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肺动脉栓塞(PulmonaryArteryEmbolismPE)又称肺栓塞,是指内源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有研究显示,80%~90%的肺动脉栓塞的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E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肺血管疾病,因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临床易漏诊、误诊[1].

  • 标签: 肺栓塞 影像学诊断 综述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观察溶栓、抗凝治疗对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1 例肺栓塞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及肺动脉造影确诊。 21 例患者均行肺动脉造影确诊,对其中不属溶栓适应症的 8 例给予肝素抗凝治疗,属溶栓适应症的 9 例行静脉溶栓加抗凝治疗,对其中血液动力学差的中 / 大块肺栓塞 4 例行肺动脉内导管碎栓、吸栓加肺动脉内尿激酶溶栓再加术后抗凝治疗。以临床、化验室检查及超声心动图及肺动脉造影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院外误诊率高达 77.8% ,尿激酶溶栓加抗凝治疗组 13 例,总有效率为 63.2% 。根据本组有限病例观察溶栓效果与栓塞面积未见差异,而与发病开始到溶栓治疗的时间密切相关( P<0.05 )。肝素抗凝 8 例, 1 例无效。结论:应提高肺动脉栓塞的警惕性,减少误诊率。尿激酶对急性大块肺栓塞溶栓抗凝治疗安全有效,溶栓时间窗越靠前疗效越好;对有溶栓适应症的患者应优选溶栓治疗。

  • 标签: 肺栓塞,血栓溶栓疗法,尿激素
  • 简介:新型血管栓塞剂的研发一直是介入放射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自1985年我国学者首次将中药白及作为血管栓塞剂以来,中药栓塞剂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发展起来,目前相关的文献报道也较多,现将已报道的中药栓塞剂做一综述.

  • 标签: 栓塞 治疗性 中草药
  • 简介: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22例临床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先行螺旋CT平扫,后经肘静脉注入碘海醇100ml,延迟15~20S和25~30S行两次扫描。结果:平扫的间接征象:肺纹理稀疏11例,肺梗死灶形成9例,肺动脉高压2例,胸膜肥厚3例,胸腔积液8例。增强后的直接征象:充盈缺损(附壁性32支,部分性30支,完全性92支和中心性即轨道征15支)和动脉面细小14支。结论: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是急性肺动脉栓塞安全、迅速、无创伤的有效诊断方法。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介入栓塞治疗内脏大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2015年 8月至 2016年 12月我院收治的内脏大出血患者 5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外科手术治疗组( n=25)和急诊介入栓塞组( n=25)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次手术成功情况、手术时间、止血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急诊介入栓塞组患者的一次手术成功率 92.0%( 23/25)显著高于外科手术治疗组 72.0%( 18/25)( P<0.05),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均显著低于外科手术治疗组( 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 4.0%( 1/25)、 8.0%( 2/25)均显著低于外科手术治疗组 16.0%( 4/25)、 24.0%( 6/25)( P<0.05)。结论:急诊介入栓塞治疗内脏大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外科手术治疗好。

  • 标签: 急诊介入栓塞 内脏大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价值。方法对63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肺栓塞的患者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与CT各参数比较;并将肺动脉高压患者分为3组,进行组间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发现右房内血栓1例,主肺动脉干或左右肺动脉血栓3例,右心腔增大38例,肺动脉增宽33例,右室壁运动异常19例,肺动脉高压45例,肺动脉血流流速曲线异常19例。CT发现右房内血栓及肺动脉内血栓7例,右心系统形态改变及肺动脉高压例数均低于超声心动图。3组肺动脉高压患者随肺动脉收缩压(SPAP)升高,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与主肺动脉内径明显增大(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简便易行,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急性肺栓塞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目的:探讨MSCTA对急性肠系膜上动静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临床证实的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的急诊CT平扫、CTA及三维重建资料。结果:13例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mesentericarteryembolism,SMAE)7例、肠系膜上静脉栓塞(superiormesentericveinembolism,SMVE)6例。直接征象:7例SMAE中,平扫见血栓密度影2例,CTA均见充盈缺损;6例SMVE中,平扫见血栓密度影4例,CTA均见充盈缺损。间接征象:13例中肠梗阻5例,腹水6例。SMAE:血管壁钙化5例,薄纸样肠壁改变2例,肠壁水肿增厚强化减弱3例;SMVE:增强扫描管壁环形强化、管径扩张5例,缆绳征4例;受累肠管、肠系膜广泛水肿增厚,增强扫描可呈明显减弱或未强化特点,肝脏门脉期强化减弱不均匀2例;合并门静脉、脾静脉血栓2例。结论:CTA对肠系膜上动静脉栓塞的诊断敏感性较CT平扫高,对于CT平扫阴性的患者行CTA检查很有价值。

  • 标签: 肠系膜血管栓塞 急腹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液泵在儿科病人注甘露醇时的应用效果。[方法]将 36例注 20%甘露醇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 18例,观察组采用输液泵注甘露醇,对照组采用传统重力输入法注甘露醇,比较两组患儿输液剂量准确度、注时间精确度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输液剂量准确度、注时间精确度及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儿科病人应用输液泵注甘露醇,有助于保证输液剂量准确、注时间精确及提高家长满意度。

  • 标签: 输液泵 儿科 输注 甘露醇 剂量 时间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双源CT肺动脉成像(MSCTPA)对肺动脉栓塞(P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1临床拟诊为PE的患者行MSCTPA,观察肺动脉栓子的部位、数目、形态等直接征象,并分型;观察肺叶继发性改变。结果:发现栓子657支,其中段以上栓子481支,包括中心型栓子176支,附壁型259支,完全阻塞型46支。间接征象包括马赛克征、肺梗死、胸腔积液、肺动脉增粗等。结论:MSCTPA能够方便、快捷、清楚地显示肺动脉栓子,提高PE的临床诊治效果。

  • 标签: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 简介:目的:探讨双侧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膀胱癌合并血尿的疗效.方法:使用介入治疗技术,对21例膀胱癌并出血患者行双侧髂内动脉和相关供血支化疗栓塞治疗.结果:21例患者在栓塞术后24h均可见尿液颜色变浅,18例在48h后出血停止;3例出血减少,经止血、持续膀胱冲洗后,血尿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双侧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膀胱癌合并血尿能得到良好的疗效.

  • 标签: 膀胱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髂内动脉栓塞术在骨盆骨折伴大出血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8例骨盆骨折伴大出血患者在入院3~5h内行急诊髂内动脉栓塞术,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16例术后24h内血压逐步回升至正常水平,生命体征平稳,经后续治疗康复出院;2例分别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及合并重型颅脑损伤死亡。无明显严重栓塞并发症。结论:髂内动脉栓塞术是一种治疗骨盆骨折引起盆腔大出血安全、迅速、有效的急救方法。

  • 标签: 骨盆 骨折 出血 栓塞 治疗性
  • 简介: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近十余年来的一项新技术,特点是创伤小、疗效好且能保留正常器官结构和功能。在许多医院已成为治疗子宫肌瘤的常规方法。目前用于子宫动脉栓罐的栓塞剂种类较多。本文主要研究聚乙烯醇颗粒(PVA)与真丝线段这两种栓寒剂用于子宫动脉栓塞后的反应。我院近几年来使用上述两种栓塞剂对29例子宫肌瘤或腺肌瘤患者进行了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 标签: 子宫肌瘤 动脉栓塞术 栓摩剂
  • 简介: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肝亚段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3例经病理学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行经肝动脉灌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肝亚段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检测栓塞治疗前后肝功能、甲胎球蛋白(AFP)血液含量;应用Karnofsky评分标准评价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变化,以1~3年生存率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术后30d死亡率为1.89%.51例(96.23%)患者Karnofsky评分术后增加10分以上,生存质量提高.1~3年生存率分别为79.25%、66.04%、43.40%.肝功能改善,甲胎球蛋白(AFP)血液含量降低.结论:肝动脉灌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肝亚段动脉栓塞治疗提高了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期,生活质量改善.

  • 标签: 肝细胞癌 丹参 肝亚段动脉 栓塞 治疗
  • 简介:【摘要】化学是医药卫生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基础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人体基本组成成分的化学性质及结构特点、新陈代谢的规律以及各种代谢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本门课程,获得医药卫生院校专业人才所必需的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针对如何提高医药卫生院校高职生的化学课堂效率进行论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妇科手术患者,其发生静脉血栓并造成栓塞的危险因素。并验证应用其评分简表的有效性。方法作者工作单位的妇科,于 2019 年收入病房治疗的 148 例手术患者,将 1 至 6 月, 7 至 12 月,收治的具有手术指征,且接受手术 的 148 名患者进行纵向比较分组。将前六个月,接受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妇科手术患者视为对照组;将后六个月,接受常规治疗 与护理基础上接受评分简表评估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 74 例受评分简表评估观察组患者,在危险因素评估与综合康复效果上 都优于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结论:对于妇科手术患者而言,运用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接受评分简表评估的治疗方 有利于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安全隐患。

  • 标签: 妇科手术 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评分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医学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如今最主要的要求就是使现代临床检测技术达到准确、有效且快速地进行疾病检测,这样才能对诊断以及治疗急慢性疾病的需要充分满足。在现代医学治疗中为了实现临床医学检验的需要,我国在培养先进技术人才方面建立了临床医学检验学科,这样可培养出更多临床检验的医师。如今,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复合技术的应用不断发展,临床医学检测技术即将迎来巨大的挑战,但在这之中也有很大的机遇。本文就根据对临床医学检查项目中所需的要求进行分析,探讨了临床检验技术的现状与临床医学检查技术发展的方向。

  • 标签: 检验准确性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检验效率
  • 简介:随着医学影像设备的全面数字化,医用激光相机(laserimager)成为数字影像硬拷贝的必需设备,已基本取代了多幅相机,成为大多数医院的最佳选择[1].根据成像过程是否有湿法冲洗环节,医用激光相机分为湿激光相机和干激光相机(dryimager)[2].

  • 标签: 设备失效 维修
  • 简介:摘要:我国传统文化已经流传数千年,不仅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对国人的思维方式也有着重大影响,但随着西医的飞速发展,对中医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系统讨论了中医临床上出现的问题以及怎样切实地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方法,以中医思想结合现代思维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将中医西医充分融合,创造更好的医疗环境以及临床效果,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

  • 标签: 中医 临床医学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与植入静脉输液港(implantablevenousaccessport,IVAP)在肿瘤患者中应用价值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住院部收治的肿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彩超引导下PICC组与IVAP组,各30例。结果:彩超引导下PICC组置管操作时间为(17.18±1.23)min,明显短于IVAP组的(20.36±2.1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彩超引导下PICC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6.67%)明显高于IVAP组(73.33%),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IVAP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出院时,彩超引导下PICC组情绪功能与躯体功能EORTC评分明显高于入院时与IV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彩超引导下PICC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IV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与IVAP相比,彩超引导下PICC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更显著,且具有简便、安全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彩超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