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取下肢功能训练对于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下肢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20年9至2022年3月住院治疗的急性脊髓炎120例。随机分为对比组与试验组,对比组之中采用常规的治疗与护理,试验组应用下肢功能训练,对比相应的影响效果。结果:经过相应护理后,试验组的ADL评分优于对比组,试验组的下肢恢复情况比对比组理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脊髓炎患者应用下肢功能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下肢水平,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下肢功能训练 急性脊髓炎 下肢肌力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等速肌训练优于传统肌训练,兼有等张训练及等长训练的功效。其具有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肌、增强关节稳定性、促进本体运动感觉恢复,以及防治肢体肌萎缩等作用。我科 2019年 7月收治一例膝关节术后患肢肌萎缩病人,经等速肌训练等康复锻炼 6周后肌萎缩较入院时明显改善。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等速 肌力训练 肌萎缩
  • 简介:"我感觉到了需要。一种对速度的迫切需要!"在天鹅飞翔在广阔的天空之前,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却将这一警句从墙上摘了下来。而他们正在夸夸其谈着如何达到F-14"雄猫"战斗机的超音速速度。当我们提及它时,我们所谈论的却是如何通过增加训练的速度来加快脂肪的流失,你的快速重复动作能加速脂肪的燃烧。因此,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个能帮助你获得肌肉并迅速减少脂肪的训练方案,那么你也应该能够感觉到自己对速度的迫切需要。

  • 标签: 快肌纤维 抛接 训练方案 慢肌纤维 三头肌 力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减重支持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方式,选取我院2013年-2016年收治的30例偏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级以上下肢,并且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15例患者。均为两组偏瘫患者进行站立训练、关节松动训练、平衡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进行减重支持训练,整个过程为3个月。对比两组偏瘫患者下肢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减重支持训练,下肢的恢复情况要比对照组优异,并且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步行能力及运动耐力。结论减重支持训练能够有效恢复偏瘫患者下肢,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预后,还能够减少偏瘫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减重支持训练 偏瘫患者 下肢肌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减重支持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方式,选取我院2013年-2016年收治的30例偏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级以上下肢,并且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15例患者。均为两组偏瘫患者进行站立训练、关节松动训练、平衡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进行减重支持训练,整个过程为3个月。对比两组偏瘫患者下肢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减重支持训练,下肢的恢复情况要比对照组优异,并且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步行能力及运动耐力。结论减重支持训练能够有效恢复偏瘫患者下肢,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预后,还能够减少偏瘫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减重支持训练 偏瘫患者 下肢肌力 影响
  • 简介:背景:研究显示,速滑运动员国际级健将组表现出较国家健将组更合理的关节肌特征;另一项研究还显示,力量指标与成绩高度相关,说明速滑运动员的下肢关节肌特征与专项竞技能力密切相关。目的:研究优秀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下肢关节等速肌特征,为运动员改进训练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揭示项目特征提供数据支撑。方法:运用德国产Isomed2000等速测试系统对中国4名优秀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分别编号为1,2,3,4,均为国际健将)下肢髋、膝、踝3个关节进行向心等速测试。正式测试前,运动员在各测试角速度下进行3次亚极限强度的适应性练习,间隔2min后开始正式测试。在参考预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将测试角速度定为低速60(°)/s和高速180(°)/s。低速重复5次,高速重复7次,屈伸循环进行,不同速度间隔5min,各速度屈伸阶段均取最高值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①高、低速测试间,踝关节及膝关节各数据有良好对应关系,但髋关节没有;②踝、膝关节峰力矩随速度增长下降,平均功率随速度增长而增长;③速度对踝、膝关节肌比有影响,但对髋关节没有;速度对峰力矩角影响较小;④运动员2屈、伸肌表现均较好;运动员1左、右腿平衡性有待提高;运动员3踝关节肌发展较好,但膝、髋关节伸肌群速度力量有待提高;运动员4膝关节肌发展较好,但踝、髋关节伸肌群速度力量有待提高;⑤中国优秀运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得到全面发展,但髋关节较差;优秀运动员峰力矩更大,肌比有专项特征,左、右腿膝关节峰力矩平衡性较好,峰力矩角稳定,且符合专项特征,优秀速滑运动员膝关节肌具有共性特征,但应重视其髋部肌群肌的全面发展。

  • 标签: 速度滑冰 等速肌力 峰力矩 平均功率 峰力矩角 组织构建
  • 简介:目的研究下肢和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膝关节过伸及下肢功能的改善。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康复科门诊进行康复治疗的15名脑血管疾病患者,平均年龄54.3岁。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股四头肌(股内侧肌训练为主)、腘绳肌抗阻训练及膝关节控制训练,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膝过伸角度、Fugl-Ma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MAS)、10m最大步行速度及平均步长、股四头肌、腘绳肌最大等长肌,观察时间为6周。结果治疗组膝过伸角度减小8.1°(纠正率为68%,P<0.01);FMA评分增加14.43分,MAS平均降低1级,优于对照组(P<0.05);10m最大步行速度平均增加19.19m/min,平均步长增加14.11cm,较对照组增加显著(P<0.01)。治疗组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增长率为48.26%、48.08%(P<0.05),较对照组增加显著(P<0.01)。结论加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及膝关节控制能力的锻炼,可有效改善膝关节过伸状态,提高下肢的活动能力。

  • 标签: 卒中 肌张力 膝过伸
  • 简介:最近,甲型H1N1流感病例又迅速增加,据世卫组织所辖的全球6大地区报道,确诊病例已超过20万例,造成全球2185人死亡。但由于许多疫情严重的国家已不再检测和汇报新增病例,实际感染数字显然比这个数字高得多。今年3月甲型H1N1流感首先在墨西哥暴发后,疫情迅速蔓延至墨国邻近的美

  • 标签: 流感疫情 人死亡 预防工作 甲型 病例 感染
  • 简介:<正>使用这个经典的柔软体操缓冲技术动作来发展你上半身的爆发和力量。将两个结实的盒子(大约15-20厘米高)相距80厘米左右放在地板之上。双手与肩同宽支撑在两个盒子之间的地板上。保持你的双脚并拢,背部平直和目视地板。

  • 标签: 缓冲技术 重复训练 一只手 力竭 重复次数 过度伸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无缝隙疼痛护理干预对爆发痛患者爆发痛发生频次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8月于我院微创介入科住院期间发生过爆发痛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无缝隙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爆发痛发生频次及睡眠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爆发痛发生频次级睡眠质量得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

  • 标签: 爆发痛 无缝隙疼痛护理 疼痛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下肢和膝关节控制训练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参选患者人数为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下肢和膝关节控制训练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简易精神状况量表评分(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BI)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Fugl-Meyer肢体运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和膝关节控制训练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下肢肌力和膝关节控制训练 下肢功能障碍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以下肢主要肌群及负重关节训练为主的肌训练体操对老年人平衡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2016年1-3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北京市某干休所老年人66名,坚持下肢训练12周,比较不同跌倒风险等级老年人训练前后跌倒发生率、10m最大步行速度、单腿平衡时间、“起立一行走”时间等的变化。结果训练12周后,跌倒发生率由24.24%降至13.64%。高风险人群单腿平衡持续时间延长(P〈0.05)、步行速度增快(P〈0.05),中风险人群“起立一行走”时间缩短(P〈0.05)。绪论下肢训练可以改善高风险人群平衡状态、加快步行速度,提高中风险人群运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跌倒,同时方法简单易掌握,适合在社区及养老机构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人 肌力训练 运动能力
  • 简介:摘要爆发抑制(burst suppression, BS)是大脑皮质电活动严重受抑制的表现,麻醉药物是常见的BS诱发因素。目前BS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各种药物单用及混用诱发BS的剂量是重要研究方向。文章旨在综述BS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包括BS的定义和判断标准、各种药物与BS的关系、BS的预后。爆发抑制率(burst suppression ratio, BSR)可作为临床麻醉的常规监测指标,使麻醉医师更易调节麻醉深度。

  • 标签: 爆发抑制 爆发抑制率 麻醉药物 脑电双频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悬吊技术对提高偏瘫型脑性患儿下肢的疗效。方法选取并研究本院于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共收治的68例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3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传统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悬吊技术,对比两组患儿实施不同康复方式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显效18例(52.94%),康复有效患儿15例(44.12%),康复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显效11例(32.35%),康复有效患儿18例(52.94%),康复总有效率为88.24%,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t检验对比两组患儿之间的康复总有效率,得出P值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实施悬吊技术康复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下肢指标,临床康复总有效率较高,对改善患儿的身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悬吊技术 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 下肢肌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持型肌测定仪MicroFET3对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髋、膝关节肌的重测信度。方法:选取某足球俱乐部U13队伍中40名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手持型肌测定仪(HHD)信度测试。由同一位测试人员使用手持式肌测定仪(MicroFET3,Hoggan)在统一姿势体位下间隔3天进行2次髋关节和膝关节的肌测定。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标准误(SEM),应用组内相关系数(ICC)作为衡量重测信度的指标。结果:同一测试者使用HHD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和髋关节内收、外展、前屈和后伸肌群的力量重测信度为好至优秀(ICC=0.889~0.980);测量标准误(SEM)的范围为10.15至32.1(单位N)。结论:手持型肌测定仪MicroFET3对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髋、膝关节肌的重测信度良好

  • 标签: 等长力量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 肌力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肌训练结合蜡疗对痉挛性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和疗效。方法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50例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蜡疗联合肌训练治疗,分析比对治疗前后患者的下肢FMA评分。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痉挛性偏瘫治疗中应用肌训练结合蜡疗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促进临床康复,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肌力训练 蜡疗治疗 痉挛性偏瘫 下肢运动功能康复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