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上颌前牙外伤后不同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选择2014年7月-2017年7月就诊于本院儿童口腔科的牙外伤患者,符合纳入条件的137例连续病例。随机采用(A)正畸舌侧扣和0.25mm金属丝结扎、(B)带钩金属夹板和0.4mm金属丝结扎、(C)直丝弓托槽和圆弓丝、(D)0.2mm结扎丝对折三次形成麻花丝后用树脂粘结进行固定,观察4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在有效固定患者数、牙龈指数、操作时间、材料脱落牙数及舒适指数等综合方面显著优于B、C、D组(P<0.05)。结论正畸舌侧扣结扎固定是一种更高效舒适、易操作的松动前牙固定方法。

  • 标签: 上颌前牙 外伤 不同固定方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外固定、有限内固定及完全内固定在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三组,各20例。分别为外固定组、有限内固定组及完全内固定组,比较三组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腕关节活动度。结果完全内固定组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腕关节活动度均优于有限内固定组及外固定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内固定在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中效果最为显著,保证了桡骨远端的长度,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外固定 有限内固定 完全固定 C型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多采用椎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伤椎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情况,分别采用日本腰椎功能评价JOA评分法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法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脊柱功能障碍及疼痛程度,观察术前术后伤椎体压缩率与后凸Cobb角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JOA、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术后两组差异均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后伤椎压缩率、伤椎压缩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术后观察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治疗均能有效缓解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疼痛,改善伤椎体高度及后凸Cobb角恢复,但经伤椎固定治疗对于伤椎体高度及后凸Cobb角恢复效果更佳,但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均明显增加。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 跨伤椎固定 经伤椎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钢板内固定与支架外固定结合植骨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5例/组,对照组行支架外固定治疗,观察组行钢板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均配合植骨治疗。结果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腕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可有效复位,预防骨折复位丢失,且疗效优于支架外固定

  • 标签: 桡骨远端C型骨折 钢板内固定 支架外固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单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县级医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70例脊柱骨折患者,经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通过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通过单纯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优良率、治疗前、后伤椎前高压缩比、Cobb角。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的数据对比为97.14%、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伤椎前高压缩比、Cobb角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伤椎前高压缩比、Cobb角实行比较,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脊柱骨折治疗中,经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并能促使患者脊柱及早获得恢复,值得在脊柱骨折中治疗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单纯内固定 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快速扩弓疗法可增加牙弓的宽度,对于排列整齐牙齿提供足够的间隙;固定矫治器在三维上控制牙齿各个方向的移动,精确的控制牙位,促使牙列排成满意的牙弓形态。两种矫治器联合应用优势互补,缩短矫治疗程,达到满意的矫治效果。随着临床上两种矫治器联合应用的增加,关于快速扩弓联合固定矫治技术适用范围、对牙弓形态影响、长期稳定性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现回顾性总结目前临床上关于此两种矫治器联合应用的现状。

  • 标签: 快速扩弓 固定矫治器 牙弓形态 牙列拥挤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腿双骨折内外侧钢板固定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4月80例小腿双骨折患者分组。外固定组给予钢板胫骨外侧固定治疗,内固定组给予钢板胫骨内侧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小腿双骨折治疗效果;手术完成时间、骨痂出现时间、负重练习时间、骨折完全愈合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状况、SF-36评分;骨折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和愈合不良的发生率。结果内固定组小腿双骨折治疗效果高于外固定组,P<0.05;内固定组手术完成时间、骨痂出现时间、负重练习时间、骨折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外固定组,P<0.05。干预前两组关节功能、SF-36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内固定组关节功能恢复状况、SF-36评分优于外固定组,P<0.05。内固定组骨折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和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低于外固定组,P<0.05。结论小腿双骨折内外侧钢板固定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促使骨折早日愈合,减少不良愈合情况的出现,值得推广。

  • 标签: 小腿双骨折 内外侧钢板固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位桡骨远端骨折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后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操作,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操作,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恢复时间、腕关节活动情况以及复位效果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总体效率为86%,观察组达到98%;恢复时间方面,观察组在骨折愈合、疼痛基本消失、骨折处肿胀消退速度上明显快于对照组;腕关节活动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腕关节旋前旋后活动度、屈伸活动度,桡尺偏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复位效果方面,两组在尺偏角、掌倾角对比上并无明显差异,但对照组桡骨缩短距离明显大于观察组。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均可作为临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式,相对而言闭合复位外固定患者恢复较快,疼痛程度较轻。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闭合复位外固定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恢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72例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创伤骨科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以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观察组用外固定架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创伤骨折恢复优良率;骨折痊愈时间、手术相关指标(出血、操作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半年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创伤骨折恢复优良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骨折痊愈时间、手术相关指标(出血、操作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其中,对照组有4例出现关节僵硬,3例肺部感染、2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骨折不愈合。观察组仅有1例延迟愈合。观察组治疗后半年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半年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分别是84.54±6.56分和89.73±5.65分,观察组分别是95.54±4.56分和96.72±5.61分。结论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缩短手术、住院和愈合时间,减少创伤和并发症,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外固定架 创伤骨科患者 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桡骨远端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6年8月份——12月份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6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前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跟踪随访,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包括尺偏角、桡偏角、腕掌屈度、腕背伸度、前臂旋后、前臂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达到94.29%优良率,较比对照组84.38%的优良率,具有显著的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的实施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综合护理模式的开展,提高患者护理、治疗的依从性,对患者的肢体恢复进行综合干预,利于整理提高,恢复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支架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PFNA)、解剖锁定接骨板固定(ALP)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的90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采用ALP固定术治疗;实验组45例,采用PFNA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低于实验组,部分负重恢复时间、完全负重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高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PFNA固定术治疗效果优于ALP固定术,能缩短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解剖锁定接骨板 老年 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固定术治疗创伤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外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依次为(61.54±6.81)、(231.26±15.74),均明显少于对照组(115.42±18.73)、(467.52±38.65),并发症发生率是5.71%,比对照组22.86%更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总有效率是88.57%,与对照组74.29%,P>0.05。结论治疗创伤性骨折时采用外固定术具有较好治疗效果,能明显减少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与进一步应用。

  • 标签: 外固定术 创伤性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方法在治疗髌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并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髌骨骨折患者3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采用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32例髌骨骨折患者经过治疗并进行护理干预后,疗效明显,均已经治愈康复,患者满意度100%,对患者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骨折一般8~10个月左右愈合。结论通过对髌骨骨折采用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并配合护理,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张力带钢丝内固定 髌骨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将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应用于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中,分析其临床检测结果。方法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入的20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实验组及参照组,测定2组受检者的CD3数值、CD8+数值、Th2数值、CD4+数值、Th1数值、Tc数值、Ts数值、NK数值。结果实验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CD3数值、CD8+数值、Th2数值对比参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未展示统计学数据参比意义。实验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Ts数值对比参照组健康体检者更高,P<0.05,展示统计学数据参比意义。实验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CD4+数值、Th1数值、Tc数值、NK数值对比参照组健康体检者更低,P<0.05,展示统计学数据参比意义。结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呈现细胞免疫功能相对低的情况。

  • 标签: 梅毒血清固定 细胞免疫功能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在院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照组40例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与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试验组踝关节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可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能够得到明显降低,值得推广。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锁定钢板的内固定治疗用在跟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搜集2016年03月份-2017年03月份在我院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76例,根据治疗的方式不同分成治疗组与参照组,各组38例,参照组采取经皮撬拔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治疗组则采取锁定钢板的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的评分、手术的时间、骨折愈合的时间与参照组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参照组的小,组间比较以后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将锁定钢板的内固定治疗用在跟骨骨折患者治疗中,能够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值得应用。

  • 标签: 跟骨骨折 锁定钢板 内固定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脊柱骨折病人1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1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78例,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78例,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的治疗方法。仔细观察两组的病人的接受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方案,治疗脊柱骨折可以明显的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加大推广力度。

  • 标签: 后路手术 固定治疗 记住骨折 临床治疗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传统切开复位固定与MIPPO手术治疗pilonⅢ型骨折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pilonⅢ型骨折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20日至2017年1月20日之间),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MIPPO手术治疗),各50例,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实施对比。结果观察组pilonⅢ型骨折患者——治疗优良率98.00%,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观察组pilonⅢ型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89.68±1.88)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MIPPO手术治疗pilonⅢ型骨折患者,疗效十分显著,且对改善患者踝部功能也具有一定作用,值得研究。

  • 标签: 传统切开复位固定 MIPPO手术 pilon Ⅲ型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03月~2017年03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7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内固定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关节置换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86%)与对照组患者(17.14%)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与应用内固定术治疗相比,应用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效果更佳。

  • 标签: 关节置换 内固定术 老年髋部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分析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治疗术式,分64例复杂性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2组,29例以单侧的锁定钢板内固定展开治疗为单侧组,35例以双切口的双钢板内固定展开治疗为双切口组,对照2组疗效。结果2组手术用时、出血量对比显著差异未出现,P>0.05;单侧组负重与愈合时间显著较双切口组短,P<0.05;双切口组5.71%出现并发症,相较于单侧组的20.00%显著较少,P<0.05。结论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单侧的锁定钢板内固定虽恢复较快,但并发症多,双切口的双钢板内固定恢复相对较慢,但并发症少。

  • 标签: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 单侧钢板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