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应用腹腔从腹膜成功地行肾上腺切除2例.手术配合的护士应参与术前讨论.作好病人心理护理;术中保持患者特殊体位及特殊器械的应用配合;用40C温水保持摄像镜头与体温一致.以维持图像清晰;及时观察创面止血情况.注意引流液的颜色及量,以减少手术并发症。

  • 标签: 腹腔镜 肾上腺摘除 腹膜后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在肾上腺肿瘤微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本院2019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肾上腺肿瘤患者共9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实施传统三孔腹腔手术,腹腔组采取腹腔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术后排气和恢复出院指标、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患者对切口美观的满意度、手术并发症,并比较手术对患者产生的应激水平。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术后排气和恢复出院指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腹腔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对切口美观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并发症少,切口小,创伤轻,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后入路后腹腔镜 肾上腺肿瘤 微创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外侧腹腔脾切除术(LS)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2007年2月-2011年3月42例外侧腹腔脾切除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术后平均住院天数5.4(4-10)d,术后未出现门静脉血栓、腹腔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只有在围手术期将开腹脾切除护理、腹腔手术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融会贯通,才能使患者快速康复,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腹腔镜 脾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下经腹腔腹腔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7例行腹腔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经腹腔(22例A组)与腹腔(B组)组15例两种途径的手术特点、技术方式、治疗效果方面进行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及随访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均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在手术时间方面:A组85.6min,B组103.9min(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方面:A组2(13)d,B组4(3~6)d(P<0.05),比较以上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A组(45.9±5.2)mL,B组(49.1±5.7)mL(P>0.05);在引流管拔除时间:A组(6.1±0.7)h,B组(54±0.9)h(P>0.05);住院天数:A组(7±2)d,B组(6±1)d(P>0.05),以上37例患者中36例获得随访,1例失访,随访时间3~48个月。34例术后未见乳糜尿复发,两组分别有1例复发,症状较轻。两组手术方式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腹腔下经腹腔肾蒂淋巴管结扎术的疗效可观,相比经腹腔路途径,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的优势,是目前治疗乳糜尿的首选手术方式。

  • 标签: 乳糜尿 肾蒂淋巴管剥脱术 后腹腔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早期肾癌治疗中,采用经腹腔腹腔肾部分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76例早期肾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经腹人腹腔肾部分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腹腔腹腔肾部分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应用经腹腔腹腔肾部分切除术,对早期肾癌患者进行治疗,可有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相关指标。

  • 标签: 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早期肾癌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腹膜腔行腹腔肾囊肿去顶术的方法。方法患者施行经腹膜腹腔肾囊肿去顶术,1例同时施行肾固定术。结果5例手术时间55~120min,无并发症,术后2~5个月B超、CT随访无复发。肾位置正常。结论该方法具有损伤轻,生理干扰小,恢复快的特点,是治疗肾囊肿的理想术式。

  • 标签: 肾囊肿 腹腔镜手术 腹膜后腔入路 肾囊肿去顶切除术 肾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与经腹腔腹腔手术治疗双肾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3月21例经腹和27例经腹腔腹腔下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手术效果等无明显差异,经腹组囊肿暴露优于经腹腔组,并且可以同时处理双肾囊肿,但经腹腔组手术并发症更少,手术安全性更高。结论经腹与经腹腔腹腔手术治疗双肾囊肿各有优缺点,但为减少手术并发症,腹腔下双肾囊肿的治疗仍首选经腹腔

  • 标签: 经腹 经后腹腔 双肾囊肿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腹腔和经腹膜机器人辅助腹腔肾部分切除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的86例经腹和128例经腹膜机器人辅助腹腔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评价两种方式体位安置用时、护理潜在风险事件、装机前准备时间、医师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两组体位安置用时、护理潜在风险事件发生率、肾热缺血时间、医师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装机前准备时间和手术时间经腹膜较经腹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和经腹膜机器人肾部分切除在围术期护理上有共性,也各有其护理特点和关注点。术前应充分评估、了解手术方案,根据手术方案针对性进行体位摆设,做好患者安全监护,术中备物齐全、熟练配合,缩短肾动脉阻断时间,才能保证手术效果。

  • 标签: 手术入路 机器人 泊机 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医护配合 手术间布局 体位 无菌屏障 安全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腹腔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53例采用结肠行L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6例,女性17例,年龄(61.9±8.8)岁。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经结肠腹腔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285.7±49.8)min,其中标本切除时间为(120.0±10.5)min,中位术中出血量200 ml,出血量范围50~800 ml。53例患者术中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3例(端端吻合),手术时间分别为300、325、385 min,术中出血量400~800 ml。术中5例(9.43%,5/53)因横结肠系膜受侵而离断结肠中动脉、切除部分横结肠系膜。术后5例(9.43%,5/53)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胰瘘4例,出血合并胃排空障碍1例。5例离断结肠中动脉患者术后排气时间(5.40±1.14)d,均未发生结肠缺血坏死;48例未断结肠中动脉患者术后排气时间(2.92±1.03)d。全部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均达到R0切除。结论结肠腹腔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于十二指肠巨大肿瘤、胰头钩突部肿瘤和(或)伴有门静脉、肠系膜血管受侵的患者安全可行,可实现R0切除。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脾脏外侧腹腔巨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腹腔脾切除术(LS)的巨脾患者临床资料。共组48例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5.8岁。根据手术分离脾脏分为研究组(n=26):采用改良脾脏外侧,脾蒂最后处理;对照组(n=22):经前,建立脾蒂隧道,脾蒂优先处理。比较两组患者脾切除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等指标和术后腹腔感染等并发症。随访预后。结果两组患者脾切除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50.2±15.1)ml、中转开腹2例(7.7%)、术中输血1例(3.8%),优于对照组的(160.1±40.3)ml、7例(31.8%)、5例(2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9例(34.6%)术后发生并发症,优于对照组的13例(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15个月,研究组20例(76.9%)患者发生血小板增多症,7例(26.9%)门静脉血栓;对照组17例(77.3%)患者发生血小板增多症,6例(27.3%)门静脉血栓。结论改良脾脏外侧分离脾脏用于腹腔巨脾切除安全可行。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高血压,门静脉 脾切除术 后外侧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脐腹腔(TUES)手术的疗效。方法观察我院15例经脐腹腔下腹部联合手术效果。15例中胆总管结石1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1例,胆囊切除联合阑尾切除术2例,胆囊切除联合斜疝修补术2例。术前超声检查15例均为慢性胆囊炎,10例伴胆总管结石,1例伴左侧单纯性斜疝,1例伴右侧单纯性斜疝,2例伴慢性阑尾炎。结果15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常规腹腔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结论经脐腹腔下腹部手术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 标签: 经脐入路腹腔镜 胆总管结石 胆囊切除
  • 简介:摘要将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山西白求恩医院普外科收治的40例胰周感染性坏死(IPN)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腔组(腹膜腹腔辅助下坏死组织清除术)及对照组(传统剖腹坏死组织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相关指标。结果显示,腔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淀粉酶及降钙素原恢复正常时间、术后经口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两组术后胰瘘、消化道瘘、腹腔出血发生率及二次手术、病死率、住院费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腹膜腹腔辅助下坏死组织清除术在一定程度上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辅助下坏死组织清除术 传统开腹坏死组织清除术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胰周感染性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囊三角腹腔手术在治疗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7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患者手术路径选择的差异,纳入参照组与实验组(n=37)。参照组经前三角腹腔手术,实验组经胆囊三角腹腔手术,对比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相对较短,与参照组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并发症,参照组患者术后出现6例并发症,参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胆囊三角腹腔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较好,可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恢复时间,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胆囊后三角入路腹腔镜手术 急性胆囊炎 前三角入路
  • 简介:原发性腹膜肿瘤是指发生在腹膜间隙的肿瘤,主要来自腹膜间隙的脂肪、疏松结缔组织、肌肉、筋膜、血管、神经、淋巴组织等,并不包括原在腹膜间隙的各器官(肾、胰、肾上腺及输尿管等)的肿瘤。它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以恶性居多(约占70%),有脂肪肉瘤、

  • 标签: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腹腔镜 腹膜后间隙 治疗 疏松结缔组织 脂肪肉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囊三角腹腔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2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1例)采用经前三角腹腔手术,观察组(n=41例)采取胆囊三角腹腔手术。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三角腹腔手术能够促进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缩短手术时长,减少并发症风险。

  • 标签: 胆囊后三角入路 腹腔镜手术 急性胆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胆囊三角腹腔胆囊切除手术中效果及安全性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预约进行腹腔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胆囊前三角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胆囊三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三角腹腔胆囊切除手术的临床治疗疗效良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确保患者术后疗效,因此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胆囊后三角入路 腹腔镜 胆囊切除手术 安全性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索结肠腹腔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5例L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十二指肠窗的窗宽、窗高、窗面积,十二指肠腹腔化(结肠游离翻起十二指肠2/3段及胰头,包括完成肠系膜上动脉先行)时间,完成胰头及十二指肠显露、游离的时间,标本切除时间等指标。结果:15例LPD患者中男11例,女4例,平均(57.7±9.3)岁,BMI平均(24±2.2)kg/m~2,其中4例中转,均因肿瘤侵犯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十二指肠窗宽2.0~4.5cm,平均(2.8±0.7)cm;窗高3~6cm,平均(4.3±1.0)cm,窗面积平均(12.6±6.1)cm~2,窗宽、窗高、窗面积与BMI无统计学相关性。十二指肠腹腔化的时间18~70min,平均(28.7±13.2)min;完成胰头及十二指肠显露、游离的时间30~90min,平均(49.3±14.5)min。标本切除时间115~250min,平均(154.0±38.5)min。结论:结肠LPD简单、高效,受患者局部解剖因素影响小,且由于解剖层次位于侧后方,肠系膜上静脉的解剖放在最后,可望完成常规难以完成的LPD。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结肠后入路 动脉先行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