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从新闻的角度看,首先将中国红军的信息透露给西方世界的并不是斯诺。但第一个将红军、红区、中国共产党的内幕忠实而深入地向西方世界传播的是斯诺,写出堪称中国革命诗的《西行漫记》是斯诺。斯诺这部书以确凿的事实、朴实的笔墨、精彩的故事吸引了西方世界。它改变了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动员了如白求恩这样一批知识分子卷入了中国革命,带动了贝特兰、尼姆·威尔斯、贝尔登、白修德、爱泼斯坦等许多西

  • 标签: 中国革命史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埃德加·斯诺 毛泽东 宋庆龄 二十世纪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但他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却毫无建树,这种文明以后将由孔子等学者在文化上加以说明,推进了以后中国秦汉式的统一大帝国的形成

  • 标签: 中国思想史 思想史简述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中国哲学的问题变成了西方哲学的问题,这当然不是说所有中国传统哲学都是实践哲学,我们的确是在西方哲学的影响下开始思考中国哲学的问题

  • 标签: 中国哲学史 重写中国
  • 简介:<正>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问世迄今,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三世纪。尽管研究我国古代小说的论著汗牛充栋,而从小说的框架方面看,却始终没有超越《小说史略》的藩篱。而且半个世纪以来,以通史的形式来写一部新的中国古代小说,不仅数量微乎其微,质量也不够理想。近十年来,海内外对我国古代小说中几部名著的研究工作确有较大突破,但古代小说的撰写却仍付阙如。现任教于福建师大中文系的齐裕焜同志,是

  • 标签: 研究工作 半个世纪 海内外 中国古代小说史 质量 数量
  • 简介: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领域里,夏志清教授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一九六一年,夏出版了第一本英文专著《中国现代小说》,从而为西方学院内现代中国文学的研究,奠定基础。这本专著综论一九一七年文学革命至一九五七年反右运动的半世纪问,中国小说的流变与传承。全书体制恢宏、见解独到。对任何有志现代中国文学文化研究的学者及学生,都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也因为这本书所展现的批评视野,使夏志清得以跻身当年欧美著名评家之列,而毫不逊色。更重要的,在《中国现代小说》初版问世近四十年后的今天,

  • 标签: 《中国现代小说史》 夏志清 教授 现代中国文学 重读 中国文学研究
  • 简介:《怀旧》的雪泥鸿爪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怀旧》与《狂人日记》、《阿Q正传》不同,是用文言写的,但其讽刺与幽默的风格,却是有迹可寻的。民元前后鲁迅留存下来的作品不多,《怀旧》理应受到重视。鲁迅生前对这篇处女作好象并不在意。连它的写作日期,也记忆不太确切,他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说:“那时恐怕还是在革命之前。”实际上是写于辛亥革命之后。是作者在老家写的一篇习作,最初并不是

  • 标签: 中国新文学史 《狂人日记》 文学研究会宣言 一封信 《小说月报》 叶灵凤
  • 简介:上篇:"红色创业"的小主题与大主题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红色小说中,许多农民英雄身上都流淌着纯正的革命血液,柳青曾经是土改时期民兵队长的共产党员梁生宝;浩然中退伍军人、坚定的共产党员萧长春,都是战争年代的红色武装人员,接受过革命战争的熏陶和考验.这种出身对于表现这些农民革命新人的政治坚定性起到了一定的保证作用.不过,另一批出身于战争、土改年代的"老干部"则相反,他们在农村新的革命过程中并不能保持足够的革命干劲,而是"退坡"了.赵树理中的农村干部范登高、柳青中的代表主任郭振山,在土改后,由于缺乏政治热情,享受了土改的成果,却走发家道路,竞蜕变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对立面.

  • 标签: 小说 《创业史》 柳青 浩然 战争年代 革命
  • 简介:主持人的话:在山东作家中,尤凤伟无疑具有鲜明的"另类"特征.他的小说既纯粹又神秘,总是充满着令人意想不到的变数.

  • 标签: 历史史 史心 史新
  • 简介:本文通过考察三部有代表性的文学著作,探讨十七年文学是怎样被一代又一代的撰者构造出来的,文学叙述与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历史的真实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学重构的新的可能性。

  • 标签: 《中国当代文学史稿》 意识形态 文化语境 历史叙述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中国当代文学不同于现代文学的基本问题在哪里(中国文学的当代性在哪里),20世纪中国文学,文学的学科范围要扩大

  • 标签: 中国现 文学史问题 现文学史
  • 简介:中国古典剧作为古代戏剧艺术的内容之一,有其自身的元性艺术形态。这种戏剧艺术的元性形态,不仅表现在其发生、发展、创作、批评等诸多方面,而且在不同创作主体如文人、艺人的身上也有着不同的展示,它有别于今之现代话剧历史剧和现代新编戏曲历史剧。对中国古典剧的元性艺术的准确认识,将有利于人们正确地把握和理解中国古典剧的现代化方向和对传统戏剧的改编原则。

  • 标签: 中国史剧 元性形态 史剧元性
  • 简介:二十一世纪,再提革命二字,已经恍若隔世,但一百年前,吴江分湖的柳亚子,却正是以一革命少年的姿态登场的。当时的情形也是满东南都是革命的暗潮,吴江黎里,虽不算交通发达之处,即使近在上海,假如乘船,风平浪静,亦须花费两三天时日,不过革命阻挡不了,上海的报纸一样把革命消息传达到这样的江南小镇。这就把柳亚子这样的少年热血鼓荡起来,由不得他不向往革命了。1903年,柳亚子除了大读《新民丛报》,已读过翻译过来的法国卢梭的《民约论》,并且信服卢梭天赋人权的思想,把父母取的大名柳慰高弃而不用,自作主

  • 标签: 柳亚子 革命党人 南社 毛泽东 章太炎 南明史
  • 简介:<正>中国乡土小说,自八十年代初开始引起文学界专家学者的重视。对二三十年代的乡土小说创作,一些文学史论文章和小说专著都有深入的论述,对八十年代的乡土小说,也有大量的评论涌现。乡土小说研究这块理论园地确实可谓硕果累累,现在我们又有了丁帆先生的《中国乡土小说史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以下简称《史论》)。这部专著对七十年来乡土小说的流变作了一番梳理总结,无疑为乡土小说研究和文学史研究增添了一份厚重

  • 标签: 中国乡土小说 策略选择 史论 地方色彩 沈从文 悲剧精神
  • 简介:在当代中国,中外文学艺术传统曾被视为“封资修”而遭到大规模扫荡,一些海外学者如余英时等人甚至认为,“文革”是五四反传统及与传统断裂的激进主义思潮发展到了顶峰。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因为在思想领域的任何活动,都不可能不以人类既有的传统作为前提和出发点,艺术同样不能例外。如果我们细心探究,就不难发现当时声称建立在“空白”之上的纯而又纯的“革命文学”同古典主义艺术传统之间的内在联系。  古典主义以欧洲17-18世纪的鼎盛而著名。但是,事实上古典主义并非只存在于西方,也不限于戏剧领域。其实,撇开“三一律”等较为狭窄的教条,古典主义基本原则甚至好莱坞电影的内在结构都与中国当代革命文学极为相似。

  • 标签: 文学评论 比较文学 中国 革命文学 古典主义
  • 简介:<正>每一个时代都留下了它的经验和问题。这些经验和问题,都是它的研究者所需要面对的。对于20世纪中国的新文学,人们对于作品分析及其问题意识的强调,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出版了各种作品集,作家选集或全集,以及相关的论述,文学

  • 标签: 中国新诗派 论史 互证 现代诗 诗体大解放 20世纪中国新诗
  • 简介:在这里所写下的片段乃是我作为一个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的研究者的个人对于外国文学的一点片断的回忆和理解,它们当然显得琐碎和零散。但这些回忆和理解恰好显示了在中国当代历史中外国文学的不可忽视的关键的意义。它们恰恰凸现了外国文学具有的某种“中国性”,

  • 标签: 外国文学 中国性 当代文学 回忆 凸现 意义
  • 简介:<正>一自有文学之日起,就有了对文学的研究,尽管一开始是不自觉的、朦胧的和粗率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也是如此。即使从孔子研究“诗三百”算起,古典文学的研究也有2500年,可谓历史悠久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即旨在描绘和评述古往今来研究古典文学的历史。

  • 标签: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文学史 研究对象 文学思想史 评述 文学理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