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让护士更多地了解新药知识,使护士能够及时准确地对患者进行宣教,确保用药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随时收集各种新药说明书,用电子扫描仪扫描制成规格相同的篇章,然后按顺序插入活页夹中,编排目录,放在治疗室中以便于学习与查找。自制新药说明书册在门诊治疗室应用1年多来,护士通过新药说明书册的学习,增加了新药基本知识,并养成了在使用任何新药时,首先详细阅读新药说明书的习惯。利用新药说明书册方便快捷地查询到新药的使用说明,避免了用药纠纷,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药物 知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新药Ι期临床试验阶段选用心理护理的价值。方法:选62例受试者展开研究,深入研讨后将其合理均分成两组,试验阶段选用常规护理的31例实验对象被称作对照组,试验阶段选用心理护理的另31例实验对象被称作观察组,随即比对二组实验对象不良反应发生次数。结果:经详细统计分析后知晓观察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为健康受试者选用心理护理应对新药Ⅰ期实验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新药 不良反应 Ⅰ期临床试验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研究的发展,需要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并建立相应的护理职责,同时在新的医疗改革中,也希望通过提高护士的素质,更好地为临床试验提供优质服务。研究护士是在临床试验过程中承担护理工作的人员,由于新药临床试验在国内开展时间较短,对研究护士的要求还不够明确。因此,为保证临床试验顺利进行,必须制定研究护士的工作职责,使其能发挥应有作用。本文根据国内外对护士职业要求的情况和我国实际情况,新制定的护士职业标准,并结合多年来在新药临床试验中的护理实践经验和体会,总结了研究护士在新药临床试验中的职责和要求。

  • 标签: 临床试验 新药 职责 研究护士
  • 简介:目的通过使用输液用药安全提示软件,减少输液用药安全问题,提高护理安全质量。方法对易出现输液用药安全问题的特殊药物用简单扼要安全提示语进行标记,当在录入这些药物的医嘱时或打印这些药物的电子输液标签前,计算机将对这些特殊药物作出安全提示,医护人员必须看过安全提示并确认后,才能进入下一步操作程序。比较对应用输液用药安全提示软件前后发生的输液用药安全问题发生情况。结果使用输液用药安全提示软件后输液用药安全问题发生率由11.4%降至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输液用药安全提示软件的临床应用能有效的减少或杜绝输液用药安全问题。它的提示信息具有即时性和可更新性。

  • 标签: 静脉输液 用药安全提示软件 护理质量
  • 简介:[本刊讯]本刊讯,上海市护理学会科技开发工作委员会于2010年8月29日在苏州科技城会议中心组织召开了“护理用品研发转化交流会”。会议就上海市护理学会与苏州市惠尔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联合进行的多功能自动医疗床临床测试和性能改进等事宜进行了探讨。有关专家报告了多功能自动医疗床的评价体系及应用结论,对自动医疗床LHA-147型样机的基本性能、操控性能、附件性能和整体使用4个方面进行了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并就该项目第2阶段临床多中心应用测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上海市护理学会理事长、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的护理部主任和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

  • 标签: 护理用品 苏州市 交流会 转化 上海市护理学会 医疗器械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PICC置管托手架并验证其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11月在我科拟行PICC置管的患者4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予常规置管,观察组予PICC托手架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护士操作时长和护士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主诉舒适比率(80%)高于对照组(1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操作时长合格率(80%)高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满意度评分(9.25±0.14)高于对照组(5.15±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CC置管中,应用PICC托手架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置管时间,提高护士满意度。

  • 标签: PICC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 托手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互联网背景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居家护理模式的构建,并进行实证研究。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行PICC置管的40例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实施院内常规护理的同时,建立基于互联网的PICC导管居家护理模式进行联合干预;干预3个月后,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干预期间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患者返院维护费用及护理支出费用;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自我管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0%vs22.50%,P<0.05);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87.50%vs65.00%,P<0.05)。结论互联网背景下PICC导管维护居家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实证研究有助于改善肿瘤患者PICC置管安全性,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导管维护相关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且实施该护理模式不会增加护理支出费用。

  • 标签: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互联网 居家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