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先天性直肠肛门疾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10例先天性直肠肛门疾病患儿分为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n=55)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n=55),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患儿依从性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4%和16.36%,P<0.05;组间住院时间,患儿依从性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所得结果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先天性直肠肛门疾病患儿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先天性直肠肛门疾病 手术 肛门 护理干预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直肠肛门瘘患者手术前后直肠肛门反射的变化。方法: 选择在 2017 年 9月至 2019 年 8月被我院肛肠科收治的 80例直肠肛门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肛瘘类型分组,其中高位肛瘘患者纳入 A组,低位肛瘘患者纳入 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直肠静息压( RRP)、肛管最大收缩压( AMC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 ALCT)、肛管静息压( ARP)等直肠肛门反射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手术治疗后患者 RRP、 AMCP、 ARP等指标有所下降,其中 A组各指标变化幅度明显大于 B组,经 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ALCT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 直肠肛门瘘手术后可引起肛管内外括约肌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直肠肛门反射下降,尤其对高位肛瘘患者影响程度更大,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 标签: 直肠肛门瘘 手术治疗 直肠肛门反射 变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PH联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对术后水肿及肛门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4月的医院收治的患有重度混合痔的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1),对照组用常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观察组用PPH联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手术指标及并发症概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以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 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 术后水肿 肛门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肛门手术镇痛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其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7月-2020.9月收治的90例肛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分别采用麻醉、肛门内给药、肛门周边注射药物这三种方式镇痛。并且采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应用机器人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男性中、高位肛门闭锁9例(2例直肠膀胱颈瘘,2例直肠前列腺部尿道瘘,5例直肠尿道球部瘘),平均年龄4.7月(3-9月).仰卧位,三孔法,使用Si型daVinci机器人手术系统,单极电凝游离松解直肠系膜,在直肠固有筋膜下游离盲端及瘘管,直至末端切断,机器臂缝扎瘘口.镜头直视下经横纹肌复合体中心建立盆底隧道,将直肠从中拖出,与会阴皮肤间断吻合.结果9例均在机器人辅助下完成肛门成形术,平均手术时间116min(105-130min),人机对接时间平均42min(35-50min),操作台手术时间平均31.4min(26-38min).术中解剖层次清晰,几乎无出血,无术中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0.2d(7-14d).平均随访10个月(6-15个月),肛门功能评分优6例,良3例(污便).2例肛门狭窄.经保守治疗,连续随访半年,污便与肛门狭窄逐渐好转.结论daVinci机器人手术系统解剖瘘管精

  • 标签: 先天性肛门闭锁 daVinci机器人手术系统 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 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
  • 简介:1.1.1病史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慢性肾衰竭患:耆需要进行长期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建立和维护理想的血管通路是保证透析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之一。然而,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老龄、糖尿病肾病、透析龄长等自身血管条件差的患者不断增多,当患者多次自体动静脉内瘘失败后,为了维持血液透析治疗可建立人造血管搭桥内瘘。

  • 标签: 自体动静脉内瘘 护理常规 血管搭桥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人造 血液透析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肛门直肠疾病术后换药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外科在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肛门直肠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术后换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整体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和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肛门直肠疾病患者术后换药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肛门直肠 术后换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 直肠肛门先天性疾病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之一,包括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等疾病。先天性巨结肠是指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在近端结肠,使该肠管肥厚、扩张,需要进行根治手术切除无神经节细胞肠段和部分扩张结肠。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的发生是由于胚胎第 7周~第 8周时泄殖腔发育缺陷形成肛门闭锁、狭窄并瘘管,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需通过手术建立正常的排便功能[ 1]。而先天性直肠肛门疾病术后肛门的正确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现采用立见护创液 与 1∶5000 PP粉坐浴比较进行肛门皮肤的护理,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先天性肛门直肠疾病 术后护理 立见护创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ongenitalanorectalmalformations,ARMs)患儿肛门成形术后污粪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0年12月—2016年6月小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08例ARMs患儿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术后有无发生污粪情况,将其分为污粪组(50例)和无污粪组(58例),记录并比较2组患儿年龄、性别、体质量、合并并发症、合并瘘管、临床分型、肛门成形术次数、术后伤口愈合等级、扩肛等情况。并对有差异指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生污粪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临床分型、肛门成形术次数、术后伤口愈合等级、合并并发症在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污粪影响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临床分型为中-高位型、肛门成形术次数〉1次、术后伤口愈合等级为乙级和丙级、合并并发症是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肛门成形术后污粪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RMs患儿肛门成形术后污粪发生与患儿临床分型、术后伤口愈合等级、肛门成形术次数、合并并发症有关,应当提前对这些因素做出干预可减少ARMs患儿肛门成形术后污粪的发生率。

  • 标签: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肛门成形术 污粪发生情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矢状入路直肠肛门成形术(ASARP)治疗新生儿中低位肛门闭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中低位肛门闭锁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其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30)与研究组(n=30)。对照组患儿接受结肠造瘘术治疗,研究组患儿接受ASARP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新生儿中低位肛门闭锁 前矢状入路直肠肛门成形术 手术疗效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