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公立医院行政管理职业发展规划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并根据情况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建议。方法在2017年间,选取14所具有代表性的公立医院进行研究,对其管理的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其职业发展规划管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需要加强公立医院的行政管理在职业发展规划上的指导,其管理的对职业发展规范的相关意识相对较薄弱,公立医院里的对职业职称评定以及升级等的系统不够完善,不同岗位的职业发展规范管理力度也有待加强。结论目前,我国的公立医院在管理的职业发展规划上多处于初步阶段,在多个方面需要不断加强完善,并需要制定不同职业岗位管理的不同管理方法。

  • 标签: 公立医院 行政管理人员 职业发展 规划 管理
  • 简介:摘要在医院的行政管理中,行政沟通是其组成的重要核心,其能够很好的促进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同时对医院的发展也有着很好的影响作用。然而在当前的医院行政管理中,对于行政沟通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未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特意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并提出了有关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发展。

  • 标签: 行政沟通 医院行政管理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行政管理作为一个组织的重要部分,往往对整个组织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加强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则是增强组织的核心力量,蕴蓄组织的软实力。在医院管理中也是如此,行政管理对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十分重要。在如今医患关系紧张,医疗水平要求更高的环境中,医院更注重加强其行政管理队伍建设,以推动其向前发展。本文将对加强医院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进行探讨。

  • 标签: 医院 行政管理队伍建设 实践及思考
  • 简介:摘要在当前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时代背景下,医院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日渐凸显出来,如何对行政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成为相关医院行政管理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信息技术下医院行政管理协同体系的构建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借助协同体系的建设维护医院行政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促进医院的稳定运行。

  • 标签: 信息技术 公立医院 行政管理 协同管理体系
  • 简介:摘要通过实施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使护理人员的福利工资与工作完成质量挂钩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护理团队注入活力。方法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对护理人员照顾患者的难度,患者数量,工作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参与护理研究等内容进行细化和量化,根据不同的项目设置不同分数。结果通过绩效考核,将护理人员的经济收入和数量,质量,患者满意度,参与护理知识培训和护理工作、护理研究相结合,从根本上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形成了积极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更好地促进优质服务的发展。结论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激发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极大地提高了护理质量,维护护理安全,稳定护理队伍,改善护理服务。

  • 标签: 护理人员 绩效考核 实践
  • 简介:摘要在医院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医疗质量和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阶段,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频率不断提高,医患冲突更加严重,备受各级部门与社会关注。以医院管理角度为出发点,要想从根本上降低医疗纠纷发生几率,就必须对医疗安全管理的模式进行转变。基于此,文章将某三级综合性医院作为重点研究实例,结合其发展情况,采取医疗安全管理模式的转变策略,贯彻落实行政医疗安全查房工作,实际效果明显。

  • 标签: 院长行政查房 医院安全管理 应用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预防减少护理人员针刺伤的有效管理模式。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职护士152名,基于护士个人意愿分组,观察组76名,开展六西格玛(DMAIC)管理模式探析护理人员针刺伤核心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管理方案;对照组76名,无意愿参加DMAIC小组管理模式者,比较两组针刺伤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针刺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六西格玛管理模式预防护士针刺伤效果良好,可降低护士职业暴露风险,减少护士血源性感染率,亦为护理工作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向即理念。

  • 标签: 职业伤害 护士 针刺伤 六西格玛管理
  • 简介:摘要目标研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就业的80例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护理人员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护理人员。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护理人员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对比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及认知度,记录并分析。结果观察组经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后,护理人员对护理的认识度及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效果明显,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态度及认识,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护理人员 继续教育 认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过程中,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4年建立手卫生管理小组,对手卫生管理出现的难题进行分析,同时制定可行的解决对策,建立的实施项目中,主要包含考核体制、手卫生改善对策,强化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流程。对所改进的数据进行记录和统计。结果CQI前,执行率分别为16.7%、30%、22.9%;CQI后,执行率分别为91.7%、97.5%、85.7%。2014年3.4季度知晓率等指标低于2015年1.2季度,2014年3季度中,对手卫生的知晓人数为45人,2015年1.2季度知晓人数上升为129人,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采用CQI方法对手卫生进行管理,最大程度提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 标签: CQI方法 手卫生 依从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进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管理,针对不同人群探讨干预策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收集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相关资料,对职业暴露发生的科室、职业、类型及操作环节进行统计,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针对职业暴露的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前瞻性的干预策略。以2015年1月至12月医务人员发生的职业暴露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12月为干预组,对全院在岗的所有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措施干预。结果职业暴露发生率干预前后由2.12%下降至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人群的发生率分别是医生由1.66%下降0.41%、护士由3.16%下降至2.98%、实习生由1.11%下降至0%。结论针对职业暴露的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前瞻性的干预策略,可有效防范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管理
  • 简介: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划分及护理质量标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管理是研究医院或医疗保健系统中护理工作特点和规律,对护理工作诸要素(人员、技术、设备、物资、信息、时间)等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运行,从而使护理系统达到最佳运转状态,放大系统的功能,为伤病员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护理管理 岗位职责 护理质量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实施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护知识,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护能力,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方法我们自己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并对600名医务工作者进行了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和防护措施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知识掌握率最高,为58.3%,标准预防知识掌握率最低,为31.7%。防护措施的正确实施率为破安瓿为0,二是在血液中佩戴防护镜,体液飞溅,占1.7%。双手分七步洗手,占9.7%,脱下手套后及时洗手,占12%。影响医务人员实施防护措施的主要因素是职业感染知识的知识不全面,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防护设施不足,监督机制不完善。结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人身保护意识,完善监督机制,保护设备,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素质,促进职业感染保护的实现。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感染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干预措施,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职业暴露的40名医务人员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职业暴露主要以30岁以下、工龄小于4年的医务人员为主,其中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占87.5%,医生居第二位占10.0%;职业暴露地点以病房为主,占85.0%;暴露方式主要以针刺伤为主,占77.5%;职业暴露的主要环节以输液拔针处理针头最多见,占45.0%;暴露源病原体以HBV为主,占47.5%;暴露后均能正确处理伤口,经随访均未出现医务人员感染现象。结论制定严格的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培训及操作技术培训,提高职业防护意识,执行标准预防,规范操作行为,能有效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情绪管理训练(心理干预)对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以平衡模式为导向的情绪管理训练,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两组外来务工人员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干预前后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各因子分(除强迫、恐怖、精神病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07-8.912,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仅焦虑、敌对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3,5.652;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后总分、阳性项目、各因子分(除强迫、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94—8.347;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外来务工人员 心理干预 症状自评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ICU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心理压力以及制定相应的疏导措施。方法通过随机选取我院若干名ICU护理人员,并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的来源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影响ICU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主要因素来源于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护理工作风险性较高,以及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同时也是医患关系的频发地点。如果护理工作得不到认可,家庭工作很难以协调。结论提高ICU医护人员的护理意识,强化其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做好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等的教育工作,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帮助ICU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康复环境。

  • 标签: ICU 护理人员 心理压力分析 疏导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调查统计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前后微生物检验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认知状况。结果加强生物安全防护管理之后,微生物检验人员安全防护知识认知水平显著提高,加强管理后实验室感染概念、职业感染危险因素、以及生物安全防护概念,等方面方面的了解明显高于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人员实验过程当中存在较高的生物危险性,需要分析其中风险因素并加强安全防护管理,从而避免检验人员的感染。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人员 生物安全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是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关键,如何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已经成为了当前医院管理和卫生决策的研究热点。由于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等的不同,在不同年代、背景下,不同学者对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结论各不相同。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从工作满意度的定义、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入手,在既往关于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当前国内外关于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进展。

  • 标签: 医务人员 工作满意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调查统计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前后微生物检验人员的安全防护知识认知状况。结果加强生物安全防护管理之后,微生物检验人员安全防护知识认知水平显著提高,加强管理后实验室感染概念、职业感染危险因素、以及生物安全防护概念,等方面方面的了解明显高于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人员实验过程当中存在较高的生物危险性,需要分析其中风险因素并加强安全防护管理,从而避免检验人员的感染。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人员 生物安全
  • 简介:摘要新形势下,临床路径实施是一项全新的课题,也是艰巨的挑战,需要相关医务人员和病案信息技术人员的协作配合。本文分析了病案信息技术人员在临床路径实施前和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希望能够促进病案信息技术人员更好的为临床路径实施服务。

  • 标签: 病案信息技术人员 临床路径 实施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血护理人员与献血者沟通技巧。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血站献血的220名献血者作为研究组,采血期间通过专业性服务沟通、细致语言交流、心理护理等与献血者进行沟通互动,并择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血站进行献血的200名献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常规采血流程进行采血,记录献血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调查献血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献血成功率、满意度、二次献血率高于对照组,晕针率、皮下淤血率、紧张与恐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高效、优质的沟通技巧可以使献血者得到良好献血体验,不仅可以使血液输出质量得到保障,还可以使献血者认可采血站工作人员的服务,另外对献血者二次献血意愿有促进作用。

  • 标签: 采血护理人员 献血者 沟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