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3 个结果
  • 简介:癌病人大部分都经过了胃切除手术,剩下的残胃不多了,如何保护好残胃,消除影响胃消化吸收的因素,这就是“养胃”。怎么养胃?除去生、冷及食物是否容易消化等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在影响胃的功能呢?

  • 标签: 胃癌病人 养胃 消化吸收 胃切除手术 残胃
  • 简介:胃癌患者的饮食原则是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制作原则是细,烂,软.早期胃癌患者应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含蛋白质、脂肪较丰富的烹调较烂的食物,尽量减少食物中粗纤维的含量.必须注意;不宜消化的粗糙食物可以加重病人的病情.

  • 标签: 胃癌 饮食营养 饮食原则 高热量 高蛋白质 高维生素
  • 简介:脑膜癌病(meningealcarcinomatosis,MC)又称癌性脑膜炎(neoplasticmeningitis),是癌症患者重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在实体肿瘤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5%,在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中发病率为5%~15%,在原发性脑肿瘤患者中发病率为1%~2%,1%~7%的患者找不到肿瘤原发灶,解剖发现有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体征并被证实有脑膜受累证据的癌症患者发病率达19%,且随着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MC的发病率越高。

  • 标签: 脑膜癌病 检查 治疗
  • 简介:目的:探索肝癌聚集分布和分布特点与遗传的关系。方法:以1988-01/1999-05手术切除的318例系列肝癌患者为先证者,对其中二系三代一级亲属和二级亲属中肝癌曾患情况作分析,研究肝癌聚集分布特点。结果:318例肝癌先证者中,男254例,女64例。年龄24-75a。有2例以上肝癌的占37.11%(118/318)。118个家族中曾患肝癌224例。包括先证者本人共为342例。即每个家族平均为2.9个肝癌。其中5例以上有11个家族。最多—个家族中出现10个肝癌。一级亲属(父母、同胞、子女)163例,二级亲属(伯、舅、姑、姨等)61例。有80个家族一级亲属连续二代发生肝癌(单、双亲患肝癌后子女发生肝癌);3个家族连续三代发生肝癌;4个家族隔代发生肝癌。结论:研究结果对照文献报告,显示肝癌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认为肝癌高发与遗传有密切相关性。遗传因素可能是启东肝癌重要的病因之一。

  • 标签: 肝癌 切除术 家族史 遗传因素 病因
  • 简介:大肠包括人体肠道的结肠和直肠部分,其中结肠的生理功能主要为吸收水分,直肠的生理功能主要在于协调控制大便的排出。肠肿瘤患者由于疾病本身或手术、放化疗等原因,部分患者可能发生肠功能紊乱,出现肠梗阻、便秘、腹泻、腹胀腹痛、贫血等症,影响患者的饮食和营养状况。

  • 标签: 营养状况 大肠癌 饮食 病友 肿瘤患者 生理功能
  • 简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传染病,我国属于"重灾区".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1.2亿人,相当于1/10人口感染了乙肝病毒,由乙肝病毒感染而造成肝功能异常的乙型肝炎患者约3000万人.1985年全球性统计原发性肝癌(即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病情况,结果全球肝癌发病31.5万人,而我国有13.8万人,占全球肝癌的43.7%.近年来我国肝癌的发病并没有下降,每年约20万人左右.据尸检材料报道,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大约50%伴有肝癌,而肝癌患者中约有95%均有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证据,10%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其中部分为双重感染).

  • 标签: 流行病学 乙型肝炎 治疗 肝癌
  • 简介:目的研究和克隆新的肝癌相关基因,探索肝癌发生的分子基础。方法采用同源筛选、RT-PCR等克隆肝癌相关基因JST,分析其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序列比对,阐明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相关性。结果克隆了一个肝癌相关基因,cDNA全长为247bp。其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序列存在一定差异。50例肝癌中12%(6/50)为上调表达,88%(44/50)为下调表达(P<0.01)。其表达程度与性别、AFP、HBsAg无关(P>0.05),但与肿瘤大小(P<0.05)、分化程度(P<0.05)、临床分期(P<0.05)、包膜侵犯(P<0.01)、血管癌栓(P<0.01)、癌旁卫星灶(P<0.01)、Ki-67蛋白表达(P<0.05)、P53蛋白表达(P<0.05)、细胞凋亡(P<0.05)等密切相关。结论JST可能为一个肝癌抑制基因,通过下调作用影响肝癌发生发展,与肝癌的一些病理特性密切相关。

  • 标签: 肝癌 P53蛋白表达 相关基因 癌发生 克隆 癌旁组织
  • 简介:在全球因恶性肿瘤死亡的人中,肝癌列第三位,在男性中,肝癌排第五位,在女性中,肝癌排第七位。大约85%的肝癌患者生活在发展中的国家,其中中国就占54%。

  • 标签: 肝癌患者 新闻 恶性肿瘤死亡
  • 简介:肝脏的肿瘤即肝细胞癌,治疗上比较棘手,预后较差,号称癌中之王,是癌死亡的重要原因。

  • 标签: 肝移植 外科治疗 肝癌 疗效
  • 简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中心估计。2012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约为78.2万例.中国占50%。2015年我国肝癌的新发患者数估计为46万人.死亡人数为42万。二者均在所有肿瘤中排第三位[2]。局部区域治疗失败是肝癌患者的常见死因。因此局部区域治疗技术的改进.对于提高肝癌患者生存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早期的肿瘤可以用可治愈的方法治疗,局部晚期肿瘤主要治疗目的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延长生存率。

  • 标签: 肝细胞肝癌 放射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 肝癌患者 局部区域治疗 晚期肿瘤
  • 简介:我国是世界上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发病率最高的国家,患者总数占全球的40%以上,目前全球每年新发肝癌约有一半在中国.对于很多肝癌患者,特别是合并有肝硬化的患者来说,肝移植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

  • 标签: 热点争议 肝癌肝移植 肝移植热点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肝癌患者的心理特点,提高心理护理质量。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56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心理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加强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老年肝癌患者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肝癌 老年患者 心理护理 卫生宣教
  • 简介:1回顾外放射治疗肝癌已经有50年历史.肝癌放射治疗技术经历了全肝放射、局部放射、全肝移动条放射、手术定位局部放射、局部超分割放射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衍变.此外,放射免疫治疗、内放射治疗也在上世纪80年代后运用于临床.

  • 标签: 肝癌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进展
  • 简介:四个历史性的发现确定了硒是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①本世纪40年代,Schwarz发现,某些天然物质如:Brewer氏酵母或动物器官粉末对肝膳食性变性坏死有抵抗作用。②1972年,Roetrnel等证实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中的活性元素。⑧Schwarz等确定硒是一种保护剂。④70年代,中国克山病研

  • 标签: 肝癌 微量元素 流行病学 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Snail和E—cadherin表达与肝细胞癌转移的关系及干扰Snail对肝癌细胞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分别检测36例肝癌组织中Snail,E—cadherin蛋白和mRNA的表达。检测HCC9024细胞中Snail对E—cadherinmRNA和蛋白表达的逆转作用及对HCC9024体外侵袭、运动的抑制作用。结果转移组肝癌组织中Snail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而E-cadherin在转移组肝细胞癌中无表达。SnailmRNA在未转染组、瞬时转染组、稳定转染组中的表达为0.985±0.016,0.554±0.011,0.206±0.017,P〈0.05。E—cadherinmRNA在未转染组、瞬时转染组、稳定转染组中的表达为0.120±0.001,0.360±0.002,0.727±0.006,P〈0.05。Snail和E—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与mRNA表达结果一致。HCC9024细胞体外运动和侵袭能力实验表明,未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及转染Snail组跨膜细胞数及穿透基底膜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细胞中SnailmRNA可影响E-cadherinmRNA的表达,并在肿瘤细胞获得侵袭和转移能力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阻断SnailmRNA的表达可能会为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标签: SNAIL E-CADHERIN 干扰Snail 肝癌转移
  • 简介:我国传统医学十分重视食疗。用于食疗的方剂、食品可达千种。有些食品经近代医学证明了其机理、效果。如肝能明目,现已证明肝中富含维生素A,可治夜盲症。但有些只是根据经验,对食疗的活性物质的鉴定、机理等尚需做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因为癌症早期治疗十分重要,除应早期到正规专科医院明确诊断,正规治疗,我们还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但绝不要单独依靠报刊上发表的,自己就选用食疗偏方,以免耽误了治疗时机。再者食疗偏方和现代医学中的营养支持、膳食治疗也不同。营养支持、膳食疗法是现代医学中综合治疗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病人病情、治疗反应、各种检查结果、营养膳食状况等,运用现代医学知识,选用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我刊自创刊以来,得到医务工作者、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支持,寄给我们很多稿件.其中包括不少食疗的验方、偏方。我们审阅后只要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没有明显的禁忌,我们就刊载出来,供大家在正规治疗之外,选择试用作为辅助治疗。如患者本人拿不准选什么,可与您的医生商讨,如您正规治疗效果明显,也不必添加食疗。如试用后有副作用,立即停止服用,并咨询您的医生。

  • 标签: 营养支持 膳食疗法 食管癌 饮食营养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病人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和CA125的表达。方法选取经病理切片证实的宫颈鳞癌病人97例,良性宫颈病变组45例,正常妇女血清30例,空腹抽取静脉血2-3mL检测SCCAg和CA125。结果SCCAg恶性组(4.01±0.72)ng/L,良性组(0.98±0.45)ng/L,对照组(0.72±0.62)ng/L;良性组,对照组和恶性组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CA125恶性组(28.06±6.23)U/mL,良性组(14.21±1.02)U/mL,对照组(13.64±1.34)U/mL;良性组,对照组和恶性组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Ag在临床各期的阳性百分比为66.7%~100%,各期之间、病理分级和有无淋巴结转移间的表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在临床各期的阳性百分比为0%~76.4%,Ⅱ、Ⅲ期与0、Ⅰ,病理分级和有无淋巴结转移间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CAg在子宫颈鳞癌的表达有一定敏感性,而与临床分期无关;CA125在子宫颈鳞癌的表达敏感性不高,但与肿瘤的分期,转移及预后有一定关系。

  • 标签: 宫颈癌: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CA125
  • 简介: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约占世界全部病例的45%。在世界范围内肝癌主要高发于亚非某些地区,我国发病率为欧美国家的5-10倍,其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三位,近年来有逐渐上升趋,由于肝癌的危害性极大,因此其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治疗手段也日益增多。

  • 标签: 治疗手段 原发性肝癌 恶性肿瘤 常见 PHC 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