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村子里几天前就传开了,小红要被一个姓严的老师约到城里去改什么稿子了。话是村长张大甩子传出来的。是张大甩子他手快,把邮寄员送到村部的那封由县文化馆寄来,写给一个叫柳叶同志收的牛皮纸信封给拆了。信很长,连头带尾写了五六张信纸,凭张

  • 标签: 文学青年 子传 带尾 文艺创作 有志者 言情小说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0-27
  • 简介:沙汀关心青年文学创作沈太慧老党员、老作家沙汀同志于1992年12月14日在成都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他那些独具风格、脍炙人口的作品,将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粮食;他的高风亮节,他处处为人着想,严于律己,平等待人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他...

  • 标签: 沙汀 文学创作 作品 《红岩》 青年作者 文学研究
  • 简介:1有关于青年写作的一切代际性话语已经普遍失效,但这并不能阻止各种媒介继续重复性地、不厌其烦地展示着对“新的”代际的文学可能性的某种源源不断的渴望:他们似乎患有一种职业性的青年焦虑症——“给我青年,给我更好的青年,否则……”

  • 标签: 青年 写作 文学 断想 重复性 焦虑症
  • 简介:前两天,学校的门卫大爷问我:“怎么最近没在报纸上看见你的文章呀?”面对大爷的关注,心里有些发慌。是啊,很久没有写文章了,似乎在刻意躲避什么,原因自己也搞不清。昨天,看见朋友在博客中写道:”再也不写了,省得别人说俺文学青年。”我不免有些惋惜,朋友的文章写得优美洒脱,才思飞扬,不写真可惜。他怕别人说自己是文学青年,此种处境、心境与我何其相似!一个年轻人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单位同事并不见得都会敬佩地伸出大拇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无形之中的压力恐怕远远大于发表文章的成就感。如梦初醒,原来自己躲避的也是这些吧。

  • 标签: 文学青年 好学生 文章 年轻人 大拇指 成就感
  • 简介:<正>中国作协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在上海文学青年中引起强烈反响.一些具有全国影响的青年作家对上海没能将文学青年组织起来、帮助他们在全国争一席地位而深感失望.尤其是一大批有相当创作能力和作品数量而尚未进入作协的青年作者,更是痛惜没有一个有力的组织把他们骤拢在一起以结束那种自生自灭的不利境遇,担心上海文学青年事业与上海在国

  • 标签: 上海文学 青年服务 上海青 上海地区 文学创作 文学艺术
  • 简介:巴金先生不仅是一位使人景仰的著名作家,而且还是一位深受作者爱戴的编辑家,他以十分的真诚和热心帮助着每一位初登文坛的文学青年,他那善良的心地和崇高的人格魅力,使许多当年受到他的关怀、爱护和帮助的人难以忘怀、永远铭记。

  • 标签: 文学青年 巴金 爱护 著名作家 人格魅力 编辑家
  • 简介:文学早在几年前就失去它的“轰动效应”了.究其原因,大概就是“这世界变得越来越实在、这世界变得越来越明白”吧.文学的深邃、抽象让读者望而却步,现实的、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有许许多多引人入胜的东西,种种直接、具体、愉悦的诱惑和乐趣扑面而来,让人急急忙忙的共奔主题——物质第一.

  • 标签: 文学青年 先锋派 性压抑 悲剧精神 文艺思潮 精神贵族
  • 简介:1.有关于青年写作的一切代际性话语已经普遍失效,但这并不能阻止各种媒介继续重复性地、不厌其烦地展示着对“新的”代际的文学可能性的某种源源不断的渴望:他们似乎患有一种职业性的青年焦虑症——“给我青年,给我更好的青年,否则……”尼采说:“新的10年又能教导什么过去10年所不能教导的东西!”是啊,想来的确如此:有那样的、过去的10年、20年(或更多年),

  • 标签: 文学新人 代际 年所 杨庆祥 论文学 奇异的
  • 简介:青年文学》杂志自1982年创刊以来,积极展示全国文坛的最新创作成果,全力推举有实力、有潜力的文学新人,发表了大量优秀纯文学作品。史铁生、铁凝、张炜、刘震云、刘醒龙、迟子建、陈染等作家从这

  • 标签: 新文学 青年 文学作品 迟子建 史铁生 刘震云
  • 简介:【开场白】上世纪80年代,"文学青年"是一顶熠熠生辉的桂冠。就像今天"有房、有车"一样,当年的"文学青年"成为一种时尚的标签。然而星移斗转、时过境迁,进入90年代,商品经济大潮风起云涌,曾经辉煌的文学似乎从人们的视野中逐渐退居边缘。今天,当我们再提起"文学青年"这四个字的时候,很多人都恍惚有一种隔世的感觉。为了追忆那段特殊的日子,更好地审视今天的生活,我们不禁问一句——

  • 标签: 文学 青年 经济大潮 开场白 年代 记忆
  • 简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青年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文学素养对青年文化自信培育具有基础作用。本文从研究青年文化自信的内核和意义出发,理清其与文学素养提升的关系,藉此探寻通过提升文学素养以培育青年文化自信的多重路径。

  • 标签: 文学素养 青年文化自信 内在联系 路径选择
  • 简介:"青年文学讲习班"是长沙市作家协会湖南高校文学社团委员会策划的一个公益文学项目,旨在提升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培养高校青年作家,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6月14日上午,由长沙市作家协会、《创作》杂志社主办的青年文学讲习班改稿交流会在《创作》杂志社

  • 标签: 青年文学 文学社团 作家协会 文学素养 青年作家 校园文化
  • 简介:1915年是中国近代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这一年,新文化运动正式拉开序幕,以它鲜明的革命色彩开创了中国文化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走向。《新青年》的创刊,则是新文化运动的开端。《新青年》是一份以倡导思想启蒙和新文化运动为主要宗旨的综合性刊物。1915年9月,它以《青年杂志》之名在上海诞生时,主要发起人陈独

  • 标签: 精神走向 青年杂志 中国文化思想 新文学运动 综合性刊物 思想启蒙
  • 简介:德国流行文学的产生、发展与当时的青年人尤其密切相关。本文针对德国20世纪后半叶流行文学的特点,尝试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几代青年人进行解读,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德国流行文学青年人的关联。引言德国流行文学从20世纪60年代萌芽,70、80年代蓬勃,到90年代变身为“新流行文学”,其离经叛道的文风和日常化的叙述方式,都使其在德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 标签: 流行文学 德国 青年一代 20世纪 青年人 60年代
  • 简介:作为一场影响深远的文学运动,"五四"文学革命是从《新青年》上围绕白话文学的讨论开始的。对于文学革命发生的过程,学术界已有大量论述,然而,由于现有的研究往往是从一个已经被常识化的"文学"观念出发,有关文学革命的一些基本的前提性的问题仍未得到充分的厘清,例如,最初在《新青年》上参与白话文学讨论的胡适、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人,他们在介入讨论时的"文学"观念是什么?相互之间有无分歧?为什么关于"文学"的讨论,是在《新青年》这样一个思想评论性的杂志上展开的,这场讨论又何以发展为一场意义重大的文学运动?对这些问题的重新检视和思考,要求我们把“文学”观念尽可能地陌生化和历史化,去探讨清末至民国初年“文学”观念的变迁以及这种变迁所依赖的历史语境。

  • 标签: 新文学运动 钱玄同 刘半农 文体革命 小说界革命 “纯文学”
  • 简介:该是1975年的10月,我12岁刚过,独自押着在沙溪乡下房屋里的全部家当,搬家到西邻的直塘镇上。直塘,是戚浦塘北岸的又一座历史文化古镇,据说在宋代时就已形成村落。塘自西东来,流经此地一无曲折,因此得名“直水”,又称“直溪”。据说清初直塘乡间有位文人叫做崔华的,吟出过“黄叶声多酒不

  • 标签: 文学 青年 投稿 邮递员 沙溪 报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