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7 个结果
  • 简介:福柯在讲稿《什么是作者?》中主要论说了"作者"概念是以何种功能、方式与现代社会的运行体制相关的,即"作者"是怎样被资本主义社会建构和命名的,它又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发明中起到什么样的维系现有文化机制的作用。福柯否定了"作者"这一概念的自明性,他没有在纯文学的意义上分析"作者"问题,正如齐格尔所说,他将文学与作者问题提升到"自我批判"而不是内部批判的层次上。除此之外,福柯还在该文讨论了不同于文学作品"作者"的另一种"作者"概念,如科学的奠基者和"话语性的创始人",并明显将后者的位置置于前者之上,马克思和弗洛伊德都是福柯意义上"话语性的创始人"。本文将结合福柯几本重要著作,论述福柯为何在上述讲稿中认为弗洛伊德是他所理解的"作者",即"话语性的创始人",以丰富我们对"作者"这一概念的认识。

  • 标签: 作者 话语性 福柯 弗洛伊德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而且弗洛伊德笑论在使用机智、喜剧性等美学概念时,才形成了弗洛伊德所划分的机智、喜剧性和幽默三种喜剧形态,[3](P101)此机智乐趣产生于抑制消耗的节省

  • 标签: 弗洛伊德笑 笑批判
  • 简介:<正>光明日报(87年11月30)发表车文博如题一文,指出“弗洛伊德主义是企图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病态现象的迫切社会需要的产物,是德国意志主义,法国神经症理论强调心因性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作者指出这一学说的主要内容为:以无意识为基础的人格学说是弗洛伊德的核心;本能学说是弗洛伊德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的人格理论的动力学基础;以泛性论为基础的人格发展阶段既是弗洛伊德学说极端重要的内容,也是他区别于新弗

  • 标签: 新弗洛伊德主义 弗洛伊德学说 神经症 病态现象 人格学说 人格理论
  • 简介:<正>吴立昌在《弗洛伊德在哪里失足?》(《书评》87年1期)一文中指出: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致命伤在于,它不足是作为治疗的手段和神经官能症的理论,而是它还解释了道德、魔法和宗教、神话和艺术等等问题,甚至全部社会生活问题:家庭问题、教育问题、法律和政治问题、革命和阶级斗争的问题、各民族之间的

  • 标签: 弗洛伊德 心理分析 神经官能症 生活问题 家庭问题 心理学
  • 简介:<正>一、弗洛伊德思想对全球文学批评的意义文学创作与文艺心理学紧密相关,精神分析学是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学伊始,就希望它能够广泛涉猎人文社会学科,而不仅局限于临床医学上的运用,从文学理论批评的角度看,这也属

  • 标签: 文学批评理论 精神分析学 文艺心理学 文学创作 精神分析法 隐意识
  • 简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首先是关于无意识的理论。在弗洛伊德的整个理论中,尤其是在他的早期理论中,无意识(潜意识)占踞着核心地位,他发现人的意识活动只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表层,在这表层之后更深厚、更强大的力量在活动的便是无意识活动。无意识是整个精神分析学的基础。弗洛伊德独具匠心,通过对过失行为和梦的探索研究,找寻到解释无意识内涵,揭示无意识的本质的途径,为后人研究有关意识、无意识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指明了新的方向。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研究是从1895年他与布洛伊尔合著的《歇斯底里研究》开始的。这本书记载

  • 标签: 学无意识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无意识述评
  • 简介:摘要露西?莫?蒙哥马利是十九世纪加拿大著名女作家,著有富有盛名的《绿山墙的安妮》等安妮系列小说和《亲爱的陌生人》等作品。《亲爱的陌生人》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华兰茜从逆来顺受到勇于挣脱束缚,大胆追求幸福的故事。从华兰茜唯唯诺诺,完全遵从家人意愿到她自我意识的觉醒,并敢于挑战传统礼教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个精神层面的较量。

  • 标签: 《亲爱的陌生人》 本我 自我 超我
  • 简介:摘要本文先简述述弗洛伊德生平及著作、主要贡献,进一步探讨精神分析法,主要有无意识本能说,恋母情结及梦的释义三方面,最后对其作正反两方面的评价。

  • 标签: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法 评价
  • 简介:欧内斯特·海明威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学中最引人注目的美国作家之一,他也是美国“迷茫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海明威一生作品甚多,其中最重要的要数《老人与海》了,也是因为这部作品,海明威于1954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它为我们讲述了老人圣地亚哥如何杀死一条大马林鱼以及他在返程途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在此过程中,老人做了好几次梦。老人梦中的形象并非偶然,梦在文中亦扮演了一定的作用。

  • 标签: 《老人与海》 释梦理论 弗洛伊德 解析 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作家
  • 简介:施蛰存于1930年代凭借其心理分析小说跻身文坛,他吸收了弗洛伊德主义,善于将弗氏的精神分析理论运用于自己的小说,在当时的文坛着实令人耳目一新。本文试图通过对收在其代表作《梅雨之夕》中《魔道》的解读,兼及《夜叉》和《旅舍》,来窥视施蛰存是如何在弗洛伊德主义的观照下将现代人焦虑的心理过程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的。

  • 标签: 弗洛伊德主义 现代人的焦虑心理 文本解读
  • 简介:福克纳的短篇小说历来有许多种解读方法,大多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分析爱米丽小姐这一形象,认为这是一个被南方旧传统道德观念和父权制度所残害的一个女人的悲惨故事.本文试从弗洛伊德心理学角度分析爱米丽小姐的恋父情结,从中挖掘出爱米丽小姐爱情悲剧的成因.

  • 标签: 弗洛伊德心理学 恋父情结 爱情悲剧
  • 简介:美国华纳公司耗资1.8亿美元打造的《特洛伊》是今夏最吸引眼球的巨片。它改编自《荷马史诗》,成功地运用电影手法展示了古希腊神话特有的悲剧之美,而众多明星的加盟更让它呈现出夺目的光彩。

  • 标签:
  • 简介:在贝克特的小说《莫洛伊》中,由于父亲的缺场或无能,莫洛伊在寻母旅程中一路玩弄恋母游戏,表现出许多跟母亲有关的恋物癖症状;但鉴于母亲的堕落和乱伦的危害,他又借污秽学对母亲大肆谩骂,表现出典型的厌女症状和对父亲法则的最终服从。在笔者看来,莫洛伊是一个从“象征界”向“想象界”退化的“问题主体”,其叙事中的种种谜团和杂耍似的游戏都是其恋母困境外化而成的“梦意象”,和作者“身处子宫的记忆”密切相关。

  • 标签: 《莫洛伊》 精神分析学 恋母情结 困境 游戏
  • 简介:终于有机会来到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这里安葬的许多伟人,我只在纸上与他们相会。如今我就站在这块神秘土地上,好像格列佛飘洋过海,无意间闯进了巫术岛,岛上有个长官,能够召唤亡魂,他得以见到高大俊秀的荷马,弯腰曲背、嗓音低沉的亚里士多德。

  • 标签: 亚里士多德 格列佛 召唤
  • 简介:卡洛斯·拉蒙··安拉德(CarlosDrummonddeAndrade,1902-1987),巴西著名诗人、短篇小说家,生于巴西东南部米纳斯吉拉斯州的矿山小镇伊塔比腊的一个农场工人家庭。他早年在州府贝洛奥里桑特的寄宿学校攻读药剂学,毕业后未能成为药剂师,却当上了新闻记者。从1929年开始,他进入国家教育部担任政府公务员,1934年移居里约热内卢后继续在政府教育部任职,最后还当上了巴西国家历史艺术遗产部门的负责主管,直到1966年退休。他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写诗,受到现代主义诗歌影响,创办了现代主义刊物《评论》。他的第一部诗集《一些诗》(1930)展示出巴西现代主义的种种特点,后来他又陆续推出诗集《诗篇》(1942)、《人们的玫瑰》(1945)、《清晰的谜》(1951)、《新版的生活》(1959)、《白色的不洁》(1973)等。此外,他写过不少文学论文,另外还翻译过多位欧洲诗人、作家的作品。

  • 标签: 卡洛斯 诗选 现代主义诗歌 国家教育部 政府公务员 里约热内卢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2-01
  • 简介:全国道德模范尚金锁是河北柏乡县人。柏乡是太行山东麓大平原上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这里虽无矿山之宝、鱼水之利,但平原沃野,农业发达,是冀南久负盛名的"粮仓"。1970年,十九岁的尚金锁成为柏乡粮食局的一名临时工,1974

  • 标签: 赢天下
  • 简介:  无论我们承认与否,自然的存在同人们的所谓"发现"总是强烈地对立着.没有认识或者没有发现,是因为我们的能力尚无法达到.人们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及对大海遒的探秘,也只是近两年的事情.德天瀑布,世界著名风景介绍上没有,中国各种版本的旅游图也无标志,杰出的徐霞客到过许多我们至今都不曾到达的地方,却无从听说他涉足过这一景地.德天瀑布,以它横宽二百米,落差四十米的奇天胜景屹立于广西边境的大新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