ESBL(E.coli、Kpn)的院感定植情况。结果入住ICU≤48h的患者MRSA及ESBL(E.coli、Kpn)检出率分别为10.0%、63.0%;超过48小时患者MRSA及ESBL+E(E.coli、Kpn)新增检出率为8%和13%;入住ICU>7d者MRSA及ESBL(E.coli、Kpn)新增检出率分别达13.3%、33.3%。入住ICU前住院时间>7d[OR95%CL4.48(1.21-16.60)是入住ICU时患者检出MRS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科室开展主动筛查,及时发现MDRO定植患者,对携带多重耐药的患者做好隔离措施和防范工作,降低医院感染发生,保证病人的医疗安全。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多重耐药菌 定植 主动筛查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患者感染伤口病原的种类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216例骨科伤口感染的患者进行研究,采集其伤口部位的分泌物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病原的菌种鉴定和耐药性分析采用PhoenixTM100微生物鉴定仪和K-B法进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216例骨科感染的患者中共分离出270株病原,其中革兰阳性119株,革兰阴性145株,真菌6株;病原菌种类由高到低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2株、铜绿假单胞46株、大肠埃希36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5株、肺炎克雷伯27株、肠球菌属16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阳性对青霉素耐药率高,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革兰阴性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阿米卡星敏感性高。结论骨科伤口感染影响因素复杂,病原菌种类繁多,临床需及时进行病原鉴定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骨科 感染伤口 病原菌 检验结果 耐药性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发病率居各传染病之首。阴肺结核是指至少3次痰涂片及1次培养阴性的活动性肺结核,约占所有肺结核的70%左右1,该病的诊断一直困扰着广大临床医生。由于缺乏可依据的客观指标(细菌学证据),阴肺结核的诊断远比阳肺结核复杂,在临床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误诊、漏诊或过诊,从而导致漏治或过治,因此,对阴肺结核的治疗问题颇有争议,缺乏统一认识。为此,我们对我院2012年至2017年五年的收住院病人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供同仁们重视这一群体,使阴肺结核患者得到有效的控制。

  • 标签: 菌阴肺结核 患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多重耐药 (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 ,临床上细菌耐药形势越发严峻 ,已经成为国内外医药界倍受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多重耐药现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且易造成暴发流行。同时大量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可以导致机体菌群失调而引起内源性感染增加及耐药的产生。因此,加强对其进行防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开展细菌耐药目标性检测,对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原分布、标本种类及抗生素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多重耐药感染情况,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 隔离 抗生素 免疫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且分析病患患有多重耐药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统计并分析50例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近两年时间里入住本院的多重耐药感染的病患,并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病患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入住本院的的MDRO病患,共16人;B组病患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入住本院的的MDRO病患,共34人。其次,对A组病患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措施;对B组病患采取前瞻性分析的措施。结果A、B两组老年病患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MDRO感染病患的检测分析中,前瞻性的检测方式相对于回顾性的检测手段来说,发现病患的时间更加提前更加及时,因此能够进行尽早的药物性治疗,对疾病病菌的传播以及感染的控制有着重大的意义。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硝唑联合乳酸阴道片对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 效果。方法:选择 2014年 1月 ~2017年 1月我科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 10 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治疗 ,观察组在 此基础上给乳酸阴道片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以 94.0% 显著高 于对照组 78.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甲硝唑联合乳酸阴道片对细菌性阴道病效果显著,能迅速改善患者的症状,平衡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群 ,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甲硝唑 乳酸菌阴道片 细菌性阴道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重耐药感染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接收的787例老年患者中出现的多重耐药感染进行研究,观察老年患者的多重耐药感染症状,病原菌类型、分布特点,送检标本来源等。结果多重耐药发病率逐年减少。结论建立健全的医疗感染管理机构体系,医院感控科要全面监督管理;推动耐药的监测机制的形成;提高康复率,医院加强对多重耐药的隔离管理,贯彻落实护理管理工作,是有效解决多重耐药感染的重要举措。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老年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Kpn)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肺炎克雷伯的医院感染。方法对临床分离出来的286株肺炎克雷伯进行标本,科室分布的统计及耐药性分析,并对其中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作ESBLs,AmpC酶,碳青霉烯酶,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等试验。结果286株肺炎克雷伯主要来自痰液,占79.72%(228/286),其次为尿液及伤口分泌物,分别占8.74%(25/286),5.59%(16/286);主要分布于ICU,呼吸内科,分别占56.29%(161/286),27.62%(79/286),产ESBLs肺炎克雷伯检出162株,检出率为56.64%(162/286),产AmpC酶检出39株,检出率为13.64%(39/286),产KPC酶28株,检出率为9.79%(28/286),产NDM-1检出2株,检出率为0.70%(2/286)。结论该院肺炎克雷伯主要分离自痰标本,以ICU感染最为严重,其次为呼吸内科,肺炎克雷伯的耐药率比较高,且耐药表型多样,对多重耐药株检测耐药机制非常重要,以便控制医院的感染。

  • 标签: 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beta -内酰胺酶 药敏试验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骨科病人感染菌种类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住院患者创面感染的病原及其耐药性。结果69份阳性标本共分离出病原80株,革兰氏阳性39株(48.75%),其中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6株,20.0%)、表皮葡萄球菌(15株,18.75%)、粪肠球菌(3株,3.75%)、溶血性葡萄球菌(3株,3.75%)、其他(2株,2.50%);革兰氏阴性40株(50.0%),其中主要为大肠埃希(13株,16.25%)、鲍曼不动杆菌(10株,12.50%)、铜绿假单胞杆菌(3株,3.75%)、阴沟肠杆菌(3株,3.75%)、肺炎克雷伯(5株,6.25%)、其他(6株,7.50%);真菌1株,为白色念珠。革兰阳性对常用抗生素药物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是万古霉素,最低的是青霉素类;革兰阴性对常用抗生素药物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是亚胺培南,最低的是青霉素类。结论骨科感染创面常见细菌谱发生改变且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已产生耐药性,治疗中应合理选用抗生素,才能降低骨科感染率,同时正确合理的伤口处理办法有助于伤口早期愈合。

  • 标签: 骨科 感染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耐药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