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嫦娥奔月”图像商榷》的商榷贺福顺江继邓张深阁魏萍随着汉墓石刻画像题材内容研究的逐步深入,各界人士对汉画像石上雕刻的我国远古神话传说越来越重视,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去考释。周到、吕品同志在1982年第二期《史学月刊》上发表的《河南汉画中的远古神话考略》...

  • 标签: 嫦娥奔月 蟾蜍 题材内容 神话故事 西王母 考略
  • 简介:自清末至今,《韩非子》一书了出现了多种校注本,均是以影宋乾道本为底本,用其他版本对其进行校勘,纠正了不少讹误,但也存在着误校的现象。误校的原因有二;一是不知字词古义,二是不明通假。本文对部分误校的字词提出了商榷,做了较为详细的考证。

  • 标签: 韩非子 校勘 商榷 误校
  • 简介:爱新觉罗字辈商榷爱新觉罗闿峰满族爱新觉罗氏字辈,本是有史可查、有据可证的,但是近几年来,看到一些书刊杂志上,刊登爱新觉罗氏的字辈多是不正确的,都是以《玉碟摘要》肇白山世代要则序中的,肇白山百字派,来做为爱新觉罗氏字辈。此字辈中只有:撤弘(错字应为永)...

  • 标签: 爱新觉罗 努尔哈赤 宗谱 沈阳故宫 曾祖父 错字
  • 简介:<正>魏王弼注《周易》文字简明扼要,最近经义,为治《易》诸家所认同,被选为官定本,孔颖达为之《正义》,遂立十三经之首。然王弼注为时代所限,不免存在局限性,注释颇有可商之处。本文对王弼注的18则进行商榷,以请教于大方之家。1.《周易·坤》六二:"直大方,不习,无不利。"王弼注:"居中得正,极于地质,任其自然,而物自生,不假修营而功自成,故不习焉,而无不利。"~①

  • 标签: 帝乙 爻辞 易集解 李鼎祚 古经 高亨
  • 简介:<正>拜读贵刊92年第2期发表的《刘项川人之得失》(以下简称冯文)一文后,觉得该文有许多值得继续探讨之处。因而我不惴冒昧,妄发数言,以求教于冯树鉴同志。其一,正如冯文所言,刘邦战胜项羽“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错综复杂的。”把如此复杂的原因,最后归结到“使用人材问题”上,实在是有失偏颇。众人皆知:用人之得失无疑是

  • 标签: 刘邦 项羽本纪 历史潮流 原因 韩信 商榷
  • 简介:<正>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四部丛刊》影印宋刻本,参考有关善本点校的《左传》一书(1986年版名《春秋经传集解》,1997年新版更名为《左传》),笔者在进行"《左传》《国语》引《诗》研究"课题研究中,发现其标点有五处待商榷。1.《闵公二年》载:许穆夫人赋《载驰》。杜预注曰:《载驰》,《诗·卫风》也。许穆夫人痛卫之亡,思归,言之不可,故作诗以言志。①

  • 标签: 许穆夫人 诗以言志 《四部丛刊》 卫风 上海古籍出版社 宋刻本
  • 简介:失蜡失织法(LostWaxandLostTextile),主要由是由美国艺术史家艾玛·邦克(EmmaC.Bunker)及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的约瑟夫·特恩巴赫(JosephTernbach)等人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提出的1,用来解释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等收藏的一类动物形金牌饰的铸造工艺,这种金牌饰有的背面有凸起的织物印痕,年代约在公元前3世纪前后2。

  • 标签: 牌饰 铸造工艺 蜡模 动物纹 宾夕法尼亚大学 八十年代
  • 简介:许倬云先生所著《汉代农业》,若论其对汉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研究,可以称得上是很充分的。毫无疑问,许先生充分地使用了有关这一问题的汉代史料及考古发现,充分地利用了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并且充分地考虑了有关这一问题的方方面面。所以,若谓此书之成功,也就是在这些方面。但是,许先生所真正要讨论的,是“早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形成”问题。但许先生的某些见解与史实不合,故此商榷

  • 标签: 许倬云 《汉代农业》 农业发展水平 汉代史料 考古发现
  • 简介:蒋维崧、赵蔚芝、陈慧星、刘聿鑫诸位先生合作撰著的《刘禹锡诗集编年笺注》(下简称《笺注》),已于1997年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笺注》较为广泛地吸收了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刘诗编年,并作了较为详细的注释,筚路蓝缕,功不可没。但由于前此刘禹锡诗集尚无详注本(瞿蜕园《刘禹锡

  • 标签: 诗集 笺注 编年 刘禹锡 广泛 注本
  • 简介:《贵州文史丛刊》1988年三期所载《清代贵州师范教育》(以下简称《清》)一文,对贵阳的师范学堂情况,叙述颇详。笔者僻处黔北,对全省情况未窥全豹,无可置喙。但对于《清》文最后一段:“当时……师范教育机构皆设于贵阳,黔北遵义到民国初年始有师范”之说,则尚有疑义。最近因协助纂集遵义县教育志及为遵义县志编纂委员会将《续遵义府志》断句,得知该书所载与笔者幼时耳食之言相符,而与《清》文所述,则有未合。据《续遵义府志卷十五·学校二》载:师范传习所在城北火神庙。光绪三十一(公元1905)年,袁玉锡(当时遵义知

  • 标签: 续遵义府志 师范教育 师范学堂 编纂委员会 未窥全豹 传习所
  • 简介:<正>马洪路同志的《元君庙墓地的分期与布局——〈元君庙仰韶墓地〉商榷》这篇大作,对《元君庙仰韶墓地》提出了一系列批评,焦点是指责《元君庙》“主观拟定了一个所谓‘定穴安葬的规则’和‘布局’(40页)”,“按照想像中的‘定穴安葬的规则’来制定示意图”(39页),把元君庙墓地说成是一处杂乱无章的“一个母系氏族的公共基地”(40页)。现基本上依《商榷》一文的章节顺序,答辩如下。

  • 标签: 元君庙 墓葬分期 母系氏族 陶器 仰韶文化 二次葬
  • 简介:伯3303号一张写经的背面有印度制糖法的残卷,王重民先生《伯希和劫经录》作了著录,季羡林先生在《一张有关印度制糖法传入中国的敦煌残卷》(原载《历史研究》1982年第1期,收入《季羡林学术论著自选集》中,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一文中作细致的录文后又详加诠释.季先生录文极细致准确,且加标点,为便讨论,具引如下.当时季先生有疑而后已解决的问题,或笔者略有不同的看法,于括号中用"引者按"的形式加以说明.

  • 标签: 度制 历史研究 背面 敦煌 季羡林 王重民
  • 简介:内蒙古巴林左旗的滴水壶辽代墓葬是一个单室八角形墓,西向,小石棺,火葬.墓室壁画内容丰富,保存较好,[1]是研究辽史的重要资料.笔者在阅读后认为,对于墓室内壁画内容的布局理解与设计意图相反,基于此理解的有关描述和推断也就与壁画所表达的本意相去甚远.现陈于下,向师友请教.

  • 标签: 墓室壁画 辽墓 辽史 墓葬 石棺 辽代
  • 简介:周伦玲女士主张顾随《木兰花慢》(石头非宝玉)全篇赞美《红楼梦新证》,其父周汝昌先生一度认为全篇乃《恭王府考》题词。父女两说南辕北辙,互相矛盾。顾之京的“兼赞”说表明,顾词未必因《新证》而作。顾随两阕词中的两个“人英”非指同一人,聂绀弩也从没讲过“毛主席看了《新证》,有夸奖之语”。周文混淆了《新证》与顾词的文本事实,其全部辩解无法成立。总之,顾词属于题咏《红楼梦》之作,与《新证》毫无关联。

  • 标签: 顾随 木兰花慢 红楼梦新证 聂绀弩
  • 简介:最近一篇关于商战思潮的新论认为,郑观应的商战思想重视的是生产领域而非流通领域内的竞争,《辞海》中“商战”词条的解说违背了近代“商战”思潮的原意;而汪廉年的《商战论》仅有商战之名而无商战之实,以此来为解说是不妥当的。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尽管新异但有失偏颇。西方拟就“商战”思潮在近代中国的发展过程,它的原意以及郑观应“商战”思想的主旨等问题作一简要论述,说明尽管郑观应的商战思想已经顾具特色、颇有体系,但是如果要理解“商战”思潮的本意。应该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郑观应的商战思潮以反整个商战思潮进行整体、全面地把握。

  • 标签: 近代 中国 商战思潮 郑观应 商业战争
  • 简介:本文针对王立新先生《也谈文化形成的滞后性——以早商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的形成为例》所主张的主要观点,诸如对滞后期文化性质的总结,滞后期存在的合理性,早商文化概念的内涵,以及滞后期与早商期的排序关系等,提出了商榷意见,并得出结论:二里头夏城内的四期偏早阶段与二里头夏城外的二里头四期文化总称二里头四期文化,是名实相符的二里头四期文化,时间在夏纪年范围内,是晚夏文化;原二里头文化四期偏晚阶段是进入商纪年的夏遗民文化,性质上已不属于二里头四期文化;二里冈下层与偃师商城早段同属早商文化,但前者出现的时间比后者略早。

  • 标签: “文化滞后”理论 滞后期 早商文化概念 最早的商文化 夏遗民文化
  • 简介:在戈尔斯坦、查隆和比尔最近发表的论文——《高海拔地区缺氧、文化和人类生育力或生殖能力的比较研究》(《美国人类学家)85:28—49,1983)中,作者试图说明,在喜马拉雅山脉以及阿尔卑斯山脉这样的高海拔地区,缺氧不会抑制人类的生殖能力。

  • 标签: 戈尔 比尔 喜马拉雅山脉 高海拔地区 人类学家 生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