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诗经·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简言之,诗言志。

  • 标签: 功名 诗经 诗言志
  • 作者: 刘英姿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文科爱好者》 2009年第1期
  • 机构:如果一提起“陶渊明”三个字,闲居、饮酒、赋诗、赏菊等概念就会自然地出现,从而,一本本介绍陶渊明及其作品的书中的结论──不好仕途,厌恶功名,归隐脱尘……随之起于脑海之中。从陶渊明问题专家到一般的文学史家,在他们的著作中基本上都是如此阐释的。陶渊明对待“功名”的态度究竟如何呢?他为什么要弃官归田?这一系列问题似乎解决了,但实际上颇有重议之必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潘阆的诗词作品在北宋已颇有名气,但今人对潘阆的研究甚少。他仰慕高洁、狂放不羁,却又心存功名、难绝尘想。从其诗词作品入手,揭示出潘阆充满矛盾的功名思想,由此论及潘阆在词史上的贡献。

  • 标签: 潘阆 功名思想 词史贡献
  • 简介:摘要:教育本位是指教育本来的位置,即教育的初衷亦或解释为教育的本义,它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将学习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然而在地方学校各种奖励机制的冲击下,学生的分数成了老师追名逐利的法宝。过度关注学生的成绩而没有重视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落实。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淡化名利,把教育当作一种情怀。

  • 标签: 名利 教育 情怀
  • 简介:盛行于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而且还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功名观,即:才子们追求功名,但功名只是他们获得与佳人结合的钥匙和桥梁,部分才子在功成名就后又选择了归隐。无论是对功名的追求亦或放弃,才子们的功名观中都蕴含着一种正直的人格和道德。

  • 标签: 才子佳人小说 功名观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