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联合肝脏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ALPPS)是在2007年由德国医生Schlitt首先实施的新术式,该术式主要针对的是巨大肝脏肿瘤和肝脏多发性肿瘤手术切除后余肝体积不足的病例而设计的[1]。手术分2次进行,首次完成左右半肝的,将拟切除的肝脏门静脉系统完全解剖阻断,同时保留该部分肝脏的动脉以及静脉系统,从而达到保留肝脏的再生目的,在保留肝脏再生、

  • 标签: 静脉结扎 肝切除术 肾功能不全 围手术期 静脉系统 德国医生
  • 简介:目的探索顺行手指末节再植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顺行再植法对74例手指末节进行再植。结果再植74例,成活72例,术后手指长度和外形与健指相似,两点辨别觉2.5~5mm之间,指甲生长良好。结论熟悉手指末节血管和神经分布特点采用顺行再植可以缩短再植时间,提高再植成活率。

  • 标签: 手指末节 再植术 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复杂性上肢患者再植术后中的应用。方法:将舒适护理模式引入到复杂性上肢再植术后患者中,并评价效果。结果:舒适护理为患者减轻了创痛,带来了舒适和经济效益。结论:舒适护理对复杂性上肢再植患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手足外科 断肢再植 舒适护理
  • 简介:复杂性上肢系指伴有广泛的骨、血管、神经、肌肉肌腱和皮肤等的严重损伤以及多段肢体或多个肢体受累的上肢。其特点是病情复杂、损伤严重、手术要求高。因此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尤其术后护理至关重要。术后重点:早期发现和及时防治血管危象,保持正确体位;加强疼痛护理,尽量减轻疼痛,注意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感染。

  • 标签: 上肢离断再植 术后护理 复杂性 围手术期护理 严重损伤 血管危象
  • 简介:目的评价温针灸对完全周围神经显微手术修复后的功能康复作用。方法将大鼠坐骨神经横断,经显微手术缝合后在电针基础上加入温针灸疗法,观察术后4、8、12周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变化,测定术后12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结果术后4周温针组SFI与模型组和单纯电针组相比均明显改善(P〈0.01);术后8周温针组SFI明显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单纯电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温针组和单纯电针组均明显优于模型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但两组组间比较,温针组SFI及MNCV虽优于单纯电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对坐骨神经的术后功能恢复具有一定作用,有待进一步实验加以证实。

  • 标签: 温针灸 坐骨神经离断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 简介: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的增多,50岁以上手指再植的病例也逐年增多。我科自2003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50岁以上患者断指再植23例28指,成活26指,坏死2指,成活率为92.9%,经4-6个月随访,成活的再植指长度及外观恢复良好,功能恢复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手指离断再植 围手术期 护理 成活率 人类寿命 老龄人口
  • 简介:目的利用周围神经外膜及生物膜套接吻合神经并在吻合处移植干细胞的方法治疗周围神经伤,以提高神经功能的恢复速度和质量。方法于神经的远侧端神经外膜做显微镜下清创、游离、扩张、外翻,向远端掀起剥离的神经外膜,长度不超过神经直径的2倍,用锐性刀片将神经束在显微镜下快速清创,使神经断面整齐;再修整神经近端。根据神经外膜营养血管走行及断面神经束的解剖形态对合神经束。将近端神经外膜周长三等分,成为三针的缝合点,一次性缝合三针,将神经近端套入远端扩张的外膜内,对神经外膜缺损严重无法套接者,以人工生物膜包裹端并紧密套接,神经吻合间隙及周围外膜下浸润注入干细胞1.0mL。临床上应用23例,其中正中神经3例,尺神经5例,桡神经9例,腓总神经2例,指总神经4例。结果本组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本组优13例,良6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82.5%。结论综合套接法联合局部干细胞移植治疗周围神经伤,有效提高神经再生速度及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质量,神经套接法综合研究治疗周围神经伤前景广阔。

  • 标签: 神经外膜 人工生物膜 套接 干细胞 周围神经断伤
  • 简介: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脂肪肝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中国医师协会公布的“中国城市健康状况不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城市居民男性高发疾病中,脂肪肝居首位,

  • 标签: 中国医师协会 减肥 肝脏 城市居民 健康状况 脂肪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脂肪肝可以说已经发展成一种“职业病”,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追本溯源,之所以脂肪肝风行是因为随着“宅男”、“宅女”一族越来越多.上班族的日常生活习惯不合理所造成的。据相关数据统计,严重亚健康人群以及嗜酒或酗酒人群是脂肪肝的高危发病人群。而肝脏疾病的增多又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率持续提升,据统计,目前有1100种化学药物存在肝损害的可能性,可以说很多药物都有可能诱发药物性肝病。

  • 标签: 肝脏疾病 药物性肝损害 药物性肝病 日常生活习惯 数据统计 发病人群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0例肝癌患者,通过不同的成像方法,分析比较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的检测能力。结果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影像学结果各不相同,明显强化的高信号动脉相为富血供肿瘤的癌灶患者72例;缺乏血供型的肝癌患者18例,其中在动脉期轻度强化呈等信号的患者5例,无强化的13例。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肝脏增强CT在肝癌诊断中的诊断准确率(P〈0.05)。结论肝脏MRI比肝脏增强CT在肝癌中的诊断正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脏增强CT 肝脏MRI 肝癌 诊断准确率
  • 简介:虫草之“秘”冬虫夏草是一种十分名贵的中药材。在1757年的《本革从新》中,冬虫夏草就与人参、鹿茸一起被列为中国三大补药。它是一种能同时调节、平衡阴阳的中药。近几年来,冬虫夏草的价格飞速飙升,并因显著的疗效成为部分药店的一个主打产品。

  • 标签: 冬虫夏草 平衡阴阳 中药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43例AFP阴性肝脏占位性病变回顾性研究来评价肝脏穿刺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该院2003年3月-2005年10月43例B超导向经皮肝脏穿刺术检查的AFP阴性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回顾性研究,来探讨肝脏穿刺术的临床价值.结果仅1例患者发生肝脏包膜下出血;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细胞癌5例,胆管细胞癌12例,转移性肝癌18例,肝脓肿5例,3例未发现肿瘤细胞.结论B超导向下经皮肝脏穿刺术获取组织送病理学检查对AFP阴性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还可对肝脓肿、肝脏恶性肿瘤进行局部治疗.它具有高安全性、高成功率、高阳性率及微创伤、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肝脏穿刺术 AFP 肝脏占位性病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肝脏疾病诊断中乙肝表面抗原联合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测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就诊于2020年12月10日/2021年11月30日(开始/结束)96例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根据患者肝脏疾病不同分重型肝炎组(纳入重型肝炎患者32例)、乙型肝炎组(纳入乙型肝炎患者32例)、肝炎肝硬化组(纳入肝炎肝硬化患者32例),所用患者均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测,比对观察不同组别患者检查结果差异。结果 重型肝炎组、乙型肝炎组、肝炎肝硬化组HBsAg、C3、C4、IgG、IgM、IgA水平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肝脏疾病诊断中,采用乙肝表面抗原联合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测价值较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测 乙肝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 肝炎肝硬化 HBsAg
  • 简介:从病毒性肝炎时代到酒精性肝病时代,国人的肝脏一直备受威胁。病毒性肝炎时代的远去或许是科技进步可以带来的,酒精性肝病的抬头或衰落就与科技无关了。

  • 标签: 酒精性肝病 病毒性肝炎 肝脏 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