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住院患者中应用预警性护理管理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投诉控制作用。方法以300例住院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和预警性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和预警性护理管理,对比坠床、跌倒、院内感染发生投诉和满意度。结果预警性组坠床、跌倒、院内感染发生均远低于参照组,且前者投诉远低于后者,总满意远高于后者,对应比较均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2组护理满意度分布情况对比也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住院患者实施预警性护理管理能够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投诉,改善其满意度。

  • 标签: 预警性护理管理 住院患者 护理不良事件 投诉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于癫痫患者磁共振检查效果及护理满意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行磁共振检查44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加施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这磁共振检查效果及护理满意。结果对照组检查成功率为86.4%,明显低于实验组95.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为100%,明显高对照组81.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癫痫患者行磁共振检查中,显著提高了检查效果,保证图像质量,利于临床治疗,而且提高了护理满意,适合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癫痫 磁共振成像 检查效果 护理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对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12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2015年11月10日到2016年11月10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护理工作者对其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护理工作者对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各60例,对比2组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满意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护理工作者对冠心病住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冠心病患者住院时间。

  • 标签: 冠心病 优质护理 护理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事件发生、再住院临床效果。方法将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4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随机分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实验组予以介入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其前壁心肌梗死心脏事件发生、再住院与生存更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下壁心肌梗死心脏事件发生、再住院与生存差别不大,P>0.05。结论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下壁心肌梗死效果相当,但治疗前壁心肌梗死则是前者更佳。

  • 标签: 介入治疗 保守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脑血栓患者应用效果,给临床护理提高理论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取2016年1月份至2017年6月份医院收治脑血栓患者84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细节组,每组患者4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细节组采用细节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CSS评分低,MBI评分高,住院时间短,溶栓延误时间时间少;急性溶栓成功率高,出院后复发低,护理满意度高,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应用到脑血栓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各项指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溶栓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血栓 细节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细节护理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11月到2018年3月入手术室进行手术110例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择其中55例设为参照组,余下55例设为干预组,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则实施细节护理,将两组患者并发症进行比较,同时调查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干预组有3例发生并发症,发生为5.4%,参照组9例出现并发症,发生为16.3%,P<0.05;干预组满意度为(91.8±6.22)分,参照组为(87.3±7.92)分,P<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相比常规护理,实施细节护理,效果更满意。

  • 标签: 手术室 优质护理服务 细节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准确应用肝脏增强CT和MRI诊断对比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5至2017-5就诊患者,通过肝胆彩色B超筛选确认肝脏部位有病变46例。常规组对患者实施增强CT检查。观察组实施增强MRI检查。结果常规组影像学检查病灶密度较高,门脉期病灶出现等密度情况,延迟期为低密度。观察组通过动态扫描中,患者病症为富血供肿瘤,动脉期明显强化,为高信号。观察组诊断准确91.30%比常规组78.26%要高(P<0.05)。观察组在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方面比常规组有所优势(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实施肝脏增强CT和MRI诊断均有一定准确,但是MRI准确更高,为患者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利信息,有着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肝脏增强CT 肝癌准确率 MRI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前后导尿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妇产科手术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收治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均施行硬膜外麻醉,分别给予对照组硬膜外麻醉前置入导尿管和研究组硬膜外麻醉后置入导尿管;对比两组患者在尿管置入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放置导尿管前SBP、DBP、HR指标变化对比无差异(P>0.05),放置导尿管后对照组变化幅度比研究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放置导尿管时舒适度比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放置导尿管后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后导尿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刺激影响较低,值得临床加强应用。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留置导尿 妇产科手术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儿科护理投诉发生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4a来发生78起儿科护理投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投诉主要原因为:服务态度问题;违反护理操作规程;观察病情不到位;带教不严;多收费用。结论通过抓好全员安全质量教育,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护士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护患交流沟通,可以减少护理纠纷、投诉发生。

  • 标签: 儿科护理学 护理工作/立法和法学/组织和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应用细节护理干预取得护理效果,给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90例胃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均分法分成两组,其中常规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患者给予细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止血情况。结果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和临床疗效高,组间差异明显。结论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应用细节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疗效,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诊胃出血 细节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手术患者115例作为对象(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随机分成两组后针对常规组57例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针对研究组58例手术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舒适度评分及焦虑评分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显著。

  • 标签: 细节护理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细节护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共计160例,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对比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对比组基础上增加细节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配合度与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配合度较之对比患者要更高,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增加细节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手术配合度和护理满意度,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手术室 优质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流产后关爱服务在降低重复流产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3月到9月进行流产手术患者1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关爱服务,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并采用调查问卷形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同时对两组患者实施6个月跟踪随访,统计两组重复流产。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为4.44%(4/90),较比对照组13.33%(12/90)发生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重复流产为1.11%,对照组重复流产出为7.78%;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流产后关爱服务实施有效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做好积极配合,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认知,有效降低重复流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流产 关爱服务 降低重复流产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胃镜下黏膜切除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胃上皮内瘤变及早癌标本病理学观察结果,分析术前、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差异,并提出改善检查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2017年7月进行胃上皮内瘤变和早癌检查患者60例进行检查分析,患者均进行胃镜下黏膜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前、术后病理诊断,对比其差异。结果内镜切除术前后病理结果存在差异,术后符合较低。结论胃镜下黏膜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胃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诊断中,术后病理诊断符合较低,术后级别升高,术前病理诊断并不能完全显示黏膜病变性质,因此需要进行定期内镜随访并对患者进行病理活检,保证确诊

  • 标签: 胃上皮内瘤变 早癌 内镜切除术 病理观察 结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在体检中心护理服务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56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行体检常规护理;另一组为实验组,在体检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细节护理。以两组研究对象对护理满意度及体检项目的完成度作为应用效果观察指标。结果结果表明,实验组护理满意及体检项目完成皆高于对照组。结论细节护理在体检中心护理服务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体检中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急救有效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急性脑卒中患者50例进行研究,患者均行急诊急救治疗,给予患者畅通气道、镇静、头部降温、脱水降颅压、血压管控等综合治疗,并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急诊接诊到确诊时间平均为(12.3±0.8)h;患者诊断急性脑卒中至接受急诊救治时间平均为(13.9±0.9)h;经急诊急救后,本组50例患者中38例症状改善,占76.0%,9例患者致残,占18.0%,3例患者死亡,占6.0%;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间≤6h者与发病时间>6h者对比,症状改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处理急救措施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患者致残、死亡现象发生,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急诊急救 致残率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麻醉前后不同时机摆放体位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120例接受甲状腺全切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后,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其中对照组在全麻插管后进行传统摆放体位,实验组则在全麻插管诱导前摆体位,并记录患者手术治疗后肩颈背体征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是症状情况。结果经实验比较,实验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数据较为显著,P<0.05,表明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甲状腺手术体位选择中,采取麻醉前改进摆放体位,可以更有效保证治疗安全有效性,在临床中可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后眼表变化情况加以探讨。 方法 本研究针对我院于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 44 例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各种症状(干涩、异物、灼烧等)干眼症,以及相关实验数据: 泪膜破裂时间( 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实验( CFS)、泪液分泌实验( SI t)、下睑泪河高度实验( lower eyelid tear river height)加以统计分析。结果 对比手术前各项数据,术后各时间点症状均有明显缩短,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但经过较长时间恢复后, BUT 数据与术前对比基本接近,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从 CFS 数值、泪液分泌时间、下 手术后 30d开始, BUT值跟手术前水平持平, P>0.05。对比术前,术后 1d 、 3d 、 7d CFS数值、 泪液分泌时间、 下睑泪河高度等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超声乳化技术作为眼科较为成熟技术,属临床有效治疗措施,对于白内障患者眼表有一定程度影响,应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 标签: 白内障吸除术 超声乳化术 干眼症 缓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大量输血前后患者凝血功能以及血小板变化情况。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大量输血34例患者,比较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功能、血小板以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患者输血后各凝血功能指标与输血前比较,APTT、TT、PT显著延长,而FIB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输血前比较,输血后患者PLT水平显著降低,而HGB、Hct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输血前比较,输血后患者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均显著降低(P<0.05),CD8+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输血前比较,输血后患者IgG水平显著降低(P<0.05),IgA、IgM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大量输血后可引起患者发生凝血功能以及血小板数量降低,并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抑制,在输血中需密切观察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以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及时输注血小板和血浆,以改善患者输血疗效。

  • 标签: 大量输血 凝血功能 血小板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