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伏立康唑与2种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分析方法将两种注射用伏立康唑分别融入5%葡萄糖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后测定PH值及性状并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变化。结果注射用伏立康唑与2种注射液配伍后性状及PH值无变化,另外0.9%氯化钠注射液内的伏立康唑20min后,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3h后会出现浑浊,药物析出结晶,含量下降。结论注射用伏立康唑应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效果稳定,可避免出现结晶。

  • 标签: 注射用伏立康唑 5%葡萄糖注射液 0.9%氯化钠注射液 性状
  • 简介:目的:探讨MRI检查在子宫肌瘤定位和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分析不同部位子宫肌瘤在MRI图像中的表现及不同类型子宫肌瘤在多种MRI序列中的特征,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0例患者MRI共检出58个病灶,MRI可清晰显示病灶的大小、分布及位置。肌壁间肌瘤常被肌层包围绕;浆膜下肌瘤位于子宫浆膜下,常伴有挤压肌层的征象;黏膜下肌瘤瘤体直接位于子宫内膜层内。多数子宫肌瘤在T1WI图像中均表现为均匀低或等信号,在T2WI和弥散成像上,普通型肌瘤多呈均匀低信号,细胞型肌瘤呈均匀稍高信号,而退变型肌瘤多呈不均匀混杂信号。增强扫描,普通型肌瘤以均匀强化多见;细胞型肌瘤以显著均匀强化为主;退变型以周边或轻度强化为主。MRI定性诊断与病理诊断间的符合率为93.1%。结论:MRI检查在子宫肌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子宫平滑肌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手术中的脊柱稳定性重建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3年7月,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患者26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肿瘤所在的部位采用一次性切除手术方法,对于肿瘤偏向后侧或外侧者,采用后正中入路,行全椎板切除,显露椎管内肿瘤。对于肿瘤位于脊髓的前侧,则侧方扩大手术切除范围,显露椎管内、外的瘤体。对于病变界限清楚的,而且尚未完整包膜的肿瘤,给予完整切除。病变界限不清楚的,与硬膜蛛网膜粘连,则连同少许硬膜一并切除。手术中应尽量避开脊髓较粗的滋养血管,防止损伤。对于后柱结构破坏较多的患者,有16例患者在其肿瘤切除同时行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手术过程中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对同时行固定植骨融合术未发生脊柱失稳现象。结论髓外膜内肿瘤切除方法不仅仅局限于某种手术方法,而应根据患者肿瘤所在椎管的位置及瘤体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术后必须进行脊柱重建,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治疗的效果。

  • 标签: 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手术 脊柱稳定性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万爽力对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5年4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共计纳入本研究患者的例数为40例,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为患者配合万爽力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在常规用药基础之上为患者选择万爽力进行治疗,可有效的促进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万爽力 冠心病 心绞痛
  • 简介:摘要对于水质的检测,主要是通过阴离子的检验来完成,常规化学分析法检测难度较高,且误差较大,而采用离子色谱仪则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本次研究采用瑞士万通930离子色谱仪进行检测,通过研究发现,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精密度,可以用于水质检测。

  • 标签: 离子色谱仪 阴离子 精密度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脊椎切除及脊柱稳定性重建治疗颈胸段脊柱肿瘤的疗效。方式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天津宝坻区人民医院收治并确诊为颈胸段脊柱肿瘤患者60例,采用全脊椎切除及脊柱稳定性重建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行走情况,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比较。结果术后患者的行走情况,Frankel神经功能情况均优于术前。结论在颈胸段脊柱肿瘤治疗中,采用全脊椎切除及脊柱稳定性重建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全脊椎切除 脊柱稳定性重建 颈胸段脊柱肿瘤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探讨超声造影对于甲状腺可疑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48例甲状腺可疑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148例患者共有210个结节,其中恶性结节162个,良性结节48个。所有研究对象均开展超声造影检查,对甲状腺可疑结节进行良、恶性诊断,将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该过程中将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超声造影对甲状腺可疑结节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显示超声造影共诊断正确162例,诊断错误48例,诊断准确率为77.14%(162/210),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准确率为90.82%(89/98),微小乳头状癌诊断准确率为67.65%(23/34),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乳头状癌诊断准确率为52.38%(11/21),桥本合并乳头状癌诊断准确率为46.67%(7/15),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断准确率为73.33(11/15),纤维化、结甲合并胶原变或乳头状增生诊断准确率为65.38%(17/26),桥本氏甲状腺炎诊断准确率为57.14%(4/7);对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超声造影诊断灵敏度为80.25%(130/162),特异度为66.67%(32/48),阳性预测值为89.04%(130/146),阴性预测值为50.00%(32/64),不同病理类型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超声造影对于甲状腺可以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其检查结果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 标签: 超声造影 甲状腺可疑结节 诊断价值
  • 简介:为生产各种食用品、化妆品、医药药品等色素新产品提供重要原料,研究鸡血藤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稳定性。以水作提取剂,在室温下浸提24h,用紫外分析法研究色素的稳定性。色素在440mm有最大吸收峰。该色素水溶性较好,pH值对此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但热稳定性良好。苯甲酸钠、柠檬酸、醋酸蔗糖、葡葡糖等食品添加剂对色素无明显影响,淀粉对其影响较大,耐光性较差。氧化剂、还原剂中除抗坏血酸对色素的影响明显外其它均无影响明显。金属离子对其影响较小。

  • 标签: 鸡血藤 红色素 提取 稳定
  • 简介:目的:生产各种食用品、化妆品、医药药品等色素新产品提供重要原料,研究香菇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稳定性方法:以水作提取剂,在室温下浸提24小时,用紫外分析法研究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色素在330nm有最大吸收峰,该色素水溶性较好,pH值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但热稳定性良好。结论:苯甲酸钠、柠檬酸、醋酸、蔗糖及葡萄糖等食品添加剂对色素无明显影响,淀粉对其影响较大,耐光性较差。氧化剂、还原剂中除抗坏血酸对色素的影响明显外,其他均无明显影响,金属离子对其影响较小。

  • 标签: 香菇 红色素 提取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效果及不良事件预防情况。方法收取本次研究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2组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效果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概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观察组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观察组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概率2.5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值得研究。

  • 标签: 延续性护理干预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6例,给予患者替格瑞洛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hs-CRP变化情况,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等均有减少,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的hs-CRP指标均有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7%高于对照组77.2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心绞痛,发生率为4.34%;对照组治疗后有5例患者出现心绞痛,发生率为11.3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 标签: 替格瑞洛 不稳定性心绞痛 疗效
  • 简介:通过试验,确定了溶剂提取红薯藤红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分析了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以水为提取剂,室温下浸提24小时。红薯藤红色素在330nm有最大吸收峰。水溶性良好,在25C~60C热稳定性良好,pH值对此色素几乎无影响。淀粉对红薯藤红色素有增色作用,苯甲酸钠、柠檬酸、醋酸、蔗糖、葡萄糖对红薯藤红色素稳定性无明显影响,耐光性较差。氧化剂、还原剂中除抗坏血酸对色素的影响明显外其它均无影响明显,金属离子除了Fe^3+能加深色素的颜色,对色素的影响最大外,其他金属离子对其均无影响。

  • 标签: 红薯藤 红色素 提取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治疗应用于不稳定型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不稳定型踝关节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参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内固定手术治疗,参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两组各有5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60天后骨痂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且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手术治疗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能够明显加快骨折部位的愈合,并且有效促进损伤部位的功能性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不稳定性踝部骨折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膝关节稳定性在偏瘫患者步态训练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康复科住院治疗并符合条件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患肢膝关节稳定性训练,采用CYBEX下肢伸膝运动控制系统、俯卧位屈膝以及反复训练患腿屈膝15°支撑、健腿迈步这一动作,使患者理解并掌握动作要领,使患腿具备单独负重并保持平衡的能力。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对患者膝关节稳定性训练,患者偏瘫步态得以明显改善,1min内最大步行距离较前明显变远,步态较前明显好转。结论膝关节稳定性训练对偏瘫患者步态及步行能力的改善有明显的作用。

  • 标签: 膝关节稳定性 偏瘫患者 步态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不同批次XX茶剂中槲皮素的含量,并考察槲皮素对照品溶液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批次XX茶剂进行含量测定,并对槲皮素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不同批次的XX茶剂的含量测定结果有差异,槲皮素对照品溶液的效期为30天(2~10℃)。结论不同批次的XX茶剂质量有差异;根据稳定性考察结果,确定槲皮素对照品溶液的有效期,为实验室对照品溶液管理提供数据参考。

  • 标签: 槲皮素 含量测定 稳定性
  • 简介:寰枢椎在整个脊柱结构中最为复杂,为头颅与脊柱的移行部位,是完成头颅旋转及部分屈伸运动的重要结构.寰枢椎的畸形、损伤、炎症和肿瘤等可造成其正常解剖结构的异常,并因此而导致寰枢椎不稳,若处理不及时,随时可发生压迫脊髓的危险,甚至危及生命.故有作者把上颈椎不稳对脊髓存在的潜在危险,称之为"上颈椎危象".影像学检查能真实直观反映寰枢区正常解剖结构及病变所导致的结构关系改变,是临床上诊断寰枢区病变的主要依据之一.颈椎寰枢关节旋转性固定在文献上有不同的名称,如旋转性脱位(半脱位),旋转性畸形,单侧性寰枢关节半脱位等.1968年Wortzman等[1]定名为"寰枢关节旋转固定"(rotaryfixationoftheatlantoaxialjoint),并指出本病显著特点是寰枢关节固定于正常旋转运动时可到达的位置,故此名称较为合适.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研究,起初以平片研究为主,研究方法各异,意见尚有分歧,随着CT和MRI技术的发展及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寰枢区影像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 标签: 寰枢关节 影像学研究 寰枢椎 脊髓 诊断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入优质个体化护理服务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通过结合神经科特点的优质个体化护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由8%下降到2%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优质护理模式相对于传统护理有较大的突破,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该模式更新了护理理念,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针对如何对新生儿脐带的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A组(观察组),B组(对照组)各50例,A组采用断脐后纱布包扎24小时,完后脐带消毒干燥暴露;B组采用纱布包扎24小时后用一次性护脐带,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脐部完全愈合时间、脐部出血、感染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种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A组(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B组(对照组)的护理效果。同时还得出为了防止新生儿脐炎,新生儿脐带护理最佳时机是新生儿出生后2-3天。结论新生儿在出生后,脐带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护理方法,脐带护理在预防脐带感染的同时更重要可确保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医务人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格选择脐带护理的方法,对预防新生儿脐带感染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脐带 护理
  • 简介:摘要在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可以说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诱发该疾病的原因相对较为复杂,所以,其治疗难度相对较大,致死率较高。一般情况下,对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常见治疗手段为综合治疗。但因为此种治疗手段的效果不高,多年来,国内外众多神经外科专家,便就该疾病的治疗方式,展开研究。本文以重型颅脑损伤为立足点,对国内外的相关治疗方法研究,及研究进展等,展开分析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治疗方法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