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研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从而更好地对蛋白功能进行注释,甚至应用于药物开发,是蛋白组学主要任务之一.人类基因组大规模测序和其他各种高通量生物技术采用为蛋白质调控网络研究创造了条件.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生物信息学在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方面取得最新研究成果,对各种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该领域今后发展方向做了预测.

  • 标签: 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 计算生物学 蛋白调控网络
  • 简介:骨骼为关节、肌腱、韧带提供机械支持,保护重要脏器,并且是机体维持正常矿物质平衡钙、磷酸盐储存库。骨骼是复杂动态组织,在人一生中通过骨重塑不停地进行着更新和修复。绝大多数骨病原因是骨重塑异常引起骨骼构建、结构、机械强度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如疼痛、骨骼变形、骨折以及钙、磷酸盐代谢不平衡。

  • 标签: 骨骼变形 代谢 结构 机械强度 临床症状 磷酸盐
  • 简介:<正>三十年代末,上海防痨协会印制发行"防痨章",即本文所介绍"双红十字封印纸"。封印纸(Seai),上绘商标图案或图画形似邮票方片,在寄信或发文时可用以封口,但不含邮资.封印纸在各国使用已有悠久历史。然而,将封印纸用于防疥宣传及募集防痊基金

  • 标签: 红十字会 封印 结核病 日本 基金 募集
  • 简介:1995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再次发出警告指出:'肺结核病已成为世界成人主要致命性疾病','目前世界上受结核病菌感染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1/3'。就我国而言,约有肺结核病人600万人(新疆约有10-13万),传染源150万人(新疆约有4万左右),每年有25万人死于肺结核病(新疆约有8000余人),有不少排菌肺结核病人隐匿

  • 标签: 健康教育 DOTS 肺结核
  • 简介: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被认为是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该类患者具有较高心血管疾患罹患率和致死率,且其心血管病变有独特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特征,涉及包括细胞、细胞器结构和功能异常、能量代谢转换、基因表达调节等诸多方面,对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至关重要.我们把此类患者心血管重塑现象称为代谢性重塑(metabolicremodeling).

  • 标签: 代谢性 PPARS 心血管事件 心肌 独立危险因素 心脏结构
  • 简介: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dlDC)最早是由Steinmen于1973年报道。因其成熟时有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而得名。DC是目前已知机体内功能最强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与其它APC相比,其最大特点是能显著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而其它APC仅能刺激己活化或记忆性T细胞,因此DC是机体免疫反应始动者,在免疫应答诱导中具有独特地位。本文主要就DC生物学特点、抗肿瘤机制、及其肿瘤逃逸关系和DC疫苗临床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抗肿瘤机制 免疫调控 机体免疫反应 DC疫苗 抗原呈递细胞
  • 简介:血清胆红素作为一项重要生化指标,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疾病:以往临床上倾向于关注其含量升高时所赋予意义,随着最近几年深入研究,人们对其潜在生物活性有了更新发现,认为:胆红素是一种天然内源性抗氧化剂,它具有抗氧化性,抗脂质过氧化,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 标签: 血清胆红素 抗氧化作用 抗脂质过氧化 临床诊断 生化指标 生物活性
  • 简介:在培养心肌细胞和MEK1转基因小鼠中实验证明,MEK1-ERK1/2信号通路足以引起体内心肌肥厚.最新发现ERK在心肌细胞中下游靶点包括Elk-1、GATA4、p300和CBP等.ERK1/2通路还可以起到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作用,之相关下游分子包括COX-2、FLICE抑制蛋白、Egr-1、ANF、PKC、RSKs等.

  • 标签: ERK分子 心血管疾病 心肌肥厚
  • 简介: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配体(ciglitazone)在肝癌血管形成中抑制作用及bcl-2表达变化。方法3周龄裸鼠随机分为处理组(10只)、对照组(10只)。皮下接种HepG:肝癌细胞,待肿瘤生长至0.5cm时,处理组瘤内注射100μmol/Lciglitazone100μl,对照组注射100出生理盐水,隔天1次,连续15次。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记法(Westernblot)测定癌组织中因子VIII、VEGF和bcl-2表达。结果处理组肿瘤体积小、生长慢于对照组,为(2.51±0.33)gvs(3.44±0.40)g,但处理组PPARγ表达,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处理组裸鼠体内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低于对照组[(7.8±1.9)vs(16.9±1.2),P〈0.05],VEGF表达处理组对照组相比为(0.149±0.057)vs(0.433±0.105),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bcl-2表达处理组较对照组相比(0.435±0.127)vs(0.261±0.114),处理组bcl-2表达为正常组1.79倍。结论Ciglitazone对肝癌血管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分析其机制可能与Ciglitazone增加凋亡抑制蛋白bcl-2表达有关。

  • 标签: CIGLITAZONE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肝癌 血管生成 BCL-2
  • 简介:我院急诊科自1998年至今应用纳洛酮治疗多种原因导致昏迷伴或不伴呼吸抑制病人,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纳洛酮 昏迷 苏醒 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褪黑素(MT)对衰老小鼠肺炎时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NIH小鼠100只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以D-半乳糖制作人工老化模型(D-gal组),另一组以生理盐水作对照(NS组).每组分别分为4个亚组(12只)进行实验:生理盐水对照组(NSN,D-galN)、肺部感染组(NSP,D-galP)、褪黑素+肺部感染组(NSM,D-galM)、溶媒+肺部感染组(NSV,D-galV).制模后72h观察心肌线粒体形态改变,检测血浆中TNF-α、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TNF-α、ATP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结果肺部感染后小鼠心肌组织中MDA、TNF-a含量增加(NSNvsNSP,D-galNvsD-galP;P<0.05)T-SOD和Cu,Zn-SOD活性、ATP含量降低(P<0.05),心肌组织线粒体损伤较多.MT干预可部分抑制上述改变、减少线粒体变性(NSMvsNSP,D-galMvsD-galP;P<0.05).结论MT通过改善心脏抗氧化功能、降低心肌脂质过氧化、降低血浆和心肌炎性因子含量等作用保护肺炎对人工老化小鼠心脏功能损害.

  • 标签: 褪黑素 衰老 小鼠 肺炎 心肌保护 心脏抗氧化功能
  • 简介:从生物体能量消耗最小化原则来讲,生理意义上基因表达调控多发生在转录水平,尤其是转录伊始不难理解--这样可以避免进行无用转录过程和mRNA剪切工作,从而避免了大量资源浪费.相应地,目前被人们所熟悉基因表达调控位点几乎都集中在基因5'端,即转录调控主要作用位置.然而基因不只有5'端序列,其3'端序列以长度推测亦应富含信息量.目前普遍被接受一种观点是,基因3'端,尤其是3'非翻译区涉及了基因转录后水平调控过程,主要参与mRNA稳定性、基因表达定位以及翻译效率等生理进程调控,具体可能在干细胞增殖分化、性别决定、神经元发生、血红细胞生成等过程中发挥作用.

  • 标签: 基因表达调控 转录水平 非翻译区 能量消耗 生理意义 mRNA
  • 简介:目的动态观察高血压病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对心脏结构影响。方法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分为杓型组和非杓型组。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方法观察并比较256例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节律及心脏结构。结果非杓型组24小时收缩压、24小时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明显高于杓型组,非杓型组较杓型组左室心肌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明显增加。结论非杓型组高血压患者较杓型组更易导致左心室肥厚。

  • 标签: 非杓型高血压 心脏结构 血压监测 超声心动图 血压节律
  • 简介:<正>分离25例正常人及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在HBcAg及不同浓度IL-18刺激下培养72h,收集其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中IFN-γ含量。结果:单独PHA刺激下IFN-γ水平在正常对照组较慢性肝炎组显著增高,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单独HBcAg刺激下IFN-γ水平在慢性肝炎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HBcAg联合不同浓度IL-18刺激下,慢性肝炎组IFN-γ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

  • 标签: 乙型肝炎 HBCAG 慢性肝炎 慢性乙肝 免疫功能 病毒感染细胞
  • 简介:研究发现,成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约60%感染者呈暂时亚临床感染,25%感染者呈轻重不等急性肝炎发作,约10%感染者发展成慢性肝炎或慢性病毒携带者。一般认为,HBV感染后表现出不同疾病过程取决于个体免疫反应状况。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直接参与免疫反应,在递呈抗原及限制免疫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乙肝病毒感染中HLA免疫调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乙肝病毒感染 免疫调控作用 乙型肝炎病毒(HBV) 免疫反应 慢性肝炎
  • 简介: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不仅给国家和个人带来巨大经济负担,也严重影响了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慢性病防治问题已引起社会普遍关注,而社区卫生服务为这个问题解决提供

  • 标签: 慢性病 社区卫生服务 预防 治疗
  • 简介:<正>128例患者分试验组68例,对照组60例。试验组用黄芪水煎液(生药含量3g/ml)治疗,每次10ml,2次/d;对照组用鲨肝醇每次100mg,3次/天。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试验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100%,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有效率为89.7%;对照组分别为76.7%和53.3%,两组比

  • 标签: 水煎 鲨肝醇 生药含量 临床症状 鳖肝醇 黄茂
  • 简介:<正>他汀类药物是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近十余年来开发降脂药物。经4S(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CARE(胆固醇冠心病复发事件研究)、LIPID(普伐他汀对冠心病长期干预研究)、WOSCOPS(西苏格兰冠心病一级预防研究)等几项里程碑式大型临床试验已经证明,他汀类药物能减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然而该类药物取得临床疗效机制除降脂作用外,尚有重要多向性效应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即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本文对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非降脂作用 冠心病一级预防 他汀类药物 普伐他汀 抗动脉粥样硬化 局部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