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内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治疗26例(34条肢体)下肢慢性静脉病临床资料.结果每条肢体离断功能不全交通静脉1~5,平均3.5,术后临床评分(2.48±0.25)分较术前(6.54±0.93)分明显降低(t=21.497,P<0.01).平均随访12月,14/16条肢体(87.5%)溃疡于术后20天~45天内愈合,愈合后无溃疡复发.结论内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尤其适合静脉性溃疡患者.

  • 标签: 下肢慢性静脉病 静脉功能不全 静脉性溃疡 交通支静脉离断术 手术治疗 内镜
  • 简介:目的:探讨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26例下肢静脉曲张病人,该26例均同时存在浅静脉倒流、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深静脉功能不全和静脉性溃疡。手术方式为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抽剥和小腿曲张的浅静脉经皮连续环形缝扎术。26例同时行股浅静脉瓣膜外包窄术。结果:术后肢体症状和浅静脉曲张消失,10例静脉性溃疡短期内愈合。16例明显缩小。结论: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小,是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性溃疡的有效方法和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静脉曲张 下肢 溃疡 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22倒,总结该手术要点及术后疗效。结果手术均获成功,下肢皮肤切口愈合良好,无继发出血、感染及坏死,1例溃疡复发,1例浅静脉曲张复发。结论该方法安全可靠、复发率低,无需特殊器械,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静脉性溃疡小切口筋膜下交通支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合并交通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接收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6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抽剥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合并交通结扎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复发率比较,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合并交通结扎对大隐静脉曲张进行治疗,安全性高,且治疗时间短,预后理想,值得普及。

  • 标签: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交通支结扎 大隐静脉曲张 效果研
  • 简介:目的评价经皮穿刺激光腔内闭合小腿交通静脉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合并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全组36例(42条肢体)下肢大隐静脉曲张伴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患者均行大隐静脉全程加下肢浅表曲张静脉穿刺激光烧灼闭合,同时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激光腔内闭合有病变交通静脉。结果全组42条肢体术前检查有82病变交通静脉,术后随访1~18个月内彩超检查证实82交通静脉闭合。C6级的10条小腿溃疡肢体,于术后2~8周全部愈合。结论经皮穿刺激光腔内闭合小腿交通静脉,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合并交通静脉病变可行的微创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创伤小,对于合并有小腿溃疡的患者尤为适宜。

  • 标签: 大隐静脉曲张 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 激光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 临床选择2019年7月-2020年4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患者50例,予以手术疗法,同时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术前静脉造影监测,以手术疗法为金标准,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术前静脉造影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的影像学特征。结论 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分析 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目的比较透光直视旋切术(TriVex)与腔镜深筋膜下结扎交通静脉(SEPS)治疗静脉溃疡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间收治的静脉溃疡患者根据住院单双号分为TriVex组和SEPS组。TriVex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和TriVex静脉旋切系统旋切术,对溃疡周围浅静脉予完全刨除;SEPS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和腔镜深筋膜下结扎交通静脉,对小腿曲张静脉及溃疡周围静脉行点状抽剥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溃疡愈合率、愈合时间及术后溃疡复发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愈合时间及溃疡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但SEPS组术后皮下淤血或局部皮肤麻木感等轻微并发症高于TriVex组,而患者满意率低于TriVex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iVex和SEPS均可有效治疗静脉溃疡,但SEPS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皮下淤血或局部皮肤麻木感等轻微并发症,患者对TriVex的满意度更高。

  • 标签: 静脉溃疡 透光直视旋切术 腔镜深筋膜下结扎交通支静脉
  • 简介:静脉为位于腋动脉前内侧的大静脉,在行腋窝淋巴结清扫、静脉穿刺、神经阻滞、动静脉造瘘时,腋静脉的解剖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关腋静脉变异,较少见文献报道。笔者在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时,发现腋静脉3变异1例,为积累腋静脉变异资料,避免腋静脉损伤,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腋静脉 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射频闭合导管与泡沫硬化剂处理反流性穿静脉治疗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2018年1~12月间56例静脉性溃疡(C5/6)病例(56条肢体),分别采用射频闭合导管(A组,30例)与泡沫硬化剂(B组,26例)闭合反流穿静脉,随访1~12个月,观察溃疡愈合情况,超声观察穿静脉闭合情况,并行疗效分析。结果即刻手术成功率100%。随访期内A组与B组溃疡复发为1例和4例,穿静脉再通为2例和6例。12个月A组和B组免于溃疡复发率分别为92.6%±5.1%、82.7%±8.0%,免于穿静脉再通发生率分别为88.4%±6.3%、61.5%±11.2%。单因素分析提示最终不良事件与手术方法和穿直径有显著相关性:A组优于B组(P=0.016),穿直径<3.5 mm优于≥3.5 mm( P=0.048)。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手术方法是最终不良结果的唯一危险因素(P=0.040)。结论射频闭合导管处理反流性穿静脉治疗静脉性溃疡与硬化剂注射治疗相比中期穿静脉再通率和溃疡复发较低。

  • 标签: 静脉曲张溃疡 导管消融术 硬化闭合 穿支静脉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e-flow技术结合梯形成像在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行交通静脉结扎手术患者的超声图像,术前利用超声e-flow技术结合梯形成像检出交通静脉,将其定位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以检验其准确率。结果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表现为朝向体表的条状或网状血流,超声检出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47条,手术发现交通静脉56条,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诊断准确率为83.9%。结论超声e-flow技术结合梯形成像能准确诊断和定位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有助于术中寻找需结扎的交通静脉

  • 标签: 交通支静脉 静脉功能不全 超声e-flow技术 梯形成像
  • 简介:摘要本研究对28例脾切除联合断流术后患者测定门静脉压力梯度及其对普萘洛尔的反应性。结果表明,术后第3天患者门静脉压力梯度基线压力平均为(15.1±11.2)mmHg。对普萘洛尔有反应者15例,剂量增至100 mg/d仍无反应者13例。患者对普萘洛尔的降压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并存在量效反应。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2015年1月~2017年5月,医院开展前交通动脉瘤夹闭28例。结果出现5例脑血管痉挛,6例术中呼吸循环紊乱,1例术中出血,术中低体温6例。未见脑梗死、颅内感染。手术时间(2.13±0.56)h,出血量300~700ml,平均(731±135)ml,医师满意率达到100%,结论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手术护理需重视出血、脑血管痉挛的预防,提高配合的质量,缩短手术时间。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前交通支动脉瘤 夹闭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1例离体肝门静脉分支异常标本进行非测量性观察和体质测量考察,发现左内叶静脉(长度11mm,直径2.0mm)和尾叶右段静脉(长度8.0mm,直径1.5mm)起源于近肝外门静脉分叉处,伴随门静脉、右一起入肝,但与常见的门静脉、右的副型又不尽相同。

  • 标签: 肝血管变异 门静脉副支 门静脉肝外分支 门静脉变异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门静脉畸形患儿,术前腹部超声和CT检查诊断为“门静脉海绵样变”,但术中肝内外门静脉造影显示门静脉主干形态正常,肝内门静脉通畅,肝内门静脉闭锁。确诊为门静脉闭锁导致的门静脉高压,行肠系膜下静脉-左肾静脉分流术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目前国内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和一些不良地质问题,给工程施工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和风险,隧道开挖施工时隧道坍塌、地表坍塌事故时有发生,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影响,通过隧道开挖初的风险控制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尤为重要。

  • 标签: 轨道交通 矿山法隧道施工 开挖及初支 风险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静脉矢状部与静脉导管的夹角(angle between sagittal part of left portal vein and ductus venosus,AsLPVDV)及静脉导管直径(diameter of ductus venous,DDV)对新生儿脐静脉置管(umbilical vein catheterization,UVC)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需要UVC的80例新生儿。根据UVC结果分为成功组(脐导管一次或多次送管后通过静脉导管,n=76)与失败组(脐导管未能通过静脉导管,n=4);一次性成功组(脐导管送管一次性通过静脉导管,n=43)和非一次性成功组(脐导管多次送管后通过静脉导管或脐导管未能通过静脉导管,n=37)。UVC前床旁超声测量AsLPVDV、DDV,置管受阻者应用实时超声监测下按压腹部、右侧卧位引导置管。观察UVC成功率和比较不同组间AsLPVDV、DDV的差异。采用χ2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AsLPVDV和DDV预测UVC一次性成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80例新生儿UVC成功率为95%(76/80),其中一次性成功率为53.8%(43/80)。UVC成功组AsLPVDV和DDV均大于失败组[(142.2±8.3)°与(133.6±3.2)°、(3.0±0.4)与(1.8±0.4)mm,t值分别为6.284和2.064,P值均<0.05],一次性成功组的AsLPVDV和DDV均大于非一次性成功组[(147.5±6.2)°与(135.2±4.7)°、(3.1±0.3)与(2.8±0.6)mm,t值分别为9.956和2.939,P值均<0.05]。应用ROC曲线分析显示AsLPVDV和DDV评估UVC一次性成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4(95%CI:0.869~0.983)和0.811(95%CI:0.708~0.890),最佳界值分别为140.4°和2.9 mm,灵敏度分别为93.0%和90.7%,特异度分别为91.9%和64.9%。结论UVC成功与AsLPVDV和DDV有关。AsLPVDV对预测UVC一次性成功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脐静脉 导管,留置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导管 门静脉 婴儿,新生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