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1993年10月~1999年10月救治淹溺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ARDS)30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临床分析 例临床 合并呼吸
  • 简介: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IMS)是发生于胆碱能危象高峰之后和诱发神经毒性之前综合,多发生于急性中毒后2~5天.临床以肌无力为最突出表现.涉及部位以屈肌、肢体近端肌、颅脑神经Ⅲ~Ⅶ和Ⅹ所支配肌肉,严重者累及呼吸肌.现将我科自1997年7月~2002年4月间收治急性有机磷中毒126例,而诊断为IMS者10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中毒中间 中间综合征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近年来抗高血压药物及其药物联用研究进展。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总结。结果抗高血压药物联合用药疗效显著,给不同类型患者带来不同益处。结论科学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可以扩大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缓解高血压病理性改变,具有很高实用价值。

  • 标签: 抗高血压药物 联合用药 疗效
  • 简介:血必净注射液是我国著名急救医学专家王今达教授根据"菌(细菌)毒(内毒素)炎(炎症介质)并治"理论,经过30多年科学实践研制成功国家级二类新药[1].血必净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制剂,随着对其研究,发现它具有抗菌、抗毒素、抗炎性介质作用,为治疗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MODS)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就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MODS情况综述如下.

  • 标签: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血必净注射液 脓毒症 治疗 纯中药制剂 抗炎性介质
  • 简介:目的:探讨胆心综合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胆心综合病例临床资料。结果:胆心综合病人对扩冠、抗心律失常治疗疗效不明显,手术治疗后,其心脏情况和心电图异常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胆心综合有效方法。

  • 标签: 胆心综合征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肾病综合经霉酚酸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9月收治8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患者,按照住院尾号奇偶数,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霉酚酸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92.68%,明显优于对照组总缓解率43.9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白蛋白、尿蛋白含量进行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经霉酚酸酯治疗,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并且可对患者肾功能实行充分保护,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霉酚酸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补肾健脾利湿汤+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10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成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以糖皮质激素为主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补肾健脾利湿汤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0.5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58%。经治疗后复查,治疗组患者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但是数据间经过统计对比,Alb以及尿蛋白之间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 标签: 补肾健脾利湿汤 糖皮质激素 中西医结合治疗 肾病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马凡氏综合临床特点.方法:对10例马凡氏综合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马凡氏综合主要累及骨骼、眼、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结论:结合家族史、临床表现及有关辅助检查可对马凡氏综合作出诊断.

  • 标签: 马凡氏综合征 临床资料 结缔组织 染色体 神经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院前急救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方法:将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期间121例院前急救中诊断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ACS)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进行评定,比较两组评定结果.结果:心理干预组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以及焦虑、抑郁、恐怖、偏执等负性情绪方面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院前急救中ACS患者面临心理应激状态,进行适当护理、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稳定患者情绪,减轻负性情绪对躯体状态影响.

  • 标签: 心理干预 院前急救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 患者 心理状态 负性情绪
  • 简介: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患者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18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资料、原发病、治疗及转归。结果:18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94.4%)、肝脾淋巴结肿大(77.8%)、外周血细胞减少(〉61.1%)、肝功能异常(88.9%);经针对原发病及采用化疗和免疫疗法治疗后3例治愈,6例好转,4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结论:小儿噬血细胞综合临床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预后十分关键。

  • 标签: 噬血细胞综合征 临床特点 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尝试建立中间型综合logistic回归模型,以便较为客观地预测中间型综合(IMS)早期发生.方法:连续观察2000年4月~2009年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三院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36例,按成组设计分为IMS组27例与非IMS组109例.观察指标为入院24h内农药种类,服用剂量,复能剂量,洗胃次数,血糖,血钾,胆碱脂酶(AchE),红细胞,肝功白蛋白,年龄,是否出现烟碱样症状,呼吸骤停,阿托品化及导泻.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结果:建立预测模型为:[LnR/(1-R)]=-1.844+2.196烟碱样症状-0.053胆碱酯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84;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值为0.469,表明模型拟合较好.结论:烟碱样症状和AchE作为IMS两个主要因素建立回归模型后可应用于IMS早期预测.

  • 标签: 中间期肌无力 型综合 logistic回归模型 PESTICIDE POISONING Logistic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患者实施二甲双胍、达英-35联合疗法效果。方法从我院随机抽选多囊卵巢综合患者中抽选80例,按抽样法将其分成不同疗法组达英-35疗法对照组、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疗法试验组,统计预后疾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疾病效果为95.0%,对照组疾病效果为72.5%,统计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多囊卵巢综合患者实施二甲双胍、达英-35联合疗法作用显著,可改善病症,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能和疾病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二甲双胍 达英-35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了rhBNP与胺碘酮联合应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急性心力衰竭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两者联用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上二者合用奠定了基础。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所接收急性冠脉综合急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将以上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中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胺碘酮进行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胺碘酮治疗基础上加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h后其临床症状及24h尿量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电解质、NT-proBNP指标改善情况及超声心动图变化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及HR均得到了不同程度改善,但SBP、DBP改善程度与治疗前相比无差异(P>0.05);HR、RR及24h尿量改善程度与治疗前相比更为显著,且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检查指标间无统计学意义,且血钾、血钠、血清肌酐与治疗前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LVESV、LVEDV均得到降低,且治疗组患者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治疗LVEF得到了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升高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NP与胺碘酮联合应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急性心力衰竭可显著降低患者心脏负荷,改善其心脏功能。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心力衰竭 胺碘酮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 简介:目的:研究应用步长脑心通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患者动脉粥样斑块细胞外基质降解抑制、减少炎症、稳定斑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方法,将急性冠脉综合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物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组MMP9,TIMPI,MMP-9/TIMP1,hs-CRP、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略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血浆MMP-9与MMP-9/TIMP-1、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TC呈正相关(P〈0.05),TIMP-1与MMP-9/TIMP-1呈负相关(P〈0.05),MMP-9/TIMP-1、TIMP-1、hs-CRP与TG、TC、LDL-C、HDL-C无相关。结论: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患者中应用步长脑心通治疗可以减少斑块基质成分降解和炎性反应,降低血脂,具有稳定斑块作用。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 步长脑心通胶囊
  • 简介: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对危重症患者疗效.方法:5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MODS)患者分为CBP组(A组)30例和普通透析组(B组)2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抽血检测尿素氮(BUN)、肌酐(Scr)、血钾、血钠、血氯、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pH、HCO3-、PCO2和PO2等指标,分析治疗前后各指标的改变.结果:患者治疗后BUN、Scr、血钾、血钠均下降,CO2CP升高;组间比较显示BUN,Scr,血钾、血氯、CO2CP有明显差异,表明A组疗效比B组更佳.结论:早期使用CBP治疗对抢救MODS等危重症起着积极有效作用.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血液净化疗法 患者治疗 多脏器功能障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技术(BP)对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MODS)多器官支持治疗作用。方法:比较本院PICU16例危重患儿实施BP治疗后各器官功能。结果: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全血白细胞计数、ESR和CRP各项临床常用炎症指标在BP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01);BP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BUN、尿量)、心肌酶谱(ALT、CK、CK-MB、LDH)、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白蛋白)、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OgrFiO2)均明显好转(P〈0.05);BP治疗前后机械通气参数(PIP、PEEP)无明显改变(P〉0.05),但Vt上升,P〈0.05。结论:血液净化技术对小儿MODS不侣有肾代替作用.而且有呼吸、循环、肝、酸碱和电解质内环境平衡等多器官支持、治疗作用。

  • 标签: 血液净化技术 小儿危重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器官支持
  • 简介:目的:对103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头颅CT、MRI)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①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发病年龄高峰为60~79岁,临床表现较急,以运动减慢一强直、球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锥体束损害表现明显,而静止性震颤少见;②伴发高危因素中,以高血压、糖尿病为最多见,且较高比例患者存在血脂增高和c反应蛋白指数增高:③经头CT、MRI影像学检查血管性帕金森综合患者可见明显影像学异常,主要以腔隙性脑梗死为主(88.3%),部位可位于单侧、双侧基底节或额叶白质,部分病例在大脑脚、侧脑室旁可见缺血性改变。结论:血管性帕金森综合起病形式较急.多伴有脑血管病高危因素,头影像学有明显缺血改变。

  • 标签: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临床特点 影像学改变
  • 简介:摘要热休克蛋白是一类广泛存在,具有高度保守性应激蛋白。在抗原经典递呈与交叉递呈途径、巨噬细胞与淋巴细胞活化以及树突状细胞活化成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巨噬细胞是机体重要免疫细胞,具有吞噬、抗原递呈和分泌细胞因子等功能,在清除病原微生物、促进炎症反应和修复损伤组织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随着对热休克蛋白与巨噬细胞关系不断研究,发现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到感染、炎症、自身免疫病、肿瘤等多种疾病发生发展。

  • 标签: 热休克蛋白 巨噬细胞 小分子热休克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巴曲酶与常规药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治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巴曲酶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治疗之后,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治疗急性期脑梗塞作用较快、不良反应少,有效地提高好转率,安全性高,在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期脑梗塞 巴曲酶 常规药物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