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脑卒中病人进行电动站立床训练时可发生血压下降、脉搏增快、面色苍白、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康复训练的进程及效果。本文对电动站立床训练引起的各种危险因素与首次站立角度、站立持续时间、卧床时间、伴发疾病、药物影响、心理因素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预见性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电动站立床 康复训练 危险因素 卒中病人 预防
  • 简介:目的观察无缝隙姿势控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影响。方法将23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125例、观察组11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无缝隙姿势控制。比较两组患者肩痛发生率、肩痛程度和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肩痛发生率为14.2%、肩痛程度(5.94±0.93)分,均低于对照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进行患者依从性与肩痛程度相关性分析,r=-0.748,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无缝隙姿势控制能提升患者依从性,降低肩痛发生率及肩痛程度,促进康复。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肩痛 无缝隙姿势控制 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讨姿势管理结合认知训练对发育迟滞患儿的大运动和适应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进行康复治疗的124例发育迟滞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评定工具为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和格塞尔(Gesell)发育量表测试适应性发育商和大运动发育商。对照组予以早期认知干预,改善适应性和大运动功能;观察组予以姿势管理结合认知训练改善适应性和大运动功能。干预3个月后复查前3个项目观察效果。结果2种干预方法均能增进发育迟滞患儿适应性和大运动功能,但观察组效果更明显,尤其大运动提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对照组大运动和适应性增加值平均分别为(1.93±8.36)分和(9.24±11.82)分,而观察组分别为(21.04±13.20)分和(13.72±14.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大运动与适应性发育商呈正相关性。结论姿势管理结合认知训练更能改善发育迟滞患儿的大运动和适应性功能,尤其是大运动更显著。

  • 标签: 姿势管理 认知训练 发育迟滞 运动功能 适应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联合站立床训练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66例脑卒中足下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均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站立床训练干预。采用同一关节角度计测量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测量踝关节背屈主动活动度(AROM)、被动活动度(PROM),采用简式Fugl-Meyer(FMA)量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对两组干预前后的踝关节运动、跟腱反射及步行能力进行评分,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1.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康复护理 站立床训练 脑卒中 足下垂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脊柱健康的各类预防策略,包括姿势改善、锻炼、健康生活方式和教育,并分析这些策略对脊柱健康的综合影响。方法:我们对多种预防策略进行了综合评估和比较,包括实验研究、文献回顾和案例研究。我们选取了不同年龄、性别和职业的个体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大量的相关数据,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姿势改善、规律的锻炼、均衡的饮食和科学的生活习惯等都能显著提高脊柱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也能有效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促使他们采取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结论:维护脊柱健康需采取多方位的预防策略。通过综合应用姿势改善、锻炼、健康生活方式和教育等手段,可以显著提高人们的脊柱健康水平,并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 标签: 脊柱健康 预防策略 姿势改善 健康生活方式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半躺式哺乳姿势应用于产妇对母乳喂养、乳头损伤和满意度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分娩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产妇,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母乳喂养姿势,研究组产妇实施半躺式哺乳姿势。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乳头损伤情况及产妇对哺乳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乳汁分泌充足率与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半躺式 哺乳姿势 护理效果 母乳喂养 乳头损伤 产妇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