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椎动脉左右各一,起源于锁骨下动脉,向上穿行上6个颈椎的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入颅后2茶椎动脉行于延脑的腹侧面,在桥脑下缘汇合成一条基底动脉,故统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从椎基动脉系发出分支,分别供应脑干,小脑及内耳等处血液。椎基动脉系血管本身病变或行走过程中受压等

  • 标签: 缺血性眩晕 内听动脉 椎基动脉 基底动脉 前庭支 耳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超声检查对早孕时胎儿前脑无裂畸形的筛查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到我院产检的1268例早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规范化超声检查并重点观察胎儿面部和颅脑结构,分析检查结果。结果:1268例产妇中共检查出6例胎儿前脑无裂畸形,占比0.47%(6/1268),其中有1例属于无叶全前脑畸形,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单一侧脑室与双侧丘脑有融合情况,脑中线结构显著消失;3例属于半叶前脑无裂畸形,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整个小脑模糊不清楚,侧脑室与大脑半球在后侧分开,形成一侧脑室并融合于丘脑处,小脑半球为香蕉脑,脑中线结构隐约可见,透明隔腔基本无法看到;2例属于叶状前脑无裂畸形,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透明隔腔几乎无法看到。所有产妇均选择终止妊娠,之后通过大体病理检查确诊为前脑无裂畸形,男性胎儿4例,女性胎儿2例。结论:早孕期规范化超声检查有助于筛查出胎儿前脑无裂畸形,为产妇及时终止妊娠提供了可靠依据,有利于减少畸形儿出生率,促进优生优育,建议推广。

  • 标签: 超声 早孕 前脑无裂畸形 筛查
  • 简介:患者,男性,74岁。因突发头晕、头痛、双眼失明伴恶心、呕吐2天入院。患者于2天前夜间起床时突感头晕、头痛、双眼前漆黑,疑为停电点蜡烛,至天明时家人发现其双目失明,无四肢活动障碍及意识障碍、二便失禁等。在当地就诊发现血压180/100mmHg,给予利血平、速尿、卡托普利、丹参、灯盏花等药物治疗后症状无缓解,伴恶心、呕吐、嗜睡、记忆障碍而转我院就诊。

  • 标签: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TOBS 心律失常 扩张型心肌病 血液循环
  • 简介:摘 要:基底细胞癌是临床多发、常见的低度恶性肿瘤,该疾病主要来源于基底细胞、皮肤附件组织。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该疾病发作率逐渐升高,且朝着年轻化的趋势发展。目前,临床关于该疾病的诊断方法多种多样,但其唯一金标准为组织病理学检查。常见疾病治疗措施包括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两种,其中手术治疗措施效果显著,且应用广泛。本文主要是对基底细胞癌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基底细胞癌 诊断 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分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间住院的13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通过对病史、相关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头CT或MRI检查的调查,对其病因、危险因素及性别、年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女性占优势,其中一半女性处在更年期阶段。85%患者具备了多种危险因素。经治疗65%患者在24h内缓解,97%患者72h缓解。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多因素发病,应针对病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措施。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椎基底动脉变异诊断中头颈CTA的运用。方法:选取于2022年3月至2022年5月参与研究的椎基底动脉变异患者共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分析40例患者的DSA检查的临床资料,将其列为对照组;现将40例患者进行CTA检查,将其列为观察组。对比分析观察组对椎基底动脉变异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经检查结束后,观察组的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的检查结果完全一致。结果:头颈CTA应用于诊断椎基底动脉变异,其诊断结果与DSA检查的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头颈CTA检查相比于DSA更为安全,该检查方式应用于椎基底动脉变异的诊断之中,能够为后期治疗提供有利的资料,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椎基底动脉变异 头颈CTA DSA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具有基底细胞样表型的乳腺化生性瘙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方法观察分析3例具有基底细胞样表型的化生眭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并利用EnVision法进行免疫组化标记检测ER、PR、CerbB-2、CD10、SMA、p63、CKS/6、CK14、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组织学类型分别为梭形细胞化生性癌、腺鳞癌(浸润型)、腺鳞癌(囊内型)。组织学特征表现为乳腺癌伴有梭形细胞化生或鳞状上皮化生,细胞较大,部分异型性较明显,多伴有坏死,核分裂象常见;有囊腔形成及导管内上皮内肿瘤成分。免疫组化结果:CK5/6、CK14、po3、p53均阳性表达;EGFR2例阳性表达;E—Cadherin2例阳性表达;1例PR20%阳性表达,其余2例均不表达;ER、CerbB-2、CD10、SMA均不表达。结论乳腺化生性癌具有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特有的免疫表型特征,其临床预后宜参照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

  • 标签: 乳腺 化生眭癌 基底细胞样癌 病理 免疫组化
  • 简介:基底动脉系统短暂脑缺血发作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表现为眩晕、眼震、共济失调、复视及意识障碍等,若不及时控制发作,将致脑干及小脑等部位梗死,造成严重后果。我院自1997-2002年分别应用尼莫地平针和低分子肝素钙针、复方丹参针和阿斯匹林片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TIA80例,疗效有显著差异。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椎—基底动脉系统 脑缺血 老年人 诊断标准 尼莫地平 低分子肝素钙
  • 简介:患者,女性,74岁。有糖尿病史17年,初期口服消渴丸降糖,近3年皮下注射普通胰岛素,30~40U/d,血糖控制欠佳。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未正规服药治疗。4个月前因一过性意识障碍4小时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RBAS),治愈出院。头颅CT示双侧丘脑蝶形低密度梗塞灶。发病第7日黄昏时患者无任何诱因出现幻觉,看见厕所里有一青年男子,瘦高个,戴眼镜,穿蓝色衣服,因为害怕。患

  • 标签: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大脑脚幻觉
  • 简介:目的观察晕可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及其对自由基、血流动力学、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口服晕可消胶囊,4粒/次,3次/d;对照组口服眩晕停25mg,3次/d;疗程均为一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自由基,血流动力学,红细胞膜流动性等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晕可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总有效率88.3%,明显高于眩晕停(75.0%),并可升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血清丙二醛水平,降低血粘度,降低红细胞膜荧光偏振度。结论晕可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肯定,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流动力学特性及红细胞膜流动性、对抗自由基损伤有关。

  • 标签: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晕可消 眩晕停
  • 简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定量检测痕量分析中均一、稳定、重复性好的活性基底膜至关重要。薄膜组装技术制备的纳米薄膜高度有序、厚度均一、可控,可增强分析物分子的拉曼信号,提高SERS的特异性和灵敏度。SERS技术制样简单、不受溶剂水的干扰,可以实现在分子水平上无损、灵敏、定量的检测痕量分析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生物医药、材料科学等不同领域。该文对SERS增强基底的薄膜组装技术及其在环境污染物和癌症检测方面的应用和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增强基底 薄膜组装技术 癌症检测
  • 简介:目的探究影响基底动脉闭塞(BAO)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进展的危险因素,为疾病发展的预测和治疗的选择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收集确诊为BAO的1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将患者分为严重卒中组及轻、中度卒中组,病情进展组及未进展组,经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危险因素。结果在严重卒中组男性、吸烟史和入院时体温升高率高于轻、中度卒中组(P〈0.05),而脑梗死病史少于轻、中度卒中组(P〈0.05)。吸烟史和入院时体温升高为影响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0.405和0.070,95%可信区间为(0.182,0.902)和(0.020,0.242)。发病前有前驱症状为影响患者入院后病情进展的显著保护因素,OR=0.435,95%可信区间为(0.212,0.894)。结论本文探究了对BAO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并得出相应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可能会在BAO病情的预测及治疗方面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 标签: 基底动脉闭塞 回归分析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眩晕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 9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50例和对照组 48例 ,全部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降压、降糖等。治疗组加用眩晕宁每次 2片 ,每日 3次 ,口服 ,连服半个月。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每次 5mg,每晚一次口服 ,疗程半个月。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和的平均血流速度。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及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眩晕宁可显著降低全血比粘度(P<0.05),显著降低血浆比粘度( P <0.05),可以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 P<0.01)。 两组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眩晕宁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比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眩晕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眩晕宁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综合征疾病采用针刺颈椎夹脊穴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接受治疗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口服倍他司汀片,一天3次,每次4片;研究组患者对颈椎夹脊穴进行针刺治疗,四周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椎动脉供血参数及安全性。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73%、治愈率为65.4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36%和29.09%,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动脉供血参数、头晕头痛、颈项痛等均有改善,研究组患者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综合征疾病采用针刺颈椎夹脊穴进行治疗的疗效较好,明显改善患者的椎动脉供血,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针刺 颈椎夹脊穴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每组46例,对照组应用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行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ADL分级为II级者所占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IV、V级者所占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肿复发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能够显著提高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 标签: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 大骨瓣开颅术 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目的观察脑基底节区出血早期使用活血化瘀治疗的效果。方法把64例病人随机分为三七总甙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治疗,对其血肿吸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估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治疗组在血肿吸收,NDF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估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使用活血化瘀治疗脑出血,能改善残障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轻中型 基底节区 脑出血 活血化瘢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0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64例,单纯支架置入12例,载瘤动脉闭塞4例。结果发生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其中死亡1例,脑血栓形成或脑梗死4例,血管痉挛1例。术后平均12个月复查:65例动脉瘤不显影,1例动脉瘤缩小,2例动脉瘤无变化,11例动脉瘤增大,给予再次完全栓塞。出院后评价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工作58例;轻微症状12例;轻度神经功能障碍5例;中度神经功能障碍3例;无重度神经功能障碍;严重残疾1例;死亡1例。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方法,值得应用。

  • 标签: 椎基底动脉 夹层动脉瘤 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