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汝芳是明代泰州学派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他以“赤子之心”和“孝弟慈”为旨归的学术思想和“以讲会乡约治郡”的伦理政治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阳明后学尤其是泰州学派中或流荡虚无而禅、或“不复为名教所羁络”的狂侠倾向,促其回归平实和正统。汝芳这一归宗阳明学正统、以“圣谕六条”化俗治乡的学行取向,也体现在他有关乡约的思想和实践中。

  • 标签: 思想与实践 乡约 罗近溪 泰州学派 代表人物 政治实践
  • 简介:阳明后学中的中坚人物“二”(王龙溪、)论《易》是他们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都以万物一体论《易》,体现了《易》心学派的共同特点。龙溪以《易》证心,以《易》证良知,承陆象山、杨慈湖、王阳明而来;论《易》重生生之道,多得之于程明道。二论易,体现了泰州、龙溪两大阳明支脉的学术特征。“二”与易道有关的修养论对文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对于思想史的影响也同中有异。

  • 标签: 易学 王龙溪 罗近溪
  • 简介:淡淡的阳光,洒在蓝蓝的溪水上,金黄的芦苇摇动着纤纤的手掌,黄橙橙的稻谷勾着沉甸甸的头,站在风中,不知在思语什么?

  • 标签: 花溪
  • 简介:本文主要从道家、道教、儒学的《周易》思想同源这一观点出发,结合朱熹的《河图》《洛书》观,比较全面地阐发了朝鲜李朝时期的“朱子学”大师李退的《河图》《洛书》观。作者在文中指出,李退的《河图》《洛书》观,虽然直接来源于朱熹的《易学启蒙》等著作,但亦受北宋初年道教大师陈抟《龙图序》的影响。退的易学思想同道教的《河图》《洛书》观有密切的理论渊源

  • 标签: 《河图》 《洛书》 李退溪 《易学启蒙》 朱熹 《周易》
  • 简介:武昌尼众丛林———莲寺陈家良莲寺,位于武昌晒湖古盘龙山,是武汉唯一的一座较具规模的尼众丛林。它虽然没有像归元寺、宝通寺令人熟知,但历史悠久千年;尼众熏修,道风纯正,深受广大信众的敬仰。一莲寺创建于元代(据碑记),原为十方丛林,至清咸丰年间遭兵...

  • 标签: 尼众 武昌 丛林 佛学院 值班人员服务 比丘尼
  • 简介:唐代道教义理的代表作是孟安排根据隋代巨著而精炼简编的一部理论的专著.其作者"青道士"孟安排是唐武则天时期荆州--青山一带的道士,也是一个卓有成效的道教理论家和修炼者.因其生平事迹不见史传,我们仅从现存的少许资料中,就他与青山道教浅作探讨.

  • 标签: 孟安排 生平 青溪山 鸣凤山道教
  • 简介:言中国佛教史,不能不知禅宗,言禅宗则不能不知六祖慧能,言慧能则不能不知南华禅寺。盖禅宗是使印度佛教彻底中国化之宗派,它融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自慧能后一花五叶,烂漫神州,成为活力最强、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佛教宗派。今日汉地佛寺

  • 标签: 佛教 禅宗 传统文化 南华寺 慧能
  • 简介:佛教世尊释迦牟尼对古印度种姓制度歧视妇女状况曾经提出严厉的批评,因而在其教义中提出了众生平等的思想,认为女性同样可以证得阿罗汉果乃至成佛。其后延至佛教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在中国缔造了禅宗,仍然倡导男女平等,收有女弟子道迹尼。她分别在少室山、南岳衡山、五台山、洞庭西山建有总持庵,发展禅门女众,故当时尊称她为总持尼,从而成为中国禅宗第一尼。但是在禅寺主动开设尼庵,则首推禅宗六祖慧能。

  • 标签: 禅宗 佛教 菩提达摩 慧能 教义 释迦牟尼
  • 简介:在春节期间,雷州市雷高镇开放道场石寺,在戒律精严、修持精进的释远向大师的带领下,发扬佛教慈悲济困利他精神,“勿忘世上苦人多”的心愿,尽己之所能及,捐款一千多元和粮、油、腐竹等一批食品,送到朱托来等五户孤寡老人、五保户家中,表示亲切慰问,受到老人家赞叹日:“佛弟子好,多谢恩人!”

  • 标签: 孤寡老人 雷州市 春节期间 利他精神 五保户 开放
  • 简介:陈荣捷先生曾从儒学的整体发展上把理学看作一大模式,认为从广义上可以把朱熹也看作心学,从朱熹到王阳明,亦是理学的发展进程.退学对理学的发展不仅是继承朱子,亦可以说是以阳明心学的传播及对阳明心学的批判为中介.退学与阳明学大约处于同时代,面对朱子学在明初以后向着心性道德之学发展的形势,及提出的理论课题,他们从不同方向上发展了朱子的心性之学(或可从广义上称为心学).阳明学走了体用合一之路,他以"一性"消解心、物对立,将外物移至心中,以期杜绝士大夫外事物以求理的“口耳之学”;而退学走了体用重整之路,他分析理、气,心、性,心、理之不同,在“心统性情”的基础上主“性情理气分发”说,侧重理、气在性中及情中的分别.退的“四端七情”说是坚持朱子的以“理”为本体的路线,而对朱子心性学的发展,也是对宋明理学乃至东亚儒学发展的贡献.

  • 标签: 退溪 阳明 朱熹哲学 走向
  • 简介:<正>进入十六世纪,朝鲜时代的知识社会,几乎所有学者都关心以敬为基本的学问与实践问题.虽然性理学体系,基本是力主“敬”的,但在实践中力图体现“敬”的风气在儒学文化中唯在朝鲜独见,而且,在学问与生活中力图全面实现“敬”精神也是从退李混(1501—1570)开始的.退在与郑之云(1509—1561)共同制作的“天命旧图”和自己修订改作的“天命新图”中,都把“敬”放在中心位置上,而且在“圣学十图”中也“皆以敬为主焉”(《退全集(上)》第203页).

  • 标签: 退溪 本然之性 《圣学十图》 日常生活 穷理 治心之法
  • 简介:国杰先生走了。我们伦理学工作者都很沉痛,都在深情地缅怀他。先生是我1957年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本科时的高班同学。接触中感到他待人诚恳友善、和蔼可亲,有兄长之风,也知道他博学慎思,个人藏书很多。记忆最深的还是他作为伦理学教研室的老师,在我们读大五时为我们班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讲座。当时学校为扩充哲学本科班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我们班开设了伦理学、美学和自然辩证法讲座,这些讲座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 标签: 罗国杰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基础理论知识 大学哲学 自然辩证法 伦理学
  • 简介:中国佛教协会大客厅悬挂着一幅巨幅油画《法门曙光》,作者就是尔纯居士。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油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在油画创作和教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中国书画也十分精彩。

  • 标签: 罗尔纯 《法门曙光》 绘画艺术 佛教 艺术风格
  • 简介:三十年来,《管子》法治思想研究出现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内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管子》法治思想内容阐释;二是《管子》法治思想特点研究;三是《管子》法治思想批判及其当代意义价值挖掘。不同角度与层面的探究,充实和完善了《管子》法治思想研究体系,并为当今法治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管子》 法治 依法治国
  • 简介:公远是唐玄宗时期著名道士,不但活跃于上层皇宫,在民间亦有广泛影响。在现存各类文献中,有关公远的各种信息显得淆乱。考诸史实,公远名璜,字公远,约在五代封为永元真人,崇宁三年改封普济真人。其生卒年虽不能确证,但大致可推定在永徽间至天宝后不久,约百余岁。其活动地点,主要在巴蜀和京城长安,但淮泗、湘鄂赣等亦留下其踪迹。公远敕追入京在唐中宗或之前,资历地位与叶法善、张果相当,但并不受唐玄宗尊崇,甚至常被排斥打压。究其原因,或因公远的内丹思想与唐玄宗讲求功效的实用主义道教观念相左,以及公远言行上有意或无意冒犯唐玄宗有关。

  • 标签: 罗公远 唐玄宗 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