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CT检查在肝脏包虫诊断中的价值,并进行误诊分析。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18例肝脏包虫病例,并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回顾分析患者的CT影像特点,并评估CT检查诊断肝脏包虫的价值。结果:18例肝脏包虫病患者中,经CT检查准确诊断者为14例,CT诊断准确率为77.8%,另4例患者分别被误诊为肝囊肿2例,血管瘤1例,肝癌1例。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为17例,其中单纯囊肿型9例,CT图像上表现为肝内囊性低密度灶,单发或多发,呈圆形或类圆形,其中2例可见囊壁弧形或蛋壳样钙化,长短、厚薄不一;1例囊内钙化,CT图像上表现为类圆形或球形钙化灶;1例为多发钙化,既可见囊壁钙化型,也可见球形钙化灶型;含子囊型6例,表现为囊中囊、轮状或蜂窝状改变;混合型1例,可见钙化型病灶及含子囊型病灶。合并感染后,患者的CT表现为囊内密度增高,囊壁增厚。肝泡状棘球蚴病患者1例,CT平扫表现为密度不均匀,边界模糊的斑片低密度影,并伴肺播散,该例CT表现为肝内病灶范围广泛、两肺多发类似病灶,被误诊为原发性肝癌伴两肺转移。另有2例患者的CT表现为病灶单发囊性病灶,无囊壁,增强CT图像上未见强化,被误诊为肝囊肿;1例患者的CT表现可见球形钙化,被误诊为硬化性血管瘤。结论:CT检查能准确显示肝包虫的类型、发生部位、范围和程度,但表现为单纯囊肿型时,需要与肝囊肿鉴别;肝泡状棘球蚴的影像学表现复杂,需与原发性肝癌鉴别。

  • 标签: 肝脏 棘球蚴病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脏肿瘤行多排螺旋CT(MSCT)肝脏多期增强扫描的价值。方法以2015年8月—2018年8月间入本院治疗的85例肝脏肿瘤患者为研究主体。先对其行MSCT平扫,而后给予增强扫描。对比两种扫描方式的疾病检出率;并计算其诊断效果。结果MSCT多期增强扫描的疾病检出率为97.65%,MSCT平扫为81.18%,对比差异显著(P<0.05)。增强扫描对于血管瘤的诊断灵敏度为85.19%,原位癌为85.00%,脓肿为66.67%,转移瘤为96.30%,结节增生为80.00%。结论为肝脏肿瘤患者行MSCT多期增强扫描的效果较佳,可有效诊断出病变组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肝脏肿瘤 多排螺旋CT 多期增强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7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肝癌患者中选取4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肝脏增强CT检查以及肝脏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肝脏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肝脏CT检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脏MRI与肝脏增强CT在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MRI相比起CT而言诊断准确率更高,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癌 肝脏MRI 肝脏增强CT 诊断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肝脏血管瘤与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患者接受CT扫描诊断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75例肝脏占位性疾病患者为相关对象,所有患者都需要接受CT扫描诊断与MRI扫描诊断,对比患者接受两种方法诊断后的肝脏肿瘤诊出情况。结果患者接受CT扫描诊断与MRI诊断的肝脏血管瘤与肝脏肿瘤诊出例数贴近,两种诊断方法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肝脏肿瘤、肝脏血管瘤患者的病情诊断中,CT扫描诊断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当中应用。

  • 标签: 肝脏肿瘤 CT 肝脏血管瘤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超声诊断对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引起肝脏损害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就诊的60例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引起肝脏损害患者临床诊治资料,将服药时间3~5年的30例患者纳入实验1组,将服药时间5年以上的30例患者纳入实验2组,另外在同期选择30岁以上且未服用过抗精神药物的30例研究对象纳入对照组。结果对比其他2组,实验2组患者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发病率均明显更高,实验2组患者对比对照组单纯性脂肪肝发病率明显更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引起肝脏损害,主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利用超声诊断可对患者肝脏损害进行明确诊断。

  • 标签: 超声诊断 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 肝脏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经皮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临床上简称肝活检术,是采取肝组织标本的一种简易手段;是目前诊断肝脏疾病科学、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该技术是遵循寻证医学原理进行的,为了早期、快速、准确地诊断肝脏疾病。在B超图像引导下,由穿刺所得组织块进行组织检查制成涂片做细胞学检查,为肝脏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疗效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

  • 标签: 经皮肝穿刺活检术 适应症 禁忌症 操作方法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脏增强 CT技术与肝脏 MRI技术诊断肝癌的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86例肝癌患者,分别采用肝脏增强 CT技术诊断与肝脏 MRI技术诊断,对两种不同诊断技术的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采用肝脏 MRI技术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采用肝脏 CT技术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癌患者中采用肝脏 MRI技术诊断,显著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率,为肝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肝脏增强 CT技术 肝脏 MRI技术 肝癌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诊断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4月--2017年11月时间段内,回顾性选择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患者,共84例,B超初筛,表现为肝脏中、小型占位性病变,在此基础上,均接受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检查,比较诊断结果。结果病理诊断,84例患者,71例(84.5%)确诊肝癌,CT检查,56例确诊,符合率为78.9%(56/71),MRI检查,67例确诊,符合率为94.3%(67/71),MRI符合率明显高于CT检查(P<0.05)。结论相比CT技术,MRI技术诊断肝癌,准确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脏增强CT技术 肝脏MRI技术 肝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诊断肝癌的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肝癌患者,分别采用肝脏增强CT技术诊断与肝脏MRI技术诊断,对两种不同诊断技术的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采用肝脏MRI技术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采用肝脏CT技术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癌患者中采用肝脏MRI技术诊断,显著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率,为肝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肝脏增强CT技术 肝脏MRI技术 肝癌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诊断肝癌准确率。方法在2016年3月12日至2017年3月12日期间选取110例疑似肝癌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均实施肝脏MRI、肝脏增强CT诊断,随后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价值性。结果肝脏增强CT对左边半肝诊断正确率为67.39%,对右边半肝诊断正确率为71.43%,对肝癌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69.47%、66.67%、30.53%、33.33%;肝脏MRI对左边半肝诊断正确率为97.83%,对右边半肝诊断正确率为97.96%,对肝癌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7.89%、93.33%、2.11%、6.67%,相比之下MRI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无差异,与CT诊断结果存在对比性(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实施肝脏MRI诊断价值性更高。

  • 标签: 肝脏增强CT 肝脏MRI 诊断 肝癌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脏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两年诊治的70例行肝脏超声诊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70例患者中经肝脏超声诊断有肝癌10例,包括左前叶与右后叶各5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3例为转移性,7例为原发性;肝血管瘤12例,并经螺旋CT检查证实,肿瘤体积在3mm×4mm~46mm×72mm间;脂肪肝28例,其中,轻、中、重度分别为15例、9例、4例;肝囊肿14例,包括左叶与右叶分别为8例、6例;肝脓肿6例,左叶与右叶各为3例。结论应用肝脏超声诊断技术能明显加强临床相关肝脏疾病的诊断率,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肝脏疾病 超声诊断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超声诊断是当前临床医学工作开展较为重要的一项诊断措施,在技术落实过程中,不但能够基于内部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诊断系统确定患者病情状况,从而提供完善的病历资料信息,以便后续工作具备完善且有效的病情分析资料,同时更能够为病理库的构建提供参照,以便后续医疗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本文根据超声诊断在肝脏肿瘤病情中的利用展开分析,在明确价值和实验结构的同时,期望能够为后续超声诊断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参照。

  • 标签: 超声诊断 肝脏肿瘤 医学价值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钝性伤的CT检查在诊断中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经证实的肝脏钝性伤患者,采用CT平扫及增强的征象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有外伤史,经CT平扫发现肝实质裂伤21例,发现血肿16例,发现血肿内的活动性出血2例;发现肝静脉的损伤(撕裂)4例;显示肝内门静脉分支周围的“晕环”征12例。结论恰当的CT检查技术对于显示肝脏钝性伤的细节与全貌十分重要。CT平扫和增强发现新鲜血肿和积血,利于显示活动性出血和肝脏损伤的解剖细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钝伤 肝脏 撕裂 CT平扫 CT增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IPL)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肝脏炎性假瘤的超声与CT诊断,对两种相结合的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脏炎性假瘤超声多表现为肝实质内的哑铃状、花生节及类圆形低回声结节,结节外周的强回声边,内见条状及条管强回声及极少显示血流。CT平扫呈低密度类圆形结节,强化后门脉期及延迟期结节周边部分呈不同程度环形强化等。以术后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对CT、超声检查结果对比显示超声诊断符合率66.67%(18/27),CT诊断符合率77.78%(21/27)。结论肝脏炎性假瘤CT增强扫描缺乏典型的影像表现,但在延迟期的强化可作为其特征性的CT征象。

  • 标签: 肝脏炎性假瘤 计算机X线摄影术 影像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化检验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以及结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患有肝脏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与患者同期进入本院体检的80例健康对象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生化检验,计较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生化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L)、谷草转氨酶(AS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总蛋白(TP)、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指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和研究组之间的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的差别P<0.05。结论分析处理健康者与肝脏疾病患者之间的生化检查结果,发现肝脏疾病患者的生化检查结果出现异常,与健康人的差异较大,可作为肝脏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生化检验 肝脏疾病 应用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病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肝穿活检术的全程护理。方案通过42例B超的相关指引,对做肝穿活检术的病人开展护理工作,护理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的各个时间段。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患者需行肝脏穿刺情况下,通常要进行活检术,才可将患者治愈,因此,术前要良好的开展准备工作,心理护理适当开展,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及时、准确应对术后病情变化,做好详细的出院指导,从而可以保障病人安全。

  • 标签: 肝脏疾病 肝穿刺 护理
  • 简介:摘要肝脏黏液性囊性肿瘤是肝囊肿的一种表现,是现代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肝脏类的疾病。随着我国现代医学技术和临床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再加上相关医疗设施的逐渐完善,对肝脏黏液性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CT诊断是现代临床医学常用的诊断手段之一,利用CT检查可以对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透视观察,确定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病情的治疗。本文笔者首先阐述了CT诊断的相关理论和肝脏黏液性囊性肿瘤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探究了现代临床医学利用CT检查进行肝脏疾病的诊断。

  • 标签: CT诊断 肝脏黏液性囊性肿瘤 肿瘤 临床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手术法治疗肝血管瘤,观察临床疗效,总结肝血管瘤的手术治疗最佳方案。方法:分析了于 2015年 3月至 2016年 3月到我科就诊的 25例肝血管瘤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其中 13人经历了血管剥离手术。其余 12例进行肝切除收术,观察术后情况,总结手术特点和患者恢复状况。结果:手术后,所有患者均已恢复,没有并发症发生。随访患者表示没有任何病症复发。结论:肝血管瘤在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进行血管瘤或肝切除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肝血管瘤 手术治疗 临床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肝脏异常影像学表现,并对其发生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回顾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肝脏CT表现,胰腺炎患者治疗后复查CT28例,未进行治疗后复查58例。采用16层螺旋CT机,重建层厚为5mm。结果28例复查患者中,在急性期发作时均有肝脏密度的不同程度减低,复查后肝脏密度变化不明显者有3例(10.7%),脂肪肝明显减轻的有25例(89.3%),25例中有4例出现肝脏密度暂时性增高后恢复正常。58例患者无复查影像,其发作时肝脏密度在正常范围的有17例(29.3%),不同程度脂肪肝的有41例(70.7%)。结论CT可以很好地显示急性胰腺炎对肝脏造成的损害,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脂肪肝 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其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并进行病理学组织检查,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皮肝脏穿刺全部成功,成功率100%,病理学检查诊断中慢性乙型肝炎15例,肝硬化1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16例,酒精性肝病22例,肝细胞癌6例,转移癌7例,原因不明慢性肝炎8例,确诊率91.30%。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是一种能够安全、便捷的检验肝脏病变的检测方式,对于肝脏疾病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经皮肝脏穿刺活检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