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头孢噻肟钠(CefotaximeSodium)为广谱抗生素,对多数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螺旋体和放线菌有抗菌活性,对肠杆菌科细菌有强大抗菌活性,对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属的抗菌作用亦较强,对普通变形杆菌、雷极变形杆菌、沙雷菌及耐庆大霉素的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作用亦强于第二代头孢菌素。我们用头孢噻肟钠治疗细菌性肝脓肿、胆管及胆囊感染共35例,观察其疗效、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头孢噻肟钠 感染 肝胆系统 抗菌作用 革兰阳性菌
  • 简介:背景:由于罗恩病(C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将可能有更多的老年CD患者。目前对老年CD的临床特点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目的:通过分析老年CD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探讨老年CD与中青年CD的异同,减少误诊率。方法:采用χ^2检验分别对15例老年CD和118例中青年CD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CD占所有CD患者的11.3%,男女比例为2.0:1;临床表现以腹痛、消瘦、发热、腹泻和乏力较为多见,除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中青年组外(33.3%对54.2%,P〈0.05),其他临床表现两组均无显著差异;老年组CD大、小肠同时受累者最为多见,实验室指标中白蛋白下降和血沉增快最为多见,但与中青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老年组CD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3.3%,以肠梗阻最为多见,未见肛周疾病;肠外表现发生率为26.7%;老年组CD误诊为结肠癌、缺血性肠病较多。老年CD中33.3%的患者因并发症行手术治疗,26.7%的患者为明确诊断而手术。内科治疗包括应用水杨酸类药物和激素。结论:老年组CD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受累部位和并发症与中青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误诊为结肠癌、缺血性肠病居多,治疗中应用激素相对较少,且国人老年CD的临床特点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

  • 标签: 老年人 CROHN病 回顾性研究 肠外表现 并发症
  • 简介:病人女,20岁。有青霉素过敏史。因支气管肺炎,遵医嘱应用头孢噻肟钠(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0g,H31021720)抗感染治疗。现配制浓度为0.5mg/ml头孢噻肟钠皮试液,取0.1ml皮内注射,20min观察皮试结果为阴性。即给予5%糖盐水250ml加头孢噻肟钠1.0g,以约20滴/min的速度滴入,约10min,病人自述无不适。而后以40滴/min速

  • 标签: 静滴头孢噻肟钠 过敏性休克 病例 抗感染治疗 配制浓度 癫痫
  • 简介:我所1999年1~12月试用八八乙肝加肝复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1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61例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均符合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男53例,女8例,年龄30~45岁,平均38.1岁.

  • 标签: 乙型肝炎例 乙肝泰加 例观察
  • 简介:近年来免疫抑制剂和生物抗体制剂在罗恩病(CD)的治疗中取得较大成功,随之提出疾病早期即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或)生物抗体制剂的top-down治疗方案,但该方案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淋巴瘤或结核.目前如何选择合适的CD患者行top-down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目的:探讨中国致残性CD患者的危险因素,以期指导top-down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1998年1月-2009年12月上海仁济医院诊断满5年或未满5年但至少符合一项致残标准的CD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2年和5年致残性CD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共216例CD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2年和5年致残性CD患者分别为156例(72.2%)和177例(81.9%).Logistic回归分析示2年和5年致残性CD患者的危险因素均为疾病活动时需糖皮质激素缓解(2年:OR=8.175,95%CI:4.102-16.294,P=0.000;5年:OR=9.703,95%CI:4.297-21.910,P=0.000)和诊断时存在肛周疾病(2年:OR=7.056,95%CI:1.959-25.423,P=0.003;5年:OR=6.734,95%CI:1.466-30.922,P=0.014),联合这两个因素预测2年和5年致残性CD的准确率分别为79.2%和81.9%.结论:中国CD患者伴有疾病活动时需糖皮质激素缓解和诊断时存在肛周疾病等致残性危险因素时,说明其适用top-down治疗.

  • 标签: CROHN病 致残性疾病 危险因素 糖皮质激素类 肛周疾病 top-down治疗
  • 简介:本文对罗恩病长期中西医药维持治疗,综述了循证医学分级标准,西药诱导缓解后、手术诱导缓解后和中医中药的维持治疗,对临床工作很有帮助。

  • 标签: 克罗恩病 诱导缓解 维持治疗
  • 简介:目的比较根治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的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99例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奥美拉唑20mg/次,2次/d;替硝唑500mg/次,2次/d;得必2.6d次,3次/d;三联疗法疗程共7天;对照组:药物组成、用法同治疗组,三联疗法疗程结束后单独应用得必1.3g,每日3次,共21天。观察记录Hp根除情况、溃疡愈合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副反应,用X^2检验及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99例完成治疗及复查,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9%及98.8%,Hp根除率分别为86.3%,84.5%,(P>0.05)。有轻微副反应,但不影响治疗。结论奥美拉唑、替硝唑和得必1周治疗方案对根治幽门螺杆菌和治愈十二指肠溃疡十分有效。即使不用随后的抗酸收敛保护剂等治疗也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 标签: 十二指肠溃疡 得必泰 治疗组 替硝唑 奥美拉唑 根治
  • 简介:目的观察洛赛预防高龄危重症病人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将48例高龄危重症病人分为洛赛组32例和对照组16例。结果洛赛组32例OB阳性例数仅5例,预防出血总有效率为84,37%。对照组16例中OB阳性例数为6例。洛赛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洛赛能有效地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

  • 标签: 洛赛克 危重症病人 应激性溃疡出血 高龄 对照组 预防
  • 简介:背景: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生、发展与饮食关系密切,食物不耐受在IBD中的发生情况及其与IBD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活动期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食物不耐受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确诊的活动期134例CD、67例UC患者和42名正常对照者。以ELISA法检测14种食物的血清特异性IgG,据此评价食物不耐受情况,分析CD和UC患者食物不耐受的差异。结果:CD和UC患者食物不耐受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CD患者又明显高于UC患者(P<0.001)。三组间食物不耐受程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707,P<0.001)。CD患者4种和6种食物不耐受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UC患者(P<0.001)。与UC患者相比,病变累及结肠的CD患者的食物不耐受率无明显差异(P=0.100),而累及小肠的CD患者明显升高(P=0.01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食物不耐受≥4种为病变累及小肠的CD的危险因素(P=0.040)。结论:CD和UC患者的食物不耐受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患者食物不耐受发生率高、程度重、种类多,病变累及小肠的CD患者的食物不耐受发生率明显高于结肠型CD和UC患者,食物不耐受≥4种可能为小肠型CD的预测因素。

  • 标签: 食物不耐受 食物特异性IGG 炎症性肠病 CROHN病 结肠炎 溃疡性
  • 简介:目的研究血清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及血清学优化指标PLT/ALB、CRP/ALB在判断经治疗已达到临床缓解期的罗恩病患者是否达到内镜下黏膜愈合的诊断效能。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已确诊罗恩病且经治疗已达到临床愈合(CDAI〈150分)的7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肠镜SES-CD评分是否小于2分,分为黏膜愈合组与非黏膜愈合组。对比患者一般资料、血清学资料及SES-CD评分,通过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对黏膜愈合判断的诊断效能。结果与非黏膜愈合组患者相比,黏膜愈合组ALB较高,PLT、PLT/ALB、CRP和CRP/ALB较低。其中ALB、CRP、CRP/ALB和PLT/ALB在治疗前后均与SES-CD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ROC曲线分析,在诊断黏膜愈合的效能方面,各指标诊断黏膜愈合的敏感度、特异度如下:ALB(敏感度84.4%,特异度55.8%)、CRP(敏感度81.4%,特异度68.7%)、PLT(敏感度76.7%,特异度56.2%)。当血清学指标优化后使用时,正确指数高于相应的单个血清学指标,其中CRP/ALB诊断正确指数最高,当CRP/ALB〈0.147时诊断黏膜愈合的敏感度79.1%,特异度71.9%。结论血清学指标ALB、CRP、PLT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判断罗恩病患者是否处于黏膜愈合状态,但血清学优化指标CRP/ALB的诊断效果最佳,优于单用血清学指标。

  • 标签: 克罗恩病 黏膜愈合 C-反应蛋白 白蛋白 血小板计数
  • 简介:我院于1994年2月至1997年2月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洛赛治疗32例肝硬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32例患者中,男29例,女3例,年龄28~64岁。按1995年5月北京第五

  • 标签: 脑垂体后叶素 洛赛克 效果分析 化道出血 治疗肝炎 消化性溃疡
  • 简介:随着英夫利西单抗(IFX)广泛用于罗恩病(CD)的治疗,部分患者对IFX治疗失应答,具体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抗英夫利西单抗抗体(ATI)的形成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尚无ATI阳性率的相关报道。目的:评估血清英夫利西单抗谷浓度(IFX-TLs)、ATI水平监测在IFX维持治疗CD患者中的临床作用。方法:连续纳入2016年1月—2017年3月上海仁济医院接受IFX治疗的CD患者76例。检测血清IFX-TLs和ATI水平。根据CDAI评分将患者分为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比较血清IFX-TLs、ATI、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结果:76例CD患者中,2例(2.6%)ATI阳性,45例(59.2%)患者处于缓解期,31例(40.8%)为活动期。缓解期组IFX-TLs[2.84(1.30,4.96)μg/mL对4.08(1.29,6.72)μg/mL]、ATI[8.00(5.27,14.89)ng/mL对7.00(4.40,25.00)ng/mL]与活动期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484,P=0.454),而活动期组CRP、ESR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38,P=0.00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活动性与CRP相关(OR=6.082,95%CI:1.348~27.436,P=0.019),与IFX-TLs、ATI和ESR均无关(P>0.05)。结论:CD活动性可能与CRP相关,而与IFX-TLs、ATI和ESR均无关。

  • 标签: CROHN病 英夫利西单抗 谷浓度 抗体 C反应蛋白质 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