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小儿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疾病中使用腹腔镜辅助肛门直肠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病例数为6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肛门直肠成形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儿的肛门功能分数、手术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的患儿过程中,采取腹腔镜辅助肛门直肠成形术治疗效果好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治疗后患儿的肛门功能更好,恢复时间更快。

  • 标签: 中高位直肠肛门畸形 腹腔镜 肛门直肠成形术 肛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肛门直肠病术后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肛门直肠病术后便秘患者3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术前、术后准备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手术前1天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便秘、排便困难、腹胀与腹痛、食欲不振等发生率比观察组显著要高,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肛门直肠病患者术后便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肛门直肠病 患者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高位括约肌间脓肿的诊疗体会。方法对23例高位括约肌间脓肿病例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全部诊断明确,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正确的术前诊断和合理的手术为治疗高位括约肌间脓肿的关键。

  • 标签: 肛门高位括约肌间脓肿 术前诊断 一期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药疗法治疗痔疮术后肛门湿疹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至10月收治的70例痔疮术后肛门湿疹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取抽签法将其分为分析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分析组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分析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3%)显著高于对照组(77.1%),分析组患者疾病复发率(2.9%)显著低于对照组(17.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痔疮术后肛门湿疹患者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可获得显著的疗效,且疾病复发率低。

  • 标签: 痔疮 肛门湿疹 中西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内瘘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将80例血液透析人造血管内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完成透析、病死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39例完成透析,对照组33例完成透析,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和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利于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血液透析 人造血管内瘘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高位肛瘘病人13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常规组(常规挂线疗法)与中医组(中医挂线疗法)各69例,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肛门功能、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肛门功能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组RRP、ARP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其余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创面面积、创口愈合时间、wexner评分、半年后复发率均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医挂线疗法可有效改善高位肛瘘病人肛门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中医挂线疗法 高位肛瘘 肛门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肛肠科术后缓解肛门疼痛及排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110例患者作为研究案例。根据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将110例患者划分到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术后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根据肛门疼痛及排便问题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肛门疼痛情况、排便状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存在明显优势,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排便用时、排便次数以及便秘发生率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均存在显著差异,数据差异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于常规组有明显优势,数据差异显著,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肛肠科术后缓解肛门疼痛及排便的应用效果突出,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恢复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肛肠科 肛门疼痛及排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肛门微创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应用经腹会阴联合手术方法,研究组应用经肛门微创手术方法。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情况比较可知,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术后恢复肠道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长,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22.00%),P>0.05。结论经肛门微创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经肛门微创手术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肛管直肠测压评估加味止痛如神汤对功能性肛门直肠痛疗效。方法将30例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以加味止痛如神汤保留灌肠,通过观察治疗前及保留灌肠1个月后视觉评分、肛肠动力学改变来评价气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VAS评分及直肠静息压显著下降,直肠肛门反射阈值容积显著上升(P<0.01),通过灌肠前后的肛管最大收缩压(P>0.05)。结论加味止痛如神汤保留灌肠是一种疗效满意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加味止痛如神汤 功能性肛门直肠痛 保留灌肠 肛管直肠测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肛裂切除术联合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肛裂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讨论中,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2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肛裂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肛裂切除术联合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0%高于对照组75%(P<0.05)。研究组出血量高于对照组,但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肛裂疾病,采用肛裂切除术联合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其疗效突出,出血量低,术后愈合时间快,缩短住院时间,为患者节省医疗开支,应用价值大。

  • 标签: 肛裂 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 肛裂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给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患者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方法择取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直肠癌手术并在术后行人工肛门的16例患者,按照实行的不同护理模式为患者分组实行常规护理的8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实行综合护理干预的8例患者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其他相关指标。结果①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的躯体功能为(72.73±13.98)分,心理功能为(90.83±16.96)分,社会功能为(84.76±7.03)分,人工肛门为(79.40±8.04)分;对照组的躯体功能为(55.10±10.63)分、心理功能为(74.48±11.63)分、社会功能为(68.63±4.65)分、人工肛门为(60.32±7.90)分。②研究组并发症率为12.5%(1/8),对照组则为62.5%(5/8)。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为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直肠癌 人工肛门 综合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8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用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采用随机法对患者进行分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采用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对比,实验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可知,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缩短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过程中广泛应用。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腹腔镜手术 卵巢囊肿 肛门排气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综合治疗陈旧性会阴裂伤并发直肠脱出、肛门失禁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陈旧性会阴裂伤并发直肠脱出、肛门失禁患者,使用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年,统计两组患者3年内复发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4/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0%(13/50),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随访3年,研究组复发率为12.00%(6/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15/50),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综合治疗陈旧性会阴裂伤并发直肠脱出、肛门失禁,可显著提高手术的临床有效率,且对于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患者3年内的复发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治疗 陈旧性会阴裂伤 直肠脱出 肛门失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快速康复(FTS)理念的护理干预对急性胆囊炎(Acutecholecystitis,AC)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AC患者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将对照组作基础进一步实施FTS理念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首次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负性情绪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及护理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满意度97.06%(33/34)高于对照组75.76%(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S理念的护理干预应用能促进术后康复,缓解负性情绪,且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满意度。

  • 标签: 快速康复 急性胆囊炎 肛门排气时间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直肠前突合并直肠内套叠的患者实施部分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联合Bresler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76例直肠前突合并直肠内套叠的患者以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STARR术联合Bresler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直肠切除术,分析两组的Wexner便秘评分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和Wexner便秘评分均较对照组好,组间数据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直肠前突合并直肠内套叠给予部分吻合器经肛门直肠切除术联合Bresler术治疗的效果较好,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肛门直肠切除术 Bresler术 直肠前突 直肠内套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肛门直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予以莫沙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便异常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大便异常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便秘症状,促进肛门直肠协调收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莫沙必利 乳果糖 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 临床疗效 肛门直肠动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分期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复发率、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在治疗肛周脓肿中疗效显著,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痛苦,提升肛门恢复情况,减少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一次性根治术 肛门功能 肛周脓肿 传统分期手术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人造血管内瘘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及两组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每个星期3次,单次透析时间4小时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资料,并按照血管通路分类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血管通路为自体动静脉内瘘,病例为35人;观察组血管通路为人造血管内瘘,病例为35人,常规血液透析治疗12个月,分析两组患者的透析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后,其KT/V值与对照组相比较,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人造血管内瘘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在透析充分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体动静脉内瘘与人造血管内瘘比较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低,但人造血管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相比自体动静脉内瘘具有穿刺方便、血流量较大等优势,适用于自身血管条件比较差、自身建立动静脉内瘘难度较大者或自身外周静脉血管耗竭患者,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人造血管内瘘 透析充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