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梯药物疗法治疗癌症疼痛的疼痛缓解情况。方法62例癌症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针灸联合梯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梯药物进行治疗。结果2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梯药物治疗癌痛疗效良好,优于单独使用梯药物治疗。

  • 标签: 癌痛 针灸疗法 三阶梯药物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妇科盆腔炎采用综合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的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之间接受治疗的100例妇科盆腔炎患者,随机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为50例。对照组的盆腔炎患者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的盆腔炎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微波以及消炎栓进行治疗。最后,将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盆腔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方案的方法,在治疗妇科盆腔炎方面,具有十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广泛的应用于盆腔炎的临床治疗之中。

  • 标签: 妇科盆腔炎 综合方案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综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36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临床综合治疗,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本次研究对象经临床综合治疗后,治愈率为97.2%,1例口服中毒患者,病情严重,死亡,其余均治愈。结论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给予临床综合治疗,及时进行排毒和解毒,能有效降低死亡率,挽救患者生命。

  • 标签: 急性有机磷中毒 综合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标探究病理操作技术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01月~2017年02月这一时间,强化对我院病理科工作人员,各项操作技术水平和规范性,展开质量管理,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在回顾分析2014年06月~2015年09月,病理科操作技术质量控制水平的基础上,对比在质量管理前后,操作技术变化情况。结果在经过一年的严格管理后,病理操作技术质量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管理后制片失败、制片错漏等现象发生率,同管理前相比,得到极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理操作技术展开质量管理,可以降低制片错漏或失败等,其他问题的发生数量,提高病理技术水平,在临床上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病理操作技术 常见问题 处理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对紫癜性肾炎患儿实施中医综合方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60例紫癜性肾炎患儿,按照治疗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其中A组27例实施常规西医治疗,B组33例实施中医综合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组间治疗有效率方面比较,B组患儿明显高于A组患儿;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B组明显低于A组,组间两项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紫癜性肾炎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治疗,可有效的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综合方案 小儿患者 紫癜性肾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紫癜性肾炎患者接受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1年至2014年我院的80例小儿紫癜性肾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实验组使用中医综合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7.5%,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62%,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小儿紫癜性肾炎患者接受中医综合治疗效果比常规西医治疗要优秀,患儿治疗有效率更高,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综合方案 小儿紫癜性肾炎 西医常规治疗
  • 简介:目的:采用血清联[甲胎蛋白(AFP)、游离雌醇(uE3)、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Total-βHCG)]筛查19730名孕中期妇女,以探讨联筛查对唐氏综合征和18综合征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间19730名单胎孕中期妇女的血清AFP、uE3、Total-βHCG水平,取其中位数倍数(multipleofmedian,MoM),并结合孕妇体重,计算胎儿发生唐氏综合征及18综合征的风险率。根据唐氏综合征和预期分娩年龄(expecteddateofdelivery,EDD)为35.5岁时的自然发生率约为1∶380,本研究将唐氏综合联筛查的临界值(cut-off)设定为1∶380,将18综合征筛查的临界值设定为1∶334。对风险率大于临界值的孕妇行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结果:19730名孕妇中,唐氏综合征风险率大于临界值者有1130名,阳性率为5.73%,对1130名唐氏综合征风险率大于临界值的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有6例胎儿为唐氏综合征,其中EDD〈35.5岁以下者有4例;唐氏综合联筛查风险率小于临界值的18600名孕妇中共产下4例唐氏综合征患儿,假阴性率为40.0%(6例检出,4例漏检),其中EDD〈35.5岁的孕妇有3例;18综合征筛查风险率大于临界值者有102名,占0.52%,经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有3例胎儿为18综合征,18综合征筛查阴性的孕妇中无18综合征患儿出生。结论:孕中期行血清联(AFP、uE3、Total-βHCG)筛查,对于EDD〈35.5岁的孕妇有较高的胎儿唐氏综合征和18综合征筛出率,但也漏检了3例EDD〈35.5岁的孕妇。对于漏检孕妇的数据进行回顾分析可发现,75%的漏检孕妇筛查结果提示风险率大于1∶1000,而如血清联筛查采用临界值为1∶700,则能使将检出唐氏综合征胎儿数提高到9例。

  • 标签: 三联筛查 母体血清筛查 唐氏综合征 18三体综合征 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NSTE-ACS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即早期组(n=30)、延迟组(n=30)。早期组患者于发病24~48h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延迟组患者于48h后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对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DD)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术前、术后30d,2组患者LVEF、LVDD比较,不具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80d,早期组患者LVEF显著大于延迟组患者(P<0.05),LVDD显著小于延迟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NSTE-ACS患者而言,早期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延迟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应用与借鉴。

  • 标签: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应用泼尼松不同减量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接收的9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维持并且逐步减量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则采取逐步减量的方式,观察两种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疾病的复发率为17.39%、28.26%,明显低于对照组36.96%、54.35%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4%,明显低于对照组19.56%的发生率(P<0.05)。结论针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根据患者病情采取逐步减量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泼尼松 不同减量方案 肾病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氯齐明联合方案治疗致耐多药结核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签分类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选取所在科室60例致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氯齐明进行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空洞闭合情况更好,痰菌转阴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氯齐明治疗致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空洞闭合情况,提高痰菌转阴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信赖。

  • 标签: 氯法齐明 常规方案 致耐多药结核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肩难产产妇分娩中应用改良式旋肩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78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肩难产产妇和其胎儿,根据接产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接产,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旋肩,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产程时间更短、产后出血量更少;另外,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64%;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与对照组的28.21%相比较有着较大优势。两组对比差异较大,呈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肩难产产妇分娩中应用改良式旋肩处理,能够减少新生儿和产妇风险事件产生,还能缩短产程,提升自然分娩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式旋肩法 肩难产 臂丛神经损伤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应用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80例行呼吸机通气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应用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VAP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ICU入住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应用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VAP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存活率,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综合护理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中医综合方案+西医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接受治疗的148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数字随机表将其进行分组,具体分为西医组和综合组,每组分别为74例患者。西医组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综合组则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西医组和综合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综合组的治疗有效率70例(94.59%)显著高于西医组58例(78.38%),综合组的肠功能恢复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禁食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均优于西医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中医综合方案+西医常规治疗的方法,不仅能够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恢复,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获取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中医综合方案 西医常规治疗 急性胰腺炎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叉神经痛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6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0例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后,50例叉神经痛患者中,34例显效,12例有效,治疗总有效率达92%,患者疼痛消失或缓解,营养达到平衡,情绪趋于稳定,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45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护理满意度达90%。结论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营养状况,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肾病综合征患儿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方案的疗效。方法将在本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上述患儿均为2014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入院,对照组患儿接受泼尼松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其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24h尿蛋白、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肌酐清除率(Cer)、血浆白蛋白(Alb)以及血总胆固醇(TC),对两组患儿的凝血功能(APTT与PT)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24h尿蛋白、BUN、Scr、Cer、Alb及T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未有明显差异存在,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促进患儿病情的改善,提升肾功能,且对患儿预后有利,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泼尼松 低分子肝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前后联合双切口钢板固定方案治疗合并柱损伤的复杂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68例合并柱损伤的复杂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前后联合双切口双钢板固定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前后联合双切口钢板固定方案治疗。记录比较两组的手术创伤指标、预后指标、两组治疗前后的HSS评分、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等预后指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SS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1.2%,对照组为7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0,P=0.03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8%,与对照组的1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8,P=1.000)。结论对于合并柱损伤的复杂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前后联合双切口钢板固定方案疗效确切、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复杂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三柱损伤 前后联合入路 内固定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良灌肠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在灌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2月100例行肠道准备肠镜检查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灌肠方法与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改良灌肠配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清洁灌肠所需次数更少,肠道准备质量更好,肠道黏膜损伤发生率更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灌肠综合护理干预值得在灌肠患者中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改良灌肠法 综合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阐明第横突综合征红外热成像特征,为第横突综合征早期诊疗提供可视化依据。方法选取长沙市按摩医院治未病中心2016年09-2017年09月体检中心的18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第腰椎横突综合征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组及健康志愿者组共3组,每组60例,采集各组研究对象腰部、小腿部红外热成像图像,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第横突综合征腰部热图呈深红色,中心位置出现高温白点,热区向两侧外延,小腿部呈蓝色低温分布;定量研究结果显示,第腰椎横突综合征腰部平均温度高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组(P=0.004),高于健康志愿者组(P=0.013);第腰椎横突综合征组小腿平均温度低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组(P<0.001)低于健康志愿者组(P=0.012)。结论第腰椎横突综合征人群在腰部面部、小腿部有其特定的红外热图,为第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早期诊疗提供可视化依据。

  • 标签: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 红外热成像 图像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原因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8例,其中24例患儿为早产儿,作为早产组,24例患儿为足月儿,作为足月组,比较两组患儿发病因素和临床特点。结果早产组患儿胎膜早破、出生窒息史、多胎妊娠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组,P<0.05;足月组患儿母亲剖宫产和糖尿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早产组,P<0.05;足月组患儿气胸发生率明显高于早产组,P<0.05;早产组患儿颅内出血、败血症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组,P<0.05。结论不同胎龄新生儿窘迫综合征的发病因素和临床特点均存在明显的差异,临床诊治过程中应予以注意,针对不同胎龄的患儿给予针对性的诊治,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胎龄段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特点 发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