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病人多采取手术治疗。颈椎前路手术具有简便、安全、暴露好、出血少,既可解除脊髓前方的致压物、又可行椎间植骨稳定颈椎的特点,所以在临床多被采用。但由于颈前部解剖较为复杂和险要,四周与重要器官相邻,基底部为脊髓神经根、椎动脉等重要组织,所以不仅要求医生手术认真,而且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亦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颈椎病 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方法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时间段接收的颈椎前路手术治疗98例脊髓型颈椎患者为研究目标,按照就诊先后顺序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给予两组患者全部采取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同时参照组展开常规护理,实验组展开围术期护理,分析文章中2组护理数据。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天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而实验组患者术后一天及出院当天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意义P

  • 标签: 颈椎前路手术 脊髓型颈椎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50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P

  • 标签: 综合护理 颈椎前路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咽喉部不适症状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进行了综述,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应对策略,以期为颈椎患者术后咽喉部不适症护理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 标签: 颈椎 手术 咽喉部刺激症 预防 护理 综述
  • 简介:颈椎前路减压具有减压直接彻底,手术创伤相对小的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颈椎疾病的治疗。在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应用颈椎前路钛板系统内固定能够起到可靠的临时稳定作用,防止植骨块松动和脱落,帮助植骨块融合,最终达到手术节段的椎体长久稳定的目的。目前颈椎前路手术应用的钛板为第二代带锁紧机制的产品。

  • 标签: 颈椎前路 椎间盘摘除术 植骨 内固定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的围术期观察护理干预策略。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接受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60例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颈椎前路手术时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及脊髓损伤分级,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Frankel脊髓分级更优(P<0.05)。本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结论在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患者进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时实施围术期观察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生活质量,减轻脊髓损伤程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颈椎前路手术 围术期护理干预
  • 简介:2003年10月-2006年10月对46例颈椎前路手术病人围术期采用舒适护理,得出对颈椎前路手术病人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能有效地协助病人减轻痛苦,使病人最大可能地获得舒适,对减少并发症、促进机体的康复有重要作用,提高了病人的生命质量。

  • 标签: 颈椎前路手术 围术期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术后早期高坡卧位雾化吸入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因颈椎病接受前路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50例,即:0°仰卧位组、30°仰卧位组和60°仰卧位组。为所有患者实施氧气雾化吸入治疗,观察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雾化吸入前后末梢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咳痰量。结果:三组术后VAS疼痛评分、雾化吸入后末梢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及雾化吸入后2h咳痰量对比有差异(P<0.05),60°仰卧位组好于其他两组,而30°仰卧位组好于0°仰卧位组。三组雾化吸入前末梢血氧饱和度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术后早期高坡卧位雾化吸入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有一定促进意义。

  • 标签: 术后早期 高坡卧位 雾化吸入 颈椎前路手术 临床应用
  • 作者: 袁洋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5期
  • 机构: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620010
  • 简介:目的:分析在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将集束化护理措施进行运用对于预防患者吞咽困难的作用。方法:结合对比护理的 方式开展探究,纳入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进行颈椎前路手术患者76例为对象,计算机随机排序分组为对照组(38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8例,进行集束化护理措施)。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吞咽困难障碍发生率以及吞咽功能评分,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对比患者术期生活质量,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进行术期护理时将集束化护理措施进行运用,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吞咽障碍发生率,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有助于患者恢复。

  • 标签: 集束化护理措施;颈椎前路手术;吞咽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脊髓型颈椎前路手术术后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择选选取脊髓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 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共计脊髓型颈椎病180例患者,研究年限在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全部患者被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全部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后发现,研究组邻近节段的前屈后伸、左侧屈曲和右侧屈曲测定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颈椎邻近节段退变程度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脊髓型颈椎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对脊髓型颈椎前路植骨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的价值。方法:本研究所选案例均于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本院接受脊髓型颈椎前路植骨术治疗的患者,总人数80人。本研究按照数表分析法将80名样本数据,平均分配成对比组和研究组,每组40人。对比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护理总有效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性,总有效率较高的一组为研究组,P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植骨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在脊髓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后咽喉部刺激症状的改善效能。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20年01月至2021年03月笔者所在医院脊髓型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80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抽签,组名为实验组与参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40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早期的咽喉疼痛感受及术后进食困难持续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早期疼痛感受以及进食困难的持续时间均显著小于参照组理想,差异较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椎前路手术特点,评价术前气管推移训练、氧气雾化吸入联合干预对减轻患者术后咽部不适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脊柱外科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总计60例。依据随机法分组,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对照组采取术前气管推移训练,观察组辅助氧气雾化吸入,患者知情同意。比较2组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咽部不适症状体征总积分与患者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临床效果对比,观察组临床效果(96.67%)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气管推移训练 氧气雾化吸入 颈椎前路手术 咽部不适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手术中采取护理干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颈椎骨折脱位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复位减压植骨手术,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手术中采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恢复脊髓功能的同时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颈椎骨折 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手术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分别应用于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的效果差异。方法:本次研究从近一年(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下颈椎骨折脱位72例为观察对象,全体患者接受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治疗,并参考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接受的护理方法分别为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比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按照对照组-观察组先后顺序,并发症指标分别为19.44%、2.78%,对比差异明显,且P<0.05。按照对照组-观察组先后顺序,满意度指标分别为75.00%、94.44%,两组对比结果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应用在接受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明显的优势。

  • 标签: 下颈椎骨折脱位 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椎间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2月-2021年7月进行脊髓型椎间病疗效的患者100例,将患者分为ACDF组52例和ADR组48例,ADR组采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进行治疗和ACDF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实验结果。结果:将ACDF组和ADR组患者术前术后邻近节段运动变化测定值、患者颈椎相邻节段退变程度进行对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采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进行治疗和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进行治疗均有效果,但ADR在维持患者颈椎活动与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方面有更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脊髓型椎间病疗效
  • 简介:颈椎后路手术是近年来脊柱领域开展的一项难度较大的手术。因其位置临近较高级神经中枢,血管、神经分布丰富,术区狭窄,故手术危险性大,容易出现脑脊液漏、神经根和椎动脉损伤。术中良好的手术体位可保持脊柱功能位置,以确保患者手术中的安全,同时能为术者提供最佳的术野显露,为手术成功创造良好的条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颈椎后路手术 体位安置 护理 手术危险性 椎动脉损伤 神经中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术患者共5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2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围术期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患者颈椎疼痛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JOA颈椎功能评分、术后颈椎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患者颈椎疼痛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JOA颈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颈椎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措施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术中应用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颈椎功能和睡眠质量,缩短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术病人 围术期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