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为研究不同晾晒时间(0h,2h,4h,6h)对菊芋青贮品质的影响,分别在不同时间(8∶00,10∶00,12∶00,14∶00)取样,在相同的条件下常规青贮50d后,对不同的处理从感官评定与发酵指标测定两个方面来分析评价不同晾晒时间的菊芋青贮饲料品质。结果表明,晾晒2h的菊芋茎叶青贮后,芳香味较浓,色泽与原料色较接近,茎叶结构保存尚好,感官评定得分较高;晾晒2h的菊芋茎叶青贮pH值最低,为4.27,显著低于对照(P<0.05),更有利于青贮长时间贮存;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表明,晾晒2h的饲料粗蛋白(CP)保存尚好,粗脂肪(EE)含量最高,为8.6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粗灰分(CA)含量最低,为13.58%,酸性洗涤纤维(ADF)与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均最低。综上所述,晾晒2h的菊芋茎叶青贮饲料品质较好。

  • 标签: 菊芋 晾晒时间 青贮 品质
  • 简介:冬枣作为渭南市大荔县的主推产业,因其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受到大众的喜爱。由于冬枣自身的生理特性,采后极易出现皱缩、腐烂、酒软霉化等问题而无法长期贮藏,从而降低经济效益。因此延长冬枣的贮藏期,提高商品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目前,国内外已有关于冬枣采后生理变化和贮藏保鲜技术研究,但多集中在采收标准、贮藏温度和贮藏方式方面,在应用保鲜剂对冬枣进行防腐、减缓酒软方面,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1-MCP(1-甲基环丙烯)在冬枣贮藏方面鲜有研究。

  • 标签: 1-MCP 贮藏品质 大荔县 冬枣 贮藏保鲜技术 1-甲基环丙烯
  • 简介:据《Scientia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9.01.024),来自葡萄牙Tras-os-MonteseAltoDouro大学农业环境与生物科学研究与技术中心(CITAB)的SofiaCorreia等人研究了钙和生长调节剂对甜樱桃果实品质和感官特性的影响。

  • 标签: 生长调节剂 果实品质 甜樱桃 ALTO 技术中心
  • 简介:为获得高品质的牡蛎干制品,探究牡蛎冷风干燥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以新鲜牡蛎为原料进行冷风干燥处理,研究不同干燥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牡蛎干燥特性,考查不同干燥条件对牡蛎复水率、色泽、TVB-N值、TBA值及菌落总数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水平范围内,提高干燥温度、降低相对湿度均能明显加快干燥速率。经分析验证,在干燥温度20℃,相对湿度55%条件下,牡蛎冷风干制品品质较好。

  • 标签: 牡蛎 冷风干燥 温度 相对湿度 品质
  • 简介:不同种皮颜色花生即彩色花生,是由普通花生通过多世代分离选育而成,种皮颜色包括深紫条纹、浅紫条纹、红色、红-白相间、紫黑色等类别。由于彩色花生营养丰富,并且富含花色苷类物质而倍受人们喜爱,市场前景广阔。但是,目前对彩色花生加工品质特性并不清楚。外形性状评价实验表明,5种花生种皮颜色、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具有较大的差异;脂肪和脂肪酸评价发现,5种花生都不是最适宜的油用花生品种选择,但其均富含油酸、亚油酸和花生烯酸,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铜仁珍珠’花生,其次是‘黑珍珠’,含量最低的为‘紫魁’,且其富含的氨基酸也有着显著差异;此外,种皮对花生生品的感官评价影响加大,深色种皮花生种皮对香味影响大,对甜味和脆度影响小。本研究选用贵州地方特色品种‘铜仁珍珠’和引进的‘黑珍珠’、‘红-白花’、‘四粒红’和‘紫魁’5种种皮颜色差异较大的花生,对营养成分、质构特性、生品及烘烤制品挥发性风味物质,以及种皮色素进行综合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不同种皮颜色花生品质特征特性,为彩色花生更好地推广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彩色花生 品质特性 感官评价
  • 简介:2018年7—10月,笔者随几个搞水果生意的朋友在陕西果区进行果品采购的过程中发现,中晚熟的几个品类,诸如桃、李、梨以及后期上市的苹果,在果面、果形、果色方面,较往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导致满足客户需求的高品质果品数量减少,不合要求的次果数量较往年明显增加,给果农带来不少损失。下面笔者从技术角度就2018年果实外观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进行剖析和解读。1果锈果锈问题一直是困扰果农多年顽症之一,主要分为冻锈、药锈和水锈。

  • 标签: 果实外观 客户需求 中晚熟 果品 果农 果锈
  • 简介:本文利用1971~2016年清水河降水量月值资料,对清水河降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清水河近46年来降水量主要呈增加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是7.126mm/10a,未达到显著性水平检验。降水存在极大的周期动荡性分布特征,降水量为正距平的年份为21年,占45.7%;降水量为负距平的有25年,占54.3%。影响清水河降水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涉及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以及气候因素等方面。

  • 标签: 清水河 降水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 简介:将由从患病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肝脏中分离的哈维氏弧菌VibrioharveyiQHD-1菌株,在盐离子浓度为0%~8%NaCl、温度为4℃、10℃、15℃、20℃、25℃、30℃和35℃、pH1~10(间隔1单位)、添加0%~2.0%(NH4)2SO4和0%~8%MgSO4的50mLTSB培养液中常规培养,采用改良微孔板法研究盐离子浓度、温度、pH、NH4+、Mg2+对哈维氏弧菌QHD-1生长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上述因素均影响菌株QHD-1的生长,在盐离子浓度3%、30℃、pH8时,菌株QHD-1生长最好;NH4+、Mg2+能促进QHD-1菌株生长;菌株QHD-1能在聚苯乙烯板上形成生物被膜,且受初始菌液浓度等上述因素的影响;生物被膜形成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0℃、pH8、盐离子5%、初始菌液浓度1.0×109cfu/mL。本研究结果可为生物被膜形成机制与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哈维氏弧菌 生物被膜 理化因素
  • 简介:为了丰富栽培小麦转化受体基因型,优化农杆菌转化小麦幼胚的技术体系,本研究评价了21份四川优良小麦品种(系)的幼胚再生能力,并以筛选到的最佳受体为材料,利用正交设计研究了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侵染时间、抑菌剂浓度、共培养方式和农杆菌菌株等易互作的6个因素对幼胚抗性愈伤再生率的影响,并探讨了筛选剂卡那霉素(Kanamycin)的适宜浓度。结果表明,21份材料中‘5157’、‘川农16’、‘R364’、‘川麦42’‘、内麦8号’的绿苗率超过了30%,可作为优良转基因受体加以利用。以‘5157’为受体材料建立农杆菌转化体系,正交试验表明菌液浓度和农杆菌菌株对幼胚抗性愈伤再生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而其他因素影响不显著。经优化后的遗传转化体系为:农杆菌菌株用C58C1,幼胚不经预培养,在菌液OD值为0.4的农杆菌中侵染40min,共培养介质选用培养基,抑菌剂为200mg/L羧卞青霉素(Carbenicillin),适宜的卡那霉素筛选浓度为50mg/L。本研究为四川小麦遗传转化提供了5个候选基因型,为建立和优化小麦幼胚转化技术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初步建立了农杆菌转化小麦幼胚的技术体系。

  • 标签: 小麦 农杆菌 遗传转化 正交设计 幼胚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