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交替性反向文氏周期(ARWP)这一心电现象是1955年Berman首先提出。其心电图表现是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图形特征是在2:1房室传导的基础上,下传的P—R间期一次比一次缩短,最后连续下传一次,变为3:2房室传导,这次下传的P—R间期又延长,并重复上述的周期(图1)。

  • 标签: 文氏周期 交替性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2:1房室传导 3:2房室传导 心电图表现
  • 简介:诺如病毒是一种肠道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多寄存于人或动物肠道,主要感染对象是儿童。诺如病毒目前已被欧美国家公认为是导致成人病毒性腹泻及急性胃肠炎的首要病因,在儿童病毒性腹泻中仅次于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畏寒、肌肉酸痛等,儿童患者呕吐症状普遍,成人患者以腹泻症状为主。

  • 标签: 诺如病毒 急性肠道传染病 病毒性腹泻 肠道病毒 轮状病毒 感染性腹泻
  • 简介:患者男性,59岁。因活动后气短憋气7年,加重7天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115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90/60mmHg。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75次/分,律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Ⅱ/Ⅵ级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Ⅱ/Ⅵ级舒张期杂音,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查超声心动图示:肺栓塞,三尖瓣大量返流。肺动脉压约100mmHg,右心功能减低。心电图记录于发病当天,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右束支阻滞 交替性 舒张期杂音 心电图记录 肺听诊
  • 简介: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因素[1],高甘油三酯在致动脉粥样硬化、致代谢紊乱、致凝血-纤溶紊乱被认为是一种强危险因子[2],因此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与降低血清胆固醇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交替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以期提高调脂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对象:自2000.5~2001.5门诊及住院病人中,选择近4周未服过血脂调节剂的异常血脂者共78例,随机分二组,合用组40例(男21例,女19例,

  • 标签: 辛伐他汀 非诺贝特 治疗 混合性高脂血症
  • 简介:患者男,25岁.因反复阵发性心悸、头晕就诊.T36.8℃,P92次/min,BP110/70mmHg.心肺体征(-).临床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悸发作时,心动过速呈突发突止特点.图为V1导联:P波直立,为异位P波.p-P及R-R间期呈长短交替,分别为0.42s及0.35s,互差0.07s,平均0.385s,频率156次/min.R-P间期固定.为起源于交接区心动过速.QRS波呈rsr'型.P及R形态一致.上述现象为交接区异位起搏点分别经快、慢2条径路同步、传导速度比例恒定(R-P间期恒定)的顺传、逆传所致(见梯形图).P-及R波形态一致,系2条径路分别到达心室及心房前,均经共同通道到达心室及心房之故.

  • 标签: 交接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诊断 P-P间期长短交替 R-R间期长短交替
  • 简介:左束支阻滞伴电轴左偏在临床并不少见,心电图表现是否能确定左束支阻滞伴左前分支阻滞,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诊断标准.作者近遇1例交替性左束支阻滞伴显著电轴左偏,从心电图表现的正常QRS形态与左束支阻滞QRS形态进行比较,给予该种类形的心电图提供1个较为直观的心电图鉴别指标.

  • 标签: 左束支阻滞 电轴左偏 心电图 诊断
  • 简介: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性评价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对未植入体内自动除颤器(ICD)的心衰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检索1990年1月~2013年6月关于运动负荷试验时异常的MTWA对未植入ICD的心衰患者预后预测的前瞻性临床研究。通过χ2统计量结合I2统计量进行异质性检验,用倒方差法固定效应模型分析MTWA对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的风险,得到合并效应指标风险比(hazardratio,HR)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共有7项研究被纳入,总样本量2953人。其中662人MTWA阳性,1705人MTWA阴性,340人MTWA不确定,246人MTWA非阴性(包括阳性和不确定性)。和MTWA阴性的患者相比较,MTWA异常的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的危险度增加(HR为4.51,95%CI:2.28~8.89,P<0.001)。结论MTWA检测进行危险分层的评估对未植入ICD的心衰患者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和死亡有预测价值。

  • 标签: 微伏级T波电交替 心力衰竭 风险比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心率变异性(HRV)及T波电交替(TWA)变化及相关性。方法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137例,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组50例,稳定性心绞痛组87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1例为对照组。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各组HRT、HRV和TWA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TO值显著增高,TS值显著下降,HRV指标(SDANN,ASDNN,VLF,LF,TP,LF/HF)值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最大TWA值增大,在MV5,MV1导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陈旧性心肌梗死组与稳定性心绞痛组比较,TS值显著下降,HRV指标(SDANN,ASDNN,VLF、LF、HF、TP)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O与SDNN、ASDNN、VLF呈负相关(r=-0.18~-0.19,P〈0.05),TS与VLF、LF、HF、TP、SDANN、ASDNN、rMSSD、PNN50呈正相关(r=0.22~0.46,均P〈0.01)。结论同时对HRT、HRV及TWA参数比对评估,可提高对冠心病患者危险性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标签: 冠心病 窦性心率震荡 心率变异性 T波电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