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动脉灌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3例经病理学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行经动脉灌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检测栓塞治疗前后肝功能、甲胎球蛋白(AFP)血液含量;应用Karnofsky评分标准评价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变化,以1~3年生存率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术后30d死亡率为1.89%.51例(96.23%)患者Karnofsky评分术后增加10分以上,生存质量提高.1~3年生存率分别为79.25%、66.04%、43.40%.肝功能改善,甲胎球蛋白(AFP)血液含量降低.结论:动脉灌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动脉栓塞治疗提高了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期,生活质量改善.

  • 标签: 肝细胞癌 丹参 肝亚段动脉 栓塞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成像,在右肺上叶、动脉管径的评价。方法选择84例正常成年人为研究对象,行胸部CT增强扫描,采取以不同的方法,进行三维重组,并对动脉管径、右肺上叶肺进行分组,根据性别可分为两组,对其年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性别相同,不同年龄的动脉管径、右肺上叶肺具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建方法各有其优势,MPR重建图像,可将肺动脉更好的显示,其对动脉管径测量,准确率极高。结论采取多层螺旋CT成像,可以对动脉管径、右肺上叶管径进行较好的评价,从而为临床的诊断提供确切依据。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右肺段动脉 断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2013年来我院收治的40例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有20例患者。观察组采取动脉热灌注化疗药联合超液化碘油栓塞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超液化碘油动脉栓塞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的生存率、肿瘤灶数目、大小的变化等。结果观察组在术后生存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肿瘤变小、减少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动脉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转移癌疗效显著,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

  • 标签: 肝动脉 热灌注化疗 肝动脉栓塞 肝转移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食管鳞癌患者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回顾四川省肿瘤医院2015年至2017年接受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胸食管癌413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瘤体长度、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病理分期、神经脉管侵犯状态与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的关系。结果413例患者,清扫淋巴结10 649枚,848枚淋巴结出现转移。187例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转移率45.27%,淋巴结转移度7.96%。其中转移率较高的3个区域为第108组胸中段食管旁淋巴结(转移率15.21%),第101L、101R颈食管旁淋巴结(转移率14.02%),第1、2组贲门旁淋巴结(转移率12.93%)。而转移率较低的3个区域为第109L、109R组肺门旁淋巴结(转移率1.79%),第104L、104R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4.16%),第8组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4.51%)。动脉旁淋巴结清扫775枚,转移35枚,29例患者出现转移,转移率7.02%,淋巴结转移度4.51%。比较分析动脉转移状态与患者相关病理因素(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瘤体长度、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病理分期、神经脉管侵犯状态),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状态与瘤体位置、瘤体长度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同瘤体位置的淋巴结转移率,胸上段为2.89%、胸中段为5.35%、胸下段为12.50%。对于瘤体不同长度的淋巴结转移率,≤3 cm的转移率为5.20%,>3且≤5 cm的转移率为5.52%,>5 cm的转移率为14.28%;而与病理分期、分化程度、神经脉管侵犯状态、性别、年龄、浸润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4.51%)位于较低水平,与瘤体长度及瘤体部位有明确相关性(P<0.05),对于胸上段食管癌且瘤体≤5 cm的患者,不建议常规进行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 标签: 食管鳞癌 淋巴结清扫 肝总动脉旁淋巴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和单纯动脉灌注术治疗胃癌转移瘤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胃癌转移瘤患者共8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40例,单一组的患者给予单纯动脉灌注术治疗,联合组采取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比较两组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治疗前后患者生命质量评分、肿瘤直径、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结果:联合组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是82.50%、72.50%和42.50%高于单一组,其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是62.5 0%、50.00%和25.00%, P<0.05。联合组生命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单一组,肿瘤直径显著低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82.50%高于单一组60.00%,,P<0.05。结论: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胃癌转移瘤效果确切,优于单纯动脉灌注术治疗,可有效改善病情和生命质量,提高生存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单纯肝动脉灌注术 胃癌肝转移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依托CTA对患者动脉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治疗意义进行研究。方法以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210例患者动脉CT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类研究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各型变异发生率和变异分部情况。结果本组210例患者中正常型174例,变异型36例,与MICHELS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肝癌病例64例,其中正常型40例,变异型24例,与所有病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变异情况多样,通过CAT分析可清晰了解动脉解剖变异情况,对后期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肝动脉 变异 CAT 分析
  • 简介:摘要从当前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实际情况来看,道路桥梁工程过渡软基施工容易出现问题,给道路桥梁实际使用过程中带来很多安全问题。对此,应当探究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过渡软基施工问题,获得稳定的、坚固的、可靠的路基,为建成高质量的道路桥梁工程创造条件。

  • 标签: 道路桥梁 过渡段 软基施工
  • 简介:目的评价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胃癌转移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收集31例同时性胃癌伴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行TACE治疗。结果全组患者完全缓解(CR)4例,占12.9%;部分缓解(PR)17例,占54.8%;病变稳定(SD)6例,占19.4%;病变进展(PD)4例,占12.9%,总有效率(CR+PR)为67.7%。结论针对胃癌转移患者,TACE治疗是有效的。

  • 标签: 胃癌 肝转移 肝动脉化疗栓塞
  • 简介:总结9例脓肿患者经股动脉穿刺行动脉置管给药治疗的护理。因脓肿患者动脉置管给药治疗需要较长时间,为防止患者置管后因不习惯床上排尿而引发尿潴留,置管前1d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导管要插至动脉,插入长度约25~35cm,因此指导患者在插管时及插管至腹主动脉注入造影剂时屏住呼吸,以保证插管顺利进行及造影图像清晰;注射造影剂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有无胸闷等不良反应。置管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仔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导管有无脱出,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及肢体麻木情况;按时注入肝素钠生理盐水、每次注射抗生素前先抽回血,保持导管通畅防止其堵塞;妥善固定导管、指导患者避免过度活动,防止导管移位及脱出,严格无菌操作,定时换药防止导管感染。本组9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护理均顺利治愈出院。

  • 标签: 肝脓肿 介入治疗 动脉置管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经动脉导管灌注高温生理盐水热凝固的效果。方法实验猪12头,随机分为实验组(n=6)和对照组(n=6)。实验组选用球囊导管阻断动脉血流进行热灌注,对照组高热灌注时不阻断动脉血流。根据热灌注的温度每组再随机均等分为45℃、50℃、55℃(导管流出温度)3个组,每组各2头。热灌注14d,将实验猪全部处死,取出肝脏进行病检。结果热灌注后2wk,12头实验猪均存活,处死实验猪,取出肝脏,实验组共取得四个热凝固灶,50℃、55℃组各两个。病灶局限于目标,呈契形,尖端指向门,基底远高门,与邻近分界清楚,由内向外见三层结构,分别为凝固坏死区、炎性反应区和纤维化区。对照组和试验组45℃组肝脏未见典型热凝固坏死。结论经球囊导管阻断动脉血流,高温灌注高于50℃生理盐水,并维持10min,可使目标发生彻底凝固性坏死。

  • 标签: 热灌注 肝癌 热凝固坏死 病理学 经动脉导管灌注
  • 简介:动脉和胆囊管的变异都较为多见,我们在解剖一具甲醛固定的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动脉、胆囊动脉、胆囊管有变异(附图1),查阅资料未见与此例变异相同的报道[1-9].为积累解剖资料和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特报告如下.

  • 标签: 肝动脉变异 胆囊动脉变异 胆囊管变异 解剖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死亡后器官捐献供者合并腹腔内广泛夹层动脉瘤,其供临床使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在临床工作中,经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分配来的1例供,术中发现腹腔内血管广泛的夹层动脉瘤,累及腹腔干至动脉左右分叉以上,动脉重建极其困难,最后采用供者近脾门处脾动脉作为间置血管搭桥,重建成功。结果术后早期监测肝脏血流均满意,无外科并发症,顺利出院。随访至目前,术后13月余,血流满意。结论结合文献复习,有腹腔内夹层动脉瘤使用成功的案例,其夹层未累及远端固有动脉,重建难度不大,但面对夹层动脉瘤累及范围较广泛的情况时,应慎重使用。

  • 标签: 肝移植 供者 夹层动脉瘤 并发症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因无明显诱因突发腹上区持续性胀痛10h,并放射至后腰背部,伴发热,不能平卧,全身乏力,盗汗及四肢厥冷于2012年8月13日急诊入院。患者既往相关病史:(1)5个月前因发热诊断为“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行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好转,腹部超声检查未发现腹腔占位性病变。

  • 标签: 假性动脉瘤 肝动脉 计算机体层成像 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血管瘤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血管瘤患者162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甲组患者80例,采用常规性手术治疗;乙组患者82例,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进行临床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乙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甲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的发生。结论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进行治疗血管瘤临床效果好、术后恢复时间短,无术中不良反应,适宜临床应用治疗血管瘤。

  • 标签: 导管 肝动脉栓塞 肝血管瘤 临床效果 术后
  • 简介:目的探讨动脉内栓塞并持续时辰灌注治疗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转移瘤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二组,A组采用动脉内栓塞加腹腔干或脾动脉持续时辰灌注5-FU,5-Fu使用时间为连续5天,灌注时间为10PM-10AM,B组单纯行动脉内栓塞化疗术。两组治疗间隔时间均为30-40天。结果A,B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1.1%和45.0%,A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27.6%,B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35.0和10.0%,两组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别。结论动脉内栓塞并持续时辰灌注治疗转移瘤可提高生存率而不影响生存质量。

  • 标签: 肝动脉 肝转移瘤 栓塞 灌注治疗 时辰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静脉限流联合动脉结扎对Sprague Dawley(SD)大鼠再生与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SD雄性大鼠24只,250~280 g,7~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门静脉结扎(PVL)组、轻度限流组和中度限流组,每组各8只。PVL组结扎大鼠门静脉右叶支、尾叶支及左侧支,仅保留门静脉右侧支。轻度限流组和中度限流组操作同PVL,但门静脉左侧支轻度、中度限流,同时结扎动脉左侧支。术后72 h留取左中叶行HE染色并计算总坏死分数、右中叶行Ki-67免疫组化染色并计数阳性细胞数,计算右中叶再生率,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结果右中叶再生率PVL组为(109.1±10.9)%,中度限流组(105.0±12.3)%,均明显高于轻度限流组(67.1±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右中叶Ki-67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再生率结果一致。左中叶总坏死分数中度限流组4.50(3.25,6.00)分、PVL组2.00(1.25,3.00)分、轻度限流组0(0,0.75)分,三组总坏死分数呈降低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限流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48.4±11.4)U/L,明显低于PVL组(67.2±12.2)U/L和中度限流组(74.3±14.2)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以及总胆红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适当的门静脉限流联合动脉结扎能够有效诱导SD大鼠预留侧组织再生,同时控制阻塞侧组织损伤。

  • 标签: 门静脉 肝动脉结扎 肝再生 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