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BACKGROUND:Todaythereissomeevidence-basedmedicinesupportforapositiveshorttermtreatmenteffectoffusioninchroniclowbackpaininspondylolisthesisandinnonspecificdegenerativelumbarspinedisorders.Thelong-termeffectis,however,unknown.PURPOSE:Todeterminethelong-termoutcomeoflumbarfusioninadultisthmicspondylolisthesis.STUDYDESIGN:Prospective,randomizedcontrolledstudycomparinga1-yearexerciseprogramwithinstrumentedandnon-instrumentedposterolateralfusionwithaveragelong-termfollow-upof9years(range,5-13)。

  • 标签: 随机对照研究 后外侧融合术 EVIDENCE-BASED 远期疗效 脊柱滑脱 medicin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外侧植骨融合、椎间植骨融合应用于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于我院行腰椎手术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70例,其中行椎间植骨融合的患者共46例,行外侧植骨融合的患者共24例,对两组患者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植骨融合率、JOA下腰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时间椎间融合组低于外侧融合组(P<0.05),中出血量及植骨融合率两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JOA评分均明显升高,但两组相比较JOA升高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椎椎间融合外侧融合均为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有效的手术方法,两者植骨融合率相似,外侧融合手术时间短,中创伤小,但规范的操作是植骨融合率的保证。

  • 标签: 腰椎后外侧植骨融合术 椎间植骨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提高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对22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实行腰椎间盘摘除、椎管减压、复位等常规操作的同时,进行外侧腰椎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器械固定.结果症状完全消失186例,部分缓解30例,无明显改善4例,治疗满意率98.2%.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4%,无再手术及症状加重病例,判定融合215例,融合成功率97.7%.结论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中,应用后外侧融合和椎弓根内固定技术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后外侧融合 椎弓根螺钉 腰椎 退行性疾病
  • 简介:摘要腰椎斜外侧椎间融合(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 OLIF)是国际热门的腰椎微创新技术,自2014年引进中国大陆,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然而,OLIF技术临床应用仍有诸多争议和有待规范的问题存在,包括手术适应证、术前评估、手术入路、融合器放置位置、不加内固定的单纯OLIF技术应用(Stand-Alone OLIF )和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等。腰椎斜外侧椎间融合的临床应用指南旨在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统一及规范上述问题,为OLIF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减少或避免不恰当、不规范的诊疗行为,从而提高OLIF手术在临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斜外侧腰椎间融合(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是一种经腹膜后腰大肌前缘与大血管间隙的操作窗(anterior to psoas,ATP)行腰椎间融合(lumbar interbody fusion,LIF)的小切口微创手术。OLIF手术虽然较其他入路手术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各类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69%~81.82%。大部分并发症经过保守或对症处理可自行缓解,只有较少的并发症难以恢复,需要翻修手术治疗,甚至产生后遗症。OLIF并发症包括中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血管损伤是中危险性较大的并发症,需要即刻压迫或缝合止血;神经损伤可以通过避免暴力牵拉和分离组织,减少手术时间等方法降低其发生率,胸腹膜损伤发生时,应尽量中即刻缝合。一过性髋关节屈曲无力和一过性大腿/腹股沟感觉障碍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数月后大多可自行消失。肠梗阻由于中对腹膜牵拉导致,多为不完全性,可自行缓解。术后感染大多为浅表性,经过换药和应用抗生素可治愈。Cage下沉、椎间隙塌陷是最常见融合器或假体相关并发,可无相关临床症状,但严重者需要翻修手术治疗。假关节形成发生率较低,少数伴临床症状者需要翻修手术治疗。对于OLIF并发症的研究大多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所以将来还需要更多的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来完善我们对OLIF并发症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斜外侧椎间融合(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腰椎病变中终板损伤的特点,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五个医疗中心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采用Stand-alone OLIF或O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病变中出现终板损伤的35例患者临床资料。男7例,女28例;年龄(62.8±8.13)岁(范围:51~78岁)。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2例、腰椎管狭窄症10例、腰椎退行性滑脱症17例、腰椎峡部裂伴或不伴椎体滑脱症2例、腰椎退行性侧凸4例。L3,4 2例、L4,5 21例、L2~4 3例、L3~5 4例、L2~5 3例、L1~5 2例。术前骨密度:T值>-1 SD 7例、T值-1~ -2.5 SD 24例、T值<-2.5 SD 4例。其中高髂嵴5例。融合节段:单节段25例、双节段5例、三节段3例、四节段2例。中均发生终板损伤,共发生于39个椎间隙40个终板,1个椎间隙上、下终板均有损伤,余为单终板损伤;上终板损伤35个、下终板损伤5个;合并椎体骨折3例。发生终板损伤节段融合器位于Ⅰ~Ⅱ区3枚、Ⅱ~Ⅲ区31枚、Ⅲ~Ⅳ区5枚。主要观察指标为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椎间隙高度及融合器位置等。结果中损伤终板的原因包括患者合并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28例、者操作不当9例、髂嵴过高5例、终板解剖形态变异5例、椎间隙明显狭窄4例、使用的融合器偏大3例及混合因素12例。所有患者获得(18.5±8.1)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发生融合器横向移位3例,Stand-alone OLIF 1例、OLIF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2例。35例均出现融合器不同程度的沉降,其中7例行Stand-alone OLIF者二期附加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隙高度术后均获得良好地恢复,与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末次随访时出现较大的丢失,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腰痛VAS评分由术前(6.6±2.2)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1.3±0.74)分,ODI由术前36.3%±7.4%恢复至末次随访时9.6%±3.5%。末次随访时除3例不能明确外,余获得椎间融合融合率为91.4%。结论OLIF中终板损伤的发生率较高,终板损伤既有患者自身的因素,也有手术操作的原因。终板损伤与随访期间椎间隙高度下降、融合器沉降或移位密切相关,部分病例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故需加强终板损伤的预防,一旦出现应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并严密随访。

  • 标签: 腰椎 脊柱融合术 手术中并发症 再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外侧置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外侧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患者28例。结果28例患者,随访1.5-3年,按齐新生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优例18,良7例,可2例,差1例。全部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者,优良率为89.2%。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外侧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是一种操作简便易行、疗效满意的方法。

  • 标签: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后外侧融合 退变性腰椎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前外侧外侧切口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70例移位型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患者分为前外侧组36例,外侧组34例.结果术后3月TUG试验前外侧组结果更佳.结论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中前外侧入路效果更好.关键词前外侧入路,外侧入路,半髋置换TheclinicalanalysisofthetreatmentofthefemoralneckfracturesintheelderlywiththeanteriorandposteriorlateralapproachJIANZheng-guang,CUIWei,XUZhi-gang,etal??DepartmentofOrthopedics,XiangchenPeople'sHospital,Suzhou21513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comparetheanterolateralandposterolateralincisionlinebipolarfemoralheadarthroplastycurativeeffectforthetreatmentoffemoralneckfacGture??Methods70casesoftypedisplacementofthefemoralneckfracturelinebipolarfemoralheadarthroplastypatientsdividedintoanterolateralgroup36casesafterthelateralgroupof34cases??ResultspostoperativemarchTUGanterolateralgroupsoftestResultsisbetter??ConclusionbipolarfemoralheadarthroplastyfirstlateralapproachisbetteKre??ywordsanterolateralapproach,posterolateralapproach,halfahipreplacement中图分类号R7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30-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外侧入路的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效果与传统式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间收治的髋关节疾病患者263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1组侧入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B1侧入路传统切口全髋关节置换。A2侧入路股骨头节置换。B2侧入路传统切口股骨头置换。比较患者中情况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以比较种手术方式的差异。结果无论是实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还是实行股骨头置换的患者,其术后引流量以及中出血量都明显的低于传统切口的患者,并且其住院时间更短。结论实行侧入路的小切口方式治疗,无论是实行全髋关节置换还是股骨头置换,病人的中损伤与术后恢复都明显优于传统式组,这提示小切口的髋关节置换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 小切口 股骨头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性对比评价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OLIF)与入路椎体融合(PLIF)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以及PubMed数据库、Cochrane数据库,以"斜外侧椎间融合""入路椎间融合"和"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anterior to psoas""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2019年9月国内外已发表关于OLIF与PLIF对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随机对照研究的中英文文献,严格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相关数据,运用RevMan 5.3软件对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间隙高度(IDH)、腰椎前凸角(LL),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篇研究共580例患者,其中经OLIF手术276例,经PLIF手术304例。1项随机对照研究,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为低风险;9项病例对照研究纽卡斯尔-渥太华评分(NOS),其中高质量6项、较高质量3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OLIF较PLIF平均手术时间短(WMD=-84.02,95% CI -118.29~-49.74,P<0.01),平均中出血量少(WMD=-269.12, 95% CI -319.84~-218.41,P<0.01),平均住院时间短(WMD=-3.29, 95% CI -4.70~-1.89, P<0.01),术后IDH恢复更高(WMD=1.11, 95% CI 0.44~1.77, 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ODI(WMD=0.16, 95% CI -1.98~2.30, P>0.05)、VAS(WMD=0.02, 95% CI -0.52~0.56, P>0.05)、LL(WMD=0.77, 95% CI -0.40~1.94, 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OR=0.91, 95% CI 0.50~1.64, P>0.05),OLIF和PLI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LIF与PLIF应用于椎体间融合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OLIF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更低,术后IDH恢复更高,有更大优势。

  • 标签: 脊柱融合术 腰椎 斜外侧入路椎体融合术 后入路椎体融合术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髋关节外侧小直切口与常规外侧切口全髋关节置换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68例患者(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分组方式为抽签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4例,分别应用常规外侧切口髋关节置换外侧小直切口髋关节置换,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与生活质量。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住院总时间更短、Harris、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

  • 标签: 小直切口 髋关节置换术 外侧入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已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获得了满意的疗效,但随着手术的开展,也有各种并发症不断报道,而影像学对OLIF术前评估有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广泛查阅近年来相关论文,对影像学在手术窗大小、血管解剖、神经和输尿管损伤风险评估等预防并发症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减少或避免中相关解剖结构的损伤,以期更好地指导手术开展。

  • 标签: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影像解剖学 并发症 术前评估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病人体位的稳定性及减少因体位摆放不当而导致的损伤。方法统计两种摆放方法对病人的股动脉压迫例数和中体位变动例数。结果采用传统方法摆放的37例手术体位中发生体位变动3例,压迫股动脉2例。改进的体位摆放25例手术体位中发生体位变动和压迫股动脉均为1例。结论改进的手术体位中体位变动率由原来的8%降为4%,股动脉压迫率由原来的5%下降为4%。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体位 改进
  • 简介:目的观察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26例,术前检查示伤椎压缩20%-65%,平均压缩45%,突角23°~35°,平均28.5°。65%患者合并神经系统损伤,所有患者均采用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a(观察椎体高度、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2.1±0.4)h,平均透视时间(16±5)min,平均出血(480±40)mL。所有病例术后无神经功能恶化现象,术前AMS评分为(42.5±11.4)分,术后1aAMS评分为(78.5±10.2)分,术后1aAMS评分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脊柱凸Cobb’s角、椎体前缘、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是一种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且能够维持脊柱稳定性,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 标签: 胸腰段爆裂骨折 后外侧减压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GSS固定减压外侧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31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GSS(GeneralSpinalSystem)固定减压外侧植骨融合治疗。结果所有病例经6至39月,平均17月随访,疗效优者17例,良9,可4例,差1例。优良率83.8%。结论GSS固定髓核摘除减压外侧植骨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疗效可靠。

  • 标签: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GSS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踝骨折采用外侧外侧手术入路治疗的临床疗效,为外踝骨折手术入路选择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行外侧入路钢板螺钉固定治疗外踝骨折的24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照组,另取同期自外侧入路钢板螺钉固定治疗的2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与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患者疼痛程度与踝关节功能,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指标与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第3天VAS评分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要短,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偏高(P>0.05)。观察组术后步态异常的患者仅1例少于对照组5例(P<0.05)。结论外踝骨折手术治疗建议从外侧入路,对于旋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该入路方式非常适用。

  • 标签: 外踝骨折 外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无内固定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OLIF)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椎病(ASD)的临床和影像学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无内固定OLIF治疗的13例腰椎融合术后ASD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疗效采用腰痛、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估。通过对比术前、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影像学疗效。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使用无内固定OLIF治疗。术后无一例出现下肢感觉异常、疼痛或无力。随访时间为(17.7±8.3)个月(8~33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的腰痛VAS[分别为(6.2±1.0)分和(2.0±1.1)分,P<0.001]和腿痛VAS[分别为(7.0±1.9)分和(1.0±0.9)分,P<0.001]均降低;ODI亦明显降低[分别为28.0±7.5和10.8±4.0,P<0.001]。末次随访时,椎间高度由术前的(9±2)mm增至(12±2)mm(P<0.001),中央椎管横截面积(CSA)由术前的(85±26)mm2增至(132±24)mm2(P<0.01),椎间孔高度由术前的(17±2)mm增至(21±3)mm(P<0.05),椎间孔CSA由术前的(95±25)mm2增至(155±36)mm2 (P<0.001)。13例患者中,2例发生Ⅰ度椎间融合器沉降。结论应用无内固定OLIF治疗腰椎融合术后ASD的效果可靠,并发症少。

  • 标签: 邻椎病 脊柱融合术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无内固定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无内固定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OLIF)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椎病(ASD)的临床和影像学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无内固定OLIF治疗的13例腰椎融合术后ASD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疗效采用腰痛、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估。通过对比术前、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影像学疗效。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使用无内固定OLIF治疗。术后无一例出现下肢感觉异常、疼痛或无力。随访时间为(17.7±8.3)个月(8~33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的腰痛VAS[分别为(6.2±1.0)分和(2.0±1.1)分,P<0.001]和腿痛VAS[分别为(7.0±1.9)分和(1.0±0.9)分,P<0.001]均降低;ODI亦明显降低[分别为28.0±7.5和10.8±4.0,P<0.001]。末次随访时,椎间高度由术前的(9±2)mm增至(12±2)mm(P<0.001),中央椎管横截面积(CSA)由术前的(85±26)mm2增至(132±24)mm2(P<0.01),椎间孔高度由术前的(17±2)mm增至(21±3)mm(P<0.05),椎间孔CSA由术前的(95±25)mm2增至(155±36)mm2 (P<0.001)。13例患者中,2例发生Ⅰ度椎间融合器沉降。结论应用无内固定OLIF治疗腰椎融合术后ASD的效果可靠,并发症少。

  • 标签: 邻椎病 脊柱融合术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无内固定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OLIF)在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ASD)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8月—2017年5月,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42~102(74.6±19.7)个月后,发生ASD需再次手术的患者11例。发生ASD的节段均位于原融合节段上方,应用OLIF联合/不联合椎弓根钉行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并发症、住院天数等。临床疗效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摄腰椎标准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及CT,测量手术前后椎间孔高度(IFH)、椎间隙背侧高度(DH)、椎间隙腹侧高度(VH)等影像学参数。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7.7±6.8)个月,手术时间(87±35)min,单节段手术时间(64±8)min(不含内固定操作),中出血量(74.2±28.8)mL,住院(6.7±1.9)d。所有患者术后腰腿痛VAS评分及ODI均明显降低,影像学测量结果显示手术节段椎间隙VH、DH较术前分别增加(4.5±2.1)mm和(3.2±1.9)mm,IFH较术前增加(5.7±1.6)mm。2例(18.2%)患者在椎间隙处理过程中发生终板损伤,Cage下沉,中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无相关临床症状;1例发生腹膜撕裂,中请胃肠外科专家手术修复;1例出现交感神经链损伤致下肢症状,1例出现一过性侧腰大肌无力,屈髋肌力3+级,经对症处理恢复正常。结论OLIF作为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技术,为腰椎融合术后ASD提供了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并获得良好的近期随访临床效果。

  • 标签: 腰椎 脊柱融合术 椎间盘退行性变 手术后并发症 再手术