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脑血管疾病在人口死因顺序中居第1、2位1。颈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已成为治疗颈动脉病变的新技术和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解除颈内动脉狭窄,达到改善脑血管供血的目的3。2016年5月,本院1名患者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半小时后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后成功行动脉溶栓,患者恢复良好,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颈内动脉狭窄 支架植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使用血管内 支架来对肌纤维发育不良性颈动脉狭窄进行治疗。方法:运用 2个球囊扩张支架和 1个自膨式支架治疗肌纤维发育不良性颈内动脉狭窄,针对 串珠样狭窄病变 从颈内动脉起始部到颅内海绵窦段,放入 3个支架,进行血管成形术 ,病人的症状完全缓解 。结果:临床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患者并没有出现脑缺血症状的发生。结果:一次性植入 3个支架,成功进行血管成形术 。

  • 标签: 血管内支架 肌纤维发育不良 颈动脉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血管支架植入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收集从2014年1月-2017年3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外一科二组诊断为颈内动脉狭窄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共计3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方案,共计19例,对照组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方案,共计19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治疗效果,凝血功能指标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手术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糖尿病病程、餐前血糖、餐后血糖(2h)、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相比,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颈部血肿,颈部神经损伤,心肌梗死,脑梗死,术后灌注综合征,全因死亡,对照组比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控制血糖的情况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性更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2型糖尿病 颈动脉内幕剥脱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病人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5年12月住院的140例颈内动脉狭窄并将行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病人,在术中给予中医情志护理。[结果]140例颈内动脉狭窄并行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的病人,支架植入顺利,成功率达100%,经过耐心有效的情志护理,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均得到改善,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在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术中给予中医情志护理,能够确保病人在术中的配合,可降低手术风险,也是保证手术成功、促进病人术后康复的重要条件。

  • 标签: 颈内动脉狭窄 中医情志护理 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 神经功能缺损 术中护理
  • 简介:血管内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颅内血管疾病,如动脉瘤、动静脉瘘、动脉损失等。由于血流动力学作用、病变血管变化及栓塞材料的不稳定性,使病变与正常动脉之间的移行部分难于处理,常出现治疗不全,病变再通、复发等问题。覆膜支架是在裸支架上固定一层与组织相容的薄膜,置入血管内可以将血管病变隔绝于血流之外,建立一段人工的血流通道。利用覆膜这几家覆盖病变和相对不正常的移行部分,理论上可以即刻达到解剖学治愈的效果,但目前仅少量将覆膜支架用于颅内动脉的报道。本文报道一例鞍区肿瘤神经内镜下切除,并发颈内动脉破裂,Willis覆膜支架植入治疗的病例。

  • 标签: 神经内窥镜 颈内动脉损伤 覆膜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动脉狭窄支架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4月~2016年8月收治84例肺动脉狭窄行支架治疗的患者资料,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肺动脉狭窄患者经支架等相关治疗结合护理干预,62例显效,16例见效,总有效率为92.9%,均未发生并发症,76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达9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肺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动脉 支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动脉狭窄支架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9例肾动脉狭窄行支架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效果。结果49例患者经全面的护理干预后,39例显效,9例见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8%。1例出现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47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5.9%。结论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肾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动脉狭窄 支架 护理
  • 简介:[摘要 ] 目的 了解颞骨岩部颈内动脉及面神经相关结构的显微解剖 ,为颞骨岩部入路临床外科手术操作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取 10例 20侧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采取颞耳后入路解剖法,暴露颞骨岩段颈内动脉和面神经各段 ,观测并测量面神经各分段的长度,颈内动脉水平段和垂直段的长度,颈动脉管内口和外口距耳蜗最近点距离。结果 面神经内耳道段长度 10.33±1.77 mm,迷路段长度 4.05±1.19 mm,鼓室段长度为 10.74±1.92 mm,乳突段长度 11.05±1.14 mm;颈内动脉水平段长度 17.17±3.72 mm,垂直段长度 10.65±1.01 mm;颈动脉管内口距耳蜗长度 19.64±1.48 mm,颈动脉管外口距耳蜗长度 2.24±0.43 mm,左右两侧相关距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面神经颞骨岩部内乳突段最长,迷路段最短,耳蜗位于岩大神经和面神经迷路段之间的夹角内。临床外科手术操作中,以颈动脉管内口为参照点,向后方磨除颞骨岩部骨质保护耳蜗的安全距离范围为 19.64±1.48 mm,手术操作接近该距离末端时应停止操作或改变磨除方向,避免损伤耳蜗等重要结构。

  • 标签: [ ] 颞骨岩部 面神经 颈内动脉 耳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左、右侧动脉缺失与不合并畸形单脐动脉(singleumbilicalartery,SUA)SUA的胎儿宫内缺氧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139例产前诊断胎儿,经超声诊断为SUA者149例,其中不合并畸形91例被纳入分析,测量胎儿头围、双顶径、腹围、股骨长径、肱骨长径并估测超声孕周,测量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及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Ratioofpeaksystolicoverenddiastolicpeak,S/D)。所有病例是否为SUA及其所伴发的畸形类别均以产后结果为准,对比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S/D、RI值在左、右侧动脉缺失组间差异性及其测值异常在不伴随胎儿畸形SUA病例中的情况。结果91例不伴随畸形的SUA胎儿孕中、晚期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RI<0.6并且脐动脉S/D>4.0者6例,5例剖宫产予以证实合并宫内窘迫,其中3例宫内发育迟缓,1例胎死宫内。胎儿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S/D及RI值异常在左、右侧缺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合并畸形的SUA胎儿应密切随访其生长发育指标、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数。

  • 标签: 超声显像 产前诊断 单脐动脉 胎儿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架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体会。方法收集2014年-2015年我院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平均年龄、性别分别为58.6±16.3岁、男性43例,女性53例。分析(1)患者基本资料、DSA诊断结果。(2)患者手术前后卒中NIHSS评分。(3)患者血管再通情况。结果(1)患者治疗时间窗为2~5小时,平均2.9±1.5小时,术前NIHSS评分12~14分,平均13.4±1.9分。临床表现为56例肢体乏力、42例感觉障碍、37例失语、39例口角歪斜、13例偏盲、11例复视等。(2)患者手术前后卒中NIHSS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3)96例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成功患者90例,血管再通失败6例,血管再通率93.75%。结论支架取栓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支架取栓 动脉内溶栓 急性脑动脉闭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腘动脉支架断裂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支架断裂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并结合复习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结果两例行SFA支架置入术数年后支架断裂,其中一例引起下肢股动脉破裂形成下肢血肿,后给予支架内再植入Viabahn覆膜支架,另一例引起股动脉支架内闭塞形成下肢缺血,后予PTA治疗。均能恢复下肢血流,改善症状。结论支架断裂可产生严重并发症,目前研究报道比较少,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股腘动脉,支架断裂,腔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中采用单支架植入及双支架植入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5例冠状动脉分叉患者进行研究,选取时段为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以治疗方法不同分别为2组,其中29例采用双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而26例采用单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术后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分支血管残余狭窄>50%的例数明显较少,比较差异P<0.05;术后1年,实验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比较差异P<0.05;术后1年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分支血管残余狭窄>50%的例数明显较少,比较差异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中采用双支架植入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单支架植入 双支架植入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介入护理重点,探讨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的1月~2017年的8月在我院接受急性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72例,分别纳入研究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研究组全程介入护理,对比患者的心理状况与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在接受护理后的SDS、SA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提示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视急性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介入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施术效率,保障施术顺利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冠心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总结临床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收治的210例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并手术成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精心心理护理本组210患者均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得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可。结论综合心理护理对冠状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术后的患者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患者康复,改善预后,提高治疗质量。

  • 标签: 冠状动脉 支架置入术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支架在腹主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特点,比较两者在治疗前后的观察指标差异,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自2008年起至今98例行支架腔内修复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患者,比较两者之间的临床治愈率,手术成功率,死亡率,住院周期,住院费用,输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再手术率。结果73例行进口支架手术,25例行国产支架手术,两者在围手术期治愈率,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住院周期,并发症发生床,再手术率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治疗组在住院费用,输血量比较显示P<0.05,国产支架治疗组平均住院花费少于进口治疗组,但术中输血量高于进口支架治疗组。结论在腹主动脉瘤的腔内隔绝治疗中,国产支架可以替代进口支架,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腔内隔绝 支架国产 进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膜支架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和真性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0例动脉瘤患者,其中主动脉夹层(StanfordB型)患者43例,真性动脉瘤患者7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带膜支架植入手术,术后定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本组患者均成功植入带膜支架,手术过程中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患者死亡发生,其中3例患者出现内漏现象,通过球囊对支架进行扩张后均得到纠正,术后患者未出现胸闷气急、心慌心悸、发热畏寒等不良症状,睡眠、饮食皆正常,查体现神清、双肺呼吸音清,未现干湿罗音,心率齐,无杂音。所有患者均得到好转,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术后随访患者均得到康复,未现肾功能衰竭等情况发生。结论带膜支架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和真性动脉瘤效果确切,其有着技术可靠、创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带膜支架 主动脉夹层 真性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