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西黄丸为抗肿瘤治疗的经典中药方剂。近十年,该药的抗肿瘤机制及临床应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就西黄丸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及临床研究进行综述,并且对此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便为该药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西黄丸 抗肿瘤 机制
  • 简介:目的探索新城疫病毒HN基因核酸疫苗对Wistar大鼠C6胶质瘤生长抑制作用。方法构建C6胶质瘤Wistar大鼠的肿瘤模型,随机分组给予不同的处理给药,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的肿瘤生长情况,通过病理组织学、超微结构分析及大鼠血清唾液酸含量的测定,检测新城疫病毒HN基因核酸疫苗在Wistar大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结果pVHN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受到抑制,其抑瘤率达78.35%,。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到肿瘤细胞典型的凋亡特征。大鼠血清唾液酸含量测定结果显示,pVHN组动物血清唾液酸含量明显低于荷瘤对照组,与荷瘤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证明HN基因对于去除血清唾液酸具有明显的作用。结论新城疫病毒HN基因核酸疫苗对Wistar大鼠C6胶质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内唾液酸的含量。

  • 标签: 新城疫病毒 HN基因 荷C6胶质瘤 大鼠 治疗 肿瘤
  • 简介:背景与目的:胶质瘤是颅内常见恶性肿瘤,治疗效果一直不令人满意,本文探讨雷公藤红素治疗人脑胶质瘤的丌丁行性。方法:建立BALB/c裸小鼠SHG-44胶质瘤同种移植动物模型,将34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高、中、低剂量雷公藤红素作用组、阳性对照组,采用腹腔内注射给药方法。雷公藤红素按三种浓度4mg/kg、2mg/kg、1mg/kg分组给药,每日1次,每周5天;阳性对照顺铂组按2mg/kg给药,每周两次;空白对照组只喂养不做任何处理。共给药四周。全部SHG44胶质瘤裸鼠于给药后第28天断颈处死并剔出肿瘤,将肿瘤组织分块处置。定期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测量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结果:5组SHG44胶质瘤裸鼠的移植瘤体积(处死后测量)比较,差异显著(F=5.519,P=0.00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雷公藤红素4mg/kg组、雷公藤红素2mg/kg组均能抑制肿瘤生长(P〈0.05),其体积抑瘤率分别为35%、26.9%。结论:雷公藤红素能明显抑制SHG44胶质瘤裸鼠的移植瘤生长,并存在剂量依赖性。

  • 标签: 雷公藤红素 脑肿瘤 胶质瘤 动物模型 治疗 抑瘤试验
  • 简介:目的观察CEA-rV的DC增强CD3AK细胞对CEA阳性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功能。方法用脐血制备脐血单个核细胞(UBMC),培养3h后,收集悬浮细胞制备CD3AK,重悬贴壁细胞制备DC。DC培养3d时加入CEA-rV,制备CEA-vV+DC;在CD3AK培养8d时,加入CEA-rV+DC混合培养,制备CEA-rV+DC+CD3AK。用MTT法测效应细胞UBMC,CD3AK,DC+CD3AK,CEA-rV+DC+CD3AK,分别对CEA阳性靶细胞:LOVO,A549和CEA阴性靶细胞:肝癌细胞株BEL-7402,红白血病细胞株K652的杀伤活性。结果①用CEA兔抗人单克隆抗体对四种靶细胞株的鉴定结果表明,LOVO和A549确是CEA阳性细胞株,BEL.7402和K562确是CEA阴性细胞株。②培养10d的DC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示:高表达MHCI,Ⅱ类分子CD86(82.7%),CD80(51.1%),CD83(57.5%),CD40(69.4%),低表达CD123分子,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DC细胞呈不规则形,有大量突起和伪足,成熟DC直径15-20um,胞浆线粒体,内质网丰富。证明为成熟DC。③CD3AK细胞和单纯UBMC细胞的流式细胞仪的免疫分子表型结果是,无论CD3,CD4,CD8和CD28,在CD3AK细胞组中的比率都是UBMC组的二倍以上。说明CD3AK组中成熟T淋巴细胞量明显高于UBMC细胞组。④三种效应细胞CEA-rV+DC+CD3AK,DC+CD3AK和CD3AK对四种靶细胞的杀伤率均比单纯UBMC组明显提高(P〈0.01),而且CEA-rV+DC+CD,AK组〉DC+CD3AK组〉CD3AK组〉UBMC组。说明细胞因子,DC和CEA-rV都有进一步提高UBMC广谱的杀伤肿瘤细胞活性的作用。⑤CEA-rV+DC+CD3AK和CD,AK相比较,对CEA阳性细胞LOVO和A549的杀伤活性提高的显著性(P〈0.01)明显优于对CEA阴性细胞K562和BEL-7402显著性(P〈0.05)。说明CEA-rV+DC能显著提高CD3AK细胞对CEA阳性肿瘤的特异杀伤活性。CEA-rV+DC+CD3AK组和DC+CD3AK组相比,对CEA阴性细胞株的杀伤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CEA阳�

  • 标签: CEA重组痘苗病毒 树突状细胞 CD3AK细胞 CEA阳性肿瘤细胞
  • 简介:目的评估安陆德免一号矫形器对内侧膝骨关节炎患者活动、疼痛、膝关节功能、日常生活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36例骨关节炎患者。按平均、计算机随机、双盲方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以安陆德免一号矫形器加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美洛昔康联合治疗,B组单用安陆德免一号矫形器治疗,C组单用美洛昔康治疗,每组12例。从入组起,每3周门诊随访,通过Lysholm膝关节评分表、KOOS评分表、SF-12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过去24hVAS疼痛评分表以及Tegner活动积分表对患者进行评估,总疗程为12周。结果(1)治疗后12周,A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85.64±4.74,KOOS评分症状:73.17±8.29、疼痛:70.33±5.96、日常生活:77.08±4.32、体育及娱乐:81.67±5.77、生活质量:80.58±5.76,SF-12生活质量评分:19.08±1.88,过去24hVAS疼痛评分1.25±0.754,Tegner活动积分:7.45±1.08,各项评分较开始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85.33±4.68,KOOS评分症状:71.33±10.63、疼痛:68.83±5.01、日常生活:75.92±5.18、体育及娱乐:80.00±7.07、生活质量:78.17±6.63,SF-12生活质量评分:18.83±2.52,过去24hVAS疼痛评分1.4±0.809,Tegner活动积分7.55±1.31,各项评分较开始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76.17±5.557,KOOS评分症状:60.92±7.75、疼痛:57.67±8.69、日常生活:68.17±4.61、体育及娱乐:70.00±8.53、生活质量:69.33±8.24,SF-12生活质量评分:14.18±1.81,过去24hVAS疼痛评分2.2±0.669,Tegner活动积分:4.36±0.91,各项评分较开始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评分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较C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从整体趋势而言:C组患者症状好转快,最终疗效不如A、B组。B组

  • 标签: 骨关节炎 矫正装置 临床方案 队列研究 前瞻性研究
  • 简介:目的对晚期胃癌中β-微管蛋白Ⅲ表达与多西紫杉醇疗效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以多西紫杉醇方案为主要治疗方案的200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肿瘤组织中β-微管蛋白Ⅲ的表达情况,并对β-微管蛋白Ⅲ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200例晚期胃癌患者中,β-微管蛋白Ⅲ阳性患者的有效率低于β-微管蛋白Ⅲ阴性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中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在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后,其耐受性良好,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微管蛋白Ⅲ表达情况可以作为以多西紫杉醇为主要治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预测指标之一,但此结论还需更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

  • 标签: 多西紫杉醇 晚期胃癌 β-微管蛋白Ⅲ
  • 简介:目的观察奈西雅预防宫预癌化疗所致胃肠反应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格拉司琼比较。方法对收治的宫预癌32例,随机分为奈西雅组和格拉司琼组(A组和B组),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化疗后0~6h,奈西雅对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的控制率与格拉司琼相似,但在0~24h,奈西雅组对食欲不振的改善率为68.8%,明显优于格拉司琼对食欲不振的改善率(43.8%),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主要为头痛。结论奈西雅能有效预防化疗药物所致胃肠反应,作用时间长,是良好的化疗止吐药。

  • 标签: 奈西雅 格拉司琼 食欲不振 癌化 化疗 预防
  • 简介: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6例患者采用吉西他滨1g/m2,d1,8,15及顺铂90mg/m2分两天(d2,3)化疗.28天为1周期,3周期评价疗效.结果46例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初治病例RR53.8%;复治病例3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吉西他滨 顺铂 联合化疗
  • 简介: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方法选用GD方案: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1000mg/m^2,静滴,d1、d8;顺铂(cisplatin,DDP)25mg/m^2,静滴,d2-d4。21d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或2个周期以上,治疗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并对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共入组47例。完成化疗2-8个周期(中位化疗5个周期)。47例化疗总有效率为46.81%,肿瘤控制率82.98%。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毒性和消化道反应,其中Ⅲ-Ⅳ级者以中性粒细胞减少(38.29%)、血小板减少(21.28%)为主。其他毒副反应有便秘(25.53%)、骨痛(8.51%),均为Ⅰ-Ⅱ级。患者中位TTP为8.2个月,死亡18例,中位OS为19.1个月,1年生存率为73.1%,2年生存率为45.1%。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近期效果较好,毒性可耐受,是蒽环类/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后较好的救援方案。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吉西他滨 顺铂 疗效 不良反应 生存率
  • 简介: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治疗鼻咽癌肺转移的近期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选择鼻咽癌肺转移病人24例,采用GP方案静脉化疗,21d为1周期,连续化疗4-6个周期。结果全组有效率(CR+PR)79.1%(19/24),其中CR3例(12.5%)。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其中Ⅲ~Ⅳ度白细胞减少下降达16.6%(4/24),Ⅲ~Ⅳ度血小板下降达12.5%(3/24),Ⅲ度贫血2例(8.3%)。结论GP方案化疗对治疗鼻咽癌肺转移有较好疗效。

  • 标签: 吉西他滨 鼻咽癌 肺转移 化学疗法
  • 简介:目的:评价国产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2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GP方案化疗:GEM1000mg/m^2ivdrip第1、8日,DDP30mg/m^2ivdrip第1-3日,21日为1周期。结果:CR0例,PR12例,SD14例,PD2例,总有效率为42.8%,初治、复治各14例,均有6例PR,有效率均为42.8%,不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及白细胞、血小板下降为主,均可耐受。结论: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可作为一线或二线化疗方案。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吉西他滨 顺铂
  • 简介:目的比较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性。方法将64例病理组织学证实的晚期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应用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dl;表阿霉素60mg/m^2,静脉推注,d2。B组应用多西紫杉醇75mg/m^2,静脉滴注,dl;表阿霉素60mg,m^2,静脉推注,d2。两组均为21d为一周期。结果A组有效率为45.1%,B组有效率为69.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轻度消化道反应及少数脱发、肌痛。结论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多西紫杉醇的疗效优于紫杉醇,建议首选多西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的方案。

  • 标签: 多西紫杉醇 晚期乳腺癌 治疗中 表阿霉素 静脉推注 静脉滴注
  • 简介: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TNB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晚期TNBC患者37例,采用顺铂(DDP)25mg/m2静脉滴注,d1~d3;吉西他滨(GEM)1000mg/m2静脉滴注,d1、d8;21d为1个周期,分析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6例、疾病稳定(SD)12例、疾病进展(PD)8例,治疗有效率(RR)为45.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5.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5.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结论GP方案治疗晚期TNBC疗效确切,耐受性较好,可作为解救方案。

  • 标签: 乳腺肿瘤 三阴乳腺癌 吉西他滨 顺铂 化疗
  • 简介:目的观察常规放疗联合吉西他滨(泽菲)加顺铂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2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实施常规放疗,计划照射剂量(60—75)Gy,(2~2.5)Gy/次,1次/d,5d/wk。同步行吉西他滨加顺铂化疗,方案为放疗d1起开始化疗,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1.0g/m2,d1,d8,顺铂25mg/m2,d1~3,每21d重复。放疗后再采用该方案化疗共4-6个周期。结果近期疗效CR9例,PR41例,SD7例,PD5例。有效率80.6%。毒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结论常规放疗联合吉西他滨加顺铂同步治疗局部晚期NSCLC近期疗效好,毒副反应可耐受,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研究。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 吉西他滨 顺铂
  • 简介:案导致骨髓抑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行GP方案化疗的119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n=55)和治疗组(n=64),两组均给予GP方案(吉西他滨1g/m2,d1、d8;顺铂20mg/m2,d1~d8;21天为1周期),治疗组于化疗前1~2天开始口服复方阿胶浆,20ml/次,每日3次,直至化疗结束后1周。比较两组化疗期间使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的剂量,以及第1、2个周期化疗前的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及化疗后的血小板、白细胞计数最低值和因骨髓抑制导致的化疗推迟率,同时化疗2个周期后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评价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rhIL-11和rhGCSF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1、2个周期化疗前的血小板、白细胞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1、2个周期化疗后的血小板计数最低值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第1、2个周期化疗后的白细胞计数最低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按时完成107个化疗周期,推迟21个;而对照组按时完成75个化疗周期,推迟35个;治疗组的化疗推迟率低于对照组(16.2%vs.32.1%,P〈0.05)。对照组的有效率和临床控制率分别为49.09%和85.45%,与治疗组的43.75%和79.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服用复方阿胶浆期间未见任何明确相关的不适感及副作用。结论复方阿胶浆可改善GP方案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有效提高外周血中血小板水平,对化疗的近期疗效无负面影响,但其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 标签: 吉西他滨 顺铂 复方阿胶浆 骨髓抑制
  • 简介: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GN方案)治疗ER、PR、HER-2均阴性(三阴性)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4年1月-2008年1月共37例经免疫组化证实ER、PR、HER-2均阴性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复治患者参与研究。患者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方案治疗: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30min,d1、d8;长春瑞滨25mg/m^2静脉滴注15min,d1、d8。21天重复。结果:全组37例共完成136个周期的治疗,中位数4个周期,范围2~6个周期,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1例(2.7%),部分缓解8例(21.6%),病情稳定20例(51.4%),病情进展9例(21.6%),客观有效率为24.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6个月(95%CI:4~8个月),中位生存期(OS)24个月(95%CI:11—37个月),1年生存率为(66.24±8.43)%,3年生存率为(28.77±11.96)%。毒副反应主要为Ⅰ~Ⅱ度骨髓抑制、末梢神经毒性、胃肠道反应、流感样症状、轻度肝功能损伤等。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初步观察有一定的疗效,其毒副作用患者可以耐受。

  • 标签: 吉西他滨 长春瑞滨 乳腺癌 化学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调强放疗(IMRT)联合西妥昔单抗(Cetuximab,C225)治疗鼻咽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联合C225治疗的临床资料,患者行鼻咽部病灶及颈淋巴结引流区的调强放疗,放疗同步加用C225每周1次静脉滴注,首剂400mg/m^2,以后每周250mg/m^2,共8周。结果10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均评价为CR,有效率为100%。主要毒副反应为痤疮样皮疹及口腔黏膜反应。结论放化疗同步加用C225治疗鼻咽癌近期疗效好,其毒副反应患者尚可耐受,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西妥昔单抗
  • 简介:随着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乳腺癌的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如何治疗该类药物化疗后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成为临床医师面临的难题。吉西他滨(GEM,健择)不论单药或联合用药对乳腺癌都有较高的疗效,另有报道健择对紫杉醇耐药的乳腺癌有一定效果,为此自2000年3月以来,我们应用健择联合顺铂(DDP)治疗既往经蒽环类和/或紫杉类化疗后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24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转移性乳腺癌 化疗 吉西他滨 顺铂
  • 简介:目的: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60例患者采用吉西他滨1000mg/m^2,iv,d1-8顺铂75mg/m^2,iv,d。125mg/m^2,iv,d1-3,化疗。每3周期评价疗效。结果:初治病例RR44.6%,复治病例RR30.8%。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冶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高有效率,毒性可以耐受。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吉西他滨 顺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