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闭合复位交叉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Ⅱ型及Ⅲ型肱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36例GartlandⅡ、Ⅲ型肱骨骨折儿童临床资料,均进行急诊手术,采用闭合复位交叉经皮穿针固定,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6例患者术后3-6周均全部痊愈,其中28例恢复优,占77.8%,恢复良好6例,占16.7%,可1例,占2.8%,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术后1例患者发生轻度肘内翻畸形,无针道感染、医源性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第4周与第8周肘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闭合复位交叉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Ⅱ型及Ⅲ型肱骨骨折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低,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临床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诊闭合复位 交叉经皮穿针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 简介:目的:总结创伤膈疝早期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94~2007年我院收治的16例创伤膈疝病例的临床资料。24h内确诊15例,术前确诊8例。经胸切口3例,经腹切口8例,经胸和经腹切口3例,胸腔镜膈肌修补1例。结果:15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创伤膈疝早期易误诊,胸部X线、B超和胸部CT是确诊的依据,早期诊断和手术,正确处理合并伤,是提高创伤膈疝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膈肌破裂 创伤性膈疝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在抢救创伤血胸患者时胸腔血自体回输的方法及其安全和可操作。方法:对2005年3月~2007年11月收治的54例创伤血胸患者利用胸腔闭式引流,一次采血袋、输血器将血液回输。结果:52例经过使用上述方法后失血性休克得到纠正,生命体征平稳,获得了进一步治疗的时机。2例严重多发伤虽经积极抢救仍无法挽回生命。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自体输血引起的并发症。结论:对中等量以上、无明显污染的胸腔血自体回输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方法。

  • 标签: 自体输血 急诊抢救 创伤性血胸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低压液体复苏对创伤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7月~2006年10月我院急诊科160例创伤休克患者早期采用低压和正压液体复苏的救治效果,以及两种方法对Hb、PT、PLT、Het的影响。结果:160例创伤休克患者中,早期低压复苏组死亡率20.73%,正压复苏组死亡率37.18%,其中以1~2h内两组间死亡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的实验室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早期低压液体复苏可降低创伤休克患者的死亡率,其中休克后1~2h内控制输液量是救治的关键。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低压复苏 正压复苏
  • 简介:腹部闭合损伤是外科常见创伤急症。我院1990年元月至2000年元月收治腹部闭合损伤120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82例,女38例;年龄3岁~79岁,伤后就诊时间30min~72h。车祸伤86例,坠落伤12例,打击伤13例,其它9例。

  • 标签: 腹部闭合性损伤 正确诊断 就诊时间 腹膜刺激征 脏器损伤 车祸伤
  • 简介:目的:探讨创伤休克病人碱缺失(BD)水平及其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63例创伤休克患者人院后BD值的变化,比较存活者和死亡者BD值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创伤休克患者在入院后经液体复苏等治疗后BD值逐渐升高,存活组复苏后6~12hBD显著提高(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BD可作为创伤休克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亦可作为指导创伤休克液体复苏治疗的监测指标之一.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休克病人 碱缺失 液体复苏治疗 预后判断 患者预后
  • 简介:本文收集我院近5年来腹部闭合损伤115例病例资料,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5例中男92例,女23例;男女之比为4:1,年龄15~68岁,20~46岁72例,占62.6%,其中跌伤46例,暴力伤45例,车祸伤13例,船撞伤6例,压伤4例,牛角顶伤1例。致单一脏器损伤102例,两个以上脏器损伤

  • 标签: 腹部闭合性损伤 脾破裂 脏器损伤 结肠穿孔 子宫破裂 肝破裂
  • 简介:腹部闭合损伤是我科经常遇到的疾病,病人的预后与诊断、治疗的及时和有效有关,作者回顾分析了1993~1999年收治的明确诊断的60例腹部闭合损伤者(单纯损伤不包括在内),对诊疗过程中易忽略的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例诊疗 损伤例 腹部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自锁髓内钉内固定加桡神经探查修复术在损伤病人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1例工伤所致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骨折愈合,桡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自锁髓钉内固定加桡神经探查修复术治疗工伤致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疗效好。

  • 标签: 桡神经损伤 肱骨干骨折 自锁髓内钉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带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外科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70例肱骨骨干骨折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带锁髓内钉固定的做为研究组,使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的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1年的肩关节功能、肘关节功能。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术后1年,两组肩、肘关节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骨折各有优缺点,均安全有效,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锁定加压钢板 肱骨骨干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非扩髓型髓内钉在胫骨开放性骨折急诊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36例开放胫骨骨折,男24例,女12例。年龄22~55岁,平均28.5岁。Gustilo分类Ⅰ度11例,Ⅱ度23例,Ⅲa度1例,Ⅲb度1例。均采用非扩髓型髓内钉固定骨折,一期闭合伤口。结果:随访6个月~36个月,平均16.8个月。6例发生软组织感染。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开放胫骨骨折使用髓内钉内固定有利于防止感染及创面外理,有利于术后关节功能锻炼及后期恢复。

  • 标签: 胫骨骨折 髓内钉 急诊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后路改良楔形截骨治疗创伤后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20例创伤后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患者,通过经后路改良楔形截骨治疗,观察患者的VAS评分和ODI评分。结果2例患者手术的过程出现硬膜撕裂的情况,没有神经血管方面的损伤。VAS评分、ODI评分结果和手术前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且全部患者截骨面均显示骨愈合。结论创伤后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通过后路改良楔形截骨治疗,截骨面融合率较高,同时可降低并发症情况,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后路改良楔形截骨 创伤后胸腰椎骨折 后凸畸形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提高创伤抢救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因创伤死亡的18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交通伤、高处坠落伤及刀刺伤是主要的致伤因素,以头部为主要受伤部位的创伤大多数为多发伤,重型颅脑损伤及休克为主要的死亡原因.结论:提高公民的安全意识是减少创伤事故的关键;加强院内及院外急救,提高抢救技术水平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创伤 死亡 抢救
  • 简介:目的:观察小腿皮肤扩张后转皮瓣治疗、足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9例患者,皮肤缺损最大22×10cm,最小16×8cm.手术方法:小腿前内侧设计安装皮肤扩张器,扩张3~5周后,局部皮瓣转移或交腿皮瓣转移,修复足、皮肤缺损、骨外露.结果:9例皮肤扩张转移皮瓣均全部成活,经6个月随访,功能良好.结论:小腿皮肤扩张后转移皮瓣,为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缺损骨外露提供了一个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新方法.

  • 标签: 组织扩张术 外科皮瓣 皮肤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临床救治的有效。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病例回顾分析,对所有严重创伤患者的进行急诊手术,控制患者的出血量与污染,并给予创伤患者液体复苏,纠正患者休克等情况,在患者的生命体征得到稳定后方可给予手术治疗。结果80例患者中,73例患者治愈出院,救治总成功率为90.56%,有7例死亡,其中死于失血性休克2例,死于脑疝1例,死于感染3例,死于多器官衰竭1例,总死亡率为9.44%。结论针对严重创伤患者应严格按照损伤控制策略选择合适的救治方法,在复苏的同时及时给予出血与污染的控制,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死亡率。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手术治疗开放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3月至2006年6月23例27足开放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按Kerr跟骨骨折评分系统评估术后功能,优8例,良13例,差6例,优良率为78%。结论:积极处理软组织损伤,精确复位,合适内固定,是手术治疗开放跟骨关节内骨折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 标签: 跟骨骨折 内固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手术(输尿管镜或经皮肾镜)治疗尿路结石所致急性梗阻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尿路结石所致急性梗阻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30例患者尿路结石致急性梗阻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微创手术。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切开取石术(传统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3月后测量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尿酸以及24h尿量与治疗前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均成功解除尿路梗阻,实验组30例患者,结石取净率94.4%;对照组30例患者中,结石取净率为91.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月后,实验组肾功能恢复正常27例,3例仍有氮质血症,但肾功能明显改善。对照组肾功能恢复正常者23例,7例扔有氮质血症。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尿路结石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好等优点,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急性阻塞性肾功能衰竭 微创取石
  • 简介:目的:研究和评价骨髓腔输液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急救时无法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而又急需输液治疗的创伤危重成人患者36例,对其进行骨髓腔输液,通过通道建立时间、测量血压、判断周围静脉充盈度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36例患者均在快速输液后血压回升,外周静脉充盈度良好。结论:骨髓腔输液对危重创伤患者可迅速建立输液通道,达到快速补液、用药的目的,在创伤急救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骨髓腔输液 危重创伤 现场急救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创伤院前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和高危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0-2005年创伤院前死亡患者28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创伤院前主要致死原因是交通伤(73.3%),其次是坠落伤(12.6%);现场或送医院已经死亡214例(75.1%),途中死亡13例(4.6%),急诊科死亡58例(20.4%);91.2%的患者是多发伤:急救反应时间为15.3min。结论:尽快健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努力提高急救人员对严重创伤的救治水平,普及全民的急救意识,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创伤院前死亡率。

  • 标签: 交通伤 坠落伤 院前死亡 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