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慢病患者给予以家庭为中心干预后获得的照护质量提升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时间范围处于2020年3月~2022年6月阶段的52例老年慢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为依据实施分组,对比各护理小组护理结果。结果:研究组老年慢病患者照护质量评分同参照组展开比较,结果显著提升(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干预方式的有效应用,可将老年慢病患者照护质量显著提升

  • 标签: 老年慢病 以家庭为中心 照护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在护士综合实践能力提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在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30名护士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未通过标准化病人提升综合实践能力,而观察组则通过标准化病人提升综合实践能力。观察两组护士综合能力。结果:观察组护士综合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四个维度进行评测)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习质量平均分,(P<0.05)。结论:通过标准化病人干预,护士在护理实践教学中从而取得显著的成果,这种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标准化病人 护士 综合实践能力提升 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改革的运用效果.方法在2001级护理本科"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采取建立完善实验室设施与管理、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考核评价等措施.结果89.7%的学生认为护理实践教学改革可提高其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72.4%的学生认为实践操作练习不增加学习负担.操作技能考核90分以上的11人,占37.9%;80~90分的18人,占62.1%.结论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实践教学 改革
  • 简介:目的探讨加强不同层次护士的知识、技能培训方法,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方法将全院护理人员根据工作年限、年龄、职称等分为6个版块进行培训,实施版块培训后2年,对护士获得执业证书、晋升职称、护士职业行为考核、技术操作考核、患者满意度、护理新业务开展及论文、著作等方面与版块培训前进行比较。结果护士执业证书考试和中级职称晋升考试通过率明显提高;护士职业行为合格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明显提高;护理新业务及学术论文、专利、著作明显提高。结论版块培训有利于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历程.有效地提高了整个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 标签: 护士 在职培训 人员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CIPP模型建立护理实践评价体系,在提高耳鼻喉护理实践技能操作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单位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的48名医护人员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在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阶段实施该体系前24名医护人员为对照组,在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阶段实施该体系后24名医护人员为参考组。对比两组人员学习理论知识、掌握技能水平、培训满意程度以及评判性的思维得分等。结果:参考组医护人员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的操作能力的得分有效好于对照组医护人员,在开展培训的满意率方面得分显著大于对照组,对比评判性思维方面得分好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提高医护人员耳鼻喉方面护理的技能操作能力得到改善提高,对培训的满意率明显上升、评判性思维方面作用明显,

  • 标签: CIPP模型 护理实践评价体系 耳鼻喉护理 实践技能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文教学模型的实践体系在危急重症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的17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应用数字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教学)与实验组(人文教学模型的实践体系),每组各85例。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综合考核成绩与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危急重症实践教学中应用人文教学模型的实践体系,可丰富常规教学手段,提升护理实习生的综合素质。

  • 标签: 人文教学模型 实践体系 危急重症 实践教学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增强《护理学基础》临床实践教学的模式。方法在《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时同步进行课间、集中等临床见习形式。结果适当增加临床见习学时,有利于护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形成正向的职业价值观,并能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结论增强《护理学基础》临床实践是可行且必要的。

  • 标签: 护理教学 临床见习模式
  • 简介:通过组织全院性教学查房,鼓励病区进行创造性实践,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查房方法,充分发挥了管理者对护理临床教学的引导和推动作用。通过教学查房,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了学生们的临床护理能力和服务意识。同时,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也得到了综合的锻炼和全面提高。护理部组织的全院性教学查房活动,提高了临床带教质量。

  • 标签: 护理 医院 教学 教学查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路径在呼吸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统计学分析法用于该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的23名呼吸科护理学生为观察组,将临床路径应用于护理实践教学,另选取同时期的23名传统护理教学的学生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实践能力及理论知识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理论知识及临床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呼吸科护理临床教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护理水平。因此,呼吸科护理教学可以结合临床路径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进一步培养专业的护理人才。

  • 标签: 临床路径 呼吸科护理 临床教学 护理实践能力
  • 简介:【摘要】助产士的专业技能水平关系到产妇的分娩安全、母婴的恢复与成长、以及医院的妇产服务质量。因此,重视产房助产士专业技能提升是保持医院妇产科竞争力的核心。本文梳理了助产士工作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本院的实际管理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意见,如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助产士技能培训计划以及常态化的监督和考核等,以供参考。

  • 标签: 助产士 专业技能 提升
  • 简介:临床实习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既巩固护生的理论知识,又使护生获得基本技能训练。传统的临床实习教学多注重对护生的临床指导,忽视对护理管理、护理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培养,造就出来的“空腹形”人才与社会经济和医学科学、护理专业发展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近几年,我国护理教育在临床护理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和改革。2004年5月-2005年7月我院对在我院实习的2004届护理本科生的实习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即在传统临床教学方法基础上侧重了教学、管理、科研能力的培养,旨在使护理本科毕业生成为会临床、会教学、会管理、会科研的高素质护理人才。经实践认为多元化、规范化培训,能提高护理本科毕业生教学、管理、科研能力,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临床实习教学 护理本科生 教学改革 临床教学方法 临床护理教学 本科毕业生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 PBL教学模式在临床实习护士中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 2019年 1月到 2020年 1月期间,随机选取 40名到本院实习的护士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比组采用常规教学法( n=20),观察组引入 PBL教学模式( n=20),对比两组实习护士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以及实习护士对不同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均要高于对比组,且对 PBL教学模式的评价高于常规教学法( p<0.05)。结论: PBL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其培训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士的护理能力和护理技能。

  • 标签: PBL教学模式 临床实习 护理学
  • 简介:新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是护理继续教育的前提,是护士从事护理职业第一阶段的培训,培训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所接受的继续护理学教育[1].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高涨,尤其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全面开展,大批新护士被充实到临床一线.为了保障医疗安全,帮助新护士加快角色转换,我院护理部一直重视新聘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在其步入临床工作之前均进行岗前培训.经过多年的实践,不断对传统培训方式方法进行总结,探索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新型培训模式.

  • 标签: 岗前培训 新护士 岗位胜任力 目标教学 体验式教学
  • 简介:摘要:基础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为社会培养护理人才的教学过程中,专业技能与思想素养同样重要。因此将课程思政纳入专业教学,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职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结合基础护理学的教学实践,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广大专业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

  • 标签: 基础护理学 课程思政 建设实践
  • 简介:摘要:“基础护理学”实验课是护理学的重要内容,以训练学生的护理常规技能为主。本文通过论述“基础护理学”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教师要将自主互助,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融入到实验课中,通过角色扮演以及PLB教学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中,让他们深入的掌握各项护理技能。

  • 标签: 基础护理学 自主互助 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