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保证豆芽的食用安全与卫生质量。方法通过卫生调研,对比分析工厂生产豆芽和小作坊孵化豆芽的理化、农药残留、植物生长调节剂、食品添加剂、致病微生物及亚硫酸盐(以SO2计、下同)等多项指标。结果工厂生产和小作坊孵化豆芽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硝酸盐与亚硝酸盐、致病微生物等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小作坊孵化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钠和6-苄基腺嘌呤超标率高于工厂生产的豆芽,P值分别为0.058和0.038;工厂与小作坊使用的原料(黄豆和绿豆)SO2含量未见差别,但小作坊生产的豆芽在孵化后期与销售时及浸泡水中的SO2含量远高于工厂生产的豆芽和生产用水。结论工厂生产加工豆芽解决了以往小作坊孵化豆芽的不规范行为和产品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国内推广豆芽生产产业化,应是当前社会需求与努力发展的方向。

  • 标签: 豆芽 黄豆 绿豆 私营部门 食品工业
  • 简介:目的与传统作物相比,观察秘鲁安第斯山区特有作物玛咖(Maca)的营养价值。方法采用国标方法或AOAC方法测定Maca干品中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糖类、11种矿物质、12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并和马铃薯、甘薯、胡萝卜、小麦、稻米等营养素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在矫正水分含量后,Maca的蛋白质、矿物质、多种维生隶含量丰富。在许多方面高于马铃薯、甘薯等根茎类作物。结论Maca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可以进一步引种和开发的薯类资源。

  • 标签: 玛咖 营养 植物 食用 独行菜属
  • 简介:为了了解臭豆腐的食用安全性,促进生产工艺的改进,对臭豆腐生产中的豆腐坯、豆腐卤坯和油炸后的成品进行了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的检测。结果表明:用于臭豆腐生产的豆腐坯卤制后,其细菌总数达到了4.5×107CFU/g,大肠菌群达到了2700MPN/100g。参照卤制豆腐干类产品的相关国家标准,大肠菌群超标近20倍;但臭豆腐卤坯通过高温油炸,细菌总数降至5.0×10CFU/g,大肠菌群降至7MPN/100g,降到了食用安全的微生物指标;对于袋装油炸臭豆腐产品的杀菌强度,在115℃杀菌时间必须60min、121℃40min产品才能达到无胖袋的要求。

  • 标签: 豆腐 臭豆腐卤坯 油炸臭豆腐 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
  • 简介:以广东增城派潭镇的仙草为原料,研究了碱液沸水提取仙草胶和碱液超声波辅助提取仙草胶的工艺,以及两种方法获得的仙草胶的特性黏度和多糖含量。碱液沸水法提取仙草胶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为1:40,Na2CO3浓度为0.3%,浸提时间为90min,此条件下仙草胶得率达到36.80%。碱液超声波提取仙草胶的最佳工艺为:Na2CO3浓度为0.3%,料液比为1:40,超声功率为600W,提取时间为60min,此条件下仙草胶得率达到38.12%。碱液沸水法提取的仙草胶在25℃的特性粘度为99.608mL/g;碱液超声波提取的仙草胶在25℃的特性黏度为117.33mL/g。碱液沸水法提取的仙草胶中多糖含量为216.27mg/g;碱液超声波提取的仙草胶中多糖含量为309.08mg/g。

  • 标签: 仙草胶 提取 工艺 超声波
  • 简介:根据国内外塑料食品软包装材料的相关法规标准,针对食品软包装的包装材料、溶剂残留量等卫生安全性能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各项指标的规定情况以及检测方法作了介绍。

  • 标签: 食品软包装 卫生标准 溶剂残留
  • 简介:目的分析2010—2012年浙江省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流行病特征,提出当前防控重点。方法对2010—2012年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报告系统上报的食源性疾病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12年浙江省共上报食源性疾病事件95起。以微生物类事件为主,占58.9%,其中又以副溶血性弧菌为最常见,占23.2%;5~9月为食源性疾病事件高发月份,占66.1%,微生物类事件夏秋季发生更为频繁,在确定的中毒食物种类中,以肉与肉制品最多,且每个季度均较多,以副溶血性弧菌、非伤寒沙门菌污染为主;其次是水产品,在二、三季度较多,主要是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误食毒蕈、误将亚硝酸盐当成食盐等调味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仍有发生。结论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重点是肉与肉制品、水产品及亚硝酸盐的监管;落实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减少蕈类中毒发生;防控的重点场所为宾馆饭店、集体食堂,重点类型为副溶血性弧菌等常见微生物污染事件。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浙江省 流行病学分析 食品安全
  • 简介:文章综述了食品流变研究的目的,增稠剂的相对分子质量、结构、增稠剂溶液浓度、pH值、温度、外界切变力等对增稠剂流变特性的影响和增稠剂间的增效作用以及增稠剂在改善食品流变特性中的应用,即加入少量的增稠剂就能对食品粘度产生惊人的影响,使其获得良好的流变特性。

  • 标签: 增稠剂 影响 流变特性 应用
  • 简介:本项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测定叶黄素和叶黄素酯在大鼠体内的排泄率来比较二者的生物接近度(Bio-accessibility)。在实验中,首先从万寿菊干花颗粒中制备叶黄素和叶黄素酯,随后分别灌胃到雄性SD大鼠中,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24小时内粪便中二者的排泄率。实验结果表明:叶黄素的排泄率较叶黄素酯高。根据这一结果,可以判断叶黄素酯的生物接近度较叶黄素高。

  • 标签: 叶黄素 叶黄素酯 生物接近度
  • 简介:目的对两起副溶血性弧菌(VP)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血清溯源,分析可疑食品和病人样品中菌株血清型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GB/T4789.7—2008方法,对检出的VP做血清分型、溶血素试验;PCR扩增VP直接耐热溶血素基因(tdh)、tdh相关溶血素基因(trh)和毒素调控基因(toxR)。结果通过增加样品中可疑菌落数量的鉴定,两起食物中毒共检出9种VP血清型,主要有O3∶K6型13株,O2∶K28型6株,O1∶K56型2株,其它各1株;两起食物中毒中分离的27株VP有17株tdh基因检测阳性,与溶血试验结果一致。结论增加可疑菌落数鉴定,有助于VP食物中毒的溯源;虽然O3∶K6血清型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但不同样品来源的VP血清型呈现多样性;副溶血性弧菌tdh基因检测等同于溶血试验来鉴定VP致病性。

  • 标签: 食物中毒 副溶血性弧菌 血清鉴定 溯源
  • 简介: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地区副溶血性弧菌临床和食源性分离株的分子流行病特征,了解本地区副溶血性弧菌的流行规律。方法对2007—2010年临床来源菌株(食物中毒患者和散发腹泻病例)以及食源性样品中分离的184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相关溶血素基因(trh)检测。对102株临床来源O3:K6型菌株及41株食源性样品来源株,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和溯源分析。结果在调查的52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中,tdh阳性、trh阴性的O3:K6血清型引起的有46起(88.5%),tdh阳性、trh阴性的O4:K8血清型引起的有5起(9.6%)。在散发腹泻病例中,tdh阳性、trh阴性的O3∶K6、O4∶K8和O3∶KUT菌株分别占60.3%(38/63)、19.0%(12/63)和15.9%(10/63)。41株食源性样品株分属9种O血清群,未见O3∶K6和O4∶K8血清型菌株,而且tdh和trh均为阴性。PFGE聚类分析显示闵行地区食物中毒O3∶K6分离株中存在着遗传关系密切相关的优势流行克隆,散发腹泻患者O3∶K6分离株中存在着与食物中毒优势株相同谱型,而所有食源性样品分离株与临床患者来源株亲缘关系都较远。结论临床和食源性样品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在血清分型、毒力基因和分子特征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一大群遗传关系密切、tdh阳性、trh阴性的O3∶K6血清型菌株在闵行地区呈优势流行。

  • 标签: 副溶血性弧菌 血清型 毒力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 同源性 食源性致病菌
  • 简介:目的比较胶体金法与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LC-MS/MS)在霜霉威检测中的应用。证实胶体金试纸检测蔬菜中霜霉威残留的可靠性,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新的检测手段。方法通过胶体金试纸条半定量方法检测的试样,再用液/质谱法联用定量检测试样中的霜霉威。结果胶体金试纸检测为阴性的100个试样,经液/质谱法联用检测结果为未检出,符合率为100%。添加霜霉威的胶体金试纸检测阳性的试样经液/质谱法联用检测,符合率为100%,添加的Cutoff值样品回收率达到93%。结论与液/质联用检测法相比较,胶体金法检测霜霉威具有操作简便、观察直观、快速、省时的特点,特异性强、敏感性较高,从而为检测霜霉威提供了一种快速的检测方法。

  • 标签: 霜霉属 蔬菜 胶体金 色谱法 液相
  • 简介:在国际上,各个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和允许使用的品种不完全相同.但是,由于某些食品添加剂存在一定的毒性,因此美国、日本、加拿大各国均对食品添加剂上市、使用前的安全性评价和审核有严格规定.

  • 标签: 《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新规定 旧规定 内容
  • 简介:大连市牡蛎的卫生调查万炬明,姜敏,王笑康,王珊菊,张云林牡蛎,在我国粤桂称蚝,闽台称蚵,江浙称蛎黄,东北称蛎子或海蛎子。世界上有牡蛎百余种,我国有20余种,常见的有近江牡蛎、长牡蛎、褶牡蛎和大连湾牡蛎等。为了防止人类食用牡蛎引起食源性疾病或中毒事件...

  • 标签: 大连市 细菌总数 卫生学调查 食用牡蛎 食品卫生 水产食品
  • 简介:目的推动我国餐饮业各项法律法规的实施,为各地卫生监督部门理顺监管思路提供参考。方法从法规、标准、规范、制度、管理办法展开论述,对我国现行的餐饮业卫生监督法规体系和制度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分析。结果我国有关餐饮业的管理制度是相容的,HACCP在餐饮业应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结论餐饮业只要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就可最大限度预防食物中毒。

  • 标签: 餐饮业 组织和管理 危害 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
  • 简介:目的探询我国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方法收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澳大利亚、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和我国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管理规定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对收集到的法规、标准从加工助剂的定义、使用规定、功能分类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发现我国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定义不够明确、具体,缺乏对加工助剂的功能作用、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或残留量)的规定。结论需要参考其他国家管理法规,结合我国加工助剂的实际应用情况,对我国加工助剂的管理规定进行完善。

  • 标签: 食品加工工业 食品添加剂 组织和管理
  • 简介:佛山市区色拉食品卫生调查何晓玲梁佩凤广东省佛山市卫生防疫站(528000)色拉(salad)类食品是西餐中的一种凉拌菜。由于其原料以及整个加工过程难以进行热杀菌,极易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了解我市色拉食品的卫生状况,我们于1994年8~12月间,...

  • 标签: 食品卫生学 佛山市区 食品卫生状况 大肠菌群 水果色拉 细菌总数
  • 简介:酶制剂正作为一种新型的品质改良剂应用于面粉和食品工业,与传统的改良剂相比,由于作用机理特殊,酶制剂往往能达到一般改良剂所无法达到的效果,且具有安全的特点。本文主要对α-淀粉酶、木聚糖酶和葡萄糖氧化酶对面团流变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浅谈了混合酶制剂的优点和酶制剂的发展前景。

  • 标签: 酶制剂 面团流变学 Α-淀粉酶 木聚酶 葡萄糖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