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脑梗塞病人多见于老年人,部分病人出现单侧肢体瘫痪,引起月国窝部的静脉血液瘀滞,如不注意预防常并发静脉血栓形成。有资料表明,既往有静脉血栓形成史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病率为无既往史者的5倍,23%~26%的DVT病人既往有血栓病史。我们于1999年以来对87例脑梗塞伴偏瘫病人于住院早期采取综合措施,不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而且加快了肌力的恢复速度,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脑梗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病人 预防 后下 老年人
  • 简介:已知的3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及其间的数量关系影响着血管形成的信号转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介导肿瘤血管通透性增加并促进肿瘤血管形成,抑制VEGF和VEGFR的手段已用于肿瘤治疔的研究.VEGFR对肿瘤血管形成的影响还与Tie和Eph内皮酪氨酸家族等其他细胞表面受体的相互作用有关.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肿瘤血管 VEGFR 血管形成 免疫组化
  • 简介: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于静脉填塞导致回流障碍而酿成的静脉高压和瘀血,深静脉血栓是骨折后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其相关的肺梗死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对其形成原因及预防和护理介绍如下。

  • 标签: 护理 创伤后 后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症状,大部分消化道出血经胃镜或结肠镜检查均能明确病因,但仍有近5%的患者无法确诊,称之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gastrointestinalbleeding,OGIB),即“经胃镜、结肠镜和(或)X线片小肠钡餐检查术能发现出血部位的间歇性或慢性消化道出血”。OGIB可分为不明原因隐性出血[反复缺铁性贫血和(或)反复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和不明原因显性出血(反复血便)。

  • 标签: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BLEEDING 结肠镜检查 诊断 粪便隐血试验 缺铁性贫血
  • 简介:产后6~8h膀胱内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者称为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所致膀胱膨胀,可严重影响子宫收缩,往往是产后出血的原因之一,还可并发尿路感染。重视产后诱导排尿,是产后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针对不同的原因引起的尿潴留会有不同的处理措施,既解除了产妇的痛苦,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产后尿潴留 并发症 自行排出 子宫收缩 产后出血 尿路感染
  • 简介:目的:提高治疗原发性胆囊癌疗效。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6例原发性胆囊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明确诊断17例,术中及术后病理确诊19例,其中术中漏诊4例,占21.1%。随访33例,术后半年内死亡19例,1a以上8例,2a以上5例,5a以上1例。结论:原发性胆囊癌预后较差,5a生存率3%,术后平均生存期约11个月。强调早期诊断治疗避免漏诊的重要性。

  • 标签: 胆囊癌 误诊原因 临床表现 手术方式 病理分期 发病原因
  • 简介:本文统计分析我院传染科1992年至1997年10月间死亡8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资料,以了解该类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可能的防治方法。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我院传染科从1992年至1997年10月间共收治各类病毒性肝炎患者1450例,诊断标准以1995年《病毒性肝炎防治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死亡原因分析 慢性重型肝炎 脑水肿 肝性脑病 传染科
  • 简介:2003—08/2004-01我们共收治肺结核110例,其中26例误诊,误诊率为23.64%。现将110例病人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并对26例的误诊原因及防范对策报告如下。

  • 标签: 肺结核 误诊 误治 原因 防范对策
  • 简介:输血是临床上抢救各种危重病人的一种重要措施,亦是传播疾病的重要途径。为输血安全,避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国家卫生部于1994年要求对献血者献血前进行初检,献血后复检。根据这一精神对我站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血袋血复检不合格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原因分析 献血员 不合格原因 献血者 血袋 ELISA法
  • 简介: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在医疗实践活动中,越来越多的病人通过投诉或付诸于法律的形式维护自己的权益。由于急诊病人发病突然,病势凶险,发展迅速,工作中稍不注意即可引发护患纠纷。因此,探讨急诊科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寻求防范纠纷的措施十分必要。

  • 标签: 护患纠纷 急诊科 法律意识 健康意识 医疗实践 急诊病人
  • 简介:本文从幽门螺杆菌(Hp)菌株、宿主、环境等方面分析了Hp根除失败的原因,并对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处理策略和方法,强调应遵循全国共识意见进行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性。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根除治疗 耐药 三联疗法
  • 简介:2001-01/2004-01我院急救中心共接诊腹主动脉瘤病人19例。其中男15例.女4例。腹主动脉瘤直径>10cm者2例,7~10cm者8例,4~7cm者9例。19冽病人中有7例曾在院外误诊,误诊为慢性胃炎者3例,急性胆囊炎1例,肠梗阻1例,坐骨神经痛2例,有4例早已诊断明确,8例为首次就诊病例。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延时诊断 误诊 原因
  • 简介:1原因及机制分析。1.1麻醉病人散热增加硬膜外阻滞后,阻滞区皮肤温度明显增加,而非阻滞区皮肤温度下降,同时鼓膜温度降低,当鼓膜温度下降幅度接近0.5℃时,则开始发生寒战,提示硬膜外麻醉后寒战与中心体温降低有密切关系。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下腹部手术 寒战 原因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胶囊内镜(CE)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OGIB)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65例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做胶囊内镜检查,详细观察统计分析其影像资料。结果65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胶囊内镜摄片时间平均为507min(480~545min),检查过程中均无不适,65例患者均获得清晰图像,本组65例内镜检查结果阳性48例,一例可疑阳性,16例阴性。小肠多发溃疡并出血17例,空肠憩室并出血6例,空肠肿瘤6例,回肠出血3例,缺血性肠病2例,小肠血管瘤2例,小肠crohn疾病5例,血管畸形2例,Meckel憩室1例,空肠息肉3例,NSAID相关性小肠病1例,诊断阳性率73.85%(48/65)。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无创,检出率较高,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胶囊内镜 消化道出血 诊断
  • 简介:背景:具核梭杆菌(Fn)是口腔常见的致病菌,研究发现Fn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目的:探讨Fn感染在结肠癌细胞中形成炎性微环境的机制。方法:构建Fn感染Caco-2细胞的炎症模型,行miRNA测序。将miR-181bmimics或inhibitor转染Fn感染的Caco-2细胞。以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TNF-αmRNA和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TNF-α含量,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穿膜淋巴细胞数。结果:Fn组TNF-α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清液中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穿膜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miRNA测序和qRT-PCR结果均显示,Fn组miR-181b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miR-181bmimics+Fn组TNF-α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miR-181binhibitor组TNF-α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生物信息学工具和双荧光素酶检测证实TNF-α可能为Caco-2细胞中miR-181b的靶基因。结论:Fn通过抑制Caco-2细胞中miR-181b表达而上调TNF-α表达,募集淋巴细胞形成炎性微环境。

  • 标签: 具核梭杆菌 miR-181b 肿瘤坏死因子Α 结直肠肿瘤
  • 简介:目的研究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腹腔镜脾切除食管胃底静脉断流术(LSED)治疗患者术后门静脉血栓(PVST)发生的作用。方法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1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患者,所有患者均行LSED治疗,按患者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56例患者采用常规抗凝治疗,另56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随访两组患者两周,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门静脉血流状况、凝血功能、PVST以及并发症发生隋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BIL、ALB、INR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和门静脉直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和门静脉直径分别为(20.83±1.15)cm/s、(15.12±1.19cm/s)和(15.86±3.12)mm,均大于对照组的上述指标【分别为(14.36±0.74)cm/s、(10.28±0.71)cm/s和(14.27±2.96)mm,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APTT、PT、FIB和TT分别为(25.72±3.64)s、(14.96±2.26)s、(3.51±0.86)g/L和(20.11±3.65)s,均长于对照组的上述指标【分别为(23.37±3.52)s、(13.87±2.14)s、(2.62±0.73)g/L和(18.14±3.23)s,均P〈0.05】;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PVST发生率分别为7.14%和42.86%,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相差(P〉0.05)。结论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对预防LSED术后门静脉血栓具有良好的作用,能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同时降低各种并发症,安全性高。

  • 标签: 肝硬化 腹腔镜脾切除食管胃底静脉断流术 门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