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病征特点和肺功能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我院对80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根据诊断分成IPF组和非IPF组,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IPF组有45例咳嗽患者,31例呼吸困难患者,22例杵状指,12例爆裂音,非IPF组患者以上症状病例数分别是35例,24例,18例,6例,两组患者病症类型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IPF组爆裂音,柞状指的患者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患者的症状、体征、肺功能等特点,可以进行临床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IPF和非IPF都有其特点,不同的特点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让临床治疗更加具有针对性,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间质性肺疾病 临床表现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成人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不同类型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70例肺动脉高压疾病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比较患者的临床及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分析比较各类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发病症状,得出患者的临床特征表现为乏力(33例,47.14%)、呼吸困难(20例,28.57%)和胸闷(17例,24.29%),此外还有部分患者出现咳嗽、心悸、咯血、晕厥、声嘶等症状。结论与普通疾病相比,成人肺动脉高压疾病以中青年女性居多,发病年龄较大,且无性别差异。患者体质指数偏低,多数患者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较高,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与6MWD及心功能分级相关。

  • 标签: 成人 肺动脉高压疾病 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疾病院内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19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所有临床资料,着重分析其院内感染的临床特征,从而得出我院神经内科感染临床特征;结果在198例患者中有25例发生院内感染,占比12.63%,院内感染的部位包括上下呼吸道、泌尿系统、手术创伤部位等,感染的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与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成正性相关状态;结论神经外科院内感染主要以上下呼吸道、泌尿系统与手术切口感染为主,且患者年龄越大、住院时间越长则感染风险越高,侵入性操作也能够增加感染风险。

  • 标签: 神经内科 院内感染 临床特性
  • 简介:穿通性疾病(Perforatingdiseases)是一组丘疹结节性皮肤疾病,是指一类真皮物质:角质栓或痂皮,通过表皮穿出到皮肤表面的一类疾病。排出的物质包括胶原、弹性纤维组织或坏死的结缔组织,穿出皮肤后形成角质栓的丘疹和结节。

  • 标签: 皮肤疾病 穿通性 糖尿病 识别 皮肤表面 结缔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的临床特征。方法观察组为我院25例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患者(2017年10月5日至2018年4月9日),对照组取同期30例单纯肺栓塞患者。两组均予以血气分析、D-二聚体等常规检查,并分析其临床表现。观察两组临床特征、D二聚体、血气分析、肺动脉收缩压及血常规检查情况。结果观察组咳嗽、心悸概率分别为100.00%、48.00%,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下肢浮肿、呼吸困难、胸闷、咯血数据无对比价值,P<0.05;观察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60.11±3.85)mmHg、(41.08±2.27)mmHg,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其他检查结果无对比价值,P>0.05。结论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可见心悸、咳嗽等表现,血气分析检查显示氧分压显著降低,且与单纯肺栓塞差异较大,临床诊断可作为参考。

  • 标签: 间质性肺疾病 肺栓塞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的临床特征与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70例本院自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未合并肺栓塞)、观察组(合并肺栓塞)均35例,分析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并对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血浆D-二聚体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PaCO2水平、既往静脉血栓史、恶性肿瘤史、6周内实施过手术史、卧床大于1w、晕厥、下肢非对称性肿胀、心电图出现SⅠQⅢTⅢ征发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经分析总结发现,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相关因素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高、PaCO2水平较低,其中有既往静脉血栓史、恶性肿瘤史、6周内实施过手术史、卧床大于1w、晕厥、下肢非对称性肿胀、心电图出现SⅠQⅢTⅢ征。结论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的临床特征,并对相关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栓塞 临床特征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单纯肺癌临床特征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和100例单纯肺癌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合并组和单纯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原发病灶位置、肺癌病理类型、TNM分期差异。结果合并组中,以男性患者、有吸烟史患者、年龄较大患者、肺癌原发病灶位置为中央型患者、病理学以鳞状癌细胞患者居多,且患有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临床症状患者比例较大,与单纯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TNM分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单纯肺癌临床特征差异较为显著,分析临床特征差异有助于鉴别诊断,提供治疗依据。

  • 标签: 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单纯肺癌 临床特征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庆x区疾病监测点的成年居民膳食结构以及膳食特征调查。方法我区疾病监测点于2016年05月~2018年05月选取679名成年居民,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膳食结构以及膳食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分析数据,我区疾病监测点共679名成年居民,接受食物问卷调查,发放食物问卷调查共679张,回收679张,有效问卷100%。我区蛋类、豆类以及畜禽肉类均达到了我国平衡膳食宝塔推荐量标准,奶类以及谷薯类摄入量不足我国平衡膳食宝塔推荐量标准。成年居民中,谷类摄入量最高的为40~49周岁人群,随着年龄增高,谷类摄入量逐渐减少,50~59周岁瓜果蔬菜摄入量最高,70周岁以上奶类摄入量最高,并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大摄入量。结论重庆x区膳食结构不合理,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用以调整膳食结构。

  • 标签: 疾病监测点 成年居民 膳食结构 膳食特征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64-MSCT)扫描的影像学特征,提高非典型肺疾病警觉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6例ILD患者临床资料,均行64-MSCT扫描,探讨不同患者间影像学特征。结果咳嗽76例(100%),其中伴有肺部啰音17例(22.37%),伴有呼吸困难51例(67.11%),伴有杵状指趾13例(17.11%),伴有胸痛、胸闷38例(50.00%),伴有咳血10例(13.16%);76例ILD患者中影像学以磨玻璃影为主占82.89%(63/76),伴有实变影43.42%(33/76)、伴有囊泡影22.37%(17/76)、伴有支气管充气征10.53%(8/76)、伴有小叶间隔增厚6.58%(5/76)、弥散性细小结节影10.53%(8/76)、多发实变影胸膜增厚6.58%(5/76)。结论ILD是一组异质性肺疾病,其临床表现以咳嗽和呼吸困难为主,64-MSCT扫描影像以磨玻璃影为主。

  • 标签: 间质性肺疾病 64排螺旋CT 影像学特征
  • 简介:目的了解济南市食源性疾病病原体分布特征,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济南市2013-2016年两家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上报采集的1730例病例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食源性疾病致病原检出率为37.34%。其中,细菌感染检出率为19.31%,以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ativeescherichiacol,EAEC)为主;诺如病毒感染检出率为14.05%,以GⅡ基因型感染为主;多重感染检出率为3.99%。不同年份(χ^2=33.19,P<0.001)、不同性别(χ^2=12.09,P=0.001)间病原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食源性疾病发病冬季以病毒感染为主,夏季以细菌感染为主。患者年龄分布以18~35岁年龄段(50.00%)为主。可疑暴露食品居前三位的分别为乳及乳制品(18.89%)、肉及肉制品(17.49%)和水产动物及其制品(13.62%)。多重感染的可疑暴露食品主要为肉及其制品(17.39%)和水产动物及其制品(17.39%)。结论夏秋季主要致病菌为EAEC,冬季以GⅡ基因型感染为主,提示应根据季节变化趋势,针对不同暴露人群和暴露食品,制定相适应的食源性疾病防控措施。

  • 标签: 病原 人群监测 流行病学
  • 简介:炎症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病理过程,可发生于各个组织和器官。日常生活中以感染性炎症居多,它是人体抵御外界有害病菌侵袭产生的防御反应。研究表明,炎症可发展为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

  • 标签: 感染性炎症 疾病 病理过程 防御反应
  • 简介:随着指(趾)甲的健康状态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临床上遇到的甲身心疾病也逐渐增多。甲病不仅影响甲的美观及功能,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严重者可诱发身心疾病;同时,身心疾病也可以诱发甲病,常见有咬甲癖、剔甲癖、习惯性刺激变形等。了解身心疾病相关的甲病,以及甲病对身心的影响,有助于全面掌握该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指(趾)甲疾病 身心疾病
  • 简介:说到口腔疾病,很多人都认为口腔疾病就是牙齿、口腔黏膜的疾病,与全身其他器官没有关系。口腔科专家介绍,事实并非如此。口腔属于人体的一部分,其健康与否关系着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与健康,可以说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

  • 标签: 口腔疾病 牙齿 全身健康 口腔黏膜 口腔健康 口腔科
  • 简介:摘要疾病特别是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疾病,对病人来说是一种沉重的精神压力,随之就会引起相应的心理反应,做好心里护理,帮助病人提高认知能力,能增病人抗病能力。

  • 标签: 心理护理 非语言的沟通 提高认知能力 抗病能力
  • 简介:摘要本文揭示了当前医疗现状的弊端和误区,旗帜鲜明的指出当前医疗在对待癌症、心脑血管病及其它慢性病上的无效甚至有害治疗。分析了各医疗体系、流派对疾病与健康预防、保健的有失偏颇的主流观点。较准确地提出了‘人类疾病的关键因素是细胞’,‘人类只有二种病’的新观点;部分描述了倧奇细胞修复舱、理疗仪在防病保健、康复理疗方面的重要作用。向世界宣告一个少病、无病痛的大健康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

  • 标签: 细胞是疾病的关键 人类只有二种病 癌症预防 心脑血管病预防 康复慢性病 40分钟预防感冒 倧奇健康科技 细胞修复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耳鼻喉疾病临床诊治方法及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研究的研究对象104例耳鼻喉疾病患者,予以全部患者发病部位额镜检查后以检查结果为依据为患者进行早期诊断,然后再利用鼻内镜予以患者深入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确诊率。结果对比于传统额镜检查,鼻内镜检查在鼻部疾病方面的确诊率为87.8%,在耳部疾病方面的确诊率为86.5%,在喉部疾病方面的确诊率为85.3%。结论与传统额镜检查方法相比,鼻内镜检查方法的准确率更高,可对误诊与漏诊现象予以有效规避。

  • 标签: 耳鼻喉疾病 鼻内镜 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